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环流型粮仓杀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915发布日期:2018-07-20 18:1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储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环流型粮仓杀虫系统。



背景技术:

气调储粮技术是国际公认的绿色储梁技术之一,是一种集杀虫、防虫、抑霉、保鲜与一体的绿色安全储梁技术。具体的说,气调储粮是指人为地改变正常大气的气体成分或调节原有气体的配比,将一定得气体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维持一定得时间,从而达到杀虫抑霉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粮食储藏技术。不过,目前利用氮气的气调储粮技术,在供气效果、氮气利用率、充气效率、充气均匀性等方面,均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进行充氮杀菌、杀虫,可实现粮堆的抑霉、保鲜,充氮均匀性好、充氮效果佳的横向环流型粮仓杀虫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横向环流型粮仓杀虫系统,包括粮仓,所述粮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还包括

第一回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回气管及环流风机;

所述第一回气管与第一进气管均穿过第一墙体,第一回气管与第二回气管之间通过回气管路连通,第一进气管穿过墙体,第一进气管上设有进气管路,第一回气管、环流风机、进气管路及第一进气管依次连通;

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通断阀、排放管及用于与制氮机的出气口对接的制氮输氮管,排放管上设有排放通断阀,制氮输氮管上设有输氮通断阀,排放管的进气端与进气管路连通,输氮管的出气端与进气管路连通,在进气管路的输气方向上:环流风机、排放管的进气端、第一通断阀及制氮输氮管的出气端依次布置;

第一墙体上设有与第一进气管连通的第一主气道及若干与第一主气道连通的第一支气道,第一支气道上设有多个第一气口,第二墙体上设有与第二回气管连通的第二主气道及设有若干与第二主气道连通的第二支气道,第二支气道上设有多个第二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气管上设有第二通断阀及用于与制氮机的进气口对接的制氮进气管,制氮进气管上设有制氮通断阀,制氮进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回气管连通,在第一回气管的输气方向上:制氮进气管的进气端、第二通断阀及环流风机依次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风机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风机支架与环流风机连接,第一支架与制氮输氮管连接,第二支架与制氮进气管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一回气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环流风机为一离心风机,环流风机的导气方向为由第一回气管至进气管路。

作为优选,所述制氮输氮管上设有测试管,测试管一端与制氮输氮管连通,测试管另一端设有针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气道竖直布置,任一第一支气道处在第一主气道上方,第二支气道竖直布置,任一第二支气道处在第二主气道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对粮仓内部进行充氮以利杀菌、杀虫,可实现粮堆的抑霉、保鲜,充氮均匀性好、充氮效果佳,氮气浪费少,充氮后整体氮气分布均匀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墙体1、第一主气道11、第一支气道12、第二墙体2、第二主气道21、第二支气道22、第一回气管31、第二通断阀311、制氮进气管312、第一进气管32、第二回气管33、回气管路34、进气管路35、第一通断阀351、排放管352、制氮输氮管353、排放通断阀354、环流风机4、测试管5、针阀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横向环流型粮仓杀虫系统,包括粮仓,所述粮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还包括

第一回气管31、第一进气管32、第二回气管33及环流风机4;

所述第一回气管与第一进气管均穿过第一墙体,第一回气管与第二回气管之间通过回气管路34连通,第一进气管穿过墙体,第一进气管上设有进气管路35,第一回气管、环流风机、进气管路及第一进气管依次连通;

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通断阀351、排放管352及用于与制氮机的出气口对接的制氮输氮管353,排放管上设有排放通断阀354,制氮输氮管上设有输氮通断阀,排放管的进气端与进气管路连通,输氮管的出气端与进气管路连通,在进气管路的输气方向上:环流风机、排放管的进气端、第一通断阀及制氮输氮管的出气端依次布置;

第一墙体上设有与第一进气管连通的第一主气道11及若干与第一主气道连通的第一支气道12,第一支气道上设有多个第一气口,第二墙体上设有与第二回气管连通的第二主气道21及设有若干与第二主气道连通的第二支气道22,第二支气道上设有多个第二气口。第二主气道、第二回气管及回气管路依次连通。

