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1931发布日期:2020-04-14 19:3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油炸食品在加工时加热往往采用的是直接加热,其存在的问题为加热较为集中,存在部分区域油温过高,部分区域油温较低,影响产品的整体加工质量,在油对食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油炸以后,油里面往往会有残渣,随着积累的沉淀其会影响加热效果和食品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油炸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包括:

储油容器,

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加热炉对所述热交换管加热,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均通过主管和所述储油容器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上设有水泵;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油端。

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包括螺旋部分。

可选的,所述加热炉包括喷气管,所述喷气管在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室内且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所述加热炉的出气管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

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粗过滤设备和精过滤设备,所述精过滤设备和所述粗过滤设备串联。

可选的,所述主管上设有副管,所述副管和所述精过滤设备并联,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精过滤设备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第二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储油容器上设有补油管和出油管。

可选的,所述储油容器为油锅,所述油锅内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包括网带、固定在所述网带上的刮板,所述网带部分浸入到所述油锅的油内;

所述网带依次包括入料倾斜部、中间浸入部和出料倾斜部,所述入料倾斜部用于接收油炸材料,所述中间浸入部浸入到所述油锅的油内,所述出料倾斜部的出料端高于所述油锅的油面;

所述油锅内还设有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位于所述油锅的油面上方,所述压料机构用于将油炸材料压入到所述油锅的油内。

可选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一对滑槽、活动杆和压板,所述活动杆两端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压板能够转动且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活动杆上。

可选的,所述储油容器为油筒,所述油筒内设有螺旋叶片。

一种油炸装置,包括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当所述循环加热系统至少有两组时,各组之间的所述循环加热系统之间通过输送机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系统及油炸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管路循环的方式实现对储油容器内的油的加热,使得能够让储油容器内的油温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食品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炸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位浮球传感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第一感应头和第二感应头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支架

2触发组

3感应组

21浮球

22支杆

23触发件

31第一感应头

32第二感应头

231倒角结构

311滚轮

312传感器

313安装座

314弹性件

315支耳

11横梁

4储油容器

5测量容器

6盖板

7加热炉

8过滤组件

71热交换管

711主管

7111水泵

81粗过滤设备

82精过滤设备

7112副管

71121第一控制阀

821第二控制阀

401补油管

402出油管

41油锅

411输送机构

4111网带

4112刮板

41111入料倾斜部

41112中间浸入部

41113出料倾斜部

412压料机构

4121滑槽

4122活动杆

4123压板

42油筒

421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和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系统,包括:储油容器4、加热炉7和过滤组件8,所述加热炉7内设有热交换管71,所述加热炉7对所述热交换管71加热,所述热交换管71的两端均通过主管711和所述储油容器4连通形成一个串联的循环回路,所述主管711上设有水泵7111;所述过滤组件8设置在所述主管711上,所述过滤组件8位于所述热交换管71的进油端。通过循环管路实现对储油容器4内的油的循环,能够让油温控制更加准确,同时受热更加均匀,同一批的油炸食品能够保证较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食品的质量。具体工作原理为,水泵7111提供动力实现油的循环,油在热交换管71的位置被加热炉7加热,然后回到储油容器4中,往复循环。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热交换管71包括螺旋部分。螺旋部分能够实现在加热炉7空间一定的情况下,让螺旋部分的加热面积尽量的多,提高加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炉7包括喷气管,所述喷气管在所述加热炉7的燃烧室内且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所述加热炉7的出气管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侧。喷气管喷处的燃料向下喷出且燃烧,然后火焰及烟气到达底侧后再向上窜动,然后排出加热炉7,使得温度较高的烟气能够和螺旋部分接触更长的时间,其加热效果较好。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粗过滤设备81和精过滤设备82,所述精过滤设备82和所述粗过滤设备81串联。能够分阶段过滤,对其过滤的效果更好,将粗过滤设备81和精过滤设备82分开,使得粗过滤设备81和精过滤设备82在维修时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主管711上设有副管7112,所述副管7112和所述精过滤设备82并联,所述副管71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71121,所述精过滤设备82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第二控制阀821。通过副管7112的设置,当精过滤设备82发生堵塞时,副管7112仍然能够处于连通状态,保证循环运行且提高了安全性,在堵塞时,可以将第二控制阀821关闭对其进行更换,在正循环时,第一控制阀71121可以处于常开状态也可以处于常闭状态,其处于常开状态时安全性较高,能够避免精过滤设备82堵塞时产生高压。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储油容器4上设有补油管401和出油管402。补油管401和出油管402能够有效控制储油容器4内的油面高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证油的更新,减少油的反复油炸的次数。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储油容器4为油锅41,所述油锅41内设有输送机构411:所述输送机构411上包括网带4111、固定在所述网带4111上的刮板4112,所述网带4111部分浸入到所述油锅41的油内;

请参阅图2,所述网带4111依次包括入料倾斜部41111、中间浸入部41112和出料倾斜部41113,所述入料倾斜部41111用于接收油炸材料,所述中间浸入部41112浸入到所述油锅41的油内,所述出料倾斜部41113的出料端高于所述油锅41的油面;

