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5814发布日期:2019-01-14 18:24阅读:16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青柑为未成熟的“婴幼儿期”的茶枝柑,其果皮尚未成熟,外皮呈青色,原产新会区,是新会著名土特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青柑内主要功能性成分中的挥发性果油(柠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较高,而这两者都具有相应的医疗养生功效。其中,柑橘酸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作用;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和抑菌作用,复方柠檬烯在临床上可用于利胆、溶石、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

近年来,小青柑普洱茶成为了茶叶市场上的一个消费热点,但目前市面上的小青柑普洱茶大多口感微涩,且其保健功效主要是降脂,功效单一,因而限制了其消费群体的扩大。因此,为顺应目前年轻化、多元化的消费市场需求,有必要提供一种口感好、功效丰富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普洱茶和玫瑰花与小青柑搭配,口感清甜,层次分明,兼具小青柑的果香、普洱茶的醇香以及玫瑰花的清甜,生津持久细腻,有效地消除了小青柑的涩味,而且功效丰富,能达到降脂、清热解毒和美容养颜等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它是由小青柑果壳、及从下至上依次填充于所述小青柑果壳内的普洱茶和玫瑰花制备而成,所述普洱茶与玫瑰花的重量比为4~6:1。

优选地,所述普洱茶与玫瑰花的重量比为5:1。

优选地,所述小青柑为新会小青柑。

优选地,所述普洱茶为云南熟普。

优选地,所述玫瑰花为墨红玫瑰花或平阴玫瑰花。

墨红玫瑰花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疏肝解郁、消肿解毒、平衡内分泌及美容养颜的功效,长期饮用可去除皮肤上的黑斑,使皮肤嫩白自然,对祛皱也有帮助。本发明采用的墨红玫瑰花为云南墨红玫瑰花,可购自云南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人经过系列深入研究发现,普洱茶与玫瑰花的重量比为4~6:1时,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口感更好,此时,普洱茶的醇香和玫瑰花的清甜都能得到极致的发挥。

优选地,所述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青柑筛选和预处理:选用重量为52~58g且果实健康完整的小青柑,将小青柑置于浓度为8~11mg/l的臭氧水中浸泡15~20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在小青柑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并在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挖除果肉,保留完整的果壳,然后用水将果壳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

(2)填茶:先将普洱茶填充于小青柑果壳内,然后将整朵干制的玫瑰花塞入小青柑果壳内,最后盖上小盖;

(3)干燥:将填充完毕的小青柑果壳在阳光下晒制2~3天,然后在烘干机中烘干,即得玫瑰花小青柑普茶。

发明人经过系列深入研究发现,重量为52~58g的小青柑在成熟度、大小、营养成分及香气等方面均能达到较好的统一,果皮油囊数量丰富,挥发油含量高,柑香和果香浓郁。

步骤(1)中,在小青柑的底部钻一个小孔,该小孔的作用是使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在泡制时,更容易出味,玫瑰花、小青柑果皮和普洱茶的析出达到统一。

优选地,所述烘干的具体操作为:先在温度为46~48℃、湿度为40%~45%的条件下干燥3.5~4h,然后在温度为51~53℃、湿度为35%~40%的条件下干燥3~3.5h,然后在温度为58~6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干燥3.5~4h,最后在温度为62~65℃、湿度为15%的条件下直至烘干即可。

本发明采用生晒与低温烘干结合的方式来对玫瑰花小青柑普茶进行干燥,生晒能对小青柑果皮起到杀青的效果,还能使小青柑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营养物质和柑油,并使小青柑、普洱茶和玫瑰花三者的气味得到充分融合,同时让小青柑带有经太阳光晒后的特殊香味。生晒后再对玫瑰花小青柑普茶进行低温烘干,可严格控制果皮、茶叶和玫瑰花的含水量,有效地保障了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品质,而且低温烘干利于保留果皮的活性。

