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萃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茶饮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4398发布日期:2018-11-24 10:4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萃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茶饮料。

背景技术

现行茶饮料生产行业使用最多的吊篮萃取技术为多种茶叶原料混在一起单一萃取,例如,常将具有嫩香清香为主的茶叶与焙火香为主的茶叶混合在一起进行萃取,但是,而将嫩香清香为主的茶叶与焙火香为主的茶叶混在一起萃取无法凸显每种茶叶的风味优势,往往会牺牲香气,滋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萃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茶饮料,本发明提供的茶叶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可以提升茶萃取液的整体风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置于25~45℃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抗坏血酸钠混合进行提取,固液分离,得到茶汤a;

b)将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置于50~90℃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混合进行提取,固液分离,得到茶汤b;

c)将茶汤a和茶汤b混合离心澄清,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步骤a)与步骤b)没有顺序限制。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选自蒸青绿茶,烘青绿茶和炒青绿茶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b)中,所述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选自炒青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10~40);所述抗坏血酸钠与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的质量比为(0.01~0.03):1。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提取为吊篮提取,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20min,每0.5~2min提放篮一次。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5~30),所述碳酸氢钠与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的质量比为(0.01~0.03):1。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提取为吊篮提取,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20min,每0.5-2min提放篮一次。

优选的,所述茶汤a与茶汤b的体积比为(0.5~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萃取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饮料,包括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萃取液。

优选的,还包括水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水、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置于25~45℃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抗坏血酸钠混合进行提取,固液分离,得到茶汤a;b)将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置于50~90℃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混合进行提取,固液分离,得到茶汤b;c)将茶汤a和茶汤b混合离心澄清,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步骤a)与步骤b)没有顺序限制。本发明将嫩香清香为主的茶叶与焙火香为主的茶叶原料分开两步萃取,并分别加入了特定种类的有助于风味物质释放的添加剂,每种茶叶以各自最佳的萃取条件进行萃取作业,最后再将萃取液混合在一起,从而大幅提升茶叶萃取液的整体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置于25~45℃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抗坏血酸钠混合进行提取,固液分离,得到茶汤a;

b)将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置于50~90℃的水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混合进行提取,固液分离,得到茶汤b;

c)将茶汤a和茶汤b混合离心澄清,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步骤a)与步骤b)没有顺序限制。

本发明将嫩香清香为主的茶叶与焙火香为主的茶叶原料分开两步萃取进行茶汤的制备。

其中,所述具有嫩香清香为主的茶叶经过萃取得到茶汤a。具体方法如下:

采用吊篮提取的方法,将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置于水中,再向其中加入抗坏血酸钠混合进行提取。其中,所述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10~40),优选为1:(20~30)。所述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选自蒸青绿茶,烘青绿茶和炒青绿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的水温为25~45℃,在该温度条件下,有助于嫩香清香型的茶叶中风味物质的提取释放。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20min,每0.5~2min提放篮一次。

本发明在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的提取过程中还加入了抗坏血酸钠,其中,所述抗坏血酸钠的加入可以大幅提升茶汤风味。所述抗坏血酸钠与具有嫩香清香型的茶叶的质量比为(0.01~0.03):1,优选为0.02:1。

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具体为:

将提取液经过120~270目精度的转鼓离心机分离茶渣,接着,板换冷却提取液至17℃以下,然后用100~12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所述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经过萃取得到茶汤b。具体方法如下:

采用吊篮提取的方法,将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置于水中,再向其中加入抗碳酸氢钠混合进行提取。其中,所述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5~30),优选为1:(15~20)。所述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选自炒青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的水温为50~90℃,在该温度条件下,有助于焙火香型的茶叶中风味物质的提取释放。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20min,每0.5~2min提放篮一次。

本发明在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的提取过程中还加入了碳酸氢钠,其中,所述碳酸氢钠的加入可以大幅提升茶汤风味。所述碳酸氢钠与具有焙火香型的茶叶的质量比为(0.01~0.03):1,优选为0.02:1。

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具体为:

将提取液经过120~270目精度的转鼓离心机分离茶渣,接着,板换冷却提取液至17℃以下,然后用100~12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本发明对所述茶汤a与茶汤b的制备顺序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先后制备,也可以将不同的茶叶分别置于两个萃取设备中同时进行。

将得到的茶汤a与茶汤b进行混合,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实现均匀混合即可。本发明优选将茶汤a与茶汤b在缓冲桶内充分混合。所述茶汤a与茶汤b的体积比为(0.5~3):1。

在本发明中,所述嫩香清香型的茶叶中的炒青绿茶和焙火香型的茶叶中的炒青绿茶的炒制程度不同,其中,所述嫩香清香型的茶叶中的炒青绿茶比焙火香型的茶叶中的炒青绿茶的炒制程度要小,所述嫩香清香型的茶叶中的炒青绿茶以嫩香清香为主,焙火香型的茶叶中的炒青绿茶以焙火香为主。

