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功能性藜麦红枣果乳固体营养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074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老年功能性藜麦红枣果乳固体营养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老年功能性藜麦红枣果乳固体营养粉。



背景技术:

藜麦(学名:chenopodiumquinoa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种子颜色主要有白、黑、红等几种颜色系,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红色口感相对差些,籽粒也较小。藜麦在1980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但是藜麦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虽然是营养之王,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

以前的混料都是混合就是混合,打磨就是打磨,从来没有将混合和打磨二者合起来实现;

以前要是部分物料在下料斗中混合被阻塞的话,没有能够维修的方式和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老年功能性藜麦红枣果乳固体营养粉,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老年功能性藜麦红枣果乳固体营养粉,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装置制备而成;

该装置包含混料壳体,混料壳体上方包含下料漏斗,下料漏斗中部包含搅拌轴和搅拌叶片,下料漏斗下方稍偏对着对磨辊的中部缝隙,还包含边侧管道,边侧管道的管道口指向对磨辊的中部;

混料壳体的下方包含着承接槽铰接位置,承接槽铰接位置上包含承接槽,承接槽一侧的下方铰接着升降结构的升降轴,该铰接点称为升降铰接点;

将藜麦粉碎,粉碎的藜麦粉,用55-70℃水浸泡20-35分钟→换冷水浸泡45-60分钟→捞出→打浆→按重量比例1∶2的比例加入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两者共占藜麦粉重的3-6%)→45-60℃下处理25-40分钟;该步骤是藜麦粉的异味处理方法;

随后将雪莲果打浆,用边侧管道运输到对磨辊的中部;上一步骤的藜麦混合物先落到辊子面上边,随后随着辊子的转动转动到对磨辊的中部,进一步实现混合,边打磨边混合;

混合后的物质进入承接槽,混合后的物质在承接槽中混合;混合后转移到边侧容器中,随后进行冻干,即得藜麦果乳粉。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穿过混料壳体的推动杆,推动杆一侧铰接着下料漏斗的一个侧壁,所述推动杆一侧包含凸起,侧壁上包含一个容纳部分,所述凸起能够在容纳部分中转动,所述推动杆一侧包含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为螺纹杆,螺纹杆螺纹穿过混料壳体,当下料漏斗中卡住的时候,转动手柄,螺纹杆左右移动,推动侧壁相对摆动,使得阻滞的物料能够下去。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承接槽上搭接着一个筛子,该筛子为上置筛,上置筛包含承接边沿,承接边沿搭接在承接槽上;因此在雪莲果和藜麦混合物混合后会进行过筛,位于承接槽中。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承接槽中右侧能插入边侧板,边侧板能够抽出来。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边侧容器下方包含冻干室,冻干室边侧包含导向板,承接槽中流下来的物料能够通过导向板导向到冻干室内。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下料漏斗为滤网,其能导向性对物料进行下料的同时进行过滤,即漏斗的全部材质是带孔的滤网。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a.开创性边打磨边混合,并且加料的时候,考虑到物料的混合效果,随着辊子的转动转动到对磨辊的中部,藜麦和雪莲果混合后的物质,能充分遮盖藜麦本身的味道,且营养价值更高;b.承接槽能充分实现物料的自流,不用人为进行转运了;c.所述叶片为带刃的叶片,边下料搅拌边切割,开创性利用该结构对整体结构进行粉碎化;d.开创性将藜麦和雪莲果用于老年人功能性食品的制作。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边侧软管;2.混料壳体;3.推动杆;4.铰接位置;5.下料漏斗;6.下料轴;7.边侧管道;8.对磨辊;9.承接槽铰接位置;10.承接槽;11.升降铰接点;12.升降结构;13.边侧容器;14.朝下管道;15.承接边沿;16.上置筛;17.边侧板;18.导向板;19.冻干室;20.侧壁;21.容纳部分;22.转动手柄。

