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9282发布日期:2019-09-17 22:3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涉及的是一种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还涉及上述方法中所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马铃薯rs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的方法:(1)压热法:压热处理是常用的制备rs方法之一,高温高压下淀粉乳完全糊化,经老化回生后进而得到rs。(2)酶解压热法:在压热处理基础上可增加酶法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rs产量。当支链淀粉侧链上至少存在2个葡萄糖残基时,脱支酶如普鲁兰酶可水解a-1,6糖苷键。另外,α-淀粉酶可切断α–1,4葡萄糖苷键,从而迅速切断淀粉分子链,生成短链更有利于晶体结构生成。(3)韧化处理:韧化处理是指配成水分含量40%以上的淀粉乳,在玻璃化转化温度与糊化温度之间(马铃薯淀粉约50℃)处理淀粉的一种方法。韧化处理过程促进rs的形成主要是实现淀粉晶体内部重新排列,使得结晶度提高,结晶构型更为紧密,从而增强抵抗酶的作用。(4)酸水解法:原淀粉在低温下配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用无机酸处理适度时间,可形成rs。其原理是淀粉颗粒采用稀盐酸等水解,无定型区可完全反应,而结晶区则以反应残余物的形式保留下来。(5)微波法:微波处理可以增加直链淀粉的含量,其原因是微波处理降解部分支链淀粉,产生许多新的分子量小的直链淀粉,微波辐射处理使温度上升迅速,淀粉糊化冷却后有利于淀粉晶核形成。(6)超声法:超声波由于具有空化作用、热作用,可产生机械力化学效应,其产生高温高压断裂分子链,利用超声波可降解淀粉,使结晶型态改变,同时超声作用可改变淀粉分子量,使分子量分布范围更窄。超声处理往往与酶处理相结合,从而提高酶解速率,缩短了rs制备的时间。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是指在健康人体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中的一类淀粉。在大肠内能够被微生物发酵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有利于有益菌群生长,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摄入rs含量高的食品可降低餐后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有效抑制糖尿病患者餐后升糖指数,能够很好地控制糖尿病人病情。制备抗性淀粉的方法有多种,微波是一种安全无害的物理处理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降解不稳固的支链淀粉从而增加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另一方面微波处理可以使淀粉内部迅速升温使淀粉吸水膨胀发生糊化,低温处理后可使淀粉老化回生淀粉分子之间因氢键相互接触相互交织形成网格结构,最后重新结晶,但是因为目前微波处理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居多,与之匹配的适合工业化的微波反应设备、装置、材料的研制严重滞后,阻碍了微波在抗性淀粉产业中的应用,因此研发一种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设备非常必要。王洁等人在《食品科技》2016年第41卷第04期中发表了《微波韧化辅助制备马铃薯抗生淀粉性质的研究》一文中,披露了如下的方法:将马铃薯清洗去皮,破碎,微波处理,筛分,洗涤精制,韧化处理,冷却老化,抽滤,脱水干燥,获得马铃薯淀粉。薯水比1:3,在微波功率500w下微波处理200s,经水洗涤筛分,配成水含量为60%的淀粉乳,在55℃、韧化处理18小时,然后于4℃下冷藏24小时,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在此条件下rs含量为26.85%。上述的工艺处理,其中的rs含量为26.85%,其rs含量仍然有提高的空间。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系统,该微波处理系统可实现连接的微波反应,而且可以提高抗消化淀粉的形成量。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对淀粉乳加热、冷却、微波处理、超高压处理,再次冷却,洗涤,过滤,韧化处理,老化,干燥,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具体,上述的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对淀粉乳加热、冷却、微波处理、超高压处理,再次冷却,洗涤,过滤,韧化处理,老化,干燥,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上述的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制备马铃薯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经冷却后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然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超高压处理,再进入冷却罐冷却;(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充分搅拌,静置,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在淀粉乳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恒温振荡,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韧化处理过的淀粉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老化,抽滤,热风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或者是,(1)制备马铃薯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经冷却后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同时高压处理,再进入冷却罐冷却;(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充分搅拌,静置,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在淀粉乳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恒温振荡,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韧化处理过的淀粉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老化,抽滤,热风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优选的,(1)中,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水,打浆,静置,过滤,用水洗涤,滤渣继续加水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优选的,(1)中,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1.5~3,打浆,静置2~4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继续加水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0~60℃,