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28769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饮料,具体涉及一种红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头足类动物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动物的总称,其中的鱿鱼(asquid)、章鱼(octopus)、乌贼(cuttlefish)等物种都有墨囊,其墨囊中含有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和糖蛋白。头足类动物墨囊中的多酚氧化酶和糖蛋白具有特性。

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色素混合物,分为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红素(thearubiginstrs)、茶褐素,其分子式与结构式已知,有临床病例证实,茶色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增强免疫力、调节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粘度等药理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每吨茶叶仅能提取0.6-1.6千克茶色素,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其中以tfs的药性效果最为显著。茶黄素是红茶色素的重要成分,但其tfs含量总体上较低,体外氧化(包括酶促氧化和化学氧化)是提高tfs的有效方法,寻找酶源和新的氧化剂是提高茶汤茶色素含量的可靠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饮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加入了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以促进红茶茶汤中的儿茶素转化成茶色素,提高了茶色素的含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红茶饮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红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每克红茶加入100-150毫升75℃以上的水浸泡5-10分钟,然后捞走茶叶得到茶汤;待茶汤冷却至室温,加入茶汤体积0.5-1.0%的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摇匀,按5-10%(w/v,以茶汤为计算基准)加入葡萄糖以预防“冷后浑”,调节茶汤ph值为6-7,再经灭菌后得到红茶饮料;经过与墨囊提取液的反应后,茶汤中茶色素的含量有显著提升;

所述的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1)取头足类动物墨囊,加入磷酸钠缓冲液,搅拌提取,提取液冷冻离心,保留上清液;

(2)上清液按30-80%的饱和度加入(nh4)2so4粉末,静置后,冷冻离心,弃去上层漂浮物及中清液,将沉淀溶于磷酸钠缓冲液并置于透析袋中,在4℃的磷酸钠缓冲液中透析过夜;

(3)透析袋内溶液浓缩后用二乙氨基乙醇琼脂糖凝胶微球cl-4b层析柱过滤,以0.05mol/lph值7.2的磷酸钠缓冲液洗脱液洗脱,收集在280nm波长处吸收值较高的各管,合并后即为墨囊提取液;

步骤(1)所述的磷酸钠缓冲液,ph值7.2,内含1mol/l的nacl和质量分数0.2%brij35;

所述的冷冻离心是15,000g冷冻离心30min;

所述的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主要含有糖蛋白,糖蛋白含量在0.15-0.35mg/ml;

所述的头足类动物优选鱿鱼(asquid)、章鱼(octopus)或乌贼(cuttlefish);

所述的水优选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所述的灭菌是在121℃下加热15秒;

所述的红茶优选红碎茶、金骏眉、英红、滇红或正山小种。

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红茶饮料,其中的茶色素含量有显著提高,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促进红茶茶色素形成的机理在于其所含有的酶与糖蛋白可以促进儿茶素的氧化。儿茶素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邻位醌类,接着二聚化为连苯酚醌类进而转化成双黄烷醇,双黄烷醇继续氧化生成茶黄素类,茶黄素偶联氧化生成茶红素类,最终增加了茶色素的含量。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主要含有糖蛋白和多酚氧化酶,其应用到红茶饮料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外,头足类动物的墨囊来源广泛、成本极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2、头足类动物墨囊提取液对茶色素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添加后茶色素含量明显升高,显著提高了茶汤的品质和风味。

附图说明

图1是红碎茶添加墨囊提取液后的茶色素紫外吸收值。

图2是红碎茶添加墨囊提取液后的色泽品质与茶黄素含量。

图3是添加墨囊提取液的样品与其他样品的色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墨囊提取液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1)取鱿鱼墨囊50克,加200mlph值7.2的磷酸钠缓冲液(内含1mol/l的nacl和0.2%brij35),温和搅拌提取1小时,提取液于15,000g冷冻离心30min,保留上清液,即为粗提液;

(2)根据上清液体积,边搅拌边按30%-80%的饱和度加入(nh4)2so4粉末,静置30分钟后,转入离心管中,15000g冷冻离心30分钟,弃去上层漂浮物及中清液,将沉淀溶于少量0.05mol/lph值7.2的磷酸钠缓冲液中,即为硫酸铵沉淀后的提取液。然后在预冷到4℃的0.05mol/lph值7.2的磷酸钠缓冲液中透析过夜;

