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幼果茶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刀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5966发布日期:2019-01-14 18:25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幼果茶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刀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柑橘茶饮的制作,尤其涉及一种柑橘幼果茶的制作。



背景技术:

茶是闻名天下的中国传统饮品。一些非茶叶饮品,如花茶、果茶、药茶,也因为冲泡饮用方式和保健作用类似于茶叶制品,得到人们的认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果实制品,如陈皮、柠檬片、佛手干,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被人们烘干晒干后保存,可随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

将柑橘果实剜去果肉剩下凹形果皮,内盛普洱茶,烘干后得到柑橘普洱茶,既有茶叶口感,又有橘皮功效和风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是柑橘普洱茶仅仅是在形式上将茶叶与橘皮两种物品混合在一起而已。

柑橘幼果,尤其是甜橙、酸橙幼果,也称为小青皮,一直作为传统中药枳实的原材料,一般鲜果采摘后晒干保存。柑橘属植物幼果中辛弗林成分含量远远高于成熟的果实。辛弗林可有效预防能量过剩(热量堆积),逐风理气,温胃,促进食欲并加速新陈代谢,可加速脂肪代谢且不会像使用麻黄的患者那样出现不良的副作用影响心血管。辛弗林也是一种温和的芬芳除痰剂,一种神经镇定剂和治疗便秘的轻泻剂。辛弗林已收载于北欧三国药典和德国药典,是21世纪天然兴奋剂,无任何副作用和阳性反应,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等保健行业。

采用自然晒干的小青皮,干燥过程需要持续5-7天,期间难免部分发生霉变而影响品质,也不适宜用作茶饮。柑橘幼果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氨基酸、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但柑橘幼果干燥后活性成分不宜泡出,而且青皮是燥性之物,炮制可使之降低,从而减低青皮辛烈之性。中药理论认为,单味药材难免偏性,配位能增进药效、抑制或消除毒性和烈性。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葛根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

如果采摘柑橘幼果,配以白术、黄芪、葛根、姜黄,经过类似于发酵制茶工艺,改良口感,将原本仅作为药材的柑橘幼果开发成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茶品,可以用沸水直接冲泡饮用,就可以开发一种柑橘幼果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8536878)公开了一种用于湿热型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公开了一种包含有白术、黄芪、葛根、姜黄和陈皮的由多种中药,但这份药材包含的药物高达39种,本发明中所需要的药材成分仅为前者的八分之一,所能达到的效果必然截然不同,且陈皮一般通过柑橘全果制成,其中所含有的辛弗林远低于柑橘幼果,故而两者药效截然不同,不应视为公开了将白术、黄芪、葛根和姜黄用于柑橘幼果茶的制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801684x)公开了一种桔丁芍药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1)桔丁炮制:收集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洗净晾干;加入烘盘入烘房60℃-80℃烘干至含水量12%以下,备用;

(2)白术、生姜、芍药炮制:白术用蜜制麸皮炒至焦黄,冷却后辗成绿豆大小颗粒:老姜切片烘干后砂炒至棕褐色,冷却后辗成绿豆大小颗粒:白芍洗净,用水浸泡2-4小时后,捞起滤干水份,放缸内加盖湿布,闷润2-3天,取出切片烘干:取白术干,喷洒5%-10%黄酒;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冒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麦麸辗至绿豆大小颗粒;

(3)配制:按以下重量比将桔丁、炒白术、芍药、炮姜充分拌匀,配制成桔丁芍药茶:桔丁50-65,炒白术20-30,芍药10-15,炮姜5-10;

(4)包装:按每小包重量为5-10g对桔丁芍药茶进行预包装,然后再密封外包装,加入干燥剂和抗氧化剂,避光保存。进行密封包装,避光保存,并加入干燥剂和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延长桔丁芍药茶的保质期和货架期。

该发明对桔丁只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烘干处理,其配制仅是在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获得的炮制后的白术、生姜、芍药与桔丁进行搅拌,白术、生姜、芍药中的药效无法充分与桔丁中的药效融合。这种做法与前述的柑橘普洱茶并无差别,仅仅只是一个混合处理。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006421x)公开了一种果物切瓣器具的结构改良,公开了较多本发明中一种对柑橘幼果进行切片的放射状棱刀相关的技术特征,视为该技术的最接近的背景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果物切瓣器具的结构改良,包含一本体及多个刀片,所述本体一侧的刀座上形成有多个呈放射状排列的刀槽,用以供所述多个刀片分别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刀片组设于所述刀座的刀槽处时,依序呈上下层叠排列的结构形态,令所述切瓣器切水果时,各所述刀片与水果切割接触的时间点错开。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物切瓣器具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切座,所述切座相对两侧凸设有导杆,所述切座上端形成有凹缘状的容置部,且所述容置部上等角度形成有多个对应刀片数量的切槽,所述刀座对应所述两导杆的两侧形成有导孔,令所述切瓣器,利用所述两导孔呈滑动结合与所述切座的导杆处,以能将欲切片的水果稳定放置于所述切座作切片的动作。该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中所述的放射状棱刀实现的技术效果截然不同,该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果物由一个整体彻底切开成若干瓣,而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效果是要将一个柑橘幼果切成果皮部分相连的瓣状,切割完成后,柑橘幼果仍然是一个整体,并不会完全切开,且利用本体上的顶针配合刀座上的通孔顶出柑橘幼果的果蒂,使切开的柑橘幼果的展开程度高,不会因为果蒂的存在导致切开后又收缩在一起。因此该对比文件并没有完全公开本发明中的这种放射状棱刀,其结构和所实现的技术效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专利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制作柑橘幼果茶的方法,得到一种可以用沸水直接冲泡的具有保健效果的柑橘幼果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柑橘幼果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新采摘、无损伤和无霉变的柑橘幼果,在40~50℃温水中清洗10~20分钟,此步骤的目的在于洗去柑橘幼果表面存在的灰尘和农药残留;

