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4379发布日期:2019-06-29 00:5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板栗又名栗、板栗、栗子、风腊,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

但是现在栗子的制备都是通过人工一步步的对栗子进行加工,这样的制备方法费时费力并且需要多名人工一起进行制备大大的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包括清洗装置、筛选装置、烘干装置和开口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筛选装置、烘干装置和开口装置沿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部件、进料部件和用以将清洗部件内的板栗输送至烘干装置内的移料部件,所述进料部件和移料部件均架设于清洗部件上,所述筛选装置架设于清洗装置上并与其搭接配合,烘干装置的一端延伸至筛选装置的下方并与其相配合,烘干装置的另一端延伸至开口装置的上方并与其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推平组件和烘干组件,所述推平组件和烘干组件沿第二传送带传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推平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推平件和第二推平件,所述第一推平件和第二推平件间隔设置,所述烘干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烘干件和第二烘干件,所述第一推平件、第二推平件、第一烘干件和第二烘干件交错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设有用以导向板栗的导向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倾斜设置,第一传送带的输入端延伸至筛选板的下方,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带水平设置,第二传送带上设有供第一推平件和第二推平件通过的光孔,所述第一推平件和第二推平件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承托架、推平气缸和推平板,所述推平气缸水平设置且推平板的后端与推平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平板的前端置于第二传送带的光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架包括立柱、固定块和承托板,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且立柱位于承托板的底部并与承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位于立柱的底部且立柱插接与固定块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干件和第二烘干件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垫高块、加热件和风扇,所述加热件和风扇均位于垫高块内,所述风扇倾斜设置且风扇的出风端正对第二传送带,所述加热件位于风扇的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位于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一导向板和位于第二传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导向板沿第二传送带宽边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均呈弧形状,两个第一导向板的一端均与第二传送带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导向板的另一端向第二传送带中心处延伸并构成限制通道,第二导向板倾斜设置且第二导向板与第二传送带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板的另一端向第二传送带外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均为弹性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大量的板栗放置于进料部件内,当需要对板栗进行制备时,板栗通过进料部件进入清洗组件内,清洗组件对板栗进行清洗,清洗过后的板栗通过移料部件将板栗向筛选装置上移送,筛选装置对板栗进行筛选后向通过第一传送带将筛选后的板栗移送至第二传送带上,第一推平件和第二推平件用以对第二传送带上堆积的板栗进行推平作业,第一烘干件和第二烘干件对第二传送带上潮湿的板栗进行烘干作业,板栗烘干后开口装置在烘干的板栗上开设出一道开口以完成制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装置、筛选装置、烘干装置和开口装置实现自动化制备并且通过一个工人进行人工上料就能够完成板栗的制备大大的减少了人员成本的开支和增加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清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清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清洗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清洗装置的局部剖示图一;

图6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清洗池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清洗装置的局部剖示图二;

图8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第一拉升件的放大图;

图9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拉升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筛选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第二筛选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烘干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第一烘干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第一推平件的剖示图;

图16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开口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开口装置的局部剖示图;

