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菊花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763发布日期:2019-02-01 18:5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桑叶菊花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各样的代用茶也有很多,皆是经过简单配伍,没有经过深加工,包装简单,作用单一。它们只能起到清热、提神、助消化的作用,对人体的预防治疗保健作用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桑叶菊花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桑叶菊花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桑叶粉10-20份、菊花20-30份、蜂蜜2-8份、甜菊糖3-5份、决明子1.2-2.8份、枸杞2.5-4份、柠檬3-4份、甘草节3-5份、罗汉果3-5份、橘白2-4份、枇杷叶2-5份。

进一步的,所述桑叶粉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桑叶粉的生产步骤如下:

(1)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

(2)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

(3)除水,将经过步骤2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

(4)粗揉捻,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8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5)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

(6)中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7)烘干,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

(8)粉碎过100筛得到桑叶粉。

进一步的,所述甘草节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桑叶菊花茶为袋装桑叶菊花茶。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原料选用桑叶、菊花,组合使用使得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的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其中选用桑叶:性味;甘、苦,寒;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选用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经过试验证实,本发明通过上述药物共同协作后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桑叶菊花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桑叶粉10份、菊花20份、蜂蜜2份、甜菊糖3份、决明子1.2份、枸杞2.5份、柠檬3份、甘草节3份、罗汉果3份、橘白2份、枇杷叶2份。

其中,桑叶粉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桑叶粉的生产步骤如下:

(1)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

(2)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

(3)除水,将经过步骤2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

(4)粗揉捻,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8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5)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

(6)中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7)烘干,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

(8)粉碎过100筛得到桑叶粉。

其中,甘草节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桑叶菊花茶为袋装桑叶菊花茶。

实施例2

一种桑叶菊花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桑叶粉15份、菊花25份、蜂蜜5份、甜菊糖4份、决明子2份、枸杞3份、柠檬3.5份、甘草节4份、罗汉果4份、橘白3份、枇杷叶3.5份。

其中,桑叶粉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桑叶粉的生产步骤如下:

(1)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

(2)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

(3)除水,将经过步骤2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

(4)粗揉捻,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8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5)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

(6)中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7)烘干,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

(8)粉碎过100筛得到桑叶粉。

其中,甘草节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桑叶菊花茶为袋装桑叶菊花茶。

实施例3

一种桑叶菊花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桑叶粉20份、菊花30份、蜂蜜8份、甜菊糖5份、决明子2.8份、枸杞4份、柠檬4份、甘草节5份、罗汉果5份、橘白4份、枇杷叶5份。

其中,桑叶粉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桑叶粉的生产步骤如下:

(1)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

(2)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

(3)除水,将经过步骤2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

(4)粗揉捻,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8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5)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

(6)中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

(7)烘干,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

(8)粉碎过100筛得到桑叶粉。

其中,甘草节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桑叶菊花茶为袋装桑叶菊花茶。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桑叶菊花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桑叶粉10‑20份、菊花20‑30份、蜂蜜2‑8份、甜菊糖3‑5份、决明子1.2‑2.8份、枸杞2.5‑4份、柠檬3‑4份、甘草节3‑5份、罗汉果3‑5份、橘白2‑4份、枇杷叶2‑5份;本发明的原料选用桑叶、菊花,组合使用使得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的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经过试验证实,本发明通过上述药物共同协作后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汤李;彭子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