请参阅图3,所述油锅41内还设有压料机构412,所述压料机构位于所述油锅41的油面上方,所述压料机构412用于将油炸材料压入到所述油锅41的油内。在对油炸食品进行油炸时输送机构411将油炸材料向前连续输送,油炸材料可以是麻花,通过压料机构412的设置,能将油炸材料压入到油内,保证其能够有效的油炸。可选的,所述压料机构412包括一对滑槽4121、活动杆4122和压板4123,所述活动杆4122两端置于所述滑槽4121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4121滑动,所述压板4123能够转动且所述压板4123安装在所述活动杆4122上。压料机构412能够将油炸材料压入油中,同时也能够避免过度阻挡油炸材料从而避免对油炸材料的损伤,在油炸材料向前输送时,压板4123由于能够转动,油炸材料推动压板4123翻转,同时压板4123向下压住油炸材料,油炸材料越过压板4123后马上冒出油面,继续前进,可以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多个压料机构412,实现油炸材料的往复进入油内油炸和冒出油面,此时油炸材料会发生翻滚,其能够避免油炸材料的阴阳面的出现,比如油炸麻花。压板4123可以和活动杆4122转动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时活动杆4122必须为接近圆的形状,其方便在滑槽4121内转动,滑槽4121可以是图示中的竖直方向,也可以是稍微有点倾斜的结构。在压板4123活套在活动杆4122上时,活动杆4122可以是任意横截面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储油容器4为油筒42,所述油筒42内设有螺旋叶片421。实现螺旋输料,螺旋输料结构能够实现自动进入和冒出油面,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有效油炸。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一种油炸装置,包括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当所述循环加热系统至少有两组时,各组之间的所述循环加热系统之间通过输送机连接。可以是以上任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循环加热系统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循环加热系统,当油炸装置依次包括设有油锅41的循环加热系统和设有油筒42的循环加热系统时,以油炸麻花时举例,麻花在进入油锅41之前为面团,其进入油锅41后被压板4123压入油中,然后面团变硬,且面团能够有效保持其造型不易被损坏,然后输送到油筒42内,被螺旋叶片421向前输送,由于面团已经变硬能够经受住螺旋叶片421的扰动且不变形,同时其进入油内和冒出油内可以通过螺旋叶片421更好更均匀的控制,提高加工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在储油容器4的外侧还设有液位浮球传感机构,液位浮球传感机构包括:支架1,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的触发组2和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的感应组3,所述触发组2包括浮球21、固定在所述浮球21上的支杆22和固定在所述支杆22上的触发件23,浮球21置于测量容器5内,所述储油容器4和所述测量容器5连通且液面平齐,所述触发件23凸出于所述支杆22的侧面,所述支杆22被导向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导向;所述感应组3包括上下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感应头31和第二感应头32,所述第一感应头31末端和所述第二感应头32末端均能够弹性伸缩且能够和所述触发件23干涉,所述第一感应头31和第二感应头32分别位于所述触发件23的上下两侧,第一感应头31和第二感应头32能够感应末端的位移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支杆22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比如液面上升时,浮球21跟着上升从而带动支杆22向上运动,反之同理,支杆22在上升或者下降时,由于触发件23和支杆22固定,使得触发件23能够随着液面进行上升和下降的变化,触发件23和第一感应头31、第二感应头32发生干涉,使得触发件23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能够触发第一感应头31或者第二感应头32,第一感应头31和第二感应头32末端产生弹性伸缩从而触发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具体传感器类型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等。所述第一感应头31和第二感应头32分别位于所述触发件23的上下两侧,使得触发件23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可以实现感应,向下运动一定位置也可以实现感应。储油容器4内往往有各自其他设备,安装液位浮球21机构不方便,设置测量容器5,测量容器5的液面即可实现对储油容器4的测量,有效避免储油容器4的上方的若干其他结构,比如检测麻花生产线的油锅41时,麻花在油锅41内连续向前输送,设置浮球则会对其产生阻碍,且测量容器5的容积可以做得很小,可以实现液面的检测的独立检修。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触发件23的上下边沿处均设有倒角结构231。设置倒角的目的在于实现触发件23分别和第一感应头31和第二感应头32干涉时的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触发件23在所述支杆22上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由于在安装时存在安装误差,其可以通过调节触发件23的高度从而实现纠正,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触发件23的高度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逻辑的需求,即可以不通过调节控制器的控制逻辑,而通过调节触发件23的高度实现升液和降液的操作,让液面升高和降低可以通过水泵7111实现。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触发件23为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和所述支杆22通过螺纹配合。结构简单,高度调节时也方便调节。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感应头31和所述第二感应头32末端均包括滚轮311,所述滚轮311能够和所述触发件23干涉。设置滚轮311使得和触发件23进行干涉运动时,其可以起到有效导向作用,且避免触发件23出现卡死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第一感应头31和所述第二感应头32还包括传感器312、安装座313、弹性件314和支耳315,所述安装座313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耳315用于安装所述滚轮311,所述支耳315和所述安装座313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314安装在所述安装座313和所述支耳315之间。具体传感器312类型可以是压力传感器312和位移传感器312等。滚轮311通过转轴安装在支耳315上,支耳315和安装座313之间安装弹性件314,使得滚轮311能够被压缩,然后触发件23停止挤压滚轮311时,滚轮311能够回到原来位置。弹性件314可以是弹簧,支耳315一端设有杆状结构,此杆状结构和支耳315固定,杆状结构插入到安装座313的一个横向孔内实现滑动配合,传感器312可以和弹性件314接触实现压力的感应,也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312感应支耳315的运动位移实现电信号的反馈。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支架1上设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杆22竖向活动穿过所述横梁11形成所述导向结构。实现对支杆22的竖向导向,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还包括盖板6,所述支杆22活动穿过所述盖板6形成所述导向结构。使得支杆能够竖直导向,支杆的导向可以单独通过盖板6和横梁11进行导向,也可以两个同事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其就是同时进行导向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让储油容器4内的油加热更加均匀,且能够有效循环老油和新油,通过压料机构412的设置,实现油炸材料的连续输送,且能让油炸材料翻滚,同时通过循环加热系统的组合能够有效保持食品的造型的同时还能保证油炸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