s2、将清洗后的柑橘幼果置于短波紫外线灭菌灯下照射,同时用30~40℃冷风吹至柑橘幼果表面干燥后,将柑橘幼果置于50~60℃环境中烘干至柑橘幼果表面含水量为10~12%,烘干过程中继续用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照射频率为每四小时开启20分钟,如果烘干温度高于60℃,则烘干过程中柑橘幼果的挥发油等功效成分损失严重。如果烘干温度低于50℃,则烘干时间太长,效率低下,烘干温度在50-60℃之间,烘干所需时间仍然需要十多小时至数十小时,烘干过程中湿度一直较大,在这样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最适宜微生物生长,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可以杀灭空气中和柑橘幼果表面的微生物,防止烘干过程中发展腐烂现象,这种既“烘”又“晒”的过程,类似于阳光自然晒干,不受昼夜和天气影响,可以称为“全天候紫外烘晒”,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紫外线会穿透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紫外线被dna或rna的碱基对吸收,发生光化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细胞遗传物质的活性丧失,微生物不能繁殖或是不久就会死亡;

s3、取白术6份、黄芪6份、葛根3份和姜黄2份,混合均匀后放入100份的清水中煎煮20~30分钟,去渣留汤液,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葛根: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

s4、取20份s2中烘干的柑橘幼果放入s3中的汤液中浸泡5~7天,保持汤液的温度在45~50℃,取出柑橘幼果,在60℃的温度下烘干至含水量为10~12%,浸泡温度高于60℃,则挥发油等功效成分损失严重,50℃以下,则功效成分损失少,浸泡温度低于40℃,则水分子活性低,汤液中水溶性成分在柑橘果实中通透性差,浸泡效率低,选择45-50℃浸泡,通透性好、有效成分损失少,浸泡时间5天以下,则果实内芯未浸透,浸泡时间大于7天,则果实过软,容易破裂;

s5、重复s4中浸泡—烘干的步骤,得到多次浸泡—烘干后的柑橘幼果,浸泡干燥1次,汤液中功效成分渗入果实中较少,反复浸泡烘干,可以渗入更多的功效成分;

s6、将s4中经过浸泡—烘干的柑橘幼果进行切割,得到柑橘幼果茶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s6中的切割方式为将柑橘幼果切割成果皮部分相连的花瓣状,一方面是使柑橘幼果被剖开后用沸水冲泡时与沸水的接触面积变大,有利于溶出各种功效成分;另一方面得到更美观别致的造型,感官上是一种愉悦。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275nm。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的浸泡—烘干的次数为3次,检测可得,浸泡烘干3次以上,渗入量不再有显著增加,因此选择反复浸泡烘干3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柑橘幼果进行切割的放射状棱刀,包括刀座和本体,所述刀座外沿相对两侧凸设有导杆,刀座中间设有凹缘状的容置部,所述本体中央设置有多个放射状排列的刀片,所述刀片的外沿形成一个圆环,所述本体对应所述导杆的两侧形成有导孔,令所述本体能利用所述导孔呈滑动结合于所述刀座的导杆处,以能将欲切片的柑橘幼果稳定放置于所述刀座作切割的动作,所述容置部中央开有通孔,所述本体上刀片中间设置有对应所述通孔的顶针,利用本体上的顶针配合刀座上的通孔顶出柑橘幼果的果蒂,使切割后的柑橘幼果的展开程度高,不会因为果蒂的存在导致切开后又收缩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部由下至上为碗形结构与渐扩喇叭状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的内径小于所述圆环的直径,所述刀片无法切到碗型结构底部,只可以将碗型结构的上部的柑橘幼果切开,因此柑橘幼果整体只被切开了一部分,底部由于是在碗型结构中,并没有被完全切开。

