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4830发布日期:2019-02-26 17:3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解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食品新鲜度的需求,冷冻技术已经在食品保存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经过冷冻的食材可以较好地保存原有的风味。当用户需要取用冷冻过的食材时,通常采用解冻板解冻食材。

然而,现有的解冻板通常仅为一块水平放置的平板,解冻食材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积聚在解冻板上难以排走,积聚的冷凝水不仅难以清理,且这部分冷凝水浸泡食材,易破坏食材原有风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冻装置,用于解冻食材,旨在能够将解冻食材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解冻装置,所述解冻装置包括安装座及两解冻板;所述安装座设有一敞口朝上的容置腔;所述两解冻板分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壁上,两所述解冻板分别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以使两所述解冻板可相对转动,且每一所述解冻板的下端均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上方或所述容置腔内。

优选地,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一所述解冻板设置的定位锁扣,所述定位锁扣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侧壁上,所述容置腔侧壁上设有槽口朝上的安装槽,所述定位锁扣包括定位滑板、锁合扣及复位件;所述定位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定位滑板可沿上下向滑动,且所述定位滑板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沿上下向排布的扣位;所述锁合扣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背离所述容置腔的槽壁外侧面,且所述锁合扣的上端设有用以选择性与所述锁合板上任意一所述扣位扣接的卡扣;所述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背离所述容置腔的槽壁外侧面,并连接所述锁合扣下端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对应供每一所述解冻板安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臂,每一所述安装臂的下端设有一枢接轴;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两端的端板,两所述端板的上端均高于所述容置腔设置,两所述端板的上端均设有枢接孔,所述安装架的两枢接轴分别与两所述端板上的枢接孔枢接。

优选地,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一所述解冻板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支撑轴,以及两个均与所述支撑轴枢接的支撑臂;或者,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柱可沿所述安装架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座滑动。

优选地,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与所述安装架上端连接,且所述翼板的板面向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延伸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翼板均沿背离另一所述翼板的方向翻折而呈弧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接水盒。

优选地,所述解冻板包括多层金属板层,位于最上层的金属板层的上表面设有搪瓷面板层。

优选地,所述搪瓷面板层设有热色相变材料,所述热色相变材料用以依据所述搪瓷面板层当前的温度变换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解冻板,且两解冻板分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容置腔两相对侧壁上,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解冻板可相对转动,且每一所述解冻板的下端均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上方或所述容置腔内,从而用户可通过转动所述解冻板,来改变所述解冻板的倾斜角度,使得解冻食材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可顺沿所述解冻板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至所述容置腔,通过所述容置腔或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接水盒承接冷凝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解冻装置,可将所述解冻板上因解冻食材而产生冷凝水排出,以避免冷凝水浸泡食材而破坏食材的原有风味,且用户仅需将所述容置腔或接水盒内的冷凝水倒出即可,极便于清理。再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个解冻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解冻装置,通过将两个解冻板40转动至呈V型排布,一方面可适用于不规则的冷冻食材,以加速对不规则冷冻食材的解冻速率;另一方面可有效增大所述解冻装置的可用于解冻食材的解冻面积及解冻空间,进一步有效加速对冷冻食材的解冻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解冻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解冻板其中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解冻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解冻装置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解冻装置又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解冻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解冻装置再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解冻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解冻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解冻装置其中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解冻装置另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解冻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解冻装置其中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解冻装置另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解冻装置,所述解冻装置用以解冻食材,能够将解冻食材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排出,以避免冷凝水浸泡食材而破坏食材的原有风味,同时亦便于用户清理冷凝水。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解冻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解冻装置包括安装座10及两解冻板40。其中,安装座10设有一敞口朝上的容置腔11;两解冻板40分设于容置腔11的两相对侧壁上,两解冻板40分别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以使两解冻板40可相对转动,且每一解冻板40的下端均延伸至容置腔11上方或容置腔11内。