图18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开口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9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定位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开口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清洗装置1,清洗部件1a,清洗池1a1,推动件1a2,清洗组件1a3,束料件1a4,进水管道1a5,第一搭接板1a6,清洗辊1a7,清洗电机1a8,第一同步轮1a9,第二同步轮1a10,同步带1a11,出料板1a12,导向块1a13,进料部件1b,第二搭接板1b1,进料件1b2,控制组件1b3,控制板1b4,控制气缸1b5,移料部件1c,第三搭接板1c1,拉升组件1c2,拉升板1c3,第一拉升件1c4,第二拉升件1c5,拉升电机1c6,传动杆1c7,第一轴承座1c8,收线轮1c9,线束1c10,连接耳1c11,过水孔1c12,涌动组件1d,涌动电机1d1,涌动杆1d2,涌动套1d3,涌动板1d4,第一束料板1d6,第二束料板1d7,筛选装置2,第一筛选部件2a,抚料组件2a1,轨道2a2,滑块2a3,抚料件2a4,驱动件2a5,驱动电机2a6,驱动轮2a7,抚料块2a8,竖直挡板2a9,水平挡板2a10,第二筛选部件2b,筛选组件2b1,接料件2b2,支撑架2b3,筛选板2b4,挡料板2b5,击打件2b6,击打电机2b7,固定轴2b8,第二轴承座2b9,击打块2b10,收集组件2c,储水箱2c1,储料箱2c2,过料通道2c3,过水管道2c4,单向阀2c5,烘干装置3,第一传送带3a,第二传送带3b,推平组件3c,第一推平件3c1,第二推平件3c2,承托架3c3,推平气缸3c4,推平板3c5,立柱3c6,固定块3c7,承托板3c8,烘干组件3d,第一烘干件3d1,第二烘干件3d2,垫高块3d3,加热件3d4,风扇3d5,导向件3e,第一导向板3e1,第二导向板3e2,开口装置4,承接组件4a,承接架4a1,承接件4a2,第一支架4a3,第二支架4a4,支撑杆4a5,支撑柱4a6,第一搭接块4a7,第二搭接块4a8,进料板4a9,方管4a10,第三传送带4b,开口组件4c,定位件4c1,第一定位块4c2,第二定位块4c3,定位电机4c4,定位齿条4c5,定位卡块4c6,定位齿轮4c7,码放件4d,码放轮4d1,码放电机4d2,缺口4d3,开口件4e,龙门架4e1,第一电机4e2,第一齿轮4e3,调节板4e4,切刀4e5,限位块4e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0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板栗自动制备设备,如图1-图20所示,包括清洗装置1、筛选装置2、烘干装置3和开口装置4,所述清洗装置1、筛选装置2、烘干装置3和开口装置4沿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清洗装置1包括清洗部件1a、进料部件1b和用以将清洗部件1a内的板栗输送至烘干装置3内的移料部件1c,所述进料部件1b和移料部件1c均架设于清洗部件1a上,所述筛选装置2架设于清洗装置1上并与其搭接配合,烘干装置3的一端延伸至筛选装置2的下方并与其相配合,烘干装置3的另一端延伸至开口装置4的上方并与其相配合,板栗自通过进料部件1b进行清洗部件1a内进行清洗,清洗过后的板栗通过移料部件1c将板栗向筛选装置2上移送,筛选装置2对板栗进行筛选后向烘干装置3上进行移送,烘干装置3对潮湿的板栗进行烘干作业,板栗烘干后开口装置4在烘干的板栗上开设出一道开口。

所述清洗部件1a包括清洗池1a1、推动件1a2、清洗组件1a3、涌动组件1d和与涌动组件1d相配合的束料件1a4,所述清洗池1a1呈一长方型结构,所述清洗池1a1上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进水管道1a5,所述推动件1a2包括沿清洗池1a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吹气喷头,若干个吹气喷头倾斜向下设置,若干个吹气碰头位于进水管道1a5上方并与清洗池1a1固定连接,所述涌动组件1d、束料件1a4和清洗组件1a3均位于吹气喷头的前端,通过进水管道1a5向清洗池1a1内注入清板栗通过进料部件1b进入清洗池1a1内,推动件1a2和涌动组件1d使板栗向束料件1a4和清洗组件1a3方向移动,清洗组件1a3对板栗进行清洗。

所述涌动组件1d包括涌动电机1d1、涌动杆1d2和套设在涌动杆1d2上的涌动套1d3,所述涌动杆1d2位于清洗池1a1内且涌动杆1d2的一端能够转动的与清洗池1a1内壁固定连接,涌动杆1d2的另一端贯穿清洗池1a1侧壁并与涌动电机1d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涌动电机1d1位于清洗池1a1旁侧并与清洗池1a1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涌动套1d3上设有若干个涌动板1d4,所述若干个涌动板1d4沿涌动套1d3周向间隔设置,涌动电机1d1驱动涌动杆1d2转动,涌动杆1d2转动带动套设在涌动杆1d2上的涌动套1d3旋转,涌动套1d3旋转带动涌动板1d4转动,涌动板1d4使清洗池1a1的内的清水向清洗组件1a3方向移动,水流带动板栗向清洗组件1a3移动。