本发明的好处在于:可以制作出一个可以用沸水直接冲泡的柑橘幼果茶,且柑橘幼果的形状相对美观,冲泡时与沸水的接触面积相对大,柑橘幼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更好的被泡出。在50~60℃环境中烘干的过程中同时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既能防止柑橘幼果中的有效成分挥发,也能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会滋生微生物,达到灭菌效果;在其中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姜黄活血行气,通络散结,具有降血脂、抗肿瘤作用,葛根具有降血糖、血脂作用及血粘度作用,尤其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全方益气健脾、活血利水,降脂减肥,对抑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作用,同时也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预防肿瘤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所述放射状棱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放射状棱刀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利用所述放射状棱刀切割所得到的柑橘幼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柑橘幼果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新采摘、无损伤和无霉变的柑橘幼果,在40℃温水中清洗10分钟;

s2、将清洗后的柑橘幼果置于短波紫外线灭菌灯下照射,同时用30℃冷风吹至柑橘幼果表面干燥后,将柑橘幼果置于50℃环境中烘干至柑橘幼果表面含水量为10%,烘干过程中继续用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照射频率为每四小时开启20分钟;

s3、取白术6份、黄芪6份、葛根3份和姜黄2份,混合均匀后放入100份的清水中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汤液;

s4、取20份s2中烘干的柑橘幼果放入s3中的汤液中浸泡5天,保持汤液的温度在45℃,取出柑橘幼果,在60℃的温度下烘干至含水量为10%;

s5、重复s4中浸泡—烘干的步骤,得到多次浸泡—烘干后的柑橘幼果;

s6、将s4中经过浸泡—烘干的柑橘幼果进行切割,得到柑橘幼果茶成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200nm,所述步骤s5中,浸泡—烘干的次数为3次。

实施例2:

一种柑橘幼果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新采摘、无损伤和无霉变的柑橘幼果,在45℃温水中清洗15分钟;

s2、将清洗后的柑橘幼果置于短波紫外线灭菌灯下照射,同时用35℃冷风吹至柑橘幼果表面干燥后,将柑橘幼果置于55℃环境中烘干至柑橘幼果表面含水量为11%,烘干过程中继续用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照射频率为每四小时开启20分钟;

s3、取白术6份、黄芪6份、葛根3份和姜黄2份,混合均匀后放入100份的清水中煎煮25分钟,去渣留汤液;

s4、取20份s2中烘干的柑橘幼果放入s3中的汤液中浸泡6天,保持汤液的温度在47℃,取出柑橘幼果,在60℃的温度下烘干至含水量为11%;

s5、重复s4中浸泡—烘干的步骤,得到多次浸泡—烘干后的柑橘幼果;

s6、将s4中经过浸泡—烘干的柑橘幼果进行切割,得到柑橘幼果茶成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237nm,所述步骤s5中,浸泡—烘干的次数为3次。

实施例3:

一种柑橘幼果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新采摘、无损伤和无霉变的柑橘幼果,在50℃温水中清洗20分钟;

s2、将清洗后的柑橘幼果置于短波紫外线灭菌灯下照射,同时用40℃冷风吹至柑橘幼果表面干燥后,将柑橘幼果置于60℃环境中烘干至柑橘幼果表面含水量为12%,烘干过程中继续用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照射频率为每四小时开启20分钟;

s3、取白术6份、黄芪6份、葛根3份和姜黄2份,混合均匀后放入100份的清水中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液;

s4、取20份s2中烘干的柑橘幼果放入s3中的汤液中浸泡7天,保持汤液的温度在50℃,取出柑橘幼果,在60℃的温度下烘干至含水量为12%;

s5、重复s4中浸泡—烘干的步骤,得到多次浸泡—烘干后的柑橘幼果;

s6、将s4中经过浸泡—烘干的柑橘幼果进行切割,得到柑橘幼果茶成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的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275nm,所述步骤s5中,浸泡—烘干的次数为3次。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对实施例1到实施例3中的经过多次浸泡—烘干后的柑橘幼果进行切割。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对柑橘幼果进行切片的放射状棱刀,包括刀座2和本体1,所述刀座2外沿相对两侧凸设有导杆22,刀座2中间设有凹缘状的容置部21,所述本体1中央设置有多个放射状排列的刀片11,所述刀片11的外沿形成一个圆环,所述本体1对应所述导杆的两侧形成有导孔13,令所述本体1能利用所述导孔13呈滑动结合于所述刀座2的导杆22处,以能将欲切片的柑橘幼果稳定放置于所述刀座2作切割的动作,所述容置部21中央开有通孔213,所述本体1上刀片11中间设置有对应所述通孔213的顶针12。所述容置部21由下至上为碗形结构212与渐扩喇叭状的延伸面211,所述延伸面211的内径小于所述圆环的直径。

如图3所示,将待切片的柑橘幼果的果蒂对准所述通孔213,放入所述容置部21中,将本体1通过导孔13套在导杆22上向下压,刀片11从柑橘幼果尾部被切开,刀片11向下压到延伸面211,由于延伸面211的内径小于刀片11形成的圆环的直径,所以刀片11无法接触到位于碗形结构212中的柑橘幼果与此同时,本体1上的顶针12从上之下将柑橘幼果的果蒂从通孔213中顶出。

被所述对柑橘幼果进行切片的放射状棱刀处理的柑橘幼果形状如图4所示,所述柑橘幼果的外果皮在果蒂处果蒂被顶出,出现一个洞,来消除多瓣柑橘幼果被切开后多瓣柑橘幼果之间的压力,防止柑橘幼果被剖开以后回缩,与没有剖开无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