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77425发布日期:2021-02-26 17:0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鱼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鳙鱼(学名: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据《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19年全国鳙鱼总产量约310.16万吨,产量仅次于草鱼、鲢鱼。鳙鱼头极大、吻短而圆钝、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体侧扁、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鳙鱼生性温顺、不爱跳跃。鳙鱼食物链短、病害少、生长速度快,鳙鱼头部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0003]
鳙鱼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主要靠滤食浮游动物,传统的鳙鱼养殖方式,是向池塘中施肥培育浮游生物,然后鳙鱼滤食浮游生物,由于浮游生物数量有限,鳙鱼一般作为套养鱼类养殖,每亩养殖密度在40尾左右,产量较低;近年来,中国在水面全面“禁肥”,“禁肥”后水中浮游生物数量更少,鳙鱼产量更加不足。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鳙鱼的需求不断增大,仅依靠滤食水中浮游生物的养殖方式,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投喂鳙鱼配合饲料,是提高鳙鱼产量的有效途径。
[0004]
目前,市场需求促使鳙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市面上对应的鳙鱼饲料少之又少,多数是以摄食主养鱼的残饵为主,导致饲料营养配比不适合、饲料利用率较低,生长性能下降,难以把鳙鱼当做独立养殖的鱼类进行喂养,无法提高养殖密度;此外,料型选择不当还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不良后果。
[0005]
本发明开发一种含有生物发酵饲料的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可增强鳙鱼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养分消化吸收利用率,对于改变鳙鱼套养地位,推行鳙鱼作为单独饲养的鱼类,提高鳙鱼养殖密度,大规模生产鳙鱼具有推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水质,对于水产绿色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的制备方法。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性原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生物发酵饲料(发酵菌种为丁酸梭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10-20份,鱼粉35-45份,骨粉20-30份,干杂鱼25-35份,蝇蛆粉30-40份,水蛭粉5-10份,面粉20-30份,豆粕(cp46%)45-55份,菜粕100-200份,棉粕50-100份,大豆磷脂油4-6份,鱼油4-6份,氯化胆碱(60%)4-6份,磷酸二氢钙4-6份,赖氨酸(70%)2-4份,蛋氨酸1-3份,复合多矿4.5-8.5份,复合多维2-3份,食盐1-3份,抗氧化剂4-6份。
[0009]
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资,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小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从而使饲料营养变得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使动物体更好成长。生物发酵饲料不仅安全性好,还具有改善水质的功能。
[0010]
其中,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丁酸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其直径为(0.6~1.2)
×
(3.0~7.0)
µ
m,两端钝圆,中间部分轻度膨胀,细菌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有丝状菌体,周身鞭毛,能运动。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产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水解淀粉和糖类的最终代谢产物为丁酸、醋酸和乳酸,还发现有少量的丙酸、甲酸。具有提高动物肠道ph,减少肠道毒素的功能。
[0011]
酿酒酵母菌具有发达的酶系统,能够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等十多种生物酶和辅酶,其细胞原生质中含有丰富的核苷酸、氨基酸和小肽,能增强动物免疫力。
[0012]
植物乳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厌氧或兼性厌氧,能大量产酸、在水体中能保持ph值稳定,此外,其能很好抑制水体中鱼粪便残饵的腐烂,降低水体中氨氮的增加,保持水体洁净,达到健康绿色养殖的目的。
