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383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中主要含有茶多酚类、茶色素、茶多糖、茶蛋白和茶氨酸等有效成分。至今,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茶的医疗、保健功效主要有: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抗龋齿、消除重金属毒害、代谢调节和生理调节、美容、抑制有害微生物、增强记忆及改善大脑功能等。百香果,也叫西番莲、热情果、巴西果或西番果,是一种芳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誉。为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百香果的果汁色、香、味、营养极佳,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成份,适合生产果汁、果冻、果露、果酱等产品。百香果还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降脂降压、滋阴补肾、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因此,开发百香果饮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含硒量低、口感差的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将富硒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老叶、老梗及非茶之物,然后按1.5cm厚度摊放在竹匾上,2~4h,直至茶鲜叶含水率为65%;(2)烘干粉碎将茶叶烘干并粉碎至30~40目,得茶粉;(3)一次提取所得的红茶粉中加入9~11倍量,温度为60~70℃的蒸馏水,并加入0.5~1.5u/kg单宁酶,并保持搅拌5~7小时,控制萃取茶溶液ph值在4.0~7.0,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茶一次浸提液;(4)二次提取把一次浸提后的茶渣,加入9~11倍量温度为60~70℃的蒸馏水,经搅拌萃取25~35min后,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红茶二次浸提液,合并红茶一次浸提液和红茶二次浸提液得茶浸提液;(5)调配液制备将百香果的果皮和带籽果肉分开,带籽果肉加入其重量2~4倍的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去籽,果皮切块后放入该温水中打浆,然后加入果胶酶酶解,灭酶,过滤取滤液,得到百香果调配液;(6)混合将百香果调配液和调配液按1:3的重量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其重量0.08~0.1%的稳定剂、0.08~0.1%的柠檬酸和0.1~0.3%的蔗糖,混合均匀后,均质,灌装,杀菌,即制得百香果饮料。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烘干茶叶选用二次烘干。优选的,所述步骤(2)首先采用低温短时预干燥,温度为55~60℃,干燥2~3min,钝化各种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使发酵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使茶坯的香气成分固定下来。优选的,所述步骤(2)再将茶叶放入烘房中,烘房的温度50~60℃,烘2~3天,并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烘干后的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8~10%。优选的,所述步骤(4)茶浸提液混合后静置2~3小时后取上层液体,在温度50~60℃、真空度-0.05~-0.06mpa条件下冷冻浓缩,浓缩浓度18~20%时,得浓缩液。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去籽的方式为过40~60目筛。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果胶酶的添加量为温水重量的0.1~0.4%,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0~50℃,酶解的时间为0.5~1.5h。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该茶饮料选用富硒茶叶,提取茶叶中有效成分,并降低了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含量中,添加百香果组分,综合利用了百香果的果肉和果皮,避免了果皮的浪费,同时赋予又具有茶的清香,口感独特,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降脂降压、滋阴补肾、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提高了茶饮料的受众范围,使得小孩子、妇女和缺硒人群均可以长期饮用茶饮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将富硒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老叶、老梗及非茶之物,然后按1.5cm厚度摊放在竹匾上,2h,直至茶鲜叶含水率为65%;(2)烘干粉碎将茶叶烘干并粉碎至30目,得茶粉,烘干茶叶选用二次烘干,首先采用低温短时预干燥,温度为55℃,干燥2min,钝化各种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使发酵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使茶坯的香气成分固定下来,再将茶叶放入烘房中,烘房的温度50℃,烘2天,并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烘干后的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8%;(3)一次提取所得的红茶粉中加入9倍量,温度为60℃的蒸馏水,并加入0.5u/kg单宁酶,并保持搅拌5小时,控制萃取茶溶液ph值在4.0~7.0,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茶一次浸提液;(4)二次提取把一次浸提后的茶渣,加入9倍量温度为60~70℃的蒸馏水,经搅拌萃取25min后,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红茶二次浸提液,合并红茶一次浸提液和红茶二次浸提液得茶浸提液,茶浸提液混合后静置2小时后取上层液体,在温度50℃、真空度-0.05mpa条件下冷冻浓缩,浓缩浓度18%时,得浓缩液;(5)调配液制备将百香果的果皮和带籽果肉分开,带籽果肉加入其重量2倍的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去籽,去籽的方式为过40目筛,果皮切块后放入该温水中打浆,然后加入果胶酶酶解,灭酶,过滤取滤液,得到百香果调配液,所述果胶酶的添加量为温水重量的0.1%,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0℃,酶解的时间为0.5h;(6)混合将百香果调配液和调配液按1:3的重量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其重量0.08%的稳定剂、0.08%的柠檬酸和0.1%的蔗糖,混合均匀后,均质,灌装,杀菌,即制得百香果饮料。