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0~35℃,将冷却后的原料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反应罐中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超高压处理,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加压处理的压力为550~600mpa;或者是,(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0~60℃,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0~35℃,将冷却后的原料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反应罐中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同时加压处理,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加压处理的压力为80~12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优选的,上述的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1.5~3,打浆,静置2~4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继续加水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0~60℃,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0~35℃,将冷却后的原料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反应罐中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后再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超高压处理,然后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加压处理的压力为550~60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或者是,(1)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1.5~3,打浆,静置2~4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继续加水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0~60℃,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0~35℃,将冷却后的原料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反应罐中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同时加压处理,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加压处理的压力为80~12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上述的方法中所用的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系统,包括混合加热罐、混合冷却罐、反应罐、超高压容器和冷却罐,所述混合加热罐、混合冷却罐、反应罐、超高压容器和冷却罐分别通过带有送料泵和逆止阀的送料管顺次连接;混合加热罐的外侧包覆有加热夹套,混合加热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侧面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混合加热罐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混合冷却罐的外侧包覆有冷却夹套,所述混合冷却罐的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所述混合冷却罐的侧面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侧面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水平螺旋送料杆,且反应罐的顶部位于水平螺旋送料杆进料端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反应罐中位于水平螺旋送料杆出料端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反应罐内位于水平螺旋送料杆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微波发生器;反应罐与超高压容器相连接;冷却罐的外侧包覆有冷却夹套,冷却罐的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所述冷却罐的侧面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反应罐的顶部连接有冷凝管;送料泵和逆止阀在送料管上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动力装置为电动机;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和均匀设置有搅拌杆上的多组搅拌叶片;加热夹套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加热夹套内的加热介质为热蒸汽。冷却夹套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冷却夹套内的冷却介质为冷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从工艺改进,先加热处理淀粉乳液,再冷却,然后通过微波处理,再次冷却,恒温振荡,提高马铃薯淀粉的抗消化性;与
背景技术
中所提到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在微波处理之前进行过一次冷却,然后再进入反应罐中进行微波处理;另外,本发明在对淀粉乳微波处理之后,再采用超高压处理,进一步提高淀粉的增抗性能;(2)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系统中,淀粉原料经过多次的加热、冷却,有助于淀粉分子的有序化和凝沉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抗性淀粉的形成量。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a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合加热罐,2-混合冷却罐,3-送料泵,4-电动机,5-反应罐,6-微波发生器,7-水平螺旋送料杆,8-冷却罐,9-冷却夹套,10-搅拌机构,11-冷凝管,12-逆止阀,13-送料管,14-加热夹套,15-搅拌杆,16-搅拌叶片,17-超高压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a一种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混合加热罐1、混合冷却罐2、反应罐5、超高压容器17和冷却罐8,混合加热罐1、混合冷却罐2、反应罐5和冷却罐8分别通过带有送料泵3和逆止阀12的送料管13顺次连接,送料泵3和逆止阀12在送料管13上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通过送料泵3可以将上一工序中的淀粉泵送至下一工序,且输送过程中逆止阀12可以保证物料不会倒流。