环流风机的主要作用是抽风,从而可以将粮仓内原有的空气抽出粮仓。制氮机本身就具有输送能力,可以将氮气输入粮仓内。制氮机配合环流风机,“一输一抽”,可有效提升换气效率,保障充氮效果。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属于对侧墙体(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所以气体整体从第一墙体处流向第二墙体处(从各第一支气道上的第一气口流出,经过粮堆后进入各第二支气道上的第二气口),可保障充氮过程中氮气覆盖面广,氮气能经过整个粮堆,也能保障最终氮气的分布均匀性好。

所述第一回气管上设有第二通断阀311及用于与制氮机的进气口对接的制氮进气管312,制氮进气管上设有制氮通断阀,制氮进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回气管连通,在第一回气管的输气方向上:制氮进气管的进气端、第二通断阀及环流风机依次布置。制氮进气管对接制氮机的进气口,制氮输氮管对制氮机的出气口)。工作时,粮仓内部含氮浓度较高的气体(例如氮气浓度95%)直接进入移动式制氮机,经制氮机“提纯”后,可以输出更高浓度的氮气(例如氮气浓度99%)至粮仓内,如此可避免供氮过程中,高浓度氮气一直供入粮仓内,而粮仓内气体同时直接排出外界而导致的氮气大量浪费的问题。

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风机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风机支架与环流风机连接,第一支架与制氮输氮管连接,第二支架与制氮进气管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一回气管连接。各支架可提高各架构的稳定性,保障工作过程顺利及提升整体结构使用寿命。

所述环流风机为一离心风机,环流风机的导气方向为由第一回气管至进气管路。

所述制氮输氮管上设有测试管5,测试管一端与制氮输氮管连通,测试管另一端设有针阀51。可在测试管、针阀处利用氮气浓度检测仪等装置来监测氮气浓度。

所述第一支气道竖直布置,任一第一支气道处在第一主气道上方,第二支气道竖直布置,任一第二支气道处在第二主气道上方。

工作时,可先后利用不同的制氮机(一台固定式制氮机和一台移动式制氮机,这都是现有技术中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供氮效果。先将固定式制氮机的出气口对接制氮输氮管353,第二通断阀311、输氮通断阀、排放通断阀354打开,第一通断阀351、制氮通断阀关闭,粮仓内的气体经第二主气道、第二回气管、回气管路、第一回气管、环流风机、排放管排出外界,与此同时,制氮机通过制氮输氮管、进气管路及第一进气管将氮气输入粮仓。待粮仓内氮气浓度达到95%之后,停止供气,关闭各阀。卸下固定式制氮机,将移动式制氮机的出气口对接制氮输氮管,移动式制氮机的进气口对接制氮进气管312,输氮通断阀、制氮通断阀打开,第一通断阀351、第二通断阀311、排放通断阀354关闭,此时粮仓内部气体(含氮浓度较高)直接进入移动式制氮机,经移动式制氮机“提纯”后,输出更高浓度的氮气(例如氮气浓度99.5%)至粮仓内。待粮仓内浓度达到要求值(可自主设定,例如氮气浓度99%)后,停止供气,关闭各阀。随后可打开第一通断阀351、第二通断阀311,环流风机工作,粮仓内部气体沿着环流风机、进气管路、第一进气管、第一主气道、各第一支气道、粮堆、各第二支气道、第二主气道、第二回气管、回气管路、第一回气管、环流风机的路线进行循环,循环一段时间后,粮仓内部各处的氮气浓度可达到更为均匀的状态。本操作方案中,固定式制氮机可以预先储存好大量氮气,直接进行氮气供给,后续则可以利用移动时制氮机来进行循环供氮,提高氮气浓度,二者结合,供氮效率高,且可避免仅采用固定式供氮机供氮时,高浓度氮气一直供入粮仓内,而粮仓内气体同时直接排出外界而导致的氮气大量浪费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