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胃肠道和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0486发布日期:2019-04-20 05:4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胃肠道和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对健康非常有益,能将营养成分分解,能帮助免疫系统抵挡危险的细菌。益生菌产品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益生菌产品逐步获得大众的青睐。现有益生菌产品单一,对肠胃的保健功能有待于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胃肠道和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用于解决现有益生菌产品单一,对肠胃的保健功能有待于提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物,包括:益生菌和增强免疫力物质;所述增强免疫力物质选自牛初乳粉、n-乙酰神经氨酸、乳铁蛋白和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以益生菌为基础,将益生菌和增强免疫力物质结合使用,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物能够显著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乳酸菌和两种增强免疫力物质结合使用,对增强免疫力具有协同作用,并且,本发明组合物适合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小。本发明组合物能够对抗病毒与细菌,增强儿童免疫力,同时改善儿童的肠胃功能,让儿童远离疾病,减少病假。本发明组合物中,益生菌与增强免疫力物质搭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水分活度低,能有效保证益生菌的存活;食用量小,一天一片/袋,具有较佳的市场前景。优选的,所述益生菌和所述增强免疫力物质的质量比为1~10:15~40。优选的,益生菌的活菌数为1*108~1*1011cfu/g。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的菌种选自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嗜热链球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的菌种为卫生部公布的可食用的菌种。优选的,还包括:膳食纤维;所述益生菌与所述膳食纤维的质量比为1~10:20~70。本发明中,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或低聚果糖。优选的,还包括:糖醇;所述益生菌与所述糖醇的质量比为1~5:0~40。本发明中,糖醇包括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和/或异麦芽酮糖醇。本发明组合物还可包括乳糖。优选的,还包括:果汁粉;所述益生菌与所述果汁粉的质量比为1~5:0~40。本发明中,益生菌、增强免疫力物质、膳食纤维、糖醇+果汁粉的质量比优选为(1~5):(15~40):(10~70):(0~7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胃肠道和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健品,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合物和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优选的,所述保健品的剂型选自片剂、粉剂或胶囊。本发明中,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按每批用量准确称量进行备料,并将原料按配方量进行称量,根据原料性状选择是否粉碎、预混或过筛;将益生菌、增强免疫力物质、膳食纤维、糖醇和果汁粉置于混合机中,混合至混合原料色泽质地均匀;用压片机进行压片,定期检查片重差异。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按每批用量准确称量进行备料,并将原料按配方量进行称量,根据原料性状选择是否粉碎、预混或过筛;将益生菌、增强免疫力物质和膳食纤维置于混合机中,混合至混合原料色泽质地均匀;再用粉剂包装机进行袋包,定期检查袋包差异。表1本发明粉剂配方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按每批用量准确称量进行备料,并将原料按配方量进行称量,根据原料性状选择是否粉碎、预混或过筛;将益生菌、增强免疫力物质和膳食纤维置于混合机中,混合至混合原料色泽质地均匀;再用胶囊包装机进行内容物填充,定期检查胶囊差异。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益生菌和增强免疫力物质;所述增强免疫力物质选自牛初乳粉、n-乙酰神经氨酸、乳铁蛋白和乳清蛋白中的两种以上。本发明以益生菌为基础,将益生菌和增强免疫力物质结合使用,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物能够显著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乳酸菌和两种增强免疫力物质结合使用,对增强免疫力具有协同作用,并且,本发明组合物适合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小。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胃肠道和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用于解决现有益生菌产品单一,对肠胃的保健功能有待于提高的问题。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不同组别的供试品,不同组别的供试品的原料如表2所示。表2不同组别的供试品本实施例选用spf级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70只,体重为18~22克进行实验,实验环境条件:实验动物室温度22~25℃,相对湿度55~70%。