所述束料件1a4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束料板1d6和第二束料板1d7,所述第一束料板1d6和第二束料板1d7沿清洗池1a1宽边中分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束料板1d6和第二束料板1d7均位于清洗池1a1内且两者的底部均与清洗池1a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束料板1d6和第二束料板1d7的后端与清洗池1a1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束料板1d6和第二束料板1d7的前端向清洗池1a1中心处延伸并构成限位通道,第一束料板1d6和第二束料板1d7将清洗池1a1内的板栗集中并依次通过清洗组件1a3工作区域。

所述清洗组件1a3包括第一搭接板1a6、清洗辊1a7和驱动清洗辊1a7旋转的清洗电机1a8,所述第一搭接板1a6位于清洗池1a1顶部并与清洗池1a1搭接配合,所述清洗辊1a7设有两个,两个清洗辊1a7的底部均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清洗池1a1内,两个清洗辊1a7的顶部均贯穿第一搭接板1a6并在端部设有第一同步轮1a9,所述清洗电机1a8竖直向下设置且清洗电机1a8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第一同步轮1a9相配合第二同步轮1a10,所述第一同步轮1a9和第二同步轮1a10上套设有同步带1a11,清洗电机1a8驱动其输出轴上的第二同步轮1a10旋转,第二同步轮1a10通过同步带1a11带动第一同步轮1a9旋转,第一同步轮1a9旋转带动清洗辊1a7转动。

两个所述清洗辊1a7沿清洗池1a1宽边对称设置且两个清洗辊1a7外壁上均设有软刷,清洗辊1a7上设置的软刷用以对清洗池1a1内的板栗进行涮洗。

所述进料部件1b包括第二搭接板1b1、进料件1b2和用以控制进料件1b2的控制组件1b3,所述第二搭接板1b1位于清洗池1a1顶部并与清洗池1a1搭接配合,所述第二搭接板1b1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件1b2呈漏斗状且进料件1b2罩设于进料口上并与第二搭接板1b1固定连接,所述进料件1b2的下端设有供控制组件1b3穿过的通槽,将需要加工的板栗放置于进料件1b2内,第二搭接板1b1用以对进料件1b2和控制组件1b3进行支撑,控制组件1b3用以控制进料件1b2内的板栗进入清洗池1a1的数量。

所述控制组件1b3位于第二搭接板1b1上并与第二搭接板1b1滑动配合,所述控制组件1b3包括控制板1b4和控制气缸1b5,所述控制板1b4水平设置且控制板1b4位于进料件1b2的通槽内,所述第二搭接板1b1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控制板1b4的底部设有置于导向槽内的凸棱,控制气缸1b5位于控制板1b4的后端且控制气缸1b5的输出轴与控制板1b4固定连接,控制气缸1b5驱动控制板1b4在第二搭接板1b1上滑动,控制板1b4能够将第二搭接板1b1上的进料口封闭。

所述移料部件1c包括第三搭接板1c1、拉升组件1c2和位于清洗池1a1内的拉升板1c3,所述第三搭接板1c1位于清洗池1a1顶部并与清洗池1a1搭接配合,所述第三搭接板1c1呈长方型结构,所述拉升组件1c2位于第三搭接板1c1顶部并与第三搭接板1c1固定连接,所述拉升组件1c2包括沿第三搭接板1c1宽边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拉升件1c4和第二拉升件1c5,所述第一拉升件1c4和第二拉升件1c5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拉升电机1c6、传动杆1c7、第一轴承座1c8和套设在传动杆1c7上的两个收线轮1c9,所述传动杆1c7水平设置且传动杆1c7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轴承座1c8内,传动杆1c7的另一端与拉升电机1c6固定,两个所述收线轮1c9间隔设置且两个收线轮1c9上均绕设有线束1c10,当板栗清洗完成后通过拉升电机1c6驱动传动杆1c7旋转,传动杆1c7旋转带动传送杆上的两个收线轮1c9旋转,两个收线轮1c9旋转将线束1c10绕自身对应的收线轮1c9进行缠绕,通过第一拉升件1c4和第二拉升件1c5相配合能够将清洗池1a1内的板栗运送至筛选装置2上。

所述拉升板1c3的顶部设有与线束1c10相连接的连接耳1c11,所述拉升板1c3上设有过水孔1c12,所述过水孔1c1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过水孔1c12呈矩阵排列,线束1c10的一端绕接于与自身相对应的收线轮1c9上,线束1c10的另一端绕接于对应的连接耳1c11上,在第一拉升件1c4和第二拉升件1c5拉升拉升板1c3时清水通过过水孔1c12滞留在清洗池1a1内。