优选地,所述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水分含量为5%~7%,该水分含量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更利于存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普洱茶和玫瑰花与小青柑搭配,口感清甜,层次分明,兼具小青柑的果香、普洱茶的醇香以及玫瑰花的清甜,生津持久细腻,有效地消除了小青柑的涩味,而且功效丰富,能达到降脂、清热解毒和美容养颜等功效,且本发明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炮制时,极具观赏性,玫瑰花在水中会完全开放,给消费者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青柑筛选和预处理:选用重量为52~58g且果实健康完整的新会小青柑,将小青柑置于浓度为8mg/l的臭氧水中浸泡20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在小青柑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并在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挖除果肉,保留完整的果壳,然后用水将果壳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

(2)填茶:先将云南熟普茶叶填充于小青柑果壳内,然后将整朵干制的墨红玫瑰花塞入小青柑果壳内,最后盖上小盖;

(3)干燥:将填充完毕的小青柑果壳在阳光下晒制2天,然后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时,先在温度为46℃、湿度为40%的条件下干燥4h,然后在温度为51℃、湿度为35%的条件下干燥3.5h,然后在温度为58℃、湿度为30%的条件下干燥4h,最后在温度为62℃、湿度为15%的条件下直至烘干,常温冷却,包装,即得玫瑰花小青柑普茶。

本实施例1制得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水分含量为5%~7%,云南熟普茶与墨红玫瑰花的重量比为6: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青柑筛选和预处理:选用重量为52~58g且果实健康完整的新会小青柑,将小青柑置于浓度为11mg/l的臭氧水中浸泡15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在小青柑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并在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挖除果肉,保留完整的果壳,然后用水将果壳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

(2)填茶:先将云南熟普茶叶填充于小青柑果壳内,然后将整朵干制的平阴玫瑰花塞入小青柑果壳内,最后盖上小盖;

(3)干燥:将填充完毕的小青柑果壳在阳光下晒制3天,然后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时,先在温度为48℃、湿度为45%的条件下干燥3.5h,然后在温度为53℃、湿度为40%的条件下干燥3h,然后在温度为6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干燥3.5h,最后在温度为65℃、湿度为15%的条件下直至烘干,常温冷却,包装,即得玫瑰花小青柑普茶。

本实施例2制得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水分含量为5%~7%,云南熟普茶与墨红玫瑰花的重量比为4: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青柑筛选和预处理:选用重量为52~58g且果实健康完整的新会小青柑,将小青柑置于浓度为10mg/l的臭氧水中浸泡17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在小青柑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并在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挖除果肉,保留完整的果壳,然后用水将果壳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

(2)填茶:先将云南熟普茶叶填充于小青柑果壳内,然后将整朵干制的墨红玫瑰花塞入小青柑果壳内,最后盖上小盖;

(3)干燥:将填充完毕的小青柑果壳在阳光下晒制2.5天,然后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时,先在温度为47℃、湿度为42%的条件下干燥3.8h,然后在温度为52℃、湿度为37%的条件下干燥3.2h,然后在温度为6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干燥3.5h,最后在温度为62℃、湿度为15%的条件下直至烘干,常温冷却,包装,即得玫瑰花小青柑普茶。

本实施例3制得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的水分含量为5%~7%,云南熟普茶与墨红玫瑰花的重量比为5:1。

感官评价

随机选取20~60岁的志愿者50名,男女比例为1:1,所有志愿者的味觉、嗅觉均正常。50名志愿者分别对实施例1~3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和市售购买的小青柑普洱茶进行品鉴评价。对测试样以茶果与开水的体积比为1:10进行冲泡。对每款茶进行品鉴之前,先饮用清水,以免试样相互影响。感官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感官评价结果

从上述感官评价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得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口感清甜,层次分明,兼具小青柑的果香、普洱茶的醇香以及玫瑰花的清甜,有效地消除了小青柑的涩味,其口感要优于市售的小青柑普洱茶。

感官评价后,继续留选部分面部有斑和气色不好的志愿者继续饮用实施例1~3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1个月后,对该部分志愿者进行回访。回访反馈结果表明:连续饮用实施例1~3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1个月后,76%的志愿者面部的斑得到了淡化,且面色红润,肤色也较饮用前白净。由此说明,本发明的玫瑰花小青柑普茶具有较好的美容养颜功效。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