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复方油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566发布日期:2019-08-09 23:33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复方油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抑菌剂就是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抑菌剂可能无法杀死细菌,但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阻止细菌滋生过多、危害健康。周遭的病菌,时时刻刻在侵害我们的身体,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都可以应付这些病菌的入侵。但如果病菌突然大量繁殖,超过了防御系统所能应付的范围,我们就会生病。因此,就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抑制细菌的滋生是很重要的。随着社会进步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抗菌药物上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就是抗生素类药物的过度使用。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细菌来说会产生耐药性,也就是说过多的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对其产生抵抗力,从而使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此种危害的结果是药物疗效降低,疾病更难治,也浪费厂物质与钱财。滥用抗生素引发的毒性反应更不可忽视,有些抗生素易引起耳鸣、耳聋,有些易损伤肝脏、肾脏等。有些人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招致永久性耳聋,也有的老年人和小儿造成肾衰,真是得不偿失。还有人轻病滥用抗生素引发了新的更重的感染,原病末除又添新病。为了弥补上述抑菌药产生副作用的不足,以及适用于轻度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有必要开发一种以天然物质为原料增加有效抑菌成分,使其不具有上述副作用或者对细胞毒性的危害。醋酸氯己定具有广泛的抗菌谱,除细菌芽孢外,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和一些具有脂质外膜的病毒(包括hiv)均具有杀菌活性。通常醋酸氯己定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要强于革兰氏阴性菌。相比之下,分枝杆菌通常对醋酸氯己定不敏感。带正电荷的醋酸氯己定分子被细菌细胞壁中带负电荷的磷脂所吸引。在低浓度(<0.5%)时,chg是抑菌剂,可改变细胞壁导致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和细胞内成分外漏。在较高浓度(≥0.5%)时,chg是杀菌剂,在细胞质组分凝固和蛋白质、核酸沉淀后引起细胞死亡。微生物对醋酸氯己定的内在耐药性部分是由于降解酶和细胞的不渗透性。与革兰氏阳性菌相比,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更为复杂,而且由于革兰氏阳性菌缺乏外部的细胞膜,高分子量化合物渗透到细胞靶位通常受阻。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杀菌剂也不太敏感。对醋酸氯己定表现出高水平内在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变形杆菌和普罗威登斯菌。因此,提供一种渗透性强、抑菌性强的组合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供抑菌作用好,安全、无毒副作用且见效快的复方油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主要通过红花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葵花籽油、山茶油、六种物质复配,添加有效抑菌成分醋酸氯己定,通过协同作用可以同时抑制多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菌功效,抑菌效果显著,安全有效,稳定均一,使用便捷,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广大群众当中。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所述组分混合后经光波照射。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15~35℃。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混合的搅拌速度为60rpm~120rpm,所述混合的时间为30min~60min。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光波为远红外光波,所述光波的波长为25μm~500μm,所述照射的温度为37℃~40℃,所述照射的时间为12h~24h。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混合具体为: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亚临界低温萃取得到的红花籽油5.0%、花生油5.0%、葵花油0.8%,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核桃油3%、葵花籽油2%,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按照重量百分比山茶油0.5%、醋酸氯己定0.1%,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将1份混合物a,1份混合物b及1份混合物c按照重量百分比加入,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作为油状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组合物或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在制备抑菌、抗感染、提高免疫力、修复创伤的制剂、药物和/或日化用品中的应用。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或大肠杆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剂,包括所述组合物或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以及可接受的助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药物,包括所述组合物或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以及药物上可接受的辅料。本发明还提供了日化用品,包括所述组合物或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以及可接受的助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复方油状组合物,它是由红花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葵花籽油、山茶油添加有效抑菌成分醋酸氯己定,经光波照射加工而成。