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片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9280发布日期:2018-10-12 20:11阅读:19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咀嚼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与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饮食上,摄入过多的糖分等碳水化合物会使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沉积的体内,引起脂肪肝,造成肝功能障碍,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但是,糖又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许多人都喜欢吃甜食品,甜食不仅能够提供能量,而且还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感,尤其是对儿童或老年人,更喜欢吃甜食,在甜食中,蔗糖的使用由来已久,人们对蔗糖的甜味的味感依赖性是难以撼动的,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过多摄入糖分而限制消费者对甜食的摄入也不现实,因此,如何保持人们习以为常的糖分摄入,又不引起高血糖、糖尿病、肥胖、肝功能障碍等疾病也是困扰食品行业的一个问题。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交际应酬都离不开酒,酒精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酒精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的,酒精在人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醛。乙醛是造成醉酒的主要物质,乙醛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被认为是造成肝纤维化的罪魁祸首,乙醛在人体累计到一定的量时,会使饮酒者产生面红耳赤、眩晕、恶心、呕吐甚至昏睡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且长期多量摄入酒精时,会引起脂肪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症,即使饮入的酒量还未引起上述症状,也会引起酒精中毒表现,行动受到抑制,因此,减少乙醛的含量对保护肝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抑制血糖升高和解酒保肝作用的食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血糖升高和解酒保肝的咀嚼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咀嚼片,所述的咀嚼片包括原料和辅料,其中,所述的原料包括:20-60重量份甘氨酸、20-50重量份丙氨酸、60-80重量份蔗糖、8-15重量份l-阿拉伯糖、5-8重量份木聚糖、8-12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6-15重量份抗性糊精。优选地,所述的原料的含量为0.01-99.99%,优选为0.1-99.9%,更优选为1-90%,其中,所述的含量以咀嚼片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的辅料包括:柠檬酸、甘露醇和硬脂酸镁。优选地,所述的辅料包括:5-10重量份柠檬酸、10-20重量份甘露醇和0.5-1重量份硬脂酸镁。优选地,所述的咀嚼片包括原料和辅料,其中,所述的原料包括:30-40重量份甘氨酸、30-40重量份丙氨酸、65-75重量份蔗糖、8-12重量份l-阿拉伯糖、5-8重量份木聚糖、8-12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6-12重量份抗性糊精。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咀嚼片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甘氨酸、丙氨酸、蔗糖、l-阿拉伯糖、木聚糖、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柠檬酸和甘露醇混合;(2)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制软材,将所得软材经8-16目筛网,得到湿颗粒;(3)步骤(2)得到的湿颗粒在40-70℃下干燥,得到干燥颗粒;(4)将硬脂酸镁加入步骤(3)所得干燥颗粒中,搅拌均匀后,压片,得到咀嚼片。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干燥颗粒的水分≤3.0wt%。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中,术语“包含”、“包括”和“含有”可相互替换,不仅指封闭式定义,还指开放式定义。本发明提供、一种咀嚼片,所述的咀嚼片包括原料和辅料,其中,所述的原料包括:20-60重量份甘氨酸、20-50重量份丙氨酸、60-80重量份蔗糖、8-15重量份l-阿拉伯糖、5-8重量份木聚糖、8-12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6-15重量份抗性糊精。优选地,所述的原料的含量为0.01-99.99%,优选为0.1-99.9%,更优选为1-90%,其中,所述的含量以咀嚼片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的原料由20-60重量份甘氨酸、20-50重量份丙氨酸、60-80重量份蔗糖、8-15重量份l-阿拉伯糖、5-8重量份木聚糖、8-12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6-15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本发明中,蔗糖指的是双糖的一种,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蔗糖几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在甘蔗、甜菜中含量尤为丰富,蔗糖味甜,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调味品。代表性的,所述的蔗糖包括(但不限于)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等。在本发明中,“木聚糖(xylan)”是自然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非淀粉多糖,其主要糖单元为木糖,由十个以上糖单元聚合而成,平均分子量大于10000。(植物细胞壁多糖是人类膳食纤维的基本来源,包括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两大部分。半纤维素以木聚糖为主要成分,紧密包裹在纤维素维纤丝的表面,约占细胞壁干重的30%),cas:9014-63-5。在本发明中,“l-阿拉伯糖”是一种戊醛糖,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果浆、胶体、半纤维素、果胶酸,松柏科树木心材,细菌多糖,以及某些糖苷中,cas:5328-37-0。在本发明中,“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其分子结构一般是在半乳糖或葡萄糖分子上连接1~7个半乳糖基,即gal-(gal)n-glc/gal(n为0-6)。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乳汁中存在微量的gos,而人母乳中含量较多,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成分。