请参阅图3和图4,具体而言,安装座10呈长条状设置,容置腔11沿安装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容置腔11具有两相对的长侧壁,两解冻板40分设于两所述长侧壁上,且每一解冻板40的下端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使得解冻板40可于容置腔11上方沿上下向转动。

所述解冻装置用于解冻食材的模式有两种。请参阅图5和图6,图中示出所述解冻装置的其中一种解冻工作模式为,将两解冻板4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直至两解冻板40配合呈V型排布,将冷冻食材放置于解冻板40上进行解冻时,解冻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将顺沿解冻板40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向容置腔11,避免冷凝水浸泡食材。在此模式下,一方面,每一解冻板40的上板面均形成一解冻面,从而用户可在每一解冻板40上均放置冷冻食材,使得所述解冻装置具有较大的解冻面,以供用户同时解冻较多的食材。另一方面,两解冻板40之间空气流动空间增大,随着解冻进程的推移,冷冻食材周向上的冷空气向下流动,外围的热空气及时补充至冷冻食材的周向,从而加速冷冻食材周向上的气流流动,加强了冷冻食材与空气气流换热效果,进而加速对冷冻食材的解冻速率。

请参阅图7和图8,图中示出所述解冻装置的另一解冻食材的模式为,将解冻板4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以将冷冻食材夹持于此两解冻板40之间,直至两解冻板40贴靠于一起时,用户可通过卡扣、插销、螺钉或定位锁扣(后文有详细介绍)将此两者连接锁紧,解冻板40的倾斜角度较大,解冻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将顺沿解冻板40的倾斜方向,快速向下流向容置腔11。在此模式下,两解冻板40配合将冷冻食材夹持于此两者之间,两解冻板40分别且同时对冷冻食材的两面进行解冻,极大地加速了冷冻食材的解冻速率,且对冷冻食材各部位的解冻效果较为均匀,尤其是不规则冷冻食材,如牛排、鸡翅等肉类,解冻速率更佳。具体以牛排为例进行解释说明:解冻牛排时,利用两解冻板40配合将牛排夹持于此两者之间,两解冻板40分别对牛排的两个侧面进行解冻。

显然,由上述所述解冻装置的两种用于解冻食材的模式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个解冻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解冻装置,通过将两个解冻板40配合解冻食材,可极大地加速该解冻装置解冻食材的速率。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在不使用所述解冻装置时,当将解冻板4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直至两解冻板40贴靠于一起时,亦可以通过卡扣、插销或其他工具将此两者锁紧,可使得所述解冻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减小,以便于收纳。

在此应说明的是,容置腔11本身可直接充当接水槽,以承接自解冻板40上流下的冷凝水;或者在容置腔11内设置接水盒50,以通过接水盒50承接自解冻板40上流下的冷凝水,具体在后文中有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5和图6,解冻板40可转动的角度(如图6中α所示)可以是45°~90°,在此不设具体限定,例如45°、60°、70°或90°均可。因此,通过合理设置解冻板40可转动的角度,即可使解冻板40呈不同的倾斜角放置。

显然,解冻板4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安装座10呈方状设置,容置腔11具有四个长度相当的侧壁,则解冻板40的数量优选为四个,每一解冻板40对应设于其中一所述侧壁的上方,且解冻板40的下端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当向外展开四个解冻板40时,四个解冻板40配合呈花瓣状设置,使得所述解冻装置具有较大的解冻面积。

