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466发布日期:2019-07-03 03:1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喜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



背景技术:

活喜蛋又称活珠,在南京一带甚为流行,它是优选鲜活健康种蛋,经过定向培育的13-15天鲜活鸡胚、鸭胚,一般为受精鸡鸭卵,孵化到十八天时,胚胎已经形成,放入桂皮、黄酒、精盐、等煮熟。口味鲜美,富有营养,一般做活喜蛋是将活喜蛋煮熟,为了使活喜蛋更入味会用各种调料加工成熟,通过浸泡在调料内进行蒸煮入味。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125273 U中公开的一种防烧干卤蛋锅,该一种防烧干卤蛋锅,虽然通过螺旋桨、防烧干层和蒸汽挡板能使活喜蛋在加热蒸煮卤制过程中味道更均匀,能有效的防止卤蛋装置烧干现象发生,但是,该一种防烧干卤蛋锅,在蒸煮卤制成熟后,如果卤蛋锅烧干,部分卤制品会贴合锅底,经过高温加热会使卤制品变质,如不及时发现容易使卤蛋出现烤焦等情况,而且在要蒸煮时,卤蛋能通过蛋托放置,但蒸煮后卤蛋取出比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活喜蛋食品加工的蒸煮锅易抓底烤焦和成品取出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包括锅具本体,所述锅具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所述锅具的内部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承托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在锅具的内部,所述第二承托通过第二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在锅具的内部,所述第三承托通过第三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在锅具的内部,所述第四承托通过第四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在锅具的内部,所述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上表面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开口的上表面分别依次贯穿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下表面中部和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下表面并位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与加工品活喜蛋相互适配。

可选的,所述放置口分别呈环形分布在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口不少于两环,相邻两个放置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托位于第二承托的上方,所述第二承托位于第三承托的上方,所述第三承托位于第四承托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大小依次变小,所述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均与锅具的内壁相适配。

可选的,相邻两个承托之间开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与加工品活喜蛋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并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内部,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贯穿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并位于第二支撑柱的内部,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贯穿第三支撑柱的底部并位于第三支撑柱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高度依次加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T型卡块,所述T型卡块与T型卡槽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一方面,通过放置口依次在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上放置,然后将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依次放入锅具的内部,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扣合固定,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之间的夹层与加工品活喜蛋相适配,不浪费锅具内的空间,第四承托与锅具的底部不贴合,防止锅具烧干对使加工品活喜蛋变质。

(2)、该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能对锅具的内部进行分层,使锅具的整体利用率高而且不容易使加工品活喜蛋烤焦,在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安装的同时,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同时依次叠加在一起,在加工品活喜蛋加工完成后,依次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将第一承托、第二承托、第三承托和第四承托向上取出,方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具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中:锅具1、第一承托2、第一固定装置201、第一支撑柱202、T型卡槽203、T型卡块204、第二承托3、第二固定装置301、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承托4、第三固定装置401、第三支撑柱402、第四承托5、第四固定装置501、第四支撑柱502、放置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包括锅具1本体,锅具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第四承托5与锅具1的底部不贴合,防止锅具1烧干对使加工品活喜蛋变质,锅具1的内部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201、第二固定装置301、第三固定装置401和第四固定装置501,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依次放入锅具1内,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装置201、第二固定装置301、第三固定装置401和第四固定装置501扣合固定,第一承托2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装置201活动连接在锅具1的内部,第二承托3通过第二固定装置301活动连接在锅具1的内部,第三承托4通过第三固定装置401活动连接在锅具1的内部,第四承托5通过第四固定装置501活动连接在锅具1的内部,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上表面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的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开口的上表面分别依次贯穿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下表面中部和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的下表面并位于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的内部,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插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连通,在加工品成熟后通过插杆贯穿插孔,防止蒸煮过程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太热取出不方便的问题,插杆不影响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之间的相互叠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放置口6,放置口6与加工品活喜蛋相互适配,通过放置口6将活喜蛋连接在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放置口6分别呈环形分布在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上表面,放置口6不少于两环,相邻两个放置口6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放置口6依次在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上放置,然后将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依次放入锅具1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承托2位于第二承托3的上方,第二承托3位于第三承托4的上方,第三承托4位于第四承托5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大小依次变小,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均与锅具1的内壁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承托之间开设有夹层,夹层与加工品活喜蛋相适配,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之间的夹层与加工品活喜蛋相适配,不浪费锅具1内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柱302的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柱202的底部并位于第一支撑柱202的内部,第三支撑柱402的顶部贯穿第二支撑柱302的底部并位于第二支撑柱302的内部,第四支撑柱502的顶部贯穿第三支撑柱402的底部并位于第三支撑柱402的内部,在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安装的同时,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同时依次叠加在一起,在加工品活喜蛋加工完成后,依次通过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将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向上取出,方便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的高度依次加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装置201、第二固定装置301、第三固定装置401和第四固定装置501的结构相同,第一固定装置201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卡槽2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T型卡块204,T型卡块204与T型卡槽203相适配,通过T型卡槽203与T型卡块204卡接,使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在锅具1内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锅具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锅盖,锅盖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柱202相适配的环形孔,锅盖使蒸煮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该防烧干活喜蛋食品加工专用锅,使用时,使用者将活喜蛋通过放置口6依次放入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上,依次放入锅具1内并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装置201、第二固定装置301、第三固定装置401和第四固定装置501扣合固定,加水放入调料,进行蒸煮,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蒸煮成熟后,依次通过第一支撑柱202、第二支撑柱302、第三支撑柱402和第四支撑柱502向上抬出,带动第一承托2、第二承托3、第三承托4和第四承托5向上抬出并移出锅具1外,操作简单而且方便,实用性很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