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株藜麦打捆裹包青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3751发布日期:2018-12-08 05:56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株藜麦打捆裹包青贮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收割后,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种做法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青贮,既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使秸秆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是一种效益较高的利用方式。

青贮过程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将原料中的发酵底物(主要是可溶性糖)转化成乳酸等酸类物质,创造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从而保存原料的营养成分。青贮饲料可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富含多种维生素;消化性强,适口性好,具有酸香味,柔软多汁;占用空间小,管理费用低,可长期保存。青贮饲料因其能够有效保存饲草饲料的营养、原料广泛、制作方法简便安全、能够平衡青饲料淡旺季和丰缺年的余缺、投入低、调制过程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成为当今粗饲料的主要来源。

为保证调制出优质的青贮饲料,常规青贮时青贮原料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1)应含有适量并以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形式存在的发酵基质;2)干物质的含量应在200g/kg以上;3)应具有较低的缓冲度;4)应具有一种理想的物理结构,即这种结构使饲料作物在青贮罐里容易压实。若青贮原料不符合上述条件时,需添加青贮添加剂。

青贮饲料因其能够有效保存饲料的营养,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便安全、能够平衡青饲料淡旺季和丰缺年的余缺、投入低、调制过程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成为当今粗饲料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很多饲用植物不完全具备理想青贮原料应有的条件,所以青贮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青贮添加剂能加快乳酸发酵速度,控制青贮的整个发酵过程,抑制不良微生物繁殖,减少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和增加其饲喂价值,并能确保青贮饲料在预定范围内发酵而设计的物质。目前常用的青贮添加剂主要有乳酸菌接种剂、细胞壁分解酶、甲酸和糖类物质等。其中乳酸菌接种剂、糖类物质和细胞壁分解酶为发酵促进剂,能加快乳酸发酵速度控制青贮的整个发酵过程;甲酸为发酵抑制剂,通过抑制全部或部分微生物活动来控制发酵过程。

藜麦(chenopodiumquinoa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拥有70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具有非常全面的营养价值,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崇。除营养价值突出外,藜麦还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藜麦茎叶生物产量高,亩产鲜草可达3-5吨,粗蛋白含量可达15-27%,适口性好,为优质的饲草。今后可成为重要的粗饲料来源。藜麦的青贮制作解决藜麦青饲料不易贮藏以及自然状态下青贮比较困难的一个有效而经济的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株藜麦打捆裹包青贮方法,该方法通过收割、切碎、喷洒添加剂后打捆包裹的步骤,经过厌氧发酵作用,迅速产生大量乳酸,防止有害杂菌繁殖,能良好地保存全株藜麦的营养成分;同时可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该方法采用机械自动化手段,操作简单,省工高效,延长了保存期,成品饲料柔软湿润、适口性好,运输方便、便于饲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株藜麦打捆裹包青贮方法,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青贮添加剂稀释液

按照青贮邦与水质量比(1-2)∶1000进行稀释,即每1kg青贮添加剂稀释液中添加1-2g青贮邦,配制完成后自然放置散去氯化物;

步骤二、全株藜麦的收割、切碎

将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的带穗全株藜麦进行收割、切碎;

步骤三、喷洒青贮添加剂稀释液

将步骤二中切碎的全株藜麦送入传送带,当切碎的藜麦送至传送带中间时,均匀喷洒青贮添加剂稀释液,每吨全株藜麦喷洒5-8kg青贮添加剂稀释液。

步骤四、捆包包膜处理

将步骤三中喷洒青贮添加剂稀释液处理过的全株藜麦采用高密度压实裹包机处理,处理成裹包,薄膜包膜密封,在干燥处贮存一定时间后,即制成青贮产品可供饲喂禽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青贮邦购自内蒙古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料组成为植物乳杆菌(ps-8、ps-f)、蔗糖和硅铝酸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二中,在进行收割时采用配牧草捡拾台的约翰迪尔8300青贮收割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二中,切碎长度为1-2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裹包处理采用的机器为全株藜麦用orkelmp2000高密度压实裹包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裹包的尺寸为直径110-115cm,长度115-120cm,体积1-1.25m3,800-850kg/m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薄膜包膜数量为3-4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贮存的温度条件为15℃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贮存的时间为45-50天。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一种全株藜麦打捆裹包青贮方法,该方法通过收割、切碎、喷洒添加剂后打捆包裹的步骤,经过厌氧发酵作用,迅速产生大量乳酸,防止有害杂菌繁殖,能良好地保存全株藜麦的营养成分;同时可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该方法采用机械自动化手段,操作简单,省工高效,延长了保存期,成品饲料柔软湿润、适口性好,运输方便、便于饲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青贮1号按照下列步骤制得:

(1)全株藜麦青贮添加剂的制备

①内蒙古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青贮邦

原料组成:植物乳杆菌(ps-8、ps-f)、蔗糖、硅铝酸钠。

②青贮菌体稀释液制备

每吨(1000kg)青贮添加1.0×1011cfu(菌落形成单位)的植物乳杆菌(即5g青贮邦可发酵1吨青贮,根据此原则及青贮的总量可以计算需要青贮邦的量。例如,制备50吨青贮饲料,需要250g青贮邦产品,配置250kg的菌体稀释液。先将250g青贮邦溶入5kg水中。而后将此液倒入245kg中水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前先盛出过夜,让氯化物散发掉,或者采用加热煮沸后自然冷却的方式可得到去氯化的溶液。

(2)收割、切碎处理

采用约翰迪尔8300青贮收割机(配牧草捡拾台)切割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的带穗全株藜麦,进行切碎,切碎长度1-2cm。

(3)喷洒菌体稀释液

将步骤(2)切碎的全株藜麦送入传送带,当切碎的藜麦送至传送带中间时,均匀喷洒添加剂菌体稀释液,每吨全株藜麦喷洒5kg菌体稀释液。例如:每批传送带5吨全株藜麦,用喷雾器或人工均匀撒上25kg的稀释液。

(4)捆包包膜处理

立即将步骤(3)喷洒菌体稀释液处理过的全株藜麦用orkelmp2000高密度压实裹包机处理,处理成800kg/m3的裹包,裹包直径115cm,长度120cm,体积1.25m3。薄膜包膜3-4层密封,在干燥处,于15℃以上条件下贮存45天后,即可取出饲喂禽畜。

实施例2:

蒙藜1号按照下列步骤制得:

(1)全株藜麦青贮添加剂的制备

①内蒙古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青贮邦

原料组成:植物乳杆菌(ps-8、ps-f)、蔗糖、硅铝酸钠。

②青贮菌体稀释液制备

每吨(1000kg)青贮添加1.0×1011cfu(菌落形成单位)的植物乳杆菌(即5g青贮邦可发酵1吨青贮,根据此原则及青贮的总量可以计算需要青贮邦的量。例如,制备50吨青贮饲料,需要250g青贮邦产品,配置250kg的菌体稀释液。先将250g青贮邦溶入5kg水中。而后将此液倒入245kg中水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前先盛出过夜,让氯化物散发掉,或者采用加热煮沸后自然冷却的方式可得到去氯化的溶液。

(2)收割、切碎处理

采用约翰迪尔8300青贮收割机(配牧草捡拾台)对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的蒙藜1号带穗全株藜麦收割、切碎,切碎长度1-2cm。

(3)喷洒菌体稀释液

将步骤(2)切碎的全株藜麦送入传送带,当切碎的藜麦送至传送带中间时,均匀喷洒添加剂菌体稀释液,每吨全株藜麦喷洒5kg菌体稀释液。例如:每批传送带5吨全株藜麦,用喷雾器或人工均匀撒上25kg的稀释液。

(4)捆包包膜处理

立即将步骤(3)喷洒菌体稀释液处理过的全株藜麦用orkelmp2000高密度压实裹包机处理,处理成800kg/m3的裹包,裹包直径115cm,长度120cm,体积1.25m3。薄膜包膜3-4层密封,在干燥处,于15℃以上条件下贮存45天后,即可取出饲喂禽畜。

将实施例1和实施2加工处理的裹包青贮全株藜麦饲料,分别测定其的干物质含量、ph值、cp值、ndf值、adf值。干物质的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粗蛋白的测定:烘干样过40目筛后用foss公司全自动凯式定氮仪测粗蛋白含量(broderickga,1980);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范式(vansoest)纤维测定法。ph值测定:称取混合均匀的青贮新鲜样品20.0g于带盖的聚乙烯瓶中,立即加入180ml的去离子水,用jll350-b型多功能搅拌机(顺德市科顺塑料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混合均匀,浸泡24h后,用四层纱布过滤,用雷磁phs-3c精密ph计测定ph(hankjetal,2004)。

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青贮后ph为4.02-4.38,为优质青贮饲料的ph范围;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参照优质青贮饲料标准均符合优质标准,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一种全株藜麦打捆裹包青贮方法采用青贮邦作为添加剂,其不仅可以使青贮物料ph迅速降低,而且青贮后饲料的适口性好,青贮的效果较好;另外本发明使用的添加剂可有效提高藜麦青贮品质,能比较全面的促进青贮料发酵,形成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发酵,提高青贮饲料适口性,延长了保存期,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