混合加热罐1的外侧包覆有加热夹套14,加热夹套14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加热夹套14内的加热介质为热蒸汽,通过热蒸汽对混合加热罐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混合加热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侧面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通过进料口向混合加热罐1内加料,出料口与送料管13连接。混合加热罐1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10,动力装置为电动机4,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15和均匀设置有搅拌杆15上的多组搅拌叶片16,电动机4的输出轴与搅拌杆15的上端固连,通过电动机4驱动搅拌杆15转动,实现搅拌叶片16对淀粉物料的混合搅拌。混合冷却罐2的外侧包覆有冷却夹套9,冷却夹套9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冷却夹套9内的冷却介质为冷水,通过冷水将由混合加热罐1进入混合冷却罐2内的淀粉物料进行冷却。混合冷却罐2的侧面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侧面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混合冷却罐2和混合加热罐1之间的送料管13连接,出料口与混合冷却罐2和反应罐5之间的送料管13连接。混合冷却罐2的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10,动力装置为电动机4,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15和均匀设置有搅拌杆15上的多组搅拌叶片16,电动机4的输出轴与搅拌杆15的上端固连,通过电动机4驱动搅拌杆15及搅拌叶片16转动,既可以实现物料的混合,又有利于物料内部热量的散发。反应罐5的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水平螺旋送料杆7,该动力装置为电动机4,且反应罐5的顶部位于水平螺旋送料杆7进料端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反应罐5和混合冷却罐2之间的送料管13连接,反应罐5中位于水平螺旋送料杆7出料端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反应罐5和冷却罐8之间的送料管13连接,反应罐5内位于水平螺旋送料杆7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微波发生器6,微波发生器6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反应罐5的顶部连接有冷凝管11。采用这种结构后,经混合冷却罐2冷却后的淀粉物料进入反应罐5后,通过水平螺旋送料杆7处进料口端向出料口端搅动输送,这一过程中,淀粉中的水分在微波发生器6的作用下快速蒸发,在高温下挥发成气体的部分反应物质进入冷凝管11并冷凝成液体回流至反应罐5内。经微波发生器6处理后的淀粉乳再进入超高压容器17中进行超高压处理,进一步的使淀粉具有增抗性能。冷却罐8的外侧包覆有冷却夹套9,冷却夹套9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冷却夹套9内的冷却介质为冷水,通过冷水将由反应罐5进入冷却罐8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冷却罐8的侧面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反应罐5和冷却罐8之间的送料管13连接,冷却完成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冷却罐8的内部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10,该动力装置为电动机4,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15和均匀设置有搅拌杆15上的多组搅拌叶片16,电动机4的输出轴与搅拌杆15的上端固连,通过电动机4驱动搅拌杆15及搅拌叶片16转动,反应完成的物料经送料管13输送至冷却罐8后,在搅拌叶片16和冷却夹套9的作用下实现物料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实现物料的冷却。该微波处理系统实现了淀粉的连续反应,且物料先后经加热、冷却、加热、冷却,使淀粉分子的有序化和凝沉作用得到提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抗性淀粉的形成量。上述的设备在运行中,具体如下:淀粉乳先经过混合加热罐1加热,然后进入混合冷却罐2中冷却,再输送至反应罐5中,利用微波发生器6微波处理,然后再由超高压容器17处理,进入冷却罐8中冷却,然后再经过以下实施例2中的(3)步骤处理。实施例1b与实施例1a的结构不同在于,一种能连续性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混合加热罐1、混合冷却罐2、反应罐5和冷却罐8,混合加热罐1、混合冷却罐2、反应罐5和冷却罐8分别通过带有送料泵3和逆止阀12的送料管13顺次连接,送料泵3和逆止阀12在送料管13上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通过送料泵3可以将上一工序中的淀粉泵送至下一工序,且输送过程中逆止阀12可以保证物料不会倒流。反应罐5为可以加压的罐体,其压力可以达到150mpa左右。在微波处理的同时,加压处理。实施例2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中,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2,打浆,静置3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冷却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2℃,然后输送至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进行超高压处理,然后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58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实施例3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中,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3,打浆,静置3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冷却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2℃,然后输送至反应罐中,由微波发生器对其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处理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进行超高压处理,然后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60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实施例4连续性提高马铃薯淀粉抗消化性的微波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中,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1.5,打浆,静置3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冷却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2℃,然后输送至反应罐中,由微波发生器对其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处理