至于解冻板40转动安装于安装座10的方式则有多种,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在解冻板40下侧边的两端设置枢接轴21,以及在安装座10的两端板设置供所述枢接轴21枢接的枢接孔,使得解冻板40与安装座10枢接。或者,在安装座10设置有两端板的长转轴,解冻板40下侧边设有与所述长转轴连接的轴孔,使得解冻板40通过轴孔转动安装于所述长转轴上。显然,亦可以在安装座10上设置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的安装架20,将解冻板40安装于安装架20上,以通过安装架20转动来带动解冻板40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座10上设置解冻板40,且两解冻板40分设于安装座10的容置腔11两相对侧壁上,并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以使解冻板40可相对转动,且每一解冻板40的下端均延伸至容置腔11上方或容置腔11内,从而用户可通过转动解冻板40,来改变解冻板40的倾斜角度,使得解冻食材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可顺沿解冻板40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至容置腔11,通过容置腔11或放置于容置腔11内的接水盒50承接冷凝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解冻装置,可将解冻板40上因解冻食材而产生冷凝水排出,以避免冷凝水浸泡食材而破坏食材的原有风味,且用户仅需将容置腔11或接水盒50内的冷凝水倒出即可,极便于清理。再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个解冻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解冻装置,通过将两个解冻板40转动至呈V型排布,一方面可适用于不规则的冷冻食材,以加速对不规则冷冻食材的解冻速率;另一方面可有效增大所述解冻装置的可用于解冻食材的解冻面积及解冻空间,进一步有效加速对冷冻食材的解冻速率。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将冷冻食材放置于所述解冻板40上时,解冻板40承载较大时,解冻板40的下端容易挣脱安装座10,因此,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对应供每一解冻板40安装的安装架20,安装架20的下端与安装座10的转动连接。如此,将解冻板40安装于安装架20上,以通过安装架20转动来带动解冻板40转动。

具体而言,安装架20的具体结构不设限定,可以呈板状设置,或呈框架状设置均可。通过安装架20转动来带动解冻板40转动,一方面可简化解冻板40的结构,使得解冻板40具有较佳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可利用安装架20承担部分解冻食材的重力,以避免解冻板40过载而发生变形。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架20转动,以避免容置腔11的侧壁干涉到安装架20,优选地,安装架2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臂,每一所述安装臂的下端设有一枢接轴21;安装座10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两端的端板,两所述端板的上端均高于所述容置腔的敞口设置,两所述端板的上端均设有枢接孔13,安装架20的两枢接轴21分别与两所述端板上的枢接孔13枢接。

具体地,安装座1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两所述端板分别于安装座10的两端连接两所述侧板,两所述侧板形成容置腔11的侧壁,两所述端板形成容置腔11的端臂。容置腔11的侧壁上还设有为所述枢接轴21转动让位的让位缺口15。

优选地,为便于更换解冻板40,可将解冻板4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20上。具体地,在所述安装臂设置沿所述安装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槽,解冻板40的两侧部自所述导槽的上端导入所述导槽内,以实现解冻板4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20上,从而便于更换解冻板40。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解冻装置可适用于各种不规则的冷冻食材及获得较大的解冻面积,可将解冻板40的转动角度设置为可调节。用户可选择性地将解冻板40转动至其中任意一角度,当用户将解冻板40转动至所需角度时,通过定位件或支撑件将其对应的解冻板40定位于该角度所对应的位置即可。

请参阅图2和图3,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一解冻板40设置的定位锁扣60,定位锁扣60安装于容置腔11侧壁上的定位锁扣60,容置腔11侧壁上设有槽口朝上的安装槽12,所述定位锁扣60包括定位滑板61、锁合扣62及复位件63。定位滑板61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内,以使定位滑板61可沿上下向滑动,且定位滑板61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沿上下向排布的扣位;锁合扣62中部转动安装于安装槽12的背离容置腔11的槽壁外侧面,且锁合扣62的上端设有用以选择性与定位滑板61上任意一所述扣位扣接的卡扣;复位件63安装于安装槽12的背离容置腔11的槽壁外侧面,并连接锁合扣62下端的内侧面。

