一种麦苗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13506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苗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苗富含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c、叶绿素、β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k、mg、fe、ca、zn和se等维持人体健康的矿质元素,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改善细胞营养等生理作用,可全面增强身体素质和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相关疾病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麦绿素产品主要是以大麦嫩苗汁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却将麦苗渣丢弃,而大麦嫩苗渣中富含可溶性优质膳食纤维、叶绿素,这造成农产资源的浪费。专利(公开号cn1243680a,公开日2000年2月9日)公开了“麦绿素及其生产工艺”、专利(公开号cn1260137a,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公开了“一种麦绿素的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875785a,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公开了“液体青稞麦绿素的制备及其在制备饮料中应用”和专利(公开号cn101322573a,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公开了“大麦若叶青汁粉的制备方法”都只是将麦苗榨出青汁后制得麦绿素,未充分利用麦苗渣中的有效成份,原料利用率低、产品营养不全。

麦苗叶绿素结构不稳定,产品易失绿变褐。例如,专利(公开号cn1225801a,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公开了“复合麦绿素及其制备工艺”和专利(公开号cn1365823a,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公开了“一种全成分活性麦绿素、其微囊制品及制备方法”中麦苗汁均未进行护色处理而直接制备麦绿素的产品容易褐变。

以往公开的技术在麦绿素生产工艺亦存在诸多弊端,专利(公开号cn1156002a,公开日1997年8月6日)公开了“大麦绿粉的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711869a,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种大麦青苗茶的制备方法”均采用高温处理麦苗汁,这样麦苗中维生素c、叶绿素、sod等热敏性物质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而且,单纯以大麦嫩苗粉制成的产品冲调性差,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苗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以往麦绿素产品无法克服的易褪绿变褐、热敏性成分损失严重、口感差等技术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麦苗叶固体饮料,采用麦苗叶原料制备汁液,以富锌豆芽提取液中的zn2+置换麦苗叶汁液叶绿素中的cu2+,使叶绿素颜色稳定;经冷冻干燥制得麦苗叶汁粉;添加麦苗渣粉、山梨糖醇、麦芽糊精,经灭菌和包装工序,制得麦苗叶固体饮料。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富锌豆芽汁制取

1)浸泡:对大豆进行除杂、消毒后,置于znso4溶液中浸泡;

2)发芽:将大豆置于发芽箱中,于30℃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发芽;

3)制汁:用蒸汽对富锌大豆芽进行灭酶并软化后,压榨取汁,制得富锌豆芽汁;

(2)麦绿素制备

1)除杂与清洗:选择10cm~30cm高的麦苗叶,用清水冲洗,去除泥沙等污物;

2)冻结与分离:除去麦苗叶表面明水,然后缓慢冻结;将冻结后的麦苗叶解冻;解冻后的麦苗叶经离心分离,取得麦苗汁液;

3)护绿与冻干:在麦苗汁液中添富锌大豆芽提取液;对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过筛;

(3)固体饮料制备

1)麦苗渣粉制备:将麦苗渣进行膨化、超微粉碎,过180~200目筛,制得麦苗渣粉;

2)复配:按质量百分比,将麦绿素粉、麦苗渣粉、山梨糖醇、麦芽糊精置于混料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3)杀菌与包装:复配物料用微波灭菌2~3min后真空包装,制得麦苗叶固体饮料。

步骤(1)中,所述浸泡对大豆进行除杂、消毒后,置于浓度为220mg/l的znso4溶液中浸泡,znso4溶液体积与大豆质量比为1:3.5(ml/g),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8h。

步骤(1)中,所述发芽的发芽时间为60h,期间每隔12h喷水一次,以保持芽体湿润。

步骤(2)中,所述冻结与分离为用甩水机除去麦苗叶表面明水,然后置于-1℃~-10℃下缓慢冻结;将冻结后的麦苗叶置于10℃~25℃下解冻;解冻后的麦苗叶经离心分离,取得麦苗汁液。

步骤(2)中,所述护绿与冻干为在麦苗汁液中添加0.2%~0.6%(v/v)的富锌大豆芽提取液;对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然后过180~200目筛。

步骤(3)中所述复配的比例为:按质量百分比,将15~20%麦绿素粉、79~84%麦苗渣粉、0.1~0.7%山梨糖醇、0.3~0.9%麦芽糊精置于混料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本发明中,所述麦苗叶原料为大麦苗叶、小麦苗叶或青稞苗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麦苗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及添加适量食品级辅料,解决了以往麦苗叶固体饮料存在的易沉淀结块、冲调性差、风味不正等问题。

(2)本发明采用了生物护绿技术,制得的产品色泽翠绿,易被消费者接受。

(3)本发明增加了产品中优质膳食纤维含量,实现了对麦苗嫩叶的全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大豆经除杂、消毒后,置于浓度为220mg/l的znso4溶液中浸泡,znso4溶液体积与大豆质量比为1:3.5(ml/g),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8h;将大豆置于发芽箱中,于30℃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发芽时间为60h,期间每隔12h喷水一次,以保持芽体湿润;用蒸汽对富锌大豆芽进行灭酶并软化后,压榨取汁,制得富锌豆芽汁。

选择高度为30cm的大麦苗叶,距基部3cm处收割,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离心机中甩去叶表面明水。将麦苗叶置于-1℃下缓慢冻结,然后在25℃下解冻,离心取汁。在麦苗汁液中添加0.6%(v/v)的富锌豆芽提取液进行护色,然后冷冻干燥,将麦苗渣进行膨化、超微粉碎,过180~200目筛,制得麦绿素粉;按麦绿素粉15%、麦苗渣粉84%、山梨糖醇0.1%、麦芽糊精0.9%的比例称取原料,置于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复配后的物料经微波灭菌2~3min后真空铝箔包装,制得。

制得的产品易冲调无结块,风味佳;产品色泽翠绿,易被消费者接受;增加了产品中优质膳食纤维含量,实现了对麦苗嫩叶的全利用。

实施例2

富锌豆芽及其制汁过程同实施例1。选择高度为20cm的大麦苗叶,按实施例1进行收割、除杂、清洗、冻结、解冻、离心、添加生物护绿剂、冷冻干燥、过筛,其中麦苗叶冻结与解冻温度分别为-10℃和15℃,富锌豆芽提取液添加量为0.4%(v/v);按麦绿素粉20%、麦苗渣粉79%、山梨糖醇0.7%、麦芽糊精0.3%的比例称取原料置于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灭菌和包装过程同实施例1,制得。

实施例3

选择高度为10cm的大麦苗叶,按实施例1进行收割、除杂、清洗、冻结、解冻、离心、添加生物护绿剂、冷冻干燥、过筛,其中麦苗叶冻结与解冻温度分别为-3℃和18℃,富锌豆芽提取液添加量为0.2%(v/v);按麦绿素粉17%、麦苗渣粉82%、山梨糖醇0.5%、麦芽糊精0.5%的比例称取原料置于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灭菌和包装过程同实施例1,制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