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粉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6290发布日期:2019-03-05 19:38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蒸粉米。



背景技术:

肠粉又称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拉粉、卷粉、猪肠粉。肠粉起源于广东,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是传统的广东街坊美食。广东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做出的肠粉不尽相同,布拉肠粉是以品尝馅料为主,抽屉式肠粉主要品尝肠粉粉质和调料。如果按味道、吃法区别有又派分出潮州肠粉和丰顺肠粉。作为广东传统街坊小吃,制作肠粉的原料普遍、工艺和所需设备简单,技术门槛低成为其得到广泛推广的重要因素。而肠粉制作过程中,肠粉米的选取是关键。陈米中的部分支链淀粉转变形成了直链淀粉,降低陈米的粘性,从而使陈米变成适合制作肠粉的原料。

传统的肠粉制作通常采用陈米与红薯粉、木薯粉等作为原料相互混合使用的方式进行。虽然红薯粉、木薯粉等能够进一步增加制备出的肠粉的韧性和爽滑感,但其添加会降低形成的肠粉的米香味。因此,一种不需要添加其他材料就能制作出米香味纯正、口感不粘且爽滑、韧性良好的肠粉的原料蒸粉米具有一定的商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蒸粉米,具有使制造出的肠粉为乳白色、口感爽滑、韧性更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粉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三二矮米50-100份;

桂朝米10-25份;

七桂早米10-25份;

所述蒸粉米的混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储藏2-3年后,分别去壳、筛分后,获得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且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相互混合,形成混合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得的混合米进行抛光处理,获得,打包;

所述蒸粉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为43.5-45.5%,支链淀粉含量为31.9-34.3%;

储藏2-3年后,所述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最终含水量为11-1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同种类的陈米相互混合,配出可以直接用于制作肠粉、河粉等的原料——蒸粉米。在制作过程中,无需添加其他辅加材料,使制作出的肠粉具有纯正的米香味。

其中,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早稻米在广东地区分被为三二矮米、圆早米,而在广西地区则分别被称为珍桂米、圆早米;湖南地区则称为珍桂米、桂朝米;相应的早稻谷在广东地区分别被称为三二矮早稻谷、圆早籼谷,而在广西地区则分别被称为珍桂稻、圆早籼稻。湖南地区则分别称为珍桂稻、桂朝稻。

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经储藏2-3年后,三者的最终含水量均控制在11-12.5%的范围内,未出现发霉、发黄、变质等现象,不影响制作肠粉和食用。同时,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在去壳的过程中,可使形成的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减少出现碎米的情况。且去壳后的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具有白皙通透的外表,使制作出的肠粉为乳白色。

获得的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形成的蒸粉米,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与支链淀粉含量的范围分别为40.3-42.5%、30.8-33.1%,经研究(试验)发现,在这样的比例范围内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可以使制作出的肠粉具有良好的韧性,且减少了制出的肠粉的粘性,使其口感爽滑有嚼劲。另一方面,由于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适中,使制作出的肠粉具有更好的韧性,从而便于用在手工制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肠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三二矮米50-80份;

桂朝米10-20份;

七桂早米10-20份;

所述蒸粉米的混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储藏2-3年后,分别去壳、筛分后,获得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且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相互混合,形成混合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得的混合米进行抛光处理,获得,打包;

所述蒸粉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为44.3-44.5%,支链淀粉含量为31.9-33.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发现,采用上述重量份数范围内的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相互混合后形成的蒸粉米,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具有细微的提高,而支链淀粉含量则有细微的降低,且采用该技术方案中的蒸粉米制作出的肠粉具有更好的韧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抛光处理采用如下步骤:

将混合米置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处理;所述抛光机中,混合米与清水按照重量份数比为25-50∶1进行混合,获得蒸粉米,所述蒸粉米透亮光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与清水相互充分混合,当经抛光处理时,可更有效地去除表面带有的少量糠粉,并使米粒表面的淀粉胶质化,提高米粒的均匀性及其表面的光亮程度,并有助于延长形成的蒸粉米的储存时间,还可增加蒸粉米的口感,通过抛光后的蒸粉米制造出的肠粉具有更佳的韧性和爽滑的口感,并且使其外表的乳白色更为均匀,不含杂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清水采用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处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后的清水变成雾状,增加雾状的水珠与米粒表面的接触面积以及附着的均匀程度,提高抛光处理的均匀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中的储藏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进行晒干处理,直至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13.5%;

s2,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分别放置于干燥且清洁的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且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内还各设置有通风装置;

s3,在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谷堆内放置有湿度传感器;当所述湿度传感器上的湿度显示高于12.5%时,开启通风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三种早稻谷放入三个不同的储藏室之前,先进行晒干处理,使早稻谷中的水分降至13-13.5%,减少由于早稻谷中水分过多而造成储藏过程中腐烂的可能。而通风装置可用于调节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湿度,减少由于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的内部过热而导致早稻谷出现变质的可能,并使三种早稻谷谷堆的湿度保持在11-12.5%的范围内。经研究(试验)发现,在此湿度范围内,可减少去壳以及抛光处理过程中出现碎米的现象的可能,使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较为完整和饱满。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23-2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发现,早稻谷储藏在该温度范围内的储藏室内,不易出现发黄、变质等现象,且有助于支链淀粉转化成直链淀粉,从而有助于提高通过混合形成的蒸粉米制作出的肠粉的韧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以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混合形成的蒸粉米作为制作肠粉的原料,不需要再添加其他辅料,使制作出的肠粉具有纯正且浓郁的米香味;

2.在储藏过程中,保持储藏室的室温处于23-28℃,有助于使经2-3年储藏后的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保持较好的米粒整体性,在抛光处理中减少出现碎米的可能,并且使米粒保持乳白色,有助于使制造出的肠粉为乳白色;

3.经储藏2-3年后,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从初始含水量13-13.5%降至11-12.5%,且通过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混合形成的蒸粉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达到了较为平衡的值,从而有助于提高通过本申请中的蒸粉米制作出的肠粉的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蒸粉米,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且通过如下步骤混合获得:

步骤一,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储藏2.5年后,分别去壳、筛分后,获得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且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三二矮米、桂朝米、七桂早米相互混合,形成混合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得的混合米进行抛光处理,进行抛光处理时,将混合米置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处理,而抛光机中,采用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处理清水,使其均匀附着在混合米的表面,获得润湿混合米,经抛光机抛光处理后,获得透亮光滑的蒸粉米,打包。其中,混合米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35∶1。

其中,储藏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进行晒干处理,直至三二矮早稻谷、桂朝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5%;

s2,将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分别放置于干燥且清洁的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且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内还各设置有通风装置;

s3,在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谷堆内放置有湿度传感器;当所述湿度传感器上的湿度显示高于12.5%时,开启通风装置;且使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27.5℃。

实施例2-8: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8中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实施例9: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二中,抛光处理时,混合米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25∶1。

实施例10: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抛光处理时,混合米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50∶1。

实施例11: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抛光处理时,混合米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45∶1。

实施例12: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4%。

实施例13: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3%。

实施例14: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2%。

实施例15: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1%。

实施例16: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3%。

实施例17: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27℃。

实施例18: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26℃。

实施例19: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25℃。

实施例20: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24℃。

实施例21: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23℃。

实施例22: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储藏时间为2年。

实施例23: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储藏时间为2.8年。

实施例24: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储藏时间为3年。

对比例1-3: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例1-3中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4-10: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4-10中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11: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抛光处理时,混合米与清水混合的重量份数比为15∶1。

对比例12: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抛光处理时,混合米与清水混合的重量份数比为60∶1。

对比例13: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抛光处理时,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4%。

对比例14: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抛光处理时,开始储藏前,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均为15%。

对比例15: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7的区别在于,在储藏的2-3年内,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18℃。

对比例16: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7的区别在于,在储藏的2-3年内,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30℃。

对比例17: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17的区别在于,在储藏的2-3年内,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三储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为35℃。

对比例18: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24的区别在于,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储藏时间为1.5年。