通过这种技术赋予物质显著的分子耦合特征以及强大的抑菌功能,显著提高皮肤渗透率和抑菌率,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增殖生长,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安全持续长效。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复方油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天然植物制备的油状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花籽油80%~81%、花生油9%~10%、亚麻籽油4.1%~4.7%、葵花籽油1.4%~2.2%、山茶油0.4%~0.6%、核桃油2.5%~3%、醋酸氯己定0.05%~0.1%。所述的这种油状组合物,优选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花籽油81%、花生油9%、亚麻籽油4.5%、葵花籽油2%、山茶油0.5%、核桃油3%、醋酸氯己定0.1%。所述的这种油状组合物,最终优选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花籽油81%、花生油9%、亚麻籽油4.5%、葵花籽油2%、山茶油0.5%、核桃油3%、醋酸氯己定0.1%。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红花籽油是由红花籽经过净选,50±2℃烘干,粉碎后,经溶剂浸泡1h,通过亚临界低温萃取得到的。所述亚临界低温萃取具体为:取所述红花籽与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7)混合后浸泡1h,于萃取温度为313~315k,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为0.3~0.4m3/h的条件下,萃取1h,从分离釜中取得红花籽油。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花生油是由花生经过净选,50±2℃烘干,粉碎后,通过亚临界低温萃取得到的。所述亚临界低温萃取具体为:取所述花生于萃取温度为316~318k,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为0.3~0.4m3/h的条件下,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花生油。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亚麻籽油是是由亚麻籽经过净选,磨浆后经60℃以下烘干,超声波处理0.5h,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体为:取所述亚麻籽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于萃取温度为313~315k,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为0.3~0.4m3/h的条件下,萃取1h,从分离釜中取得亚麻籽油。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葵花籽油是由葵花籽洗净后60℃以下烘干,粉碎过筛后,加入定量溶剂浸泡1h,通过亚临界低温萃取得到的。所述亚临界低温萃取具体为:取所述葵花籽与与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6)混合后浸泡1h,于萃取温度为314~316k,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为0.3~0.4m3/h的条件下,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葵花油。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核桃油是由核桃经过净选,磨浆后经50℃以下烘干,加入定量溶剂后,超声波处理0.5h,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体为:取所述核桃与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5)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6~318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核桃油。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山茶油是由油茶籽经过净选,加入定量溶剂后,超声波处理0.5h,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体为:取所述山茶与与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5)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6~318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山茶油。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种油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便,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其制备工艺特征是:1)将上述重量份的天然植物拣去杂质,清理干净,备用;2)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最终优选的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压榨取得到的花生油9%、亚麻籽油4.5%、葵花籽油2%、山茶油0.5%、核桃油3%、醋酸氯己定0.1%。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3)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最终优选的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浸出取得到的红花籽油81%,添加醋酸氯己定0.1%,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4)将1份混合物a,1份混合物b及1份混合物c加入按照重量百分比,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上述复方油状组合物在修复创伤,抗感染、抑菌、作用。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上述复方油状组合物在抑菌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油状药物组合物可作为上述外用药物的活性成分,与药用辅料制成各种外用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软膏剂、喷雾剂、气雾剂、巴布膜剂、涂剂、涂膜剂、酊剂、油剂、凝胶剂、或硬膏剂等。优选的,该抑菌油状组合物还包括药物辅料。