所述清洗池1a1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清洗池1a1上并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出料板1a12,所述出料板1a12倾斜设置且出料板1a12上设有导向块1a13,清洗池1a1内的板栗通过出料口向外排出,出料板1a12用以对从出料口排出的板栗进行导向。

所述筛选装置2包括第一筛选部件2a和第二筛选部件2b,所述第一筛选部件2a和第二筛选部件2b间隔设置且第一筛选部件2a位于第一搭接板1a6上,所述第二筛选部件2b位于清洗池1a1的前端,所述第一筛选部件2a包括抚料组件2a1和收集组件2c,所述抚料组件2a1位于第一搭接板1a6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收集组件2c位于清洗池1a1的左侧并与清洗池1a1相配合,所述第二筛选部件2b包括筛选组件2b1和接料件2b2,所述接料件2b2位于筛选组件2b1的下方并用以承接自筛选组件2b1落下的板栗,抚料组件2a1用以将果实不饱满的板栗和浮在水面上的板栗清除,收集组件2c用以对被抚料组件2a1清除的板栗进行收集,筛选组件2b1用以对过小的板栗进行过滤筛选,接料件2b2用对过小的板栗进行收集。

所述抚料组件2a1包括轨道2a2、滑块2a3和抚料件2a4,所述轨道2a2位于第一搭接板1a6顶部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a3竖直设置且滑块2a3架设于轨道2a2上,滑块2a3的旁侧设有用以驱动滑块2a3沿轨道2a2滑动的驱动件2a5,所述抚料件2a4位于滑块2a3的顶部并与滑块2a3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件2a5包括驱动电机2a6和驱动轮2a7,所述驱动电机2a6竖直设置且驱动电机2a6的输出轴延伸至滑块2a3内,所述驱动轮2a7水平设置且驱动轮2a7位于滑块2a3内并有驱动电机2a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轮2a7与轨道2a2抵触连接,驱动电机2a6驱动驱动轮2a7转动,驱动轮2a7带动滑块2a3沿轨道2a2进行移动。

所述抚料件2a4包括抚料板和抚料块2a8,所述抚料板包括竖直挡板2a9和水平挡板2a10,所述水平挡板2a10的一端搭接于滑块2a3上,竖直挡板2a9的顶部与水平挡板2a10的另一端,所述抚料块2a8水平设置,抚料块2a8的顶部与竖直挡板2a9的底部固定连接,当滑块2a3移动带动水平挡板2a10和固定在水平挡板2a10上的竖直挡板2a9进行移动,竖直挡板2a9进行移动带动抚料块2a8进行移动,抚料块2a8将的水面上的板栗相收集组件2c方向移动。

所述收集组件2c包括储水箱2c1和储料箱2c2,所述储水箱2c1和储料箱2c2敞口均向上开设,所述储水箱2c1的上方设有与清洗池1a1相连通的过料通道2c3,所述过料通道2c3的一端延伸至清洗池1a1内,过料通道2c3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料箱2c2上方并与储料箱2c2搭接配合,所述储水箱2c1和清洗池1a1之间设有将二者连通的过水管道2c4,所述过水管道2c4上套设有单向阀2c5,过料通道2c3上位于储水箱2c1的上方设有落水孔,当被抚料块2a8移动的板栗进入过料通道2c3内,水流通过落水孔进入储水箱2c1内,板栗进入储料箱2c2内,储水箱2c1内的水通过过水管道2c4向清洗池1a1内输送。

所述筛选组件2b1包括支撑架2b3、筛选板2b4和击打件2b6,所述筛选板2b4倾斜设置,筛选板2b4位于支撑架2b3的顶部并与支撑架2b3固定连接,所述筛选板2b4上设有若干个筛选孔,若干个筛选孔呈矩阵排列,所述支撑架2b3上位于筛选板2b4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挡料板2b5,挡料板2b5与筛选板2b4相贴合,所述击打件2b6安装于一个挡料板2b5的侧壁,当板栗放置于筛选板2b4上时由于筛选板2b4倾斜设置板栗因自身形状向下滚动,较小的板栗通过筛选孔落向接料件2b2内,击打件2b6用以对被筛选孔卡住的板栗进行震动,较大的板栗通过震动从筛选孔内震动出来,较小的板栗落入接料件2b2内。