在本发明中,“抗性糊精”是由淀粉加工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咀嚼片包括原料和辅料,其中,所述的原料包括:30-40重量份甘氨酸、30-40重量份丙氨酸、65-75重量份蔗糖、8-12重量份l-阿拉伯糖、5-8重量份木聚糖、8-12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6-12重量份抗性糊精。本发明所述的咀嚼片的辅料可以包括柠檬酸、甘露醇和硬脂酸镁。优选地,所述的辅料包括:5-10重量份柠檬酸、10-20重量份甘露醇和0.5-1重量份硬脂酸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咀嚼片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甘氨酸、丙氨酸、蔗糖、l-阿拉伯糖、木聚糖、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柠檬酸和甘露醇混合;(2)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制软材,将所得软材经8-16目筛网,得到湿颗粒;(3)步骤(2)得到的湿颗粒在40-70℃下干燥,得到干燥颗粒(优选地≤3.0wt%);(4)将硬脂酸镁加入步骤(3)所得干燥颗粒中,搅拌均匀后,压片,得到咀嚼片。本发明的优异技术效果包括:本发明首次开发了一种既具有抑制血糖浓度升高又具有解酒护肝作用的咀嚼片,该咀嚼片作为食品或保健品,具有优异的色泽、风味、口感和组织形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实施例和对比例为了便于比较,在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将咀嚼片制备过程中的原料和辅料的用量以重量比表示。其中,木聚糖由桂林纤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抗性糊精由山东巨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低聚半乳糖由上海勤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实施例1咀嚼片的制备咀嚼片的配方由原料和辅料组成: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6重量份木聚糖、1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10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辅料:辅料包括8重量份柠檬酸、15重量份甘露醇和0.8重量份硬脂酸镁。原料和辅料的重量份为相同基数。制备方法(1)将甘氨酸、丙氨酸、白砂糖、l-阿拉伯糖、木聚糖、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柠檬酸和甘露醇分别过80目筛后,混合;(2)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制软材,将所得软材经1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3)步骤(2)得到的湿颗粒在60℃下干燥,得到干燥颗粒,测得干燥颗粒的水分含量为2.1%;(4)将硬脂酸镁加入步骤(3)所得干燥颗粒中,搅拌均匀后,用压片机压片,得到咀嚼片。实施例2咀嚼片的制备咀嚼片的配方由原料和辅料组成:原料:原料由30重量份甘氨酸、30重量份丙氨酸、65重量份白砂糖、8重量份l-阿拉伯糖、5重量份木聚糖、8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6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辅料:辅料包括5重量份柠檬酸、10重量份甘露醇和0.5重量份硬脂酸镁。原料和辅料的重量份为相同基数。制备方法(1)将甘氨酸、丙氨酸、白砂糖、l-阿拉伯糖、木聚糖、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柠檬酸和甘露醇分别过80目筛后,混合;(2)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制软材,将所得软材经1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3)步骤(2)得到的湿颗粒在60℃下干燥,得到干燥颗粒,测得干燥颗粒的水分含量为2.7%;(4)将硬脂酸镁加入步骤(3)所得干燥颗粒中,搅拌均匀后,用压片机压片,得到咀嚼片。实施例3咀嚼片的制备咀嚼片的配方由原料和辅料组成:原料:原料由40重量份甘氨酸、40重量份丙氨酸、75重量份白砂糖、12重量份l-阿拉伯糖、8重量份木聚糖、12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12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辅料:辅料包括10重量份柠檬酸、20重量份甘露醇,1重量份硬脂酸镁。原料和辅料的重量份为相同基数。制备方法(1)将甘氨酸、丙氨酸、白砂糖、l-阿拉伯糖、木聚糖、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柠檬酸和甘露醇分别过80目筛后,混合;(2)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制软材,将所得软材经1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3)步骤(2)得到的湿颗粒在60℃下干燥,得到干燥颗粒,测得干燥颗粒的水分含量为1.7%;(4)将硬脂酸镁加入步骤(3)所得干燥颗粒中,搅拌均匀后,用压片机压片,得到咀嚼片。实施例1-3制备的咀嚼片的感官评价对实施例1-3制备的咀嚼片进行感官评定,实施例1-3制备的咀嚼片色泽均匀;风味酸甜协调;口感细腻、咀嚼性好;组织形态完整,表面光滑,断面组织细腻紧密。因此,实施例1-3制备的咀嚼片在感官性符合质量要求。降血糖、解酒和保肝作用本发明通过小鼠动物实验发现,本发明的咀嚼片原料具有优异的降血糖、解酒和保肝作用,从而使得使用该原料制备的咀嚼片也同样具有优异的降血糖、解酒和保肝作用。降血糖、解酒和保肝作用小鼠动物实验具体入如下:降血糖实验设计小鼠动物实验,观察咀嚼片中原料的降血糖作用,同时,设计的对比例1(不含l-阿拉伯糖和木聚糖的原料)、对比例2(不含有l-阿拉伯糖的原料)和对比例3(不含木聚糖的原料),观察原料的组分组成对小鼠降血糖的影响,具体如下:对比例1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10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对比例2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6重量份木聚糖、1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10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对比例3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1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和10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降血糖实验方法在实验前:原料和白砂糖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液体的形式。小鼠平均分成4组,每组10只,实验前12小时前禁食但不禁水,4组小鼠按照相同的量分别灌胃给予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原料(0.4g/kg,以原料的量计算)和白砂糖(10g/kg,以白砂糖的量计算),在食用前、食用后20、40、60、90、120和180分钟,用血糖仪测定血糖的水平。灌胃前血糖值作为0,灌胃后数值表示食用后的血糖变换量(平均值),单位为mg/dl,结果见表1。