所述的辅料包括下列物质中的至少一种:溶剂、抛射剂、增溶剂、稳定剂、助流剂、矫味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粘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整合剂、乳化剂、着色剂、粘合剂、增塑剂、崩解剂、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润滑剂、渗透压调节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助滤剂、释放阻滞剂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较强抑制微生物增殖生长作用,能快速与有害微生物发生抑制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大肠杆菌以及其他细菌所引起的身体不适等亚健康问题,及即时消除异味,可以用于皮肤抑菌处理,口腔抑菌处理及阴道抑菌处理,完全卫生,无毒副作用,持续长效。脂溶性溶剂易于皮肤吸收、具有加速皮肤愈合功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复方油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所用原料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取上述组分于15℃、搅拌速度为120rpm的条件下混合30min,经远红外光波(波长为25μm)于37℃照射24h。实施例2取上述组分于35℃、搅拌速度为90rpm的条件下混合60min,经远红外光波(波长为500μm)于40℃照射12h。实施例3取上述组分于25℃、搅拌速度为60rpm的条件下混合45min,经远红外光波(波长为250μm)于38℃照射18h。实施例4:用天然植物制备的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为高渗透力小分子按摩油,经由如下工艺步骤制成:步骤1:取红花籽拣去杂质,清理干净,50±2℃烘干,备用。按照质量称取烘干后的红花籽1kg粉碎过40目筛,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7)浸泡1h,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3~315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红花籽油。步骤2:取花生拣去杂质,清理干净,50±2℃烘干,备用。按照质量称取烘干后的花生1kg粉碎过30目筛,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6~318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花生油。步骤3:取葵花籽拣去杂质,清理干净,60℃以下烘干,备用。按照质量称取烘干后的葵花籽1kg粉碎过50目筛,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6)浸泡1h,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4~316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葵花油。步骤4:取亚麻籽拣去杂质,清理干净,蒸熟,备用。按照质量称取亚麻籽1kg磨浆后经60℃以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3~315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亚麻籽油。步骤5:取核桃拣去杂质,清理干净,蒸熟,备用。按照质量称取核桃1kg磨浆后经50℃以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5)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6~318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核桃油。步骤6:取山茶拣去杂质,清理干净,蒸熟,备用。按照质量称取山茶1kg磨浆后经60℃以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6)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3~315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山茶油。步骤7: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亚麻籽油3%、核桃油2%,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8:按照重量百分比葵花籽油4.0%、花生油10.0%、红花籽油81%,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步骤9:按照重量百分比山茶油0.5%、醋酸氯己定0.1%,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步骤10:将1份混合物a,1份混合物b及1份混合物c按照重量百分比加入,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作为油状组合物。实施例5:一种用天然植物制备的一种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高渗透力小分子按摩油,经由如下工艺步骤制成:步骤1:取红花籽拣去杂质,清理干净,50±2℃烘干,备用。按照质量称取烘干后的红花籽1kg粉碎过40目筛,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7)浸泡1h,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3~315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红花籽油。步骤2:取花生拣去杂质,清理干净,50±2℃烘干,备用。按照质量称取烘干后的花生1kg粉碎过30目筛,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6~318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花生油。步骤3:取亚麻籽拣去杂质,清理干净,60℃以下烘干,备用。按照质量称取烘干后的亚麻籽1kg粉碎过50目筛,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4~316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亚麻油。步骤4: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亚临界低温萃取得到的红花籽油5.0%、花生油5.0%、亚麻油0.8%,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5:取核桃拣去杂质,清理干净,蒸熟,备用。按照质量称取核桃1kg磨浆后经60℃以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6)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3~315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核桃油。步骤6:取葵花籽拣去杂质,清理干净,蒸熟,备用。按照质量称取葵花籽1kg磨浆后经50℃以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5)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6~318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葵花籽油。