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2456发布日期:2020-03-13 05:48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酸度调节剂也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柠檬酸钾、乳酸、酒石酸等17种,其中柠檬酸为广泛应用的一种酸味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等均可按正常需要用于各类食品。酸度调节剂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在食品行业,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的制造。

目前,水产品行业中对冷冻水产品进行调理时虽然能改善其口感,但是其并不能减缓水产品腐败变质,也不能延长其保质期。基于此种情况,提供一种抑菌性好、能延长水产品保质期,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复配型调节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其优点在于:不仅具有调节食品酸碱度的作用,而且其抑菌性能较好,能延长水产品保质期。再者,其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柠檬酸35-45份、l-苹果酸20-25份、抗坏血酸10-15份、柠檬酸钠8-13份、氯化钾4-8份、碳酸氢钠15-20份、碳酸钠13-18份、碳酸钾2.5-3.5份、盐巴3.5-4.5份、稳定剂1.8-2.5份、抗结剂1.7-2.3份、增味剂1.6-2.4份、辅料2.5-3.5份和沙棘提取物15-2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采用沙棘提取物作为制备酸度调节剂的原料,其中沙棘提取物不仅能起到很好地调节酸度的作用,而且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价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剂选用磷酸氢二钾、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剂的使用不仅能起到一定的抗氧防腐作用,有效地延长了酸度调节剂的保质期。再者,酸度调节剂中加入稳定剂能保持食品的色质与风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结剂选用磷酸三钙、磷酸三钠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结剂的使用能防止所制备的酸度调节剂中的各原料发生聚集结块的现象,使得制备的酸度调节剂保持松散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味剂选用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味剂的使用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酸度调节剂应用于食品领域中时,能显著提高食品的鲜味,从而改善了食品的口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料选用碳酸氢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氢钾与柠檬酸、l-苹果酸、之间相互配伍使得水产品的肉质比较鲜嫩,使得水产品的风味比较独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沙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清洗干净的新鲜沙棘置于榨汁机中,同时向榨汁机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细粉,经榨汁后将所得的沙棘汁与沙棘残渣一同置于容器内的浸泡液中,并向其中加入质量为浸泡液质量2.5-3.5%的复合酶,并将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30-35℃,浸泡时间为3-5h;

b、将容器内的沙棘汁、沙棘残渣和浸泡液一同转入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设置为70-80℃,并在此温度下加热35-50min,加热过程中超声搅拌处理,然后静置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进行过滤处理,弃去滤渣,并将滤液压缩至原体积的25-35%,然后采用浓度为50-60%的乙醇溶液对所得的压缩液进行回流提取,所得记为沙棘粗提取物;

d、将步骤c所得的沙棘粗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浓度为60-70%的乙醇溶液对大孔树脂柱洗脱,再将黑曲霉接种至所得的洗脱液中进行发酵处理,其中发酵的时间为15-20h,发酵的温度为35-45℃;

e、将步骤d所得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25%,再经静置、抽滤和干燥工序的处理,最终得沙棘提取物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工序能将沙棘中的有益成分提取出来,沙棘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价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a中浸泡液为浓度为0.8-1.5mol/l的氯化钙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鲜沙棘浸泡在0.8-1.5mol/l的氯化钙溶液中时,沙棘细胞的细胞壁先被酶制剂酶解,此时沙棘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暴露在氯化钙溶液中,溶液中的钙离子能能增大沙棘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沙棘细胞后续的破碎,也利于后续沙棘提取物的提取与获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a中的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3:1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此比例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在此条件下能将沙棘细胞的细胞壁快速且高效地酶解,加快了沙棘提取物的提取速度,缩短了其提取的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d中大孔树脂选用d150大孔树脂、d380型大孔树脂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d150大孔树脂或d380型大孔树脂的使用便于对沙棘粗提取物进行脱色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制备工艺,其优点在于:不仅能起到很好地调节酸度的作用,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价值。此外,其还能防止食品酸败、改善其最佳的形态、韧度和色泽,以达到改善其口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取上述各原料,并分别将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氯化钾、盐巴和辅料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完成后,分别保存,备用;

