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式香肠调味料及香肠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7331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肠调味料及香肠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式香肠调味料及香肠制作方法,属于香肠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肠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美食,也是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管状食品,香肠配料含有多种天然香辛料的调味料,具有部分功能性配料的功能,同时,香肠的类型也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人们喜好有不同口味的香肠,在以前香肠都是逢年过节时才会制作的美食,现如今腊肠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而不同的香肠配料可以制作出不同口味的香肠,而且香肠配料对肉还具有调理功能,可使肉质鲜嫩,增加咀嚼感;开胃助食,增进食欲;老少皆宜。

但由于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很多消费者喜欢麻辣的四川风味,但由于地域限制或者时间限制,不能品尝到地道的麻辣风味香肠,传统的香肠都是小范围现做然后晾干贮藏,目前将香肠调味料规模化生产并小包装生产的很少,不能满足各地域消费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中式香肠调味料及香肠制作方法,选用健康新鲜的肥瘦猪肉作为原料,以天然的香辛料及其他辅料作为调味料,确定了麻辣风味香肠调味料及香肠制作方法,制作出消费者喜爱的香肠。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中式香肠调味料,包括猪肉原料和香肠调料,香肠调料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食用盐、五香粉、味精、葡萄糖、辣椒粉、白胡椒粉、花椒粉、d-异抗坏血酸钠、葡萄糖酸内酯、红曲红、酱油、白酒和麦芽糊精。

进一步的,每2.5-3kg所述猪肉原料配比的香肠调料,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35-40g、食用盐40-50g、五香粉2-5g、味精5-10g、葡萄糖15-22g、辣椒粉15-30g、白胡椒粉0.5-1.5g、花椒粉10-30g、d-异抗坏血酸钠1.1-1.4g、葡萄糖酸内酯2-4g、红曲红0.03-0.05g、酱油10-25g、白酒20-50g和麦芽糊精8-13g。

进一步的,每2.5-3kg所述猪肉原料配比的香肠调料,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38g、食用盐48g、五香粉5g、味精10g、葡萄糖18g、辣椒粉20g、白胡椒粉0.8g、花椒粉30g、d-异抗坏血酸钠1.2g、葡萄糖酸内酯3g、红曲红0.03g、酱油25g、白酒40g和麦芽糊精8g。

进一步的,每2.5-3kg所述猪肉原料配比的香肠调料,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40g、食用盐45g、五香粉3g、味精8g、葡萄糖16g、辣椒粉25g、白胡椒粉1g、花椒粉25g、d-异抗坏血酸钠1.1g、葡萄糖酸内酯2g、红曲红0.05g、酱油20g、白酒35g和麦芽糊精10g。

进一步的,所述猪肉原料的肥瘦比例为1:2或1:3。

一种中式香肠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健康安全的新鲜猪肉2.5-3kg;

步骤2:将瘦肉清洗,漂去血水及表面杂物,绞碎或切成块状,沥水,肥肉切丁并过热水定型;

步骤3:配制香肠调料包;

步骤4:每2.5-3kg原料肉添加步骤3中调味料一包,搅拌均匀;

步骤5:将搅拌好的肉料放入容器内加盖腌制2-4h;

步骤6:将腌制好的肉料用机器或手工灌入肠衣内,用棉线扎节,并用温水淋洗;

步骤7:将香肠取出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两周后即可煮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香肠调料包包括以下成分:白砂糖、食用盐、五香粉、味精、葡萄糖、辣椒粉、白胡椒粉、花椒粉、d-异抗坏血酸钠、葡萄糖酸内酯、红曲红、酱油、白酒和麦芽糊精。

进一步的,每2.5-3kg所述猪肉原料配比的香肠调料包,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35-40g、食用盐40-50g、五香粉2-5g、味精5-10g、葡萄糖15-22g、辣椒粉15-30g、白胡椒粉0.5-1.5g、花椒粉10-30g、d-异抗坏血酸钠1.1-1.4g、葡萄糖酸内酯2-4g、红曲红0.03-0.05g、酱油10-25g、白酒20-50g和麦芽糊精8-13g。

进一步的,每2.5-3kg所述猪肉原料配比的香肠调料包,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38g、食用盐48g、五香粉5g、味精10g、葡萄糖18g、辣椒粉20g、白胡椒粉0.8g、花椒粉30g、d-异抗坏血酸钠1.2g、葡萄糖酸内酯3g、红曲红0.03g、酱油25g、白酒40g和麦芽糊精8g。

进一步的,每2.5-3kg所述猪肉原料配比的香肠调料包,包括以下成分:

白砂糖40g、食用盐45g、五香粉3g、味精8g、葡萄糖16g、辣椒粉25g、白胡椒粉1g、花椒粉25g、d-异抗坏血酸钠1.1g、葡萄糖酸内酯2g、红曲红0.05g、酱油20g、白酒35g和麦芽糊精10g。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中式香肠调味料,本发明提供的中式香肠调味料,使用方便、卫生,按照一定比例将白砂糖、食用盐、五香粉、味精、葡萄糖、辣椒粉、白胡椒粉、花椒粉、d-异抗坏血酸钠、葡萄糖酸内酯、红曲红、酱油、白酒、麦芽糊精配成麻辣风味香肠调味料。

