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膨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445发布日期:2019-07-03 03:14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膨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膨化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玉米膨化机。



背景技术:

饲料加工企业通常采用膨化机对玉米进行膨化,经过熟化、杀菌的膨化玉米利于肠道消化,大量用于乳猪教槽料中。现有的玉米膨化机大多为膨化机生产企业制造的标准型号机,膨化机的螺杆包括进料螺旋段、出料螺旋段以及多个依次设置在进料螺旋段与出料螺旋段之间的中段螺旋段,且中段螺旋段与中段螺旋段之间、中段螺旋段与出料螺旋段之间均设有压力环。这种标准型号的螺杆因其螺旋的螺距小,摩擦力大,经常会发生出料困难,使主机电流波动大,容易堵机,而且设置的压力环数量多,导致实际压力差并不明显,在出料口反而得不到瞬间释放效果,产品就不会具有舒、香、脆的特点,反而会很实、很硬。此外,用这种膨化机加工出来的产品容重过低,且波动范围过大(350-450g/L),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玉米膨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玉米膨化机的螺杆,该螺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进料螺旋段、中间螺旋段、第二进料螺旋段、第三进料螺旋段以及出料螺旋段,所述的第三进料螺旋段与出料螺旋段之间设有压力环。将现有螺杆中的多个中间螺旋段仅保留一个,其余的中间螺旋段替换为第二进料螺旋段、第三进料螺旋段,增加进料量,大幅提高膨化玉米产量;同时,将中间螺旋段替换为进料螺旋段后,不仅能够符合产品加工要求,还能避免产品容重过低及波动范围过大的问题。此外,将现有螺杆中的多个压力环取消,即第一进料螺旋段、中间螺旋段、第二进料螺旋段、第三进料螺旋段之间均不设置压力环,而仅在第三进料螺旋段与出料螺旋段之间设置一个压力环,让产品的压力瞬间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进料螺旋段、中间螺旋段、第二进料螺旋段、第三进料螺旋段以及出料螺旋段的螺距均为8.3-8.7cm。将现有螺杆的中间螺旋段的螺距增大为8.3-8.7c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进料螺旋段、第二进料螺旋段、第三进料螺旋段以及出料螺旋段的长度均为30-34cm,所述的中间螺旋段的长度为21-2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环的厚度为2.5-3.5cm,外径为194-196cm。增大压力环的外径,进而增加膨化腔中的压力。

一种玉米膨化机,该玉米膨化机含有所述的螺杆。

进一步地,该玉米膨化机包括膨化腔壳体,所述的螺杆设置在膨化腔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膨化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进料螺旋段相适配的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螺旋段相适配的第二进料口以及与第三进料螺旋段相适配的第三进料口。分别通过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向膨化腔壳体内加入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膨化腔壳体的一端设有与出料螺旋段相适配的出料口。

现有玉米膨化机的螺杆中,因其螺旋段的螺距小,摩擦力大,经常会发生出料困难,使主机电流波动大,容易堵机,而且使用的压力环数量多,导致实际压力差并不明显,在出料口反而得不到瞬间释放效果,产品就不会具有舒、香、脆的特点,反而会很实、很硬。膨化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使原料能在压力差大的情况下瞬间释放而达到膨胀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螺杆进行改进,取消了第二段与第三段、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的压力环,使第一段至第四段(即第一进料螺旋段至第三进料螺旋段)之间依次紧密相连,且增大了螺距,增加了进料螺旋段的数量,使出料顺畅,产量增加,同时又能保证原料在膨化腔壳体内发生淀粉糊化。到第五段(出料螺旋段)开始增加压力环,让膨化腔壳体中的压力瞬间增大,到出料口压力又瞬间释放出来,使原料也在出料口瞬间膨胀开来,达到膨化效果。正如打爆米花一样,通过瞬间释放压力,使原料瞬间膨胀,达到舒、香、脆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将原有的多个中间螺旋段替换为第二进料螺旋段及第三进料螺旋段、增大中间螺旋段的螺距、调整压力环的数量和位置,使玉米在膨化腔壳体中通过螺旋推进时更加顺畅,避免堵在螺旋中,从而加快了推进速度,提高了产品产量;同时,在第三进料螺旋段与出料螺旋段之间压力环的瞬间释放压力下,让膨化玉米形成松散蜂窝状,达到酥香的诱食效果,提高了膨化玉米的品质;

2)提高了玉米的膨化速度,喂料频率可由原来的7HZ(1.5吨,1HZ频率的喂料量为0.21吨)増到9-10HZ,单班增加膨化玉米6吨以上;而且膨化玉米容重稳定性好(410-430g/L),避免出现容重波动范围大(350-450g/L)的情况,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

3)只需对现有玉米膨化机稍加改进即可,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膨化腔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第一进料螺旋段、2—中间螺旋段、3—第二进料螺旋段、4—第三进料螺旋段、5—出料螺旋段、6—压力环、7—膨化腔壳体、8—第一进料口、9—第二进料口、10—第三进料口、1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玉米膨化机的螺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进料螺旋段1、中间螺旋段2、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第三进料螺旋段4与出料螺旋段5之间设有压力环6。

其中,第一进料螺旋段1、中间螺旋段2、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的螺距均为8.5cm。第一进料螺旋段1、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的长度均为32cm,中间螺旋段2的长度为23cm。压力环6的厚度为3cm,外径为195cm。

一种玉米膨化机,包括膨化腔壳体7,螺杆设置在膨化腔壳体7内部。如图2所示,膨化腔壳体7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进料螺旋段1相适配的第一进料口8、与第二进料螺旋段3相适配的第二进料口9以及与第三进料螺旋段4相适配的第三进料口10。膨化腔壳体7的一端设有与出料螺旋段5相适配的出料口11。

在实际应用时,分别通过第一进料口8、第二进料口9、第三进料口10向膨化腔壳体7内加入玉米原料,同时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在第一进料螺旋段1、中间螺旋段2、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的作用下,玉米原料逐渐发生淀粉糊化并向出料螺旋段5运动,最终在出料口11瞬间膨胀,成为膨化玉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料螺旋段1、中间螺旋段2、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的螺距均为8.3cm。第一进料螺旋段1、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的长度均为30cm,中间螺旋段2的长度为21cm。压力环6的厚度为2.5cm,外径为194cm,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料螺旋段1、中间螺旋段2、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的螺距均为8.7cm。第一进料螺旋段1、第二进料螺旋段3、第三进料螺旋段4以及出料螺旋段5的长度均为34cm,中间螺旋段2的长度为25cm。压力环6的厚度为3.5cm,外径为196cm,其余同实施例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