本附图为本装置主要部件组成的示意图,不代表本发明的外形尺寸、连接方式、装配形式、位置关系等,图示省略了部分手动阀门、管件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老年功能性藜麦红枣果乳固体营养粉,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装置制备而成;

该装置包含混料壳体,混料壳体上方包含下料漏斗,下料漏斗中部包含搅拌轴和搅拌叶片,下料漏斗下方稍偏对着对磨辊的中部缝隙,还包含边侧管道,边侧管道的管道口指向对磨辊的中部;

混料壳体的下方包含着承接槽铰接位置9,承接槽铰接位置9上包含承接槽,承接槽一侧的下方铰接着升降结构的升降轴,该铰接点称为升降铰接点11;

将藜麦粉碎,粉碎的藜麦粉,用55-70℃水浸泡20-35分钟→换冷水浸泡45-60分钟→捞出→打浆→按重量比例1∶2的比例加入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两者共占藜麦粉重的3-6%)→45-60℃下处理25-40分钟;该步骤是藜麦粉的异味处理方法;

随后将雪莲果打浆,用边侧管道运输到对磨辊的中部;上一步骤的藜麦混合物先落到辊子面上边,随后随着辊子的转动转动到对磨辊的中部,进一步实现混合,边打磨边混合;

混合后的物质进入承接槽,混合后的物质在承接槽中混合;混合后转移到边侧容器中,随后进行冻干,即得藜麦果乳粉。

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任意之一:a.开创性边打磨边混合,并且加料的时候,考虑到物料的混合效果,随着辊子的转动转动到对磨辊的中部,藜麦和雪莲果混合后的物质,能充分遮盖藜麦本身的味道,且营养价值更高;b.承接槽能充分实现物料的自流,不用人为进行转运了;c.所述叶片为带刃的叶片,边下料搅拌边切割,开创性利用该结构对整体结构进行粉碎化;d.开创性将藜麦和雪莲果用于老年人功能性食品的制作。

所生产的无异味营养粉,不仅仅可以用来直接饮用,还可以用来制造饮料和饼干。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下料漏斗为滤网,其能导向性对物料进行下料的同时进行过滤,即漏斗的全部材质是带孔的滤网。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处的结构开创性地将漏斗和滤网结合起来,因为原来都是两个工位实现的结构,本结构能够边下料边进行过滤,过滤效果好。节省机械成本约一半,且能够大大降低机械的体积。还能降低打磨物料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工位二合一)。

还包含穿过混料壳体的推动杆,推动杆一侧铰接着下料漏斗的一个侧壁,所述推动杆一侧包含凸起,侧壁上包含一个容纳部分,所述凸起能够在容纳部分中转动,所述推动杆一侧包含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为螺纹杆,螺纹杆螺纹穿过混料壳体,当下料漏斗中卡住的时候,转动手柄,螺纹杆左右移动,推动侧壁相对摆动,使得阻滞的物料能够下去。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3,本处的结构在滤网阻塞,或者物料阻塞的时候,能够转动螺纹杆,使得漏斗方便被清理。以前的漏斗必须拆出来进行清理才行。另外,本处的结构中,侧壁可以是滤网结构。

所述承接槽上搭接着一个筛子,该筛子为上置筛,上置筛包含承接边沿,承接边沿搭接在承接槽上;因此在雪莲果和藜麦混合物混合后会进行过筛,位于承接槽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下方的上置筛可以是二次筛选,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物料的细化。

本专利的得分在9分,纯粹的藜麦饮料得分在3分。

所述承接槽中右侧能插入边侧板,边侧板能够抽出来。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当承接槽承接物料的时候,能够插上边侧板,使得物料能够被充分承接。当承接完成后,抽出边侧板,物料能够自流,加行气缸的配合,使得物料能够自动流动流到冻干室中去。具体的实现结构如下,所述边侧容器下方包含冻干室,冻干室边侧包含导向板,承接槽中流下来的物料能够通过导向板导向到冻干室内。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食品机械。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