[0013]
乳双歧杆菌是一种乳酸生成、革兰氏阳性、无孢子形成、不运动的厌氧细菌,通过胃肠道可以存活,并能维持健康的胃肠道菌群,有极好的酸胆汁耐受性,它含有胆盐水解酶,并具有很强的粘附性,能抑制病原菌、增强屏障功能以及免疫作用,对于减少或替代抗生素使用,减少药品在动物肉品中残留,保障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014]
鱼粉是采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中不含纤维素等难于消化的物质,粗脂肪含量高,有效能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鱼粉还是良好的矿物质来源,钙、磷的含量很高,且比例适宜,所有磷都是可利用磷。此外,鱼粉还含有生长因子,可刺激动物生长发育。
[0015]
大豆磷脂油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的产物,主要含有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等。大豆磷脂油中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乳亚麻酸、亚油酸,可降低动物体皮下脂肪沉积,增强机体免疫力。
[0016]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发酵饲料中添加的菌种包含:丁酸梭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其活菌数均不低于3
×
109cfu/g。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发酵饲料中的有机酸含量≥3%,有效活菌数≥3
×
109cfu/g。
[001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温度为36-38℃、水分为41-50%的条件下,将丁酸梭菌2-6份,酿酒酵母菌1-3份,植物乳杆菌2-6份,乳双歧杆菌2-6份,豆粕450-550份,菜粕310-500份,棉粕100-200份,密封发酵7-14天,制得生物发酵饲料备用。
[0019]
2、将质量分数为15%的蛋氨酸鳌合锌35份、质量分数为30%的富马酸亚铁30份、质量分数为50%的酿酒酵母硒2份、质量分数为15%的蛋氨酸铜18份、质量分数为22%的甘氨酸锰30份,载体40份,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180秒,均匀度小于5%,制得复合多矿备用。
[0020]
3、将维生素a 40份,维生素e 40份,维生素c 45份,维生素d3 30份,维生素k 5份,维生素e 20份,维生素b1 6份,维生素b2 16份,维生素b6 5份,维生素b12 30份,泛酸钙32份,生物素80份,烟酸30份,尼克酸50份,叶酸25份,载体60份,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180秒,均匀度小于5%,制得复合多维备用。
[0021]
4、将鱼粉35-45份,骨粉20-30份,干杂鱼25-35份,蝇蛆粉30-40份,水蛭粉5-10份,面粉20-30份,豆粕(cp46%)45-55份,菜粕100-200份,棉粕50-100份,大豆磷脂油4-6份,鱼油4-6份,氯化胆碱(60%)4-6份,磷酸二氢钙4-6份,赖氨酸(70%)2-4份,蛋氨酸1-3份,食盐1-3份,抗氧化剂4-6份,以及上述制得的生物发酵饲料10-20份、复合多矿4.5-8.5份、复合多维2-3份混合均匀,通过设备制粒,即可获得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
[002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产品的原料组分包括鱼粉、豆粕、生物发酵饲料等,饲料配方合理,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既可被鳙鱼直接摄食,还可以培养浮游生物间接供鳙鱼食用,能大幅度提高鳙鱼养殖密度。
[0023]
2、本发明生物发酵饲料含大量的有机酸和小肽,能够降低肠道ph,增加肠道免疫力,此外小肽易于消化吸收,同时降解了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配制成鳙鱼饲料后,促进鱼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可有效促进鳙鱼健康快速生长。
[0024]
3、本发明生物发酵饲料中含多种益生菌,可以产生大量的蛋白酶、淀粉酶等,进入鱼肠道后提高鳙鱼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0025]
4、本发明提供的饲料富含丁酸梭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等水产有益菌,投入水体中后,水体中的有益菌含量大幅度提高,促进鳙鱼生长的同时还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0026]
5、本发明提供的饲料采用多点定点自动投喂方式进行投喂,符合鳙鱼的摄食习惯,减少因大量投饲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超标等情况的发生,有效缓解传统肥水饲料和普通饲料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推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