具体而言,安安装槽12的背离容置腔11的槽壁外侧面设有供锁合扣62安装的安装缺口14,复位件63为常规弹簧或者锥形弹簧,复位件63安装于所述安装缺口14,锁合扣62于安装缺口14处与安装座10枢接,且锁合扣62的下端与复位件63连接。当将解冻板40转动至用户所需的倾斜角度时,先按压锁合扣62的下端,使得复位件63被压缩,锁合扣62上的卡扣与定位滑板61分离,此时可将定位滑板61滑动至定位滑板61的上端与解冻板40的外侧面抵接,然后释放锁合扣62,在复位件63的弹性作用力下,锁合扣62上端的卡扣扣入定位滑板61上与该卡扣对应的扣位上,使得锁合扣62与定位滑板61锁合,从而将定位滑板61固定于该高度位置处,以确保定位滑板61稳定支撑解冻板40。为避免解冻板40发生打滑,定位滑板61的上端缘还设有防滑纹。显然,通过将锁合扣62与定位滑板61锁合,可实现对解冻板40的定位;通过将锁合扣62与定位滑板61锁合,可实现对解冻板40转动的倾斜角度的调节。

如图5和图6所示,将两解冻板40之间所成的夹角较小时,则解冻板40可获得较小的解冻面积,解冻速率较慢,而解冻板40的倾斜角则较大,冷凝水流动较快,此种模式较适用于冷凝水较多的解冻中期;反之,如图7和图8所示,将两解冻板40之间所成的夹角较大时,解冻板40可获得较大的解冻面积,解冻速率较快,而解冻板40的倾斜角则较小,冷凝水流动较缓,此种模式较适用于冷凝水较少的解冻初期。

请参阅图9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解冻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架70,支撑架70包括安装于安装架20上的支撑轴71,以及两个均与支撑轴71枢接的支撑臂72,在两支撑臂72转动至与安装架20并行时,两支撑臂72收容回安装架20上;并在两支撑臂72转动至夹设呈一夹角时,两支撑臂72配合支撑安装架20。

具体而言,在解冻板40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将支撑架70的两支撑臂72转动打开,以使得两支撑臂72呈Λ型设置,此两者配合支撑安装架20,可确保支撑架70能够稳定支撑解冻板40。在不使用所述解冻装置时,将两支撑臂72转动至与安装架20并行,从而将两支撑臂72收容回安装架20上,以使得所述解冻装置整体占用体积较小,便于收纳。显然,通过所述支撑件,即可实现对解冻板40的转动角度的调节,以及对解冻板40的定位。因此,所述支撑件可替代上述定位锁扣60。

当然,为了减小支撑架70占用空间,还可以在安装架20上设置供支撑架70收容的收容槽(未图示),以在不使用解冻板40时,将两支撑臂72转动收容回安装架20上的收容槽内,从而可进一步减小支撑架70占用的空间。

请参阅图12至图14,在本实用新型解冻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柱80,支撑柱80的上端与安装架20滑动连接,以使支撑柱80可沿安装架20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或靠近安装座10滑动。当将支撑柱80向靠近安装座10滑动时,安装架20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即解冻板40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反向操作,则解冻板40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

具体地,所述安装臂的下表面设有沿自所述安装臂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支撑柱80的上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滑槽内。为减小支撑柱80占用的空间,可将支撑柱80的上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以在不使用解冻板40时,将两支撑柱80转动收容回安装架20上的收容槽内,从而可进一步减小支撑柱80占用的空间。但是为了确保在使用解冻板40状态下,支撑柱80可稳定支撑解冻板40,可在所述安装臂上设置插销或卡扣等锁合结构,以对应将支撑柱80和安装臂锁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翼板30,翼板30与安装架20上端连接,且翼板30的板面向安装架20的外侧延伸设置,即翼板30的板面与安装架20的背面呈夹角设置。如此设置,一方面用户只需向两翼板30施加一对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即可轻易打开两解冻板40;另一方面,用户只需向两翼板30施加一对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进一步地,为便于用户手持翼板30以打开解冻板40,每一翼板30均沿背离另一翼板30的方向翻折而呈弧型设置。如此设置,可使得翼板3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在两解冻板40处于收纳状态下时,用户可通过手持翼板30,迅速将两解冻板40转动打开。

