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9136发布日期:2019-01-28 12:5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砖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茶砖的美观性,也为了在茶砖的外表面印压logo,需要在两侧面的茶叶呈较小片状或末状,这就需要在网压印模具内添加茶叶时分为底茶、中间茶和面茶,同样,在进行蒸茶时,也需要分别对底茶、中间茶和面茶进行蒸茶工艺,然后逐步依序的添加到压茶模具中,人工操作非常复杂,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持续的对茶叶进行蒸茶工艺,并持续下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其特征在于,本蒸茶机构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两个链轮一、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两个链轮二,两个链轮一位于机架的一侧,两个链轮二位于机架的另一侧,两个链轮一和两个链轮二呈矩形分布,两个链轮一和两个链轮二之间连接有一链条,位于机架上方的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的区域为入料区,所述入料区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将茶叶添加到茶盒内的入料机构,两个链轮一之间的区域为下料区,所述链轮上连接有若干茶盒,所述入料区下方具有若干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茶盒为通透结构;所述下料区的下方设置有压茶模具。

在下料区,茶盒以为倾斜,茶盒内的茶叶能够掉出至压茶模具内,这是茶叶进入压茶模具的方式之一。

其中一个链轮二与一驱动电机相连,能够驱动链轮持续旋转,将茶叶逐个的加入到茶盒内,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对其进行蒸发,蒸汽发生装置可以是对水进行加热而形成水蒸气的装置,也可以是若干能够喷出蒸汽的气管。

茶盒为通透结构,即其盒体为可通气的材料制成,如布料,或者其盒体上开设有允许气体通过的孔,该孔不允许茶叶通过。

在上述的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中,所述茶盒呈矩形,所述茶盒的上端面远离链条运行方向的入料口,所述茶盒靠近链条运行方向的一侧面开口形成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置有遮板一和遮板二,所述遮板一的中部与茶盒下料口处的内侧壁铰接,所述遮板二的中部与茶盒下料口处的外侧壁铰接,所述遮板一位于铰接点之内的部分为门部一,所述遮板一位于铰接点之外的部分为驱动部一,所述遮板二位于铰接点之内的部分为门部二,所述遮板二位于铰接点之外的部分为驱动部二;所述门部一和门部二能够遮闭下料口;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位于下料区处的驱动杆一和驱动杆二;所述驱动杆一能够在茶盒移动过程中推动驱动部一,并使门部一开启下料口;所述驱动杆二能够在茶盒移动过程中推动驱动部二,并使门部二开启下料口;所述驱动部一与茶盒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驱使门部一关闭下料口的压紧弹簧一,所述驱动部二与茶盒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驱使门部二关闭下料口的压紧弹簧二。

茶叶从入料口加入,由于入料口远离链条运行方向,从而使茶盒在旋转90度后仍然不会洒出,茶盒移动过程中,驱动部一和驱动部二能够分别与驱动杆一和驱动杆二碰撞,并被迫绕铰接点旋转,遮板一和遮板二的铰接方式为轴铰接,遮板一旋转,其门部一开启下料口,遮板二旋转,其门部二开启下料口,茶盒内的茶叶经过蒸发工艺后掉入压茶模具中,在驱动杆一和驱动杆二分别脱离驱动部一和驱动部二后,在压紧弹簧一和压紧弹簧二的回复力作用下,门部一和门部二一起,关闭下料口。

由于进入压茶模具内的茶叶分为底茶、中间茶和面茶,要求其均匀的掉入压茶模具内,从而在压茶过程中,各层的厚度保持均匀,所以,通过上述茶叶掉出的方式,可以使茶叶下落时更加均匀,开启下料口的口径更大,而且,由于遮板一和遮板二为活动件,能够有效的避免茶叶在茶盒内粘附而不能够掉出。

每三个茶盒为一组,分别对其加入底茶、中间茶和面茶,在链条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不断的对压茶模具分别添加底茶、中间茶和面茶。

在上述的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中,所述门部一的内侧边缘处具有一台阶一,所述门部二的内侧边缘处具有与台阶一适配的台阶二。

台阶一和台阶二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下料口的密封性能,避免茶叶在非下料区域掉出。

在上述的一种砖茶生产线上的蒸茶机构中,所述驱动杆一和驱动杆二分别位于机架的两侧,所述驱动杆一所在的水平面高于驱动杆二所在的水平面,所述驱动杆一与驱动部一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杆二与驱动部二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以使门部二的开启下料口的时间相比门部一滞后,且门部二关闭下料口的时间早于门部一。