[00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
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其组成如下:生物发酵饲料10份,鱼粉35份,骨粉20份,干杂鱼25份,蝇蛆粉30份,水蛭粉5份,面粉20份,豆粕(cp46%)45份,菜粕100份,棉粕50份,大豆磷脂油4,鱼油4份,氯化胆碱(60%)4份,磷酸二氢钙4份,赖氨酸(70%)2份,蛋氨酸1份,复合多矿5份,复合多维2份,食盐1份,抗氧化剂4份。
[0030]
其中,生物发酵饲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在温度为37℃、水分为45%的条件下,将丁酸梭菌2份,酿酒酵母菌1份,植物乳杆菌2份,乳双歧杆菌2份,豆粕450份,菜粕310份,棉粕100份,密封发酵7天,制得生物发酵饲料备用。
[0031]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鳙鱼养殖密度的新型饲料,其组成如下:生物发酵饲料15份,鱼粉40份,骨粉25份,干杂鱼30份,蝇蛆粉35份,水蛭粉8份,面粉25份,豆粕(cp46%)50份,菜粕150份,棉粕75份,大豆磷脂油5份,鱼油5份,氯化胆碱(60%)5份,磷酸二氢钙5份,赖氨酸(70%)3份,蛋氨酸2份,复合多矿6份,复合多维2.5份,食盐2份,抗氧化剂5份。
[0032]
其中,生物发酵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在温度为37℃、水分为41%的条件下,将丁酸梭菌5份,酿酒酵母菌2份,植物乳杆菌3份,乳双歧杆菌3份,豆粕500份,菜粕400份,菜籽粕150份,密封发酵8天。
[0033]
实施例3:生物发酵饲料20份,鱼粉45份,骨粉30份,干杂鱼35份,蝇蛆粉40份,水蛭粉10份,面粉30份,豆粕(cp46%)55份,菜粕200份,棉粕100份,大豆磷脂油6份,鱼油6份,氯化胆碱(60%)6份,磷酸二氢钙6份,赖氨酸(70%)4份,蛋氨酸3份,复合多矿8.5份,复合多维3份,食盐3份,抗氧化剂6份。
[0034]
其中,生物发酵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在温度为37℃、水分为42%的条件下,将丁酸梭菌6份,酿酒酵母菌3份,植物乳杆菌6份,乳双歧杆菌6份,豆粕550份,菜粕500份,棉粕200份,密封发酵14天。
[0035]
对比例:市面上常见的配合饲料2种。
[0036]
通过具体养殖试验对实施例1-3进行验证:选用平均体重为60.05
±
0 .13g的健康鳙鱼500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1000尾。初始体重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 .05);分组情况如表1:表1 鳙鱼分组及处理方式分组饲粮组成对照组1市面鳙鱼破碎料对照组2市面鳙鱼膨化料实验组1实施例1新型鳙鱼饲料实验组2实施例2新型鳙鱼饲料实验组3实施例3新型鳙鱼饲料试验前先驯养7天,试验期为56天。试验在播恩集团怀集基地土塘中进行,试验期间水温为25-32℃;记录试验前后5组鳙鱼的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并计算增重率、饲料系数和特定生长率,以考察饲料对鳙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记录试验前后土塘水质情况指标ph值、总氨氮、亚硝酸盐,结果见表3: 表2
ꢀꢀ
饲料对鳙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指标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初始体重,g60.05
±
0.1361.05
±
0.2060.38
±
0.2160.01
±
0.1359.97
±
0.10终末体重,g100.28
±
0.66105.12
±
0.53136
±
0.46*133
±
0.30*137
±
0.39*增重率,%66.9972.19125.24121.62128.44饲料系数2.011.901.601.561.53特定生长率,%/d0.920.971.451.421.48
表3
ꢀꢀ
饲料对水质的影响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 .05)。
[0037]
由表2可知,五组鳙鱼实验后体重都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鳙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增长都较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 .05)。
[0038]
试验结果表明,用本发明的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出的鳙鱼饲料营养均衡、消化率能有效替代鱼粉等价格昂贵的动植物蛋白质原料、促消化添加剂,并且显著提高生产性能,保证鳙鱼健康快速生长,有效提高鳙鱼养殖密度。
[0039]
由表3可知,本发明的新型鳙鱼饲料,可极好的改善水质,降氨氮及亚硝酸盐,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可作为绿色健康养殖饲料进行推广。
[0040]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举例说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并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