表1小鼠血糖含量变化从表1显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原料组成具有优异的降血糖效果,l-木聚糖的具有抑制血糖吸收和抑制血糖水平升高作用,从对比例的数据结果发现,虽然l-木聚糖作为一种膳食纤维没有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但与l-阿拉伯糖联用后,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明显抑制糖类吸收和血糖升高作用,且能够长时间维持较低的血糖水平。解酒作用实验设计小鼠动物实验,观察咀嚼片中原料的解酒作用,同时,设计的对比例4(不含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的原料)、对比例5(不含低聚半乳糖的原料)和对比例6(不含抗性糊精的原料),观察原料的组分组成对小鼠降血糖的影响,具体如下:对比例4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和6重量份木聚糖组成。对比例5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6重量份木聚糖和10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对比例6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6重量份木聚糖和1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组成。解酒测试实验设计小鼠动物实验,观察咀嚼片中原料的解酒作用。测试方法:小鼠5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实验前12小时前禁食但不禁水,其中的4组小鼠分别按照相同的量灌胃给予实施例1、对比例4、对比例5和对比例6的原料(0.4g/kg,以原料的量计算,其中原料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液体的形式),第5组的小鼠灌胃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灌胃30min后,5组小鼠灌胃相同量的56度北京二锅头(0.15ml/10g)。小鼠醉酒以是否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即在灌胃56度北京二锅头一段时间后,将小鼠背向下轻轻放在鼠笼子里,如果保持仰位姿势30s以上,则认为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小鼠醉酒。记录小鼠给酒后到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以及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表2小鼠致醉时间与醒酒时间组别致醉时间(min)醒酒时间(min)实施例118.9±2.3*95.6±19.32*对比例48.0±1.9*160±20.11*对比例512.6±2.7*130±17.89*对比例610.7±2.0*142±19.32*对照组(生理盐水组)5.8±1.2189±22.5注: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表1显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原料组成具有优异的解酒效果,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能够增强甘氨酸和丙氨酸的解酒作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4-6数据同时也表明,与原料中单独的使用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相比,原料中同时使用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能够明显发挥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两者的协同作用,极大提高解酒作用。实施例1所示的组成和含量比例的原料,进入胃肠道后,释放出大量的能与酒精分子结合的离子,从而将酒精包裹起来,不让酒精进入消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精对肝脏和身体的伤害。保肝测试实验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如酒精肝、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的主要原因,减少醉酒体内乙醛的含量对保护肝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设计小鼠动物实验,观察咀嚼片中原料的保肝作用,同时,设计的对比例7(不含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的原料)、对比例8(不含低聚半乳糖的原料)和对比例9(不含抗性糊精的原料),观察原料的组分组成对小鼠体内乙醛含量的影响,进而验证其保肝作用,具体如下:对比例7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和6重量份木聚糖组成。对比例8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6重量份木聚糖和10重量份抗性糊精组成。对比例9提供原料原料:原料由35重量份甘氨酸、35重量份丙氨酸、70重量份白砂糖、10重量份l-阿拉伯糖、6重量份木聚糖和1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组成。乙醛测定方法设计小鼠动物实验,观察咀嚼片中原料的保肝作用。测试方法:小鼠9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18只,实验前12小时前禁食但不禁水,其中的4组小鼠分别按照相同的量灌胃给予实施例1、对比例7、对比例8和对比例9的原料(0.4g/kg,以原料的量计算,其中原料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液体的形式),第5组的小鼠灌胃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灌胃30min后,5组小鼠灌胃相同量的56度北京二锅头(0.15ml/10g),分别于1h、3h、5h、7h、9h和12h时取血,全血置于加有肝素钠的离心管中,高效液相hplc测定小鼠血液中乙醛的含量。表3小鼠不同时间体内的平均乙醛浓度从表3显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原料组成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中乙醛的含量,从而发挥优异的保肝作用,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能够增强甘氨酸和丙氨酸的解酒保肝作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7-9数据同时也表明,与原料中单独的使用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相比,原料中同时使用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能够明显发挥低聚半乳糖和抗性糊精两者的协同作用,极大提高降低血液中乙醛含量,发挥保肝作用,实施例1所示的组成和含量比例的原料,进入胃肠道后,释放出大量的能与酒精分子结合的离子,从而将酒精包裹起来,不让酒精进入消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精在体内代谢成乙醛的含量,发挥保肝作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方式给予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