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温型荞麦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863发布日期:2019-01-15 22:2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温型荞麦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控温型荞麦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荞麦炒制常用煤炭烧火,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是传统上的这种方法具有燃烧不充分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并且安全性也不高,故有了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研究出了电磁加热的炒荞麦的方法;

中国专利号为20152065970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苦荞炒制设备,包括电热锅、电热锅支架、卡片进给机构、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支架、感应器、压力表、排气阀、智能控制系统、搅拌叶片、料斗、电动机、轴,电热锅内部设有多个卡片进给机构、感应器,外部添加保温材料并设有电磁感应线圈,且都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电热锅侧边有料斗,该方法采用电磁加热技术,该种方法虽然增加了安全系数并且属于清洁能源,但是其利用率并不高,而且使用电磁加热会造成电磁干扰会对周围的设备产生电磁噪声,其用电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温型荞麦炒制装置,采用燃气燃烧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炒荞麦,不仅消除了电磁噪声,而且产生同样的热量,燃气的成本较电来说会更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温型荞麦炒制装置,包括锅炉、锅炉支架、卡片进给机构、压力表、排气阀、智能控制系统和外壳,所述锅炉外表面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分别连接有分配器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连接有进气接头,所述燃烧室紧贴锅炉侧通过导热片相连,所述燃烧室内设有脉冲点火器,所述脉冲点火器连接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由STM32F103及其外围电路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比例阀分别连接空气和燃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外部设有陶瓷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有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主要包括ESP8226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外部设有避震弹簧,所述避震弹簧和外壳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除电磁噪声,而且产生同样的热量,燃气的成本较电来说会更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2-锅炉支架,3-卡片进给机构,4-压力表,5-排气阀,6-智能控制系统,7-燃烧室,8-分配器,9-比例阀,10-进气接头,11-脉冲点火器,12-陶瓷保护层,13-避震弹簧,1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温型荞麦炒制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支架2、卡片进给机构3、压力表4、排气阀5、智能控制系统6和外壳14,所述锅炉1外表面设有燃烧室7,所述燃烧室7分别连接有分配器8和比例阀9,所述比例阀9连接有进气接头10,所述燃烧室7紧贴锅炉1侧通过导热片相连,所述燃烧室内设有脉冲点火器11,所述脉冲点火器11连接智能控制系统6,所述智能控制系统6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由STM32F103及其外围电路构成,所述比例阀9分别连接空气和燃气管,所述燃烧室7外部设有陶瓷保温层12,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有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主要包括ESP8226芯片,所述燃烧室7外部设有避震弹簧13,所述避震弹簧13和外壳1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比例阀控制燃气和空气进入到燃烧室中,STM32F103通过控制IO口输出来控制脉冲点火器来点火,分配器将火焰分配为多个进行均匀加热,导热片将燃烧室内的热量传导至锅炉中对荞麦进行加热,避震弹簧连接外壳和燃烧室,防止外力冲击导致燃烧室损坏的情况,智能控制系统所连的wifi能够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服务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