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7625发布日期:2019-08-31 00:5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



背景技术:

萎凋是红茶、白茶、乌龙茶等茶类加工中的重要工序,主要目的是散失水分和提高内质。茶叶的萎凋一般在萎凋槽中进行,萎凋槽由槽体、送风装置、加热装置、保温装置等组成。非专利文献(如:发酵机发酵与自然发酵红茶品质差异分析,中国茶叶,2018,1:52-55)和专利文献(如:茶叶萎凋槽,ZL201420805557.8;一种茶叶萎凋槽)等公开的茶叶萎凋槽通常是在槽体一端设置送风装置,但这些萎凋槽存在风量不均匀和萎凋品质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解决了在传统的萎凋装置中,送风装置通常设置在萎凋槽的一端,使得风量在萎凋槽中分布不均,从而导致萎凋品质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所述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萎凋帘,所述萎凋帘将所述机壳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中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鼓风装置,使得当所述鼓风装置鼓风时,两端的进风能够在所述下腔体中相遇。

优选地,所述下腔体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分割为左下腔体和右下腔体,两个所述鼓风装置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左下腔体的一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右下腔体的另一端,使得两个所述鼓风装置在所述下腔体的两端错位面对。

优选地,所述上腔体内固定有萎凋框,所述萎凋帘固定于所述萎凋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鼓风装置包括与所述下腔体相连通的罩壳和固定于所述罩壳内部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鼓风装置还包括加热圈装置,所述加热圈装置固定于所述罩壳与所述下腔体相连通处。

优选地,所述下腔体的底部固定有开口朝上的槽体。

优选地,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所述槽体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槽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槽体的材质为木材、不锈钢或白铁皮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机壳上还固定有分别与所述加热圈装置和所述风机相电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底部还设置有轮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所述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萎凋帘,所述萎凋帘将所述机壳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中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鼓风装置,使得当所述鼓风装置鼓风时,两端的进风能够在所述下腔体中相遇;当鼓风装置进行鼓风的时候,两端的进风在下腔体中相遇,双向进风互相抵消风压,使下腔体中各部位风力分布均匀,风通过萎凋帘上放置的茶叶层之后散发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机 2-槽体

3-萎凋帘 4-萎凋框

5-控制器 6-加热圈装置

7-轮子 8-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水平方向、自上而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所述双向进风式茶叶萎凋装置包括机壳8,所述机壳8内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萎凋帘3,所述萎凋帘3将所述机壳8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中沿所述机壳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鼓风装置,使得当所述鼓风装置鼓风时,两端的进风能够在所述下腔体中相遇。当鼓风装置进行鼓风的时候,两端的进风在下腔体中相遇,双向进风互相抵消风压,使下腔体中各部位风力分布均匀,风通过萎凋帘上放置的茶叶层之后散发到空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双向进风能够更好的互相抵消风压,使得下腔体中各部位风力分布更为均匀,所述下腔体沿所述机壳8的宽度方向分割为左下腔体和右下腔体,两个所述鼓风装置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左下腔体的一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右下腔体的另一端,使得两个所述鼓风装置在所述下腔体的两端错位面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在萎凋帘3上更好的铺设茶叶,所述上腔体内固定有萎凋框4,所述萎凋帘3固定于所述萎凋框4的底部;这里的萎凋帘3为固定的铁丝网,或者能转动的网带,以利于风从下腔体吹向萎凋框的茶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鼓风装置包括与所述下腔体相连通的罩壳和固定于所述罩壳内部的风机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萎凋效果,所述鼓风装置还包括加热圈装置6,所述加热圈装置6固定于所述罩壳与所述下腔体相连通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双向进风能够更好的互相抵消风压,使得下腔体中各部位风力分布更为均匀,所述下腔体的底部固定有开口朝上的槽体2;优选地,所述槽体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所述槽体2沿所述机壳8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槽体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弧形凹槽。当风机1鼓风的时候,两端的进风在槽体2中相遇,由于萎凋帘3上的茶叶层以及槽体2侧板和底板形成的阻力,双向进风互相抵消风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这里的槽体2的材质可以为木材、不锈钢或白铁皮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控制风机1的风速和加热圈装置6的温度,所述机壳8上还固定有分别与所述加热圈装置6和所述风机1相电连接的控制器5;这里的控制器5为本领域人员公知的风机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只要能够满足上述调节效果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移动整个装置,所述机壳8的底部还设置有轮子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