对比例19:一种蒸粉米,与实施例24的区别在于,三二矮早稻谷、桂潮早稻谷、七桂早早稻谷的储藏时间为3.5年。

试验:蒸粉米以及肠粉的检测

试验对象:选取实施例1-23作为试验样1-23,选取对比例1-19作为对照样1-19。

试验方法:1.检测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950-1000g混合米在水中浸泡2-3h,再通过高速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经过80-100目筛选,获得混合米粉;

步骤二,取2g步骤一中获得的混合米粉,在直径为10cm的铝盒上均匀平铺成一薄层,置于125-140℃的烘箱内干燥1.3-1.6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30-40min,获得干燥混合米粉;

步骤三,称取(100±0.5)mg步骤二中获得的干燥混合米粉,置于100ml烧杯中,沿烧杯壁加入1.0ml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再向烧杯内加入9.0ml浓度为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轻摇充分混合,将烧杯置于沸水浴中8-10min,获得分散淀粉;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烧杯从沸水浴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并将分散淀粉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达容量瓶的刻度线,充分混合,形成试样;

步骤五,取50ml的比色管并向其中加入25ml蒸馏水,取2.5ml步骤四中获得的试样缓慢加入至比色管内,混合均匀;加入0.5ml乙酸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1.0ml碘试剂,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充分摇匀,静置10min,获得待检测试样;

步骤六,采用空白溶液对可见分光光度计调零,在462与610nm、以及516和728nm处测定步骤五中获得的待检测试样,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在此之前,对还未储藏的、且通过同一批次的相应的米(或混合的米)进行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检测,作为相应的试验样、对照样的空白样。

2.制备肠粉:取500g混合米在1kg水中充分浸泡1.5-2h后,捞出沥干表层水分,再用0.8-0.9kg的水将泡好的米打浆形成米浆,在蒸盘上倒入适量米浆并平摊至厚度为1-1.5mm,蒸熟,拉出蒸盘,形成肠粉,观察肠粉的色泽和粘性(是否粘盘),在将肠粉剪成长度为15mm的长方形,拉伸检测相应的试验样、对照样制作出的肠粉被拉断时伸长的长度,记录并分析。

试验结果:试验样1-24的储藏前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变化情况以及储藏后蒸粉米的色泽、碎米现象如表4所示;对照样1-19的储藏前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变化情况以及储藏后蒸粉米的色泽、碎米现象如表5所示;试验样1-24制作出的肠粉的口感、色泽、拉伸长度如表6所示;对照样1-19制作出的肠粉的口感、色泽、拉伸长度如表7所示。

表4试验样1-24的储藏前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变化情况以及储藏后蒸粉米的色泽、碎米现象

表5对照样1-19的储藏前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变化情况以及储藏后蒸粉米的色泽、碎米现象

表6试验样1-24制作出的肠粉的口感、色泽、拉伸长度

表7对照样1-19制作出的肠粉的口感、色泽、拉伸长度

由表4和表5知,试验样1-24经2-3年的储藏后,支链淀粉转换成直链淀粉的含量较多,且经储藏后的米粒的色泽光亮,经抛光处理后,极少出现碎米的现象,使米粒具有较好的完整度。而对照样1-19中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以及支链淀粉到直链淀粉的转换率较低的情况,且米粒不够光亮、发黄、出现碎米等现象。结合表6和表7可知,由于试验样的储藏程度较好,因此,采用相应的试验样制作出的肠粉为乳白色,米香较足,粘性小、不粘牙、嚼劲较好,且被拉伸时具有较大的伸长长度。而对照样1-19中制作出的肠粉则无法同时满足乳白色,米香较足,粘性小、不粘牙、嚼劲较好、伸长长度大的条件。以上区别说明蒸粉米的组成、储藏时的条件、抛光处理的条件对试验样的整体情况,以及制作出的肠粉的口感、色泽、韧性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且若储藏不好,则会造成米粒发霉、发黄、变质等情况,不仅难以进行制作肠粉,甚至会导致无法食用,浪费粮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