(3)透析袋内溶液浓缩后用二乙氨基乙醇琼脂糖凝胶微球cl-4b层析柱过滤,洗脱速度:0.2ml/min,用自动部分收集器每4.0ml收集1管。以0.05mol/lph值7.2的磷酸钠缓冲液为对照,于280nm波长处测定各管的a280nm值。以a280nm为纵坐标,洗脱管号为横坐标,作出蛋白质洗脱曲线;合并高生物活性的试管后进行浓缩,得到表1中的“蛋白组分ⅰ和蛋白组分ⅱ”。

上述过程中,各阶段提取液的纯化结果与活力值如表1所示:

表1墨囊提取液纯化结果与活力值

表1中各提取液的活性测定方法是:

以d,l-3,4-二羟苯丙氨酸为底物,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75nm处测提取液的活性。

反应池:2.98ml0.005mol/l的底物溶液(配制在ph值6.5、浓度为0.05mol/l的磷酸钠缓冲液中),加入0.02ml提取液。

参比池1:2.98ml与反应池相同的d,l-3,4-二羟苯丙氨酸溶液,用ph值7.2的0.05mol/l的磷酸钠缓冲液0.02ml代替提取液。

参比池2:2.98ml的ph值6.5浓度为0.05mol/l的磷酸钠缓冲液代替反应池中的底物溶液,加入0.02ml提取液。在加入0.02ml提取液前,反应池、参比池1和参比池2均预先保温至30℃,加入提取液后立即开始计时,以0.05mol/lph值6.5的磷酸钠缓冲液为对照,测定在30℃下反应2分钟时在波长475nm处的吸光度数值的变化。以反应池与参比池1和2在波长475nm处的吸光度的差值来表征提取液的活力。

实施例2

一种红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红碎茶1.5克,置于4个3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50毫升75摄氏度的蒸馏水,摇动,浸泡10分钟后捞出茶叶,茶汤放冷至30摄氏度,分别加入茶汤体积0.5%、0.7%、0.9%和1.0%实施例1的提取液,摇匀,按10%(w/v)加入葡萄糖以预防“冷后浑”,调节茶汤ph值为6-7,再经灭菌后得到红茶饮料。

将所得红茶饮料滤入4个250毫升容量瓶中,滤渣用40毫升蒸馏水冲洗两次,定容摇匀。再精确吸取滤液1毫升于4个100毫升的容量瓶内,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茶色素的定量测定

茶色素在紫外区有明显吸收,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在紫外波长272-275nm有最大吸收,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在380nm左右有最大吸收,茶红素在紫外波长269nm下有最大吸收。根据roberts法,以蒸馏水为参比,将各个样品分别装入1cm比色皿,在269nm、272nm和380nm处分别测定各样品的紫外吸收值,以紫外吸收值表征茶色素含量与红茶品质,红茶色泽品质得分=a272nm×166.68(式中166.68为试样浓度换算成1g茶样/100毫升的换算系数;茶黄素的含量(%)=a380nm×2.25(式中2.25为换算系数)。

由图1可见,添加墨囊提取液后,表征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的紫外吸光度值相对于未添加的样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其中,添加量为0.7%组别的茶色素的吸收值增加最为明显(p<0.05);表明饮料中茶色素的含量提高了。

图2是红碎茶添加墨囊提取液后的色泽品质与茶黄素含量情况。其茶黄素的含量比未添加时高6.9-10.33倍(p<0.05),说明墨囊提取液对茶色素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添加之后的品质得分比未添加时高了1.56-2.01倍(p<0.05)。

色差的测定

安置好白板,按下电源开关键,开机屏幕出现,进行自动黑白板校正。自动校正完成后进入“标准测量”界面测量,以未添加提取液速溶茶样品为标准品,按一下仪器右侧的测试键,读出标准样的l*a*b*的绝对值。按下enter键,将镜头口对正待测其他样品的被测部位,按一下测试键,等“嘀”的一声响后移开镜头,显示样品与标准样的色差值:dl*、da*、db*等,由dl、da、db判断样品与标样之间的色差大小和偏色方向。重复检测其他被检样品与标样间的颜色差异。

图3是6种样品的色差情况(3nhnh310型便携式色差计测得),从图中可见,红碎茶添加了墨囊提取液样品的δa和δb值明显高于未添加的红碎茶,也高于其他4种样品,δa正值越高,说明颜色偏红,δb值正值越高则说明颜色偏黄。图3说明在添加了墨囊提取液后,样品的色泽更加趋红和趋黄,该结果与茶色素紫外吸收测定和茶黄素定量结果一致(p<0.05)。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