所述击打件2b6包括击打电机2b7、固定轴2b8、第二轴承座2b9和击打块2b10,所述第二轴承座2b9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轴承座2b9间隔设置,固定轴2b8的两端分别置于一个第二轴承座2b9内,击打块2b10套设于固定轴2b8上且击打块2b10呈凸轮状,所述击打电机2b7的输出端与固定轴2b8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击打电机2b7驱动固定轴2b8转动,固定轴2b8旋转带动击打块2b10对挡料板2b5进行击打,挡料板2b5被击打块2b10击打产生震动。

所述接料件2b2为长方型结构且接料件2b2顶部开设有承接槽,接料件2b2用以承接自筛选板2b4落下的板栗。

所述烘干装置3包括第一传送带3a、第二传送带3b、推平组件3c和烘干组件3d,所述推平组件3c和烘干组件3d沿第二传送带3b传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推平组件3c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推平件3c1和第二推平件3c2,所述第一推平件3c1和第二推平件3c2间隔设置,所述烘干组件3d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烘干件3d1和第二烘干件3d2,所述第一推平件3c1、第二推平件3c2、第一烘干件3d1和第二烘干件3d2交错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3b的输出端设有用以导向板栗的导向件3e,第一传送带3a用以将筛选板2b4上的板栗向第二传送带3b输送,第一推平件3c1对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进行推平作业,第一烘干件3d1对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进行烘干作业后,第二推平件3c2再次对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进行推平作业,第二烘干件3d2再次对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进行烘干作业。

所述第一传送带3a倾斜设置,第一传送带3a的输入端延伸至筛选板2b4的下方,第一传送带3a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传送带3b的输出端,第一传送带3a用以将筛选板2b4上的板栗向第二传送带3b输送。

所述第二传送带3b水平设置,第二传送带3b上设有供第一推平件3c1和第二推平件3c2通过的光孔,所述第一推平件3c1和第二推平件3c2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承托架3c3、推平气缸3c4和推平板3c5,所述推平气缸3c4水平设置且推平板3c5的后端与推平气缸3c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平板3c5的前端置于第二传送带3b的光孔内,承托架3c3用以对推平气缸3c4去进行支撑,推平板3c5固定在推平气缸3c4上且推平气缸3c4驱动推平板3c5向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推动用以将堆积在一起的板栗推散。

所述承托架3c3包括立柱3c6、固定块3c7和承托板3c8,所述立柱3c6竖直设置且立柱3c6位于承托板3c8的底部并与承托板3c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c7位于立柱3c6的底部且立柱3c6插接与固定块3c7内,承托板3c8用以对推平气缸3c4进行支撑,立柱3c6用以对承托板3c8进行支撑,立柱3c6底部的固定块3c7用以对立柱3c6进行固定并防止立柱3c6倾倒。

所述第一烘干件3d1和第二烘干件3d2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垫高块3d3、加热件3d4和风扇3d5,所述加热件3d4和风扇3d5均位于垫高块3d3内,所述风扇3d5倾斜设置且风扇3d5的出风端正对第二传送带3b,所述加热件3d4位于风扇3d5的前端,垫高块3d3用以对风扇3d5和加热件3d4进行支撑并固定,所述风扇3d5工作向第二传送带3b吹风,加热件3d4工作用以将风扇3d5产生的风加热。

所述加热件3d4为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加热速度块并且能够使加热面积增大。所述导向件3e包括位于第二传送带3b上的第一导向板3e1和位于第二传送带3b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导向板3e2,所述第一导向板3e1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导向板3e1沿第二传送带3b宽边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3e1均呈弧形状,两个第一导向板3e1的一端均与第二传送带3b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导向板3e1的另一端向第二传送带3b中心处延伸并构成限制通道,第二导向板3e2倾斜设置且第二导向板3e2与第二传送带3b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板3e2的另一端向第二传送带3b外延伸,第一导向板3e1用以对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进行导向,第二导向板3e2用以对脱离第二传送带3b上的板栗进行导向。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3e1均为弹性板,弹性板制成的两个第一导向板3e1具有弹性当受到较大的力使能够变化形状对自身进行保护。