翼板30与安装架20上端的连接方式没有限制,此两者可以采用螺接、卡扣连接或插销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配合连接,以便于拆装,亦或者是与安装架20一体成型均可。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当解冻板40向下转动至倾斜或呈水平延伸时,安装架20的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位置的承载负荷较大,易发生断裂。因此,限定翼板3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安装座10的高度,以在解冻板40转动至倾斜或呈水平延伸时,通过翼板30支撑安装架20的上端,以减小安装架20的与安装座10转动连接位置的承载负荷,避免发生断裂。

具体而言,翼板3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应为等效宽度。若翼板3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等于安装座10的高度,则仅在解冻板40转动至呈水平延伸时,翼板30支撑安装架20的上端。若翼板3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安装座10的高度,则仅在解冻板40转动至呈倾斜延伸时,翼板30支撑安装架20的上端。

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便于将解冻板40上的冷凝水引导到容置腔11内,在解冻板40上设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导水槽(未图示),从而解冻过程所产生的冷凝水,将会汇集于所述导水槽内,并沿所述导水槽的延伸方向流动至容置腔1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及时将容置腔11内的冷凝水排出,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腔11内的接水盒50。接水盒50可以自容置腔11的敞口直接放置于容置腔11内,亦或者在容置腔11侧壁设置供接水盒50安装的安装口,在此不设具体限定。

具体而言,解冻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自解冻板40向下流动至放置于容置腔11内的接水盒50上,当接水盒50积聚有较多的冷凝水时,将接水盒50自容置腔11取出,并倒出冷凝水即可,极便于清理。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接水盒50,安装座10的一端设有与容置腔11连通的安装口17,接水盒50自安装口17安装于容置腔11内。用户自安装口17抽拉接水盒50,即可实现接水盒50的拆装。

具体而言,为便于用户抽拉接水盒50,还可以在接水盒50的一端设置与安装口17适配的安装部51,安装部51设有供用户手持的手持部52,使得用户可通过手持部52抽拉接水盒50。

为使得安装座10具有较佳的强度,安装座10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加强筋16,加强筋16呈长条状沿安装座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加强筋16沿安装座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为确保所述解冻装置上下向的空气流通,以加强解冻速率,容置腔11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透气孔。通过所述透气孔,使得两解冻板40之间的解冻空间形成风道,一方面可保持容置腔11内的空气流通,确保空气新鲜度;另一方面,流通的气流可加速对冷冻食材的解冻。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解冻板40包括多层金属板层,位于最上层的金属板层的上表面设有搪瓷面板层。所述金属板层为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如铝、或者HDF高密度航空合金,可实现高速热交换。所述搪瓷面板层导热性能较佳,有利于快速解冻食材,且所述搪瓷面板层的安全性能较好,不易污染食材,避免发生食材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解冻板40让冷冻食材达到最快自然解冻效果,无需耗电耗水,快速解冻同时兼顾节能低碳,板材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便于用户分辨解冻板40上的食材所处的解冻状态,所述搪瓷面板层设有热色相变材料(未图示),所述热色相变材料用以依据所述搪瓷面板层当前的温度变换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热色相变材料实质是指随温度变化而发生色彩变化的材料,并非特指“受热才发生色彩变化的材料”。随着解冻时间的推移,解冻板40与冷冻食材进行热交换,最终使得冷冻食材的温度逐渐升高,解冻板的温度与冷冻食材的温度达到均衡,从而解冻板40上的热色相变材料的颜色将随着感应到的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所述热色相变材料的颜色从透明逐渐变成浅蓝色、蓝紫色、黄色或粉色等。用户通过观察所述搪瓷面板层上热色相变材料的当前颜色,即可直观地辨识出当前食材的解冻状态。

所述热色相变材料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例如所述热色相变材料可以是通过烤制形成于所述搪瓷面板层内的变色油墨,或者是敷设于所述搪瓷面板层底面上的二氧化钒。为了通过所述热色相变材料起到装饰效果,可将所述热色材料设置呈花纹状,以在所述热色相变材料的颜色改变时,装饰所述搪瓷面板层,使得所述搪瓷面板层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