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853711发布日期:2022-04-30 08:42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林麝人工养殖技术逐渐成熟,我国人工林麝养殖业已从传统的副业型方向向效益型、专业化的林麝养殖生产方向发展,林麝养殖业直接攸关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发展林麝的人工养殖,对养殖户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饲草饲料供给是限制规模化、标准化林麝养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山外平原养殖林麝的最大阻碍。
3.林麝的营养和饲料研究滞后,市场上没有林麝专用饲料,养殖场、户均是根据个人经验自行配制,对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平衡难以掌握,搅拌均匀度难以达到要求,造成林麝营养不良,体质免疫力低下,发情受孕率不高,胎儿体弱,甚至多年不孕,严重制约着林麝的人工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研发一种适用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对恢复林麝体况、提高林麝繁殖生产性能,解决林麝产业化发展中饲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颗粒饲料无抗生素、绿色安全,原料来源广泛,通过预混制粒加工成营养全面的全混颗粒日粮,避免林麝挑食问题,解决了林麝多汁饲料中添加精饲料易于腐败变质、冬季结冰难以采食的难题,促进恢复林麝体况、提高林麝繁殖生产性能,同时减低劳动强度,对规模化标准化林麝养殖意义重大。
6.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所述专用颗粒饲料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算,包括鲜饲草类2~3份、干树叶30~35份,块根块茎干类8~10份,蛋白类22~25份,能量类25~30份,氨基酸多维添加剂类0.25~0.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类2~2.25份,小苏打 0.25~0.5份。
7.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8.s1:将鲜树叶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5mm大小的碎片备用,干树叶使用8mm孔径筛片粉碎备用,块根块茎干类使用5mm孔径筛片粉碎备用,玉米、膨化玉米、豆粕、黄豆使用2mm孔径筛片粉碎备用;
9.s2:将粉碎切好的蛋白类、能量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小苏打、氨基酸多维添加剂、干树叶类、块根块茎干类、鲜饲草类放入喂料器中,经调质器受蒸汽的热软化后进入制粒室,通过挤压热塑成粒;
10.s3:采用冷却通风设备对颗粒饲料冷却,颗粒饲料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可装袋包装。
11.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鲜饲草类包括鲜树叶和鲜饲草;所述的鲜树叶为苦丹树叶、青麸杨树叶、苦楝树叶、樱桃树叶、洋槐树叶;所述的鲜饲草为菊苣草、蒲公英、地丁草、红薯藤、菠菜、大青菜、空心菜、莴笋叶、萝卜缨。
12.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干树叶根据使用颗粒饲料的区域不同,干树叶种类不同,山外养殖场以山内的杂树叶为主,包括:槭树叶、三国枫树叶、五味子叶、五倍子树叶、野樱桃叶、隶棠叶、紫荆叶、木姜子、苦糖果、疣点卫矛、兴山榆、山荆子、杜仲、三叶木通和勾儿茶;山内养殖场以山外树叶为主,包括:构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槐树叶、椿树叶、柿树叶、杏树叶、金银花叶、红叶李叶、杠柳叶和樱桃叶。
13.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块根块茎干类为胡萝卜干和南瓜干。
14.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蛋白类为豆粕、炒黄豆、炒花生、炒芝麻和奶粉。
15.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能量类为玉米、膨化玉米和麦麸。
1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氨基酸多维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益生菌和酶制剂,其中,氨基酸类由赖氨酸和蛋氨酸组成,维生素类由维生素 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泛酸钙、生物素和维生素c组成;益生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组成,活菌总数:2.0
×
108cfu/g;酶制剂由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组成。
17.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由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磷酸氢钙和碳酸钙组成。
