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5607发布日期:2018-12-22 08:2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咖啡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且口味独特,是一种风靡全球的饮料。以咖啡和水为主要原材料加工而成的黑咖啡饮料,由于口感生涩、刺激,不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为了改善咖啡饮料的口感,通常将咖啡在生制备的过程中与牛奶或绿茶等植物进行结合,但市面上的绿茶咖啡饮料普遍不能够有效的保留绿茶的营养成本,从而降低了绿茶咖啡的整体口感,因此,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包括如下成分:咖啡豆30-35份、绿茶鲜叶15-20份、酸度调节剂5-10份、稳定剂3-10份、食用香精3-10份、蜂蜜6-10份、食用植物油2-5份、山梨酸钾3-5份和白砂糖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通过将咖啡豆放入到研磨设备内进行研磨加工,当咖啡豆研磨成糜状物后即可取出,将糜状的咖啡豆经过4-5目的筛网过滤选取,再将研磨加工后的咖啡豆与酸度调节剂投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并且在反应釜的内部添加适量的清水,反应釜以不低于1000r/min均匀搅拌至20-25分钟,过滤后提取咖啡豆的植物液体即可得到所需的咖啡原料,通过将绿茶鲜叶的表面进行清洗,再放入到高温杀菌釜内进行高温瞬时灭酶,再将杀菌后的绿茶鲜叶放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榨汁,将榨汁后的植物液体进行储存,即可得到绿茶原料;

s2、制备流程,通过将加工后的咖啡原料和绿茶原料投入到反应釜内并升温至80℃以上进行均匀搅拌,当搅拌时间为15-20分钟后停机,将食用香精和食用植物油投入反应釜内,再次搅拌5-8分钟即可得到饮料基料,再将反应釜内添加山梨酸钾和适量的白砂糖进行5-8分钟的均匀搅拌后添加稳定剂和蜂蜜后再次混合搅拌3-5分钟后即可得到绿茶咖啡饮料;

s3、原料灌封,在110-120℃的环境下将绿茶咖啡饮料灭菌后,并在无菌灌装的条件下装入洁净无菌的玻璃瓶中进行封盖,然后将灌装封盖后的植物饮料放在15℃-20℃的环境下进行存储。

优选的,步骤s1中高温杀菌釜内的温度为100-110℃之间。

优选的,步骤s2中稳定剂为卡拉胶、结冷胶、微晶纤维素或瓜尔胶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常规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相比,通过将咖啡原料和绿茶原料分布提取,将绿茶进行高温瞬时灭酶处理后既不损失绿茶的植物营养成分又对绿茶起到了杀菌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制备后咖啡饮料的纯度,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将饮料基料内添加蜂蜜,提高了咖啡饮料的口感,有利于推广与普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包括如下成分:咖啡豆30-35份、绿茶鲜叶15-20份、酸度调节剂5-10份、稳定剂3-10份、食用香精3-10份、蜂蜜6-10份、食用植物油2-5份、山梨酸钾3-5份和白砂糖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通过将咖啡豆放入到研磨设备内进行研磨加工,当咖啡豆研磨成糜状物后即可取出,将糜状的咖啡豆经过4-5目的筛网过滤选取,再将研磨加工后的咖啡豆与酸度调节剂投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并且在反应釜的内部添加适量的清水,反应釜以不低于1000r/min均匀搅拌至20-25分钟,过滤后提取咖啡豆的植物液体即可得到所需的咖啡原料,通过将绿茶鲜叶的表面进行清洗,再放入到高温杀菌釜内进行高温瞬时灭酶,再将杀菌后的绿茶鲜叶放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榨汁,将榨汁后的植物液体进行储存,即可得到绿茶原料;

s2、制备流程,通过将加工后的咖啡原料和绿茶原料投入到反应釜内并升温至80℃以上进行均匀搅拌,当搅拌时间为15-20分钟后停机,将食用香精和食用植物油投入反应釜内,再次搅拌5-8分钟即可得到饮料基料,再将反应釜内添加山梨酸钾和适量的白砂糖进行5-8分钟的均匀搅拌后添加稳定剂和蜂蜜后再次混合搅拌3-5分钟后即可得到绿茶咖啡饮料;

s3、原料灌封,在110-120℃的环境下将绿茶咖啡饮料灭菌后,并在无菌灌装的条件下装入洁净无菌的玻璃瓶中进行封盖,然后将灌装封盖后的植物饮料放在15℃-20℃的环境下进行存储。

具体的,步骤s1中高温杀菌釜内的温度为100-110℃之间。

具体的,步骤s2中稳定剂为卡拉胶、结冷胶、微晶纤维素或瓜尔胶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常规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相比,通过将咖啡原料和绿茶原料分布提取,将绿茶进行高温瞬时灭酶处理后既不损失绿茶的植物营养成分又对绿茶起到了杀菌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制备后咖啡饮料的纯度,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将饮料基料内添加蜂蜜,提高了咖啡饮料的口感,有利于推广与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包括如下成分:咖啡豆30‑35份、绿茶鲜叶15‑20份、酸度调节剂5‑10份、稳定剂3‑10份、食用香精3‑10份、蜂蜜6‑10份、食用植物油2‑5份、山梨酸钾3‑5份和白砂糖2‑5份。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S2制备流程、S3原料灌封。本发明与常规绿茶咖啡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相比,通过将咖啡原料和绿茶原料分布提取,将绿茶进行高温瞬时灭酶处理后既不损失绿茶的植物营养成分又对绿茶起到了杀菌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制备后咖啡饮料的纯度,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将饮料基料内添加蜂蜜,提高了咖啡饮料的口感,有利于推广与普及。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咖力士咖啡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9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