接着,将混合后的茶汤进行离心澄清,优选采用碟片离心机进行离心澄清,然后得到上清液。

将所述上清液进行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所述精滤选用1~5μm精度滤芯进行精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萃取液。其中,该茶叶萃取液的风味(香气和滋味)明显提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饮料,包括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萃取液,其中,所述茶饮料中茶叶萃取液的含量为茶饮料总量的20wt%~50wt%。

在本发明中,在进行茶饮料的调配时,还包括水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水、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茶饮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1wt‰~3wt‰,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为1wt‰~3wt‰,碳酸氢钠的添加量为1wt‰~3wt‰。

本发明将嫩香清香为主的茶叶与焙火香为主的茶叶原料分开两步萃取,并分别加入了特定种类的有助于风味物质释放的添加剂,每种茶叶以各自最佳的萃取条件进行萃取作业,最后再将萃取液混合在一起,从而大幅提升茶叶萃取液的整体风味。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茶叶萃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茶饮料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100kg蒸青绿茶,入25℃水1000kg,加入1kg的抗坏血酸钠,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5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100kg炒青绿茶,入90℃水1000kg,加入3kg的小苏打,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20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茶汤a和b按照0.5:1的体积比在缓冲桶充分混合,再经碟片离心机澄清,1μm精度滤芯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实施例2

100kg烘青绿茶,入35℃水1000kg,加入2kg的抗坏血酸钠,开启搅拌,每1min提放蓝一次,萃取10min,萃取液经20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1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100kg乌龙茶,入50℃水1000kg,加入2kg的小苏打,开启搅拌,每1min提放蓝一次,萃取10min,萃取液经20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1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茶汤a和b按照1:1的体积比在缓冲桶充分混合,再经碟片离心机澄清,3μm精度滤芯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实施例3

100kg炒青绿茶,入45℃水1000kg,加入3kg的抗坏血酸钠,开启搅拌,每2min提放蓝一次,萃取20min,萃取液经12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2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100kg红茶,入70℃水1000kg,加入1kg的小苏打,开启搅拌,每2min提放蓝一次,萃取5min,萃取液经12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2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茶汤a和b按照2:1的体积比在缓冲桶充分混合,再经碟片离心机澄清,5μm精度滤芯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对比例1

100kg蒸青绿茶,入25℃水1000kg,加入1kg的抗坏血酸钠,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5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100kg炒青绿茶,入90℃水1000kg,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20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茶汤a和b按照0.5:1的体积比在缓冲桶充分混合,再经碟片离心机澄清,1μm精度滤芯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对比例2

100kg蒸青绿茶,入25℃水1000kg,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5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100kg炒青绿茶,入90℃水1000kg,加入3kg的小苏打,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20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茶汤a和b按照0.5:1的体积比在缓冲桶充分混合,再经碟片离心机澄清,1μm精度滤芯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对比例3

100kg蒸青绿茶,入25℃水1000kg,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5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a;

100kg炒青绿茶,入90℃水1000kg,开启搅拌,每0.5min提放蓝一次,萃取20min,萃取液经270目转鼓离心机分离,然后板换冷却至13℃,接着100目尼龙单丝滤袋粗滤,得到茶汤b;

茶汤a和b按照0.5:1的体积比在缓冲桶充分混合,再经碟片离心机澄清,1μm精度滤芯精滤,得到茶叶萃取液。

实施例4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茶叶萃取液按照体积比为1:2加水稀释,得到茶叶稀释液。

选用30名评审人员,按照gb/t23776-2018《茶叶感官评审方法》对上述茶叶稀释液的汤色、香气和滋味进行品评。由于本发明的提供茶叶萃取液更侧重于香气和滋味,因此,对上述国标的评审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的修改,将评分系数的种类和各自所占的分值进行了调整,具体评分系数为汤色10分,香气45分、滋味45分,总分100分。

具体结果参见表1

表1

由上述结果可知,添加抗坏血酸钠的a茶汤嫩香更显著,口感上茶味足,具鲜爽感,有回甘。添加小苏打的b茶汤焙火味突出,香气上扬,茶感显著,具苦涩味;茶汤a和b混合后调配的产品风味:茶香气浓郁,具层次感,口感上滋味鲜爽,苦涩味适中,回甘显著。

实施例5

风味物质检测结果见表2:

表2风味物质检测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相比对比例更利于萃取效率,茶汤brix,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比例。其中,氨酚比显著高于对比例,这里说明下,氨酚比在风味中提现鲜爽感和清新感,氨酚比越高,说明茶汤嫰香,回甘越高,苦涩味越弱。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3得到的茶叶萃取液进行调配,具体配方如下:

调配方法为:茶汤用量为500kg,加小苏打1kg,维生素1kg,抗坏血酸钠2kg,水496kg

得到的茶饮料,茶汤鲜亮清澈,嫰香,清香突出,新鲜感显著,焙火香浓郁,极具层次感;滋味鲜爽,茶感显著,苦涩味适中,回甘。整体风味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