所述开口装置4包括承接组件4a、第三传送带4b和开口组件4c,所述承接组件4a位于第三传送带4b输入端并与第三传送带4b相配合,所述开口组件4c架设于第三传送带4b上并与第三传送带4b相配合,所述承接组件4a包括承接架4a1、承接件4a2和用以将承接件4a2内的板栗一一码放在第三传送带4b上的码放件4d,所述承接架4a1架设于第三传送带4b上且承接件4a2搭接于承接架4a1上,码放件4d位于承接件4a2内并与承接件4a2相配合,所述开口组件4c包括定位件4c1和开口件4e,所述定位件4c1用以固定第三传送带4b上的板栗,开口件4e用以对被定位件4c1限位的板栗进行开口,承接组件4a用以承接自第二传送带3b落下的板栗,第二码放件4d用以将承接件4a2内的板一一码放在第三传送带4b上,第三传送带4b带动板栗相开口组件4c工作区域移动,定位件4c1用以将板栗固定,开口件4e对板栗进行开口。

所述承接架4a1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架4a3和第二支架4a4,所述第一支架4a3和第二支架4a4间隔设置,第一支架4a3包括支撑杆4a5和位于支撑杆4a5底部的两个支撑柱4a6,所述支撑杆4a5水平设置并与两个支撑柱4a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a3和第二支架4a4的顶部设有与承接件4a2相配合的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搭接块4a8,所述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搭接块4a8水平且间隔设置,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搭接块4a8的一端均搭接与第一支架4a3上,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搭接块4a8的另一端均搭接于第二支架4a4上,第一支架4a3和第二支架4a4用以对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支架4a4进行支撑,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搭接块4a8用以对承接件4a2进行支撑。

所述承接件4a2包括呈倒置梯形的进料板4a9和位于进料板4a9下方的方管4a10,所述进料板4a9的底部与方管4a10顶部固定连接形成一体,所述进料板4a9与第一搭接块4a7和第二搭接块4a8搭接配合,倒置梯形状的进料板4a9内能够放置更多的板栗,方管4a10用以与码放件4d抵触连接。

所述码放件4d包括码放轮4d1和码放电机4d2,所述码放轮4d1位于方管4a10内且竖直设置,所述码放轮4d1上开设有用以放置板栗的缺口4d3,所述缺口4d3设置若干个,若干个缺口4d3沿码放轮4d1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码放电机4d2水平设置,码放电机4d2的输出轴穿过放方管4a10与码放轮4d1固定连接,码放电机4d2驱动码放轮4d1旋转,码放轮4d1旋转将为缺口4d3内的板栗从方管4a10内移动至第三传送带4b上。

所述定位件4c1包括沿第三传送带4b宽边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块4c2和第二定位块4c3,所述第一定位块4c2和第二定位块4c3上均设置有定位电机4c4、定位齿条4c5和定位卡块4c6,所述定位齿条4c5搭接于第一定位块4c2上,定位电机4c4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定位齿条4c5相配合的定位齿轮4c7,所述定位卡块4c6位于定位齿条4c5的前端并与定位齿条4c5固定连接,定位电机4c4驱动其输出轴上的定位齿轮4c7旋转,定位齿轮4c7与定位支齿条相啮合推动定位卡块4c6将第三传送带4b上的板栗卡固限位。

所述开口件4e包括龙门架4e1、第一电机4e2、第一齿轮4e3、调节板4e4和切刀4e5,所述龙门架4e1架设于第一定位块4c2和第二定位块4c3上,第一电机4e2位于龙门架4e1顶部并与龙门架4e1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e3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4e2的输出轴上,第一龙门架4e1的前端设有与调节板4e4相配合的限位块4e6,所述调节板4e4竖直设置并与限位块4e6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板4e4上设有与第一齿轮4e3相啮合的齿槽,切刀4e5安装与调节板4e4的底部,龙门架4e1用以对第一电机4e2和限位块4e6进行支撑,第一电机4e2驱动第一齿轮4e3旋转,第一齿轮4e3与调节板4e4上的齿槽相啮合使调节板4e4向下移动,调节板4e4向下移动带动切刀4e5在板栗上开口,定位卡块4c6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