步骤7:取山茶拣去杂质,清理干净,蒸熟,备用。按照质量称取山茶1kg磨浆后经60℃以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加入定量溶剂二甲醚(料液比为1:6)浸泡1h,超声波处理0.5h,超声波功率为200w。装入萃取器盛料框中,打开加热器,萃取温度控制在313~315k,开启高压泵,设定萃取压力为30±1mpa,流体流量控制在0.3~0.4m3/h,萃取时间为1h,从分离釜中取得山茶油。步骤8:按照重量百分比取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核桃油3%、葵花籽油2%,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步骤9:按照重量百分比山茶油0.5%、醋酸氯己定0.1%,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步骤10:将1份混合物a,1份混合物b及1份混合物c按照重量百分比加入,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作为油状组合物。实施例6:分别以实施例1~5的天然植物制备的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4079-2010》进行感官、理化实验数据对比,具详尽试验对比数据如表1。表1实施例1~5制得的组合物感官、理化实验数据对比通过试验对比,实施例1~5制得的组合物无本质性差异,考虑本品为液体状态的称量问题及便于日后工业化生产,所述的复方油状组合物,进一步优选实施例5。实施例7:分别以实施例1~5利用天然植物制备的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考察“渗透吸收速度、抗氧化稳定性”,具详尽试验对比数据如表2。对照组:斧标正红花油。表2实施例1~5制得的组合物性能实验数据对比注:*示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备注:1)粘度测定采用毛细管法;2)渗透吸收速度是在人手背上使用后的感受。通过试验对比,实施例1至5制得的组合物无本质性差异,考虑本品为液体状态的称量问题及便于日后工业化生产,所述的按摩精油,进一步优选实施例5。实施例8: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制得的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考察抑菌测试。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见表3。从表3看出,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表3还可以看出,复方油状药物组合物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表3抑菌作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大肠杆菌9.8mm12.91mm11.07mm12.98mm10.98mm白色念珠菌9.1mm13.0112.02mm13.25mm12.18mm金黄色葡萄球菌10.07mm13.07mm12.01mm13.10mm12.26mm芽胞杆菌10.0112.91mm12.31mm12.98mm12.44mm鼠伤寒沙门氏菌9.1mm12.98mm12.17mm12.77mm11.99mm铜绿假单胞菌8.9mm12.1mm10.1mm12.8mm10.4mm实施例9:片剂用含有权利要求1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1组合物为例)25g,按照药剂学一般压片法加辅料混匀后,压制成100片。实施例10:胶囊剂用含有权利要求2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2组合物为例)25g,按照药剂学胶囊剂的要求将辅料混匀后,装入100个空心胶囊。实施例11:注射剂用含有权利要求3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3组合物为例)25g,按照药剂学常规方法,进行活性炭吸附,经0.6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填入氮气罐制成水针制剂,共灌装100瓶。实施例12:气雾剂用含有权利要求4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4组合物为例)10g,用适量丙二醇溶解后,加入蒸馏水及其他辐料后,制成500ml的澄清溶液即得。实施例13:栓剂用含有权利要求5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5组合物为例)10g,将之研细加入甘油适量,研匀后加入已熔化的甘油明胶,研磨均匀,倾入已涂润滑剂的模型中,制得栓剂50颗。实施例14:膜剂用含有权利要求1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1组合物为例)10g,将聚乙烯醇、药用甘油、水等搅拌膨胀后加热溶解,80目筛网过滤,再将实施例1化合物加入到滤液中搅拌溶解,涂膜机制膜100片。实施例15:滴丸剂用含有权利要求2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2组合物为例))10g,与明胶等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低温液体石蜡中,共制得滴丸1000丸。实施例16:外用搽剂用含有权利要求4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4组合物为例)10g,按照常规药剂学方法与乳化剂等辅料混合研磨,再加蒸馏水至200ml制得。实施例17:软膏剂用含有权利要求5中油状组合物(以实施例5组合物为例)10g,研细后与凡士林等油性基质500g研匀制得。实施例18:皮肤渗透性试验1.首先选择一个皮毛光亮没有破损,健康的家兔,在对其饲养10天后保证健康无病。2.选择对皮肤无刺激的人用脱毛剂进行脱毛。3.对实验兔子做最后观察确定活泼健康。4.选择兔子皮厚度比较平均的腹部位置进行前期剪毛。5.将兔子毛剪断后轻轻给兔子涂抹人用脱毛剂。6.整个过程中保证兔子是鲜活状态。7.去毛完成后将兔子杀死,迅速取皮。8.将肚皮分切成6份待检。9.将表皮滤干水分后称重2.7418g,取适量样品用棉签涂抹于表皮表面,涂抹20分钟,将表面的样品擦拭干净,称重2.9399g,表皮增重0.1981g。10.用乙醇浸泡表皮,超声萃取,取萃取液及样品液分别做气质,对比成分。取萃取液及样品液分别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机测试,分别对比分析gc-ms数据,根据其结果显示样品具有渗透性,以下为详细有效成分对比。对照组c1:斧标正红花油(药品);对照组c2:阿芙茶树精油(化妆品);实验组1:本发明提供的各组合物的原料的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同实施例2),编号85184-s-0;实验组2: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组合物,编号为85184-s-4;实验组3: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组合物,编号为85184-s-17。