按照本发明的香肠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香肠制作方法,采用传统的灌装及晾干方法,可使香肠充分入味并具有浓郁的麻辣风味,味道纯正,具有独特的四川风味,色香味俱佳;消费者不需要现配调味料,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降低了本发明调味料的成本,也使得没有经验的消费者也能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调味料和制作方法制作出地道的川味香肠,满足了广大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香肠制作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中式香肠调味料,将传统的地域特色香肠的制作的调味料进行大规模规范化生产,并制作成家庭式的小包装,使用方便、安全,可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需求,同时制作出的香肠具有浓郁的麻辣风味,味道纯正,具有独特的四川风味且色香味俱佳。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中式香肠调味料,包括如下配料:白砂糖38g、食用盐48g、五香粉5g、味精10g、葡萄糖18g、辣椒粉20g、白胡椒粉0.8g、花椒粉30g、d-异抗坏血酸钠1.2g、葡萄糖酸内酯3g、红曲红0.03g、酱油25g、白酒40g和麦芽糊精8g;

在本实施例1中,将上述每份配料可与2.5kg新鲜处理好的猪肉混合均匀,按照制作方法即可制作出地道的麻辣风味香肠。

在本实施例1中,上述的五香粉、白胡椒粉、辣椒粉、花椒粉均属于天然香辛料,既可以赋予香肠独特的麻辣风味和香味,也具有抑菌作用,可有效控制香肠中的微生物;d-异抗坏血酸钠一种天然新型生物型食品抗氧,防腐保鲜助色剂,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葡萄糖酸内酯是一种多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既可作为品质改良剂、酸度调节剂也具有防腐保鲜作用,本本实施例1的调味料不添加任何亚硝酸盐,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还提供了香肠的制作方法,可使没有制作经验的消费者通过次加工方法也能制作出地道的麻辣风味香肠。

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中式香肠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选取:选取健康安全的新鲜猪肉2.5kg,新鲜猪肉的肥瘦比例1:2;

步骤2:原料处理:将瘦肉清洗,漂去血水及表面杂物,绞碎或切成块状,沥水;肥肉切丁并过热水定型;

步骤3:配料:白砂糖38g、食用盐48g、五香粉5g、味精10g、葡萄糖18g、辣椒粉20g、白胡椒粉0.8g、花椒粉30g、d-异抗坏血酸钠1.2g、葡萄糖酸内酯3g、红曲红0.03g、酱油25g、白酒40g、麦芽糊精8g;

步骤4:每2.5kg原料肉添加步骤3中调味料一包,搅拌均匀;

步骤5:将搅拌好的肉料放入容器内加盖腌制3h;

步骤6:将腌制好的肉料用机器或手工灌入肠衣内,用棉线扎节,并用温水淋洗;

步骤7:将香肠取出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两周后即可煮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1中,肥肉采用过水定型的方法,可使制作出的香肠切片后脂肪外观良好并具有光泽;将步骤3中配置好的调味料与对应重量的原料肉混合均匀并进行腌制,可使香辛料及其他辅料与肉充分混合,在后期晾干的过程中产生浓郁的麻辣风味和酒香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中式香肠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选取:选取健康安全的新鲜猪肉3kg,肥瘦比例1:2;

步骤2:原料处理:将瘦肉清洗,漂去血水及表面杂物,绞碎或切成块状,沥水;肥肉切丁并过热水定型;

步骤3:配料:白砂糖40g、食用盐45g、五香粉3g、味精8g、葡萄糖16g、辣椒粉25g、白胡椒粉1g、花椒粉25g、d-异抗坏血酸钠1.1g、葡萄糖酸内酯2g、红曲红0.05g、酱油20g、白酒35g、麦芽糊精10g;

步骤4:每3kg原料肉添加步骤三中调味料一包,搅拌均匀;

步骤5:将搅拌好的肉料放入容器内加盖腌制4h;

步骤6:将腌制好的肉料用机器或手工灌入肠衣内,用棉线扎节,并用温水淋洗;

步骤7:将香肠取出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两周后即可煮食。

其余技术特征同实施例1。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中式香肠调味料,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式香肠调味料,使用方便、卫生,按照一定比例将白砂糖、食用盐、五香粉、味精、葡萄糖、辣椒粉、白胡椒粉、花椒粉、d-异抗坏血酸钠、葡萄糖酸内酯、红曲红、酱油、白酒、麦芽糊精配成麻辣风味香肠调味料。

按照本实施例的香肠制作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香肠制作方法,采用传统的灌装及晾干方法,可使香肠充分入味并具有浓郁的麻辣风味,味道纯正,具有独特的四川风味,色香味俱佳;消费者不需要现配调味料,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降低了本发明调味料的成本,也使得没有经验的消费者也能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调味料和制作方法制作出地道的川味香肠,满足了广大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