由于台阶一和台阶二的设置,门部一和门部二的开启和关闭必须井然有序,不然会导致其关闭不彻底或者开启受阻,在链条移动过程中,驱动杆一先驱动驱动部一,使门部一先开启下料口,门部二稍后开启下料口,在关闭时,门部二先向下料口处闭合,门部一后向下料口处闭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蒸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茶盒在入料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茶盒在下料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茶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1、链轮一;22、链轮二;23、链条;3、入料区;4、入料机构;5、下料区;6、茶盒;61、入料口;62、下料口;63、门部一;64、驱动部一;65、门部二;66、驱动部二;67、压紧弹簧一;68、压紧弹簧二;7、蒸汽发生装置;8、压茶模具;91、驱动杆一;92、驱动杆二;93、台阶一;94、台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蒸茶机构包括机架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两个链轮一2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两个链轮二22,两个链轮一21位于机架1的一侧,两个链轮二22位于机架1的另一侧,两个链轮一21和两个链轮二22呈矩形分布,两个链轮一21和两个链轮二22之间连接有一链条23,位于机架1上方的链轮一21和链轮二22之间的区域为入料区3,入料区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将茶叶添加到茶盒6内的入料机构4,两个链轮一21之间的区域为下料区5,链轮上连接有若干茶盒6,入料区3下方具有若干蒸汽发生装置7,茶盒6为通透结构;下料区5的下方设置有压茶模具8。

在下料区5,茶盒6以为倾斜,茶盒6内的茶叶能够掉出至压茶模具8内,这是茶叶进入压茶模具8的方式之一。

其中一个链轮二22与一驱动电机相连,能够驱动链轮持续旋转,将茶叶逐个的加入到茶盒6内,通过蒸汽发生装置7对其进行蒸发,蒸汽发生装置7可以是对水进行加热而形成水蒸气的装置,也可以是若干能够喷出蒸汽的气管。

茶盒6为通透结构,即其盒体为可通气的材料制成,如布料,或者其盒体上开设有允许气体通过的孔,该孔不允许茶叶通过。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茶盒6呈矩形,茶盒6的上端面远离链条23运行方向的入料口61,茶盒6靠近链条23运行方向的一侧面开口形成下料口62,下料口62处设置有遮板一和遮板二,遮板一的中部与茶盒6下料口62处的内侧壁铰接,遮板二的中部与茶盒6下料口62处的外侧壁铰接,遮板一位于铰接点之内的部分为门部一63,遮板一位于铰接点之外的部分为驱动部一64,遮板二位于铰接点之内的部分为门部二65,遮板二位于铰接点之外的部分为驱动部二66;门部一63和门部二65能够遮闭下料口62;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位于下料区5处的驱动杆一91和驱动杆二92;驱动杆一91能够在茶盒6移动过程中推动驱动部一64,并使门部一63开启下料口62;驱动杆二92能够在茶盒6移动过程中推动驱动部二66,并使门部二65开启下料口62;驱动部一64与茶盒6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驱使门部一63关闭下料口62的压紧弹簧一67,驱动部二66与茶盒6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驱使门部二65关闭下料口62的压紧弹簧二68。

茶叶从入料口61加入,由于入料口61远离链条23运行方向,从而使茶盒6在旋转90度后仍然不会洒出,茶盒6移动过程中,驱动部一64和驱动部二66能够分别与驱动杆一91和驱动杆二92碰撞,并被迫绕铰接点旋转,遮板一和遮板二的铰接方式为轴铰接,遮板一旋转,其门部一63开启下料口62,遮板二旋转,其门部二65开启下料口62,茶盒6内的茶叶经过蒸发工艺后掉入压茶模具8中,在驱动杆一91和驱动杆二92分别脱离驱动部一64和驱动部二66后,在压紧弹簧一67和压紧弹簧二68的回复力作用下,门部一63和门部二65一起,关闭下料口62。

由于进入压茶模具8内的茶叶分为底茶、中间茶和面茶,要求其均匀的掉入压茶模具8内,从而在压茶过程中,各层的厚度保持均匀,所以,通过上述茶叶掉出的方式,可以使茶叶下落时更加均匀,开启下料口62的口径更大,而且,由于遮板一和遮板二为活动件,能够有效的避免茶叶在茶盒6内粘附而不能够掉出。

每三个茶盒6为一组,分别对其加入底茶、中间茶和面茶,在链条23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不断的对压茶模具8分别添加底茶、中间茶和面茶。

门部一63的内侧边缘处具有一台阶一93,门部二65的内侧边缘处具有与台阶一93适配的台阶二94。台阶一93和台阶二9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下料口62的密封性能,避免茶叶在非下料区5域掉出。

驱动杆一91和驱动杆二92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驱动杆一91所在的水平面高于驱动杆二92所在的水平面,驱动杆一91与驱动部一64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杆二92与驱动部二66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以使门部二65的开启下料口62的时间相比门部一63滞后,且门部二65关闭下料口62的时间早于门部一63。由于台阶一93和台阶二94的设置,门部一63和门部二65的开启和关闭必须井然有序,不然会导致其关闭不彻底或者开启受阻,在链条23移动过程中,驱动杆一91先驱动驱动部一64,使门部一63先开启下料口62,门部二65稍后开启下料口62,在关闭时,门部二65先向下料口62处闭合,门部一63后向下料口62处闭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