18.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非哺乳期林麝颗粒料饲养量100g~150g,鲜树叶饲喂量 350g~400g/干树叶150g~200g;哺乳期林麝颗粒饲料饲喂量 150g~200g,鲜树叶饲喂量350g~500g/干树叶150g~200g,多汁饲料400~700g。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20.1)、本发明是一种针对林麝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要的专用颗粒饲料,成分及配比更适合林麝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全程使用可以促进林麝产后体况恢复,提高胎儿活力以及林麝配种受孕率,改善毛色,提高抗病力,减低发病率和产仔成活率;
21.2)、本发明解决了林麝夏季多汁饲料中添加精饲料易于腐败变质,冬季结冰难以采食的难题,避免了林麝挑食问题,同时减低劳动强度,对规模化标准化林麝养殖意义重大;
22.3)、本发明组方中的益生菌和酶制剂调理林麝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粗纤维的分解利用,促进了林麝对饲草、饲料的消化吸收,改善机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23.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5.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7.本发明提供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所述专用颗粒饲料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算,包括鲜饲草类2~3份、干树叶30~35份,块根块茎干类8~10份,蛋白类22~25份,能量类25~30份,氨基酸多维添加剂类0.25~0.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类2~2.25份,小苏打0.25~0.5 份。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29.s1:将鲜饲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5mm大小的碎片备用,干树叶使用8mm孔径筛片粉碎备用,块根块茎干类使用5mm孔径筛片粉碎备用,玉米、膨化玉米、豆粕、黄豆使用2mm孔径筛片粉碎备用;
30.s2:将粉碎切好的蛋白类、能量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小苏打、氨基酸多维添加剂、干树叶类、块根块茎干类、鲜饲草类放入喂料器中,经调质器受蒸汽的热软化后进入制粒室,通过挤压热塑成粒;
31.s3:采用冷却通风设备对颗粒饲料冷却,颗粒饲料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可装袋包装。
32.所述鲜饲草类包括鲜树叶和鲜饲草,所述的鲜树叶为苦丹树叶、青麸杨树叶、苦楝树叶、樱桃树叶、洋槐树叶;所述的鲜饲草为菊苣草、蒲公英、地丁草、红薯藤、菠菜、大青菜、空心菜、莴笋叶、萝卜缨。
33.所述的干树叶根据使用颗粒饲料的区域不同,干树叶种类不同,山外养殖场以山内的杂树叶为主,包括:槭树叶、三国枫树叶、五味子叶、五倍子树叶、野樱桃叶、隶棠叶、紫荆叶、木姜子、苦糖果、疣点卫矛、兴山榆、山荆子、杜仲、三叶木通和勾儿茶;山内养殖场以山外树叶为主,包括:构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槐树叶、椿树叶、柿树叶、杏树叶、金银花叶、红叶李叶、杠柳叶和樱桃叶。
34.所述的块根块茎干类为胡萝卜干和南瓜干。
35.所述蛋白类为豆粕、炒黄豆、炒花生、炒芝麻和奶粉。
36.所述能量类为玉米、膨化玉米和麦麸。
37.所述氨基酸多维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益生菌和酶制剂,其中,氨基酸类由赖氨酸和蛋氨酸组成,维生素类由维生素 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泛酸钙、生物素和维生素c组成益生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组成,活菌总数:2.0
×
108cfu/g;酶制剂由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组成。
38.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由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磷酸氢钙和碳酸钙组成。
39.所述非哺乳期林麝颗粒料饲养量100g~150g,鲜树叶饲喂量350g~400g/干树叶
150g~200g;哺乳期林麝颗粒饲料饲喂量 150g~200g,鲜树叶饲喂量350g~500g/干树叶150g~200g,多汁饲料400~700g。
40.实例1.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其重量份数如下:鲜树叶(菊苣草、蒲公英、地丁草、红薯藤、菠菜等比)3份、干树叶(构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槐树叶、椿树叶、柿树叶、杏树叶、金银花叶、红叶李叶、杠柳叶)32份,块根块茎干类(胡萝卜、南瓜)10份,蛋白类25份,能量类28份,氨基酸多维添加剂类0.2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类2份,小苏打0.5;将粉碎切好的鲜饲草类、蛋白类、能量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小苏打、氨基酸多维添加剂、干树叶类、块根块茎干类进行加工制粒,冷却密封装袋。