实施例2: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将富硒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老叶、老梗及非茶之物,然后按1.5cm厚度摊放在竹匾上,3h,直至茶鲜叶含水率为65%;(2)烘干粉碎将茶叶烘干并粉碎至35目,得茶粉,烘干茶叶选用二次烘干,首先采用低温短时预干燥,温度为57.5℃,干燥2.5min,钝化各种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使发酵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使茶坯的香气成分固定下来,再将茶叶放入烘房中,烘房的温度55℃,烘2.5天,并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烘干后的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9%;(3)一次提取所得的红茶粉中加入10倍量,温度为65℃的蒸馏水,并加入1u/kg单宁酶,并保持搅拌6小时,控制萃取茶溶液ph值在5.5,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茶一次浸提液;(4)二次提取把一次浸提后的茶渣,加入10倍量温度为65℃的蒸馏水,经搅拌萃取30min后,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红茶二次浸提液,合并红茶一次浸提液和红茶二次浸提液得茶浸提液,茶浸提液混合后静置2.5小时后取上层液体,在温度55℃、真空度-0.055mpa条件下冷冻浓缩,浓缩浓度19%时,得浓缩液;(5)调配液制备将百香果的果皮和带籽果肉分开,带籽果肉加入其重量3倍的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去籽,去籽的方式为过50目筛,果皮切块后放入该温水中打浆,然后加入果胶酶酶解,灭酶,过滤取滤液,得到百香果调配液,所述果胶酶的添加量为温水重量的0.25%,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5℃,酶解的时间为1h;(6)混合将百香果调配液和调配液按1:3的重量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其重量0.09%的稳定剂、0.09%的柠檬酸和0.2%的蔗糖,混合均匀后,均质,灌装,杀菌,即制得百香果饮料。实施例3: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将富硒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老叶、老梗及非茶之物,然后按1.5cm厚度摊放在竹匾上,4h,直至茶鲜叶含水率为65%;(2)烘干粉碎将茶叶烘干并粉碎至40目,得茶粉,烘干茶叶选用二次烘干,首先采用低温短时预干燥,温度为60℃,干燥3min,钝化各种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使发酵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使茶坯的香气成分固定下来,再将茶叶放入烘房中,烘房的温度60℃,烘3天,并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烘干后的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10%;(3)一次提取所得的红茶粉中加入11倍量,温度为70℃的蒸馏水,并加入0.5~1.5u/kg单宁酶,并保持搅拌7小时,控制萃取茶溶液ph值在4.0~7.0,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茶一次浸提液;(4)二次提取把一次浸提后的茶渣,加入11倍量温度为70℃的蒸馏水,经搅拌萃取35min后,经100微米滤纸压榨过滤,得红茶二次浸提液,合并红茶一次浸提液和红茶二次浸提液得茶浸提液,茶浸提液混合后静置2~3小时后取上层液体,在温度60℃、真空度-0.06mpa条件下冷冻浓缩,浓缩浓度20%时,得浓缩液;(5)调配液制备将百香果的果皮和带籽果肉分开,带籽果肉加入其重量4倍的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去籽,去籽的方式为过60目筛,果皮切块后放入该温水中打浆,然后加入果胶酶酶解,灭酶,过滤取滤液,得到百香果调配液,所述果胶酶的添加量为温水重量的0.4%,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0~50℃,酶解的时间为1.5h;(6)混合将百香果调配液和调配液按1:3的重量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其重量0.1%的稳定剂、0.1%的柠檬酸和0.3%的蔗糖,混合均匀后,均质,灌装,杀菌,即制得百香果饮料。经过以上工艺后,分别取出样品,测量结果如下:检测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现有指标单宁酸含量高低低高口感好好好较好含硒量μg/kg91270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当实施例2的参数时,百香果茶饮料比现有技术制得的茶饮料口感好好,且单宁酸含量低,含硒量高,此时更有利于茶饮料的制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香果茶饮料制备工艺,该茶饮料选用富硒茶叶,提取茶叶中有效成分,并降低了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含量中,添加百香果组分,综合利用了百香果的果肉和果皮,避免了果皮的浪费,同时赋予又具有茶的清香,口感独特,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降脂降压、滋阴补肾、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提高了茶饮料的受众范围,使得小孩子、妇女和缺硒人群均可以长期饮用茶饮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