结果如下:表4对照组c1的检测结果表5对照组c1的检测结果表6对照组c1的检测结果中药中其他成分含量%中药中其他成分含量%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0.259%2-亚油酸甘油酯0.986%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0.283%亚麻酰氯0.948%环癸硅氧烷,二十碳六烯酸0.117%--表7对照组c2的检测结果表8对照组c2的检测结果中药中其他成分含量%萃取液其他成分含量%3-蒈烯0.024%水杨酸甲酯1.121%莰烯0.327%肉桂醛0.055%苯甲醛0.047%丁香酚0.057%桧烯1.027%亚油酸乙酯0.038%β-月桂烯0.062%亚油酸8.406%水芹烯0.053%反亚油酸甲酯(c18∶2)0.132%3-蒈烯0.009%水杨酸甲酯54.525%柠檬烯0.229%d-香茅醇0.268%苯甲醇0.261%反式2,6-壬二醛0.010%芳樟醇0.185%香叶醇0.703%香茅醛1.052%1-苯基炔丙醇5.536%黄樟素0.026%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0.028%表9实验组的检测结果注:*示与实验组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实验组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示与实验组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实验组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由表9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2改进工艺之前制得的组合物,渗透率与实验组1相比反而降低,表明改进前的工艺存在纰漏和需要改进之处。实验组3为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制得的组合物,有渗透率可以看出,与实验组1、实验组2相比具有显著(p<0.05)提高,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制得的组合物具有更好的渗透效率,能够穿透皮肤直达病灶。表10样品s-17(实施例2制得的组合物)的检测结果表11样品s-17(实施例2制得的组合物)的检测结果表12样品s-4(实施例1制得的组合物)的检测结果共同有效成分样品液含量%萃取液含量%渗透率%松油烯0.294%0.027%9.184%4-萜烯醇1.112%0.168%15.108%表13样品s-4(实施例1制得的组合物)的检测结果中药中其他成分含量%萃取液其他成分含量%丙烷0.811gamma-萜品烯,松油烯0.059α-蒎烯2.286亚油酸2.1294-异丙基甲苯0.312--表14样品s-4(实施例1制得的组合物)的检测结果表15样品s-0(原料)的检测结果共同有效成分样品液含量%萃取液含量%渗透率%4-萜烯醇0.204%0.027%13.235甲基亚麻油酸酯0.948%0.104%10.9702,4-癸二烯醛0.246%0.034%13.821表16样品s-0(原料)的检测结果表17样品s-0(原料)的检测结果取实施例3~5制得的组合物以及实施例6~17制得的制剂进行上述皮肤渗透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2制得的组合物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皮肤渗透效果较好,与对照组c1~c2相比,显著提高(p<0.05)。实施例19:抑菌试验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记载进行抑菌试验。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菌悬液及根据抑菌剂特定用途所用的其他菌悬液。实验组: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组合物。检验原理:利用抑菌剂不断溶解经琼脂扩散形成不同浓度梯度,以显示其抑菌作用。试验通过抑菌环大小以判断其是否具有抑菌能力。本试验适用于抑菌剂与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鉴定。试验器材:(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菌悬液及根据抑菌剂特定用途所用的其他菌悬液。(2)抑菌剂载体(5mm直径圆形新华一号定性滤纸片,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置120℃烤干2h,保存备用)。(3)活菌培养计数所需器材。(4)微量移液器(5μl~50μl,可调试)。(5)游标卡尺。(6)营养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与沙堡琼脂培养基。操作程序:(1)抑菌片的制备:对液体抑菌剂,取无菌并干燥的滤纸片,每片滴加实际使用浓度抑菌剂溶液20μl,然后将滤纸片平放于清洁的无菌平皿内,开盖置温箱(37℃)中烤干,或置室温下自然干燥后备用。溶出性抗(抑)菌产品,可直接制成直径为5mm,厚不超过4mm圆片(块),每4片(块)一组。(2)阴性对照样片的制备:取无菌干燥滤纸片,每片滴加无菌蒸馏水20μl,干燥后备用。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阴性对照样本,应取同种材质不含抑菌成分的样品,制成与试验组大小相同的样片(块)。(3)试验菌的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浓度为5×105cfu/ml~5×106cfu/ml试验菌悬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均匀涂抹3次,每涂抹1次,平板应转动60°,最后将棉拭子绕平板边缘涂抹一周。盖好平皿,置室温干燥5min。(4)抑菌剂样片贴放:每次试验贴放1个染菌平板,每个平板贴放4片试验样片,1片阴性对照样片,共5片。用无菌镊子取样片贴放于平板表面。各样片中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平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贴放好后,用无菌镊子轻压样片,使其紧贴于平板表面。盖好平皿,置37℃温箱,培养16h~18h,观察结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包括贴片)并记录。试验重复3次。测量抑菌环时,应选均匀而完全无菌生长的抑菌环进行。测量其直径应以抑菌环外沿为界。评价规定:(1)抑菌作用的判断: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为有抑菌作用。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mm者,判为无抑菌作用。(2)3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3)阴性对照组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注意事项:(1)每次试验均应设置阴性对照,不可省略。在报告中亦必须将对照组的结果列出。(2)接种用细菌悬液的浓度应符合要求。浓度过低,接种菌量少,抑菌环常因之增大;浓度过高,接种量过多,抑菌环则可减小。(3)应保持琼脂浓度的准确性,否则可影响抑菌环的大小。(4)培养时间不得超过18h。培养过久,部分细菌可恢复生长,抑菌环变小。(5)抑菌环直径可售抑菌剂的量、抑菌性能和干湿度影响。故抑菌剂滤纸片应在试验当天制备。表18对照组的抑菌结果表19实验组的抑菌结果取实施例1、3~5制得的组合物以及实施例6~17制得的制剂进行上述抑菌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2制得的组合物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有效抑菌。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