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1334阅读:2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养鱼的农民在市场上要和野生鱼和贝壳类鱼相竞争,注意到消费者的要求十分重要。养殖鱼和贝壳类鱼的结构,取决于它所摄入的东西。饵料是控制鱼肉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鱼肉的色、香、味要受饵料的制约。鱼饵料成份的要求比其它动物饲料尤为严格。营养物不但要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要稳定,而且在水环境中饲喂也要稳定。与此同时营养物必须得蓟有效利用。忧良的原料、新的加工工艺、对鱼的营养的真知灼见,才能使鱼饵料质量得以发展提高。鱼饵料的转化率,不仅影响鱼的生长,而且影响环境染。在水资源匮乏的时候,防止潜在的染,就变得很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鱼饲料,按质量份数由如下组成原料构成:玉米粉30-35、大豆粉20-30、蚯蚓粉13-15、红薯粉5-7、蚕蛹粉6-8、大黄5-8、高蛋白粉10-12、鱼腥草5-8、板蓝根5-8、露水草2-4、腐植酸钠4-6、复合氨基酸3-4、低聚糖5-7、乳酸菌3-5、苦地丁6-8、五信子3-4、维生素预混料12-14。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玉米粉、大豆粉、蚯蚓粉、红薯粉、蚕蛹粉、大黄、高蛋白粉、、与水按1:5-8混合加入混合机中,搅拌至混匀,得浆料。

(2)称取鱼腥草、板蓝根、露水草晒干、切碎,磨粉,得混合粉;然后加入苦地丁、五信子、和乳酸菌,搅拌混匀后,密封发酵一周,得发酵产物。

(3)将腐植酸钠、复合氨基酸、低聚糖、乳酸菌、维生素预混料依次加入10l纯净水中,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将上述所有物料混匀,搅拌1-2小时,然后加入琼脂粉、甜菜碱、维生素预混料,继续搅拌10-15min后,烘干造粒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鱼饲料通过科学配伍,解决了现有鱼饲料难以满足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采用本发明的鱼饲料喂养,改善饲料口感,提高草鱼的采食量,可以有效提高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鱼的发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鱼饲料,按质量份数由如下组成原料构成:玉米粉33、大豆粉25、蚯蚓粉14、红薯粉6、蚕蛹粉7、大黄6、高蛋白粉11、鱼腥草6、板蓝根7、露水草2-4、腐植酸钠5、复合氨基酸3.5、低聚糖6、乳酸菌4、苦地丁7、五信子3.5、维生素预混料13。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玉米粉、大豆粉、蚯蚓粉、红薯粉、蚕蛹粉、大黄、高蛋白粉、、与水按1:5-8混合加入混合机中,搅拌至混匀,得浆料。

(2)称取鱼腥草、板蓝根、露水草晒干、切碎,磨粉,得混合粉;然后加入苦地丁、五信子、和乳酸菌,搅拌混匀后,密封发酵一周,得发酵产物。

(3)将腐植酸钠、复合氨基酸、低聚糖、乳酸菌、维生素预混料依次加入10l纯净水中,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将上述所有物料混匀,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琼脂粉、甜菜碱、维生素预混料,继续搅拌15min后,烘干造粒即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由如下组成原料构成:玉米粉30‑35、大豆粉20‑30、蚯蚓粉13‑15、红薯粉5‑7、蚕蛹粉6‑8、大黄5‑8、高蛋白粉10‑12、鱼腥草5‑8、板蓝根5‑8、露水草2‑4、腐植酸钠4‑6、复合氨基酸3‑4、低聚糖5‑7、乳酸菌3‑5、苦地丁6‑8、五信子3‑4、维生素预混料12‑14;本发明的鱼饲料通过科学配伍,解决了现有鱼饲料难以满足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采用本发明的鱼饲料喂养,改善饲料口感,提高草鱼的采食量,可以有效提高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鱼的发病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葛市联发粮食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