s2、将s1中干燥后的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将氯化钾、盐巴、辅料和沙棘提取物加入其中,经二次混合搅拌均匀,所得记为混合组分;

s3、将剩余的稳定剂、抗结剂和增味剂加入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组分中,然后以400-600r/min的速度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复配酸度调节剂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工艺制程的复配酸度调节剂不仅能起到很好地调节酸度的作用,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价值。此外,其还能防止食品酸败、改善其最佳的形态、韧度和色泽,以达到改善其口感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采用沙棘提取物作为制备酸度调节剂的原料,其中沙棘提取物不仅能起到很好地调节酸度的作用,而且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价值。另外,本发明在提取沙棘提取物时,在榨汁过程中通过加入碳酸钙细粉,使得在粉碎沙棘果时增大摩擦力,达到对沙棘果进行充分破碎的目的,使得沙棘果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流出。再者,浸泡液的使用,能增大沙棘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复合酶的使用能将沙棘细胞壁充分酶解,促进沙棘果有效成分的流出,有利于沙棘提取物的提取工作;

2、本发明中采用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等作为制备酸度调节剂的原料,其中,柠檬酸、l-苹果酸和抗坏血酸三者之间相互协同不仅能显著改善水产品的抑菌性能,防止食品酸败。再者,还能显著改善其最佳的形态、韧度和色泽,以达到改善其口感的目的。另外,柠檬酸、l-苹果酸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之间相互配伍使得水产品的肉质比较鲜嫩,使得水产品的风味比较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柠檬酸38份、l-苹果酸20份、抗坏血酸12份、柠檬酸钠8份、氯化钾5份、碳酸氢钠15份、碳酸钠14份、碳酸钾2.5份、盐巴4.0份、稳定剂1.8份、抗结剂2.0份、增味剂1.6份、辅料2.8份和沙棘提取物15份。

稳定剂选用磷酸氢二钾;抗结剂选用磷酸三钙;增味剂选用5’-肌苷酸二钠;辅料选用碳酸氢钾。

沙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清洗干净的新鲜沙棘置于榨汁机中,同时向榨汁机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细粉,经榨汁后将所得的沙棘汁与沙棘残渣一同置于容器内的浸泡液中,并向其中加入质量为浸泡液质量2.5%的复合酶,并将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30℃,浸泡时间为3h;

b、将容器内的沙棘汁、沙棘残渣和浸泡液一同转入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设置为70℃,并在此温度下加热35min,加热过程中超声搅拌处理,然后静置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进行过滤处理,弃去滤渣,并将滤液压缩至原体积的25%,然后采用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对所得的压缩液进行回流提取,所得记为沙棘粗提取物;

d、将步骤c所得的沙棘粗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对大孔树脂柱洗脱,再将黑曲霉接种至所得的洗脱液中进行发酵处理,其中发酵的时间为15h,发酵的温度为35℃;

e、将步骤d所得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再经静置、抽滤和干燥工序的处理,最终得沙棘提取物成品。

步骤a中浸泡液为浓度为0.8mol/l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a中的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而成。

步骤d中大孔树脂选用d150大孔树脂。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取上述各原料,并分别将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氯化钾、盐巴和辅料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完成后,分别保存,备用;

s2、将s1中干燥后的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将氯化钾、盐巴、辅料和沙棘提取物加入其中,经二次混合搅拌均匀,所得记为混合组分;

s3、将剩余的稳定剂、抗结剂和增味剂加入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组分中,然后以400r/min的速度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复配酸度调节剂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柠檬酸35份、l-苹果酸22份、抗坏血酸10份、柠檬酸钠10份、氯化钾4份、碳酸氢钠16份、碳酸钠13份、碳酸钾3.0份、盐巴3.5份、稳定剂2.0份、抗结剂1.7份、增味剂1.8份、辅料2.5份和沙棘提取物17份。