41.实例2.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其重量份数如下:鲜饲草(苦楝树叶、樱桃树叶、洋槐树叶等比)2份、干树叶(槭树叶、三国枫树叶、五味子叶、五倍子树叶、野樱桃叶、隶棠叶、杏树叶、金银花叶、青麸杨叶、杠柳叶等比)32份,块根块茎干类(胡萝卜、南瓜) 8份,蛋白类25份,能量类30份,氨基酸多维添加剂类0.2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类2份,小苏打0.5;将粉碎切好的鲜饲草类、蛋白类、能量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小苏打、氨基酸多维添加剂、干树叶类、块根块茎干类进行加工制粒,冷却密封装袋。
42.实践应用试验:
43.本发明实践应用试验于2018年3月开始2020年10月进行了为期 2年半的试验应用,效果显著。
44.实践应用地点:2个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
45.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的林麝全部参与实践应用试验,饲养人员固定,饲养管理方式不变。根据2个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林麝采食树叶种类调查结果a林麝基地饲喂实例1配方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饲喂量150g~200g,鲜树叶饲喂量350g~500g,多汁饲料400~700g;b林麝基地饲喂实例2配方的颗粒饲料,颗粒料饲喂量150g~180g,鲜树叶饲喂量350g~500g,多汁饲料400~700g。
46.统计2个周期的林麝的繁殖生产数据与试验前上年度的繁殖生产数据进行比较。
47.雌性林麝结果显示:a林麝基地的初产林麝的分娩率、双胎率分别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提高20%、42%~57%,经产林麝的分娩率、双胎率分别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提高15~25%、40%~50%,年配种分娩率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提高了16.66%~20%。b林麝基地的初产林麝的分娩率、双胎率分别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提高10%~20%、35%~45%,经产林麝的分娩率、双胎率分别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提高15%、35%~ 40%,年配种分娩率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提高了13.33%~16.66%。具体结果详见表1、表3。
48.雄性林麝结果显示:a林麝基地的雄性林麝的所取麝香一级所占百分比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分别提高了15%~35%,三级所占百分比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分别下降了20%~22%,平均取香量分别提高了 3.4g~4.9g;b林麝基地的雄性林麝的所取麝香一级所占百分比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分别提高了15%~30%,三级所占百分比较未使用颗粒饲料前分别下降了17.5%~22.5%,平均取香量分别提高了3.1g~4.3g。具体结果详见表2、表4。
49.由此可知,林麝全年饲喂颗粒,可有效提高配种分娩率和双胎率,使林麝产后体况得到快速恢复,为下年的繁殖生产做好准备。
50.表1 a林麝基地雌性林麝饲喂颗粒饲料的试验结果统计表
[0051][0052]
表2 a林麝基地雄性林麝饲喂颗粒饲料的试验结果统计表
[0053][0054]
注:取的麝香仅从感官判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颜色、干湿度来判定),为保证认为误差,每次取香和判定由同一组人员进行称重的判定等级。
[0055]
表3 b林麝基地雌性林麝饲喂颗粒饲料的试验结果统计表
[0056][0057]
表4 b林麝基地雄性林麝饲喂颗粒饲料的试验结果统计表
[0058]
[0059][0060]
注:取的麝香仅从感官判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颜色、干湿度来判定),为保证认为误差,每次取香和判定由同一组人员进行称重的判定等级。
[0061]
根据3年100余只林麝的使用,推荐所述非哺乳期林麝颗粒料饲养量100g~150g,鲜树叶饲喂量350g~400g/干树叶150g~200g;哺乳期林麝颗粒饲料饲喂量150g~200g,鲜树叶饲喂量350g~ 500g/干树叶150g~200g,多汁饲料400~700g;该颗粒饲料试验效果显著,提高林麝配种受孕率,体况发育好,毛色光滑,同时减低劳动强度。
[0062]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林麝专用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63]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006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5]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66]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