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进行超高压处理,然后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55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实施例5(1)称取马铃薯块茎,洗去表面泥沙,切成丁,加入水,料液比为1:2,打浆,静置3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继续加水静置,然后倾去上层液体,获得淀粉乳液;(2)(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然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3℃,将冷却后的原料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反应罐中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处理同时反应罐加压处理,物料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加压处理的压力为100mpa;(3)将(2)中冷却后的淀粉乳静置5h,过滤,用水洗涤滤渣,静置滤液,倾去上层液体,在淀粉乳液中加入清水,搅拌,过筛,再静置,调整淀粉乳的水分含量至40%,恒温振荡8h,冷却至室温,倒去上清液,将淀粉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清洗一次,2℃下老化18小时,抽滤,30℃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风速为2.3m/s,干燥,过筛,获得成品马铃薯淀粉。对比例1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中在微波处理之前未冷却处理,并且在微波处理之后也并未采用超高压处理;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1中的具体步骤如下:(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然后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微波发生器处理,微波处理后输送至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中在微波处理之后并未采用超高压处理;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1中的具体步骤如下:(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冷却后输送至混合冷却罐冷却至32℃,然后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微波发生器处理,微波处理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进行超高压处理,然后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对比例3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中在微波处理之前未冷却;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1中的具体步骤如下:(2)将(1)中马铃薯淀粉乳液在混合加热罐中加热至55℃,然后输送至反应罐中,利用微波发生器处理,微波处理后输送至超高压容器中进行超高压处理,然后再进入冷却罐冷却;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处理100s;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580mpa;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300mpa;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700mpa;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5本发明人对本发明的淀粉进行了检测,检测方法如下:糊化特性的测定用快速黏度仪(rva)测定淀粉的糊化特性,参考gb/t24853—2010。包括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回生值等。表1原淀粉与增抗后淀粉黏度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增抗后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高于原淀粉,在原淀粉糊化温度下不能形成黏度,且rs含量越高,不利于淀粉糊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66.2℃最高上升到78℃左右。增抗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糊的峰值黏度大幅度降低,主要是因处理后由于直链淀粉堆叠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不易被融化,rs分离提纯后结晶结构更紧密,淀粉膨胀度变小,且由于糊化温度的提高,形成一些无法糊化的淀粉颗粒或片段,抑制淀粉颗粒热膨胀。rs含量的提高,淀粉崩解值明显下降,说明增抗后淀粉在加热与水分的共同作用下,黏度稳定性得到改善。另外,回生值由原淀粉893cp下降到500cp左右(分离纯化后rs),说明增抗后淀粉不再容易老化,原因可能是游离态的直链淀粉减少,直链淀粉分子之间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晶。实施例5中,在微波的同时加压处理,所获得的淀粉的性能与实施例1~4相当。对比例1的方法,即
背景技术
中所提到的方法,其产品的峰值、谷值黏度较本发明各实施例要高。而与各实施例相比,对比例1~5中与本发明的工艺有所不同,结果是会导致产品的各项指标产生一些显著的变化。表2原淀粉与增抗后淀粉流变特性测定结果样品吸水率(%)持水性(%)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原淀粉15.3215.550.0675.43实施例211.1217.3845.1269.15实施例311.2217.4145.0369.09实施例411.0217.3945.1769.13实施例511.2216.4744.8769.21对比例112.3216.5945.8071.05对比例211.9216.9946.2270.65对比例311.8217.0146.3570.44对比例411.5216.8745.5370.13对比例511.1217.6545.1669.07马铃薯原淀粉吸水率为15.3%,明显高于增抗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实施例2~4)。原因可能是随着rs含量的提高,直链淀粉的重结晶使原来松散的淀粉颗粒结构得到锻造,淀粉颗粒变得紧致,其吸湿性能降低。淀粉增抗后吸湿性的降低对加工工艺影响小,适于添加到以谷物为基料的低水分含量的食品中,可增加食品的脆性,提高产品的质地,已实际应用到干脆饼干和法国烤面包片中。由表2可知,持水性由原淀粉的215.5%提高到217%左右,这可能是由于增抗处理使直链淀粉分子增多并发生老化,聚集成有序的结晶,在淀粉颗粒表面形成海绵状的多孔结构。将rs应用到食品中可增加食物在肠道内的柔软性,更有利用促进肠道蠕动。随着rs含量的增加会抑制淀粉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这使马铃薯rs在乳化食品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样的,由于对比例1~5中与本发明在处理工艺上略有不同,本发明的产品其吸水率、持水性、乳化能力以及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对比例1~5。本发明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