稳定剂选用六偏磷酸钠;抗结剂选用磷酸三钠;增味剂选用5’-呈味核苷酸二钠;辅料选用碳酸氢钾。

沙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清洗干净的新鲜沙棘置于榨汁机中,同时向榨汁机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细粉,经榨汁后将所得的沙棘汁与沙棘残渣一同置于容器内的浸泡液中,并向其中加入质量为浸泡液质量3.0%的复合酶,并将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32℃,浸泡时间为4h;

b、将容器内的沙棘汁、沙棘残渣和浸泡液一同转入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设置为75℃,并在此温度下加热40min,加热过程中超声搅拌处理,然后静置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进行过滤处理,弃去滤渣,并将滤液压缩至原体积的30%,然后采用浓度为55%的乙醇溶液对所得的压缩液进行回流提取,所得记为沙棘粗提取物;

d、将步骤c所得的沙棘粗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浓度为65%的乙醇溶液对大孔树脂柱洗脱,再将黑曲霉接种至所得的洗脱液中进行发酵处理,其中发酵的时间为17h,发酵的温度为40℃;

e、将步骤d所得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20%,再经静置、抽滤和干燥工序的处理,最终得沙棘提取物成品。

步骤a中浸泡液为浓度为1.0mol/l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a中的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5:1混合而成。

步骤d中大孔树脂选用d380型大孔树脂。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取上述各原料,并分别将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氯化钾、盐巴和辅料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完成后,分别保存,备用;

s2、将s1中干燥后的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将氯化钾、盐巴、辅料和沙棘提取物加入其中,经二次混合搅拌均匀,所得记为混合组分;

s3、将剩余的稳定剂、抗结剂和增味剂加入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组分中,然后以480r/min的速度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复配酸度调节剂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柠檬酸45份、l-苹果酸24份、抗坏血酸15份、柠檬酸钠12份、氯化钾8份、碳酸氢钠18份、碳酸钠16份、碳酸钾3.2份、盐巴4.5份、稳定剂2.3份、抗结剂2.3份、增味剂2.0份、辅料3.5份和沙棘提取物19份。

稳定剂选用磷酸氢二钾;抗结剂选用磷酸三钙;增味剂选用5’-肌苷酸二钠;辅料选用碳酸氢钾。

沙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清洗干净的新鲜沙棘置于榨汁机中,同时向榨汁机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细粉,经榨汁后将所得的沙棘汁与沙棘残渣一同置于容器内的浸泡液中,并向其中加入质量为浸泡液质量3.2%的复合酶,并将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34℃,浸泡时间为4h;

b、将容器内的沙棘汁、沙棘残渣和浸泡液一同转入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设置为75℃,并在此温度下加热45min,加热过程中超声搅拌处理,然后静置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进行过滤处理,弃去滤渣,并将滤液压缩至原体积的32%,然后采用浓度为58%的乙醇溶液对所得的压缩液进行回流提取,所得记为沙棘粗提取物;

d、将步骤c所得的沙棘粗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浓度为68%的乙醇溶液对大孔树脂柱洗脱,再将黑曲霉接种至所得的洗脱液中进行发酵处理,其中发酵的时间为19h,发酵的温度为40℃;

e、将步骤d所得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23%,再经静置、抽滤和干燥工序的处理,最终得沙棘提取物成品。

步骤a中浸泡液为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a中的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8:1混合而成。

步骤d中大孔树脂选用d150大孔树脂。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取上述各原料,并分别将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氯化钾、盐巴和辅料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完成后,分别保存,备用;

s2、将s1中干燥后的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将氯化钾、盐巴、辅料和沙棘提取物加入其中,经二次混合搅拌均匀,所得记为混合组分;

s3、将剩余的稳定剂、抗结剂和增味剂加入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组分中,然后以540r/min的速度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复配酸度调节剂成品。