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10只小鼠为1组,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包括对照组1(给予去离子水)、对照组2(给予牛初乳粉单剂)、对照组3(给予n-乙酰神经氨酸单剂)、对照组4(给予乳酸菌单剂)、实验组1(给予牛初乳粉和乳酸菌)、实验组2(给予乳酸菌和n-乙酰神经氨酸)和实验组3(给予牛初乳粉、乳酸菌和n-乙酰神经氨酸),各组均按0.016g/kg.bw经口灌胃,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30天。采用jerne改良玻片法进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具体实验方法为:取脱纤维的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10min(2000r/min),用生理盐水将压积绵羊红细胞配成2%(v/v)的细胞悬液,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2ml。将免疫后5天的小鼠处死,取脾,轻轻磨碎,用hank's液制成细胞悬液,200目筛网过滤,洗涤、离心2次,最后将细胞悬浮在5mlrpmi1640培养液中。将表层培养基(1g琼脂糖加双蒸水至100ml)加热溶解后,放45~50℃水浴保温,与等量ph7.2~7.4、2倍浓度的hank's液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0.5ml,再向管内加入用sa液配制的10%绵羊红细胞50μl(v/v)、25μl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后倾倒于已刷琼脂糖薄层的玻片上,待凝固后,将玻片平扣放在破片架上,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1.5h,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1:8)加入玻片架凹槽内,继续孵育1.5h,计数溶血空斑数。用空斑数/106脾细胞表示抗体生成细胞数,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表明,与对照组1至对照组4相比,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供试品能够显著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数目(p<0.05),说明乳酸菌和增强免疫力物质可增强免疫,对增强免疫力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实验组3供试品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效果最显著。表3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结果实施例2本实施例进行人体实验,受试者在受试期间保持平时的生活和伙食习惯。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实验组3供试品和对照组2供试品,每天1次,每次1g,连续服用7天。本实验中,1)粪便性状根据布里斯托(bristol)粪便性状分类法将粪便性状分为i-iii级,统计积分值。i级(0分):像香肠或蛇,平滑而且软;像香肠,但在它的表面有裂痕;软的团块,有明显的边缘(容易排出)ii级(1分):香肠形状,但有团块;松散的块状,边缘粗糙,像泥浆状的粪便iii级(2分):分离的硬团,像果核(不易排出);2)日常饮食情况需注意纤维素类食物的比例;3)记录有无不良反应(恶心、胀气、腹泻、腹痛及粪便异常等)。4)功效性观察的质量控制:70%调查表格复核,电话提示和面对面咨询进行随访,人均1-2次/周;膳食调查采用统一规格的食物估重图片,减少食物估重的误差。5)功效性观察:每日对受试者进行询问并记录,同时记录受试者服用受试样品前6天及试验时的情况。6)每日排便次数: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的变化。7)排便状况:根据排便困难程度(腹痛或肛门灼烧感、下坠感、不适感,有否变频但排便困难而量少等症状)分为i-iv级,统计积分值。i级(0分):排便正常ii级(1分):仅有下坠感、不适感iii级(2分):下坠感、不适感明显,或有便频但排便困难而量少,较少出现腹痛或肛门灼烧感iv级(3分):经常出现腹痛或肛门灼烧感,影响排便结果判定受试前后实验组自身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两项指标中一项指标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受试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任一项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可判定该供试品具有通便功能的作用。结果请参阅表4和表5,分别为受试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便秘程度的自身比较,表4表明,受试前后自身比较,实验组的排便次数增加(p<0.01)、排便状况、粪便性状均有改善(p<0.01)。对照组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5表明,受试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排便次数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排便状况及粪便性状也均有改善,显著差异(p<0.01),上述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供试品能够改善胃肠道。表4受试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便秘程度的自身比较(x±sd)表5试食后两组便秘程度的组间比较组别例数排便次数(次/周)排便状况(积分)粪便性状(积分)实验组552.98±0.850.82±0.700.82±0.51对照组541.56±0.541.50±0.611.31±0.54组件比较p值0.0000.0000.00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