实施例4: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柠檬酸42份、l-苹果酸25份、抗坏血酸14份、柠檬酸钠13份、氯化钾7份、碳酸氢钠20份、碳酸钠18份、碳酸钾3.5份、盐巴4.2份、稳定剂2.5份、抗结剂2.1份、增味剂2.4份、辅料3.0份和沙棘提取物20份。

稳定剂选用六偏磷酸钠;抗结剂选用磷酸三钠;增味剂选用5’-呈味核苷酸二钠;辅料选用碳酸氢钾。

沙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清洗干净的新鲜沙棘置于榨汁机中,同时向榨汁机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细粉,经榨汁后将所得的沙棘汁与沙棘残渣一同置于容器内的浸泡液中,并向其中加入质量为浸泡液质量3.5%的复合酶,并将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35℃,浸泡时间为5h;

b、将容器内的沙棘汁、沙棘残渣和浸泡液一同转入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设置为80℃,并在此温度下加热50min,加热过程中超声搅拌处理,然后静置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进行过滤处理,弃去滤渣,并将滤液压缩至原体积的35%,然后采用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对所得的压缩液进行回流提取,所得记为沙棘粗提取物;

d、将步骤c所得的沙棘粗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对大孔树脂柱洗脱,再将黑曲霉接种至所得的洗脱液中进行发酵处理,其中发酵的时间为20h,发酵的温度为45℃;

e、将步骤d所得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25%,再经静置、抽滤和干燥工序的处理,最终得沙棘提取物成品。

步骤a中浸泡液为浓度为1.5mol/l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a中的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3:1混合而成。

步骤d中大孔树脂选用d380型大孔树脂。

一种复配酸度调节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取上述各原料,并分别将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氯化钾、盐巴和辅料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完成后,分别保存,备用;

s2、将s1中干燥后的柠檬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将氯化钾、盐巴、辅料和沙棘提取物加入其中,经二次混合搅拌均匀,所得记为混合组分;

s3、将剩余的稳定剂、抗结剂和增味剂加入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组分中,然后以600r/min的速度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复配酸度调节剂成品。

性能检测:

1、称取200g鲜虾,向其中加入4g食盐,1g蔗糖,0.5g抗坏血酸钠,0.4g味精,15g分别通过本发明中实施例1、2、3和4制备的复配酸度调节剂,混合搅拌混合15min,随后于1℃条件下腌制24h,然后将腌制后的鲜虾转入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并于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放置5天,5天后对腌制后的鲜虾进行检测。所得数据记录如下:

2、准确称取通过实施例1、2、3和4制备的复配酸度调节剂各3g,并分别将之溶于50ml蒸馏水中,所得记为复配酸度调节剂溶液,然后将之接种于10ml的mrs胆固醇液体培养基(胆固醇含量0.1mg/ml,ph6.2)中,37℃的恒温静置分别培养20h、40h、60h备用,以接入1ml无菌水的mrs胆固醇培养基为对照,取以上培养不同时间的菌液样品及对照液各1ml,9000r/min,4℃下离心10min,得到发酵上清液,邻苯二甲醛法测定上清液中胆固醇含量(具体为:取各上清液0.1ml于相应的试管中,加冰醋酸0.3ml,1mg/ml的邻苯二甲醛0.15ml,缓缓加入浓硫酸1.0ml,混合均匀。室温静置10min,于550nm下测吸光值)。然后制作胆固醇标准曲线,并计算上清液中胆固醇的降解率,并记录于下表:

注:表格中的数据为相比于常规鲜虾的腌制方法(即称取200g鲜虾进行腌制,其中,腌制中加入4g食盐,1g蔗糖,0.5g抗坏血酸钠,0.4g味精)。

从上表中的相关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复配酸度调节剂在抑菌性、延长水产品保质期及降低胆固醇方面均有很好的作用。表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复配酸度调节剂的质量更好,更适宜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