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槟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4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槟榔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业中的含槟榔成份的槟榔食品领域。
2、灵芝是人们公认的著名“仙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灵芝文化”,对灵芝的治病保健功效的宣传已家喻户晓。据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灵芝的现代研究》“再版前言”第2页中载明“国家卫生部批准灵芝作为食品新资源,这就从法律上肯定了灵芝药食兼用的地位。最近《美国草药药典与治疗根概要(Amenican Herbals Phamnacopoeiaand The-rapeutic Compendium)》收载了灵芝,这表明了灵芝的现代研究、开发和应用已受到美国医药学界的重视,该系列专著迄今为止仅收载10余种中药或天然药物。”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灵芝治百病》的前言载明开发灵芝是一件有益于社会和提高改善人民健康水平非常有益义的工作;美国一家研究单位报道,灵芝治疗艾滋病有相当好的效果,使免疫功能显著恢复。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灵芝有数百种之多,经现代科学分类鉴定,大部分是真菌的担子菌类低等植物,而现代药用的灵芝多是灵芝属中的灵芝(另名赤芝)、松杉树芝(别名铁杉灵芝、木灵芝)、薄树芝(别名薄盖灵芝)、紫芝(别名木芝)、树舌(别名平盖灵芝),或是多孔菌科虎乳灵芝(孤芝)属(或多孔菌属)的虎乳灵芝[学名为Lhinocerus(Cooke)Ryv];或是多孔菌科栓菌属的云芝〔Trametes vesicolor(L.Fr.)Pilat.〕等及它们亲缘真菌的子实体或菌丝体或孢子粉,一般不作仔细区分都称作灵芝。灵芝经过几千年以来的文化“渲染”,形成了中国一种重要而又独有的文化内容——“中国灵芝文化”,又经现代人们对灵芝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股灵芝研究热和应用热。
3、绞股蓝又名七叶胆、七叶参,其不仅含有与人参相同的化学成份,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与人参药理作用相似而又无人参过量服用后发生副作用的新药源,特别是对抗癌、提高免疫功能、降血脂、镇静安眠、抗衰老、抗疲劳、防治白发、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具明显效果。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绞股蓝》第188页载明“试验证实,食用绞股蓝对成人的造血、肝功能、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无不良影响,……以绞股蓝为添加剂成份的食品,是集营养滋补、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为一体的绿色新食品,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极其显著。”4、芦荟作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在工业、医疗、美容、减肥、食用、观赏等方面,适应了人们使用天然产品的需求,顺应了全球范围的绿色浪潮。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许可芦荟作为食用用途。
5、人们都知道乌鸡精是一种重要的滋补品,系雉科动物乌骨鸡的骨肉成份,甲鱼又叫脚鱼、水鱼、团鱼、鳖等名称,是种自古以来公认的高级食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1999年5月第1版出版的《实用食品加工新技术精选(3)》第130-133页介绍了两种甲鱼粉的制法,乌鸡精也可依照此技术制作。
6、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四叶参、手掌参、竹节人参、阿胶、刺五加、当归、红景天等是人们公认的补养物。
7、枸杞子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物质,药学认为其有滋肾补血、养肝明目、抗脂肪和抗肝损伤、降血糖、安神养胃、壮阳的作用,可治疗肾脊酸痛、阳痿、视力模糊、糖尿病、肺结核等症。
8、据市场调查,许多槟榔消费者在嚼食槟榔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口腔炎、口腔溃疡,其主要原因是槟榔纤维不柔软,容易破坏口腔粘膜。
9、中医认为槟榔伤正气,气虚下陷、体弱者慎食。
10、现今的槟榔食品被消费者嚼完后,槟榔残渣的遗落极大损害公共场所的卫生。
11、受现今槟榔食品的生产工艺特点局限,不能适用于现代工艺化生产,因难于规模化生产,所以不利于其品控管理、降低成本等。
12《湖南食品》等地方性期干刊载有关于加工槟榔食品的文稿。
是否有办法最大限度降低槟榔食品的不利于食用者身体健康的因子和能适应现代工艺化的生产,并提高其保健性能和提升其附加值?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1、将灵芝、冬虫夏草、香菇、槐栓菌等药食用菌,和/或绞股蓝、芦荟、枸杞、乌鸡精、当归、甲鱼精、龟精、鹿产品、狗肉精、海狗精、人参等参类、刺五加、红景天、黄芪、苦丁茶、阿胶、松荷竹类添加剂、竹类添加剂、葛类产品等物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或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之一,可将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采用类似于中药泡制槟榔食品的常规技术,如浸渍、涂敷、包裹等方法应用于槟榔食品中。前述的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在本发明中称为“保健添加剂”。
2、适当调整保健添加剂的含量及种类,或再佐加其他能产生协同作用的保健成份,派生出适合于不同人群需求、嗜好的系列保健槟榔食品。
3、可制取槟榔的有效成份添加于硬糖、软糖、奶糖、巧克力糖、口香糖、夹心糖、酥糖、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等糖果制品中,或还在其中另加保健添加剂。
4、可对槟榔果实进行膨化处理。
可将前述方案综合多种应用。
有益效果
1、因为将灵芝、冬虫夏草、香菇、槐栓菌等药食用菌,和绞股蓝、芦荟、枸杞、乌鸡精、当归、甲鱼精、龟精、鹿产品、狗肉精、海狗精、人参等参类、刺五加、红景天、黄芪、苦丁茶、阿胶、松荷竹类添加剂、竹类添加剂、葛类产品等是人们公认的有效保健物品,所以将它们作为槟榔食品的保健添加剂可有效增强槟榔食品的防病抗病功能,并能有效消除由于嚼食槟榔而带来的副作用。
2、提取槟榔的有效成份添加于硬糖、软糖、奶糖、巧克力糖、口香糖、夹心糖、酥糖、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等糖果制品中,将槟榔的原有风味导入这些糖果中,增加了槟榔食品的花色品种;并可使槟榔食品能同现代工艺化生产糖果一样适应于现代工艺化流程生产,对于产品的品控管理、降低成本等均有益处;还可有效减少由于槟榔残渣对公共环境卫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3、灵芝等食用菌、芦荟、人参、香菇、绞股蓝等著名保健文化内容导入到槟榔食品中,可以提升其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和有效促进该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宣传,即可使这种槟榔食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机率增大。例如用含有灵芝成份的槟榔食品在市场上试销,每包(每包含槟榔5-8片)单价较普通者贵0.2-0.5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每包增加成本0.05-0.1元,并发出《灵芝槟榔食品消费反馈调查表》150份,收回88份,统计结果A、有71位填报者认为灵芝槟榔的价格较普通的单价每包贵0.2-0.3元完全可以接受,并愿长期消费;有12位填报者认为灵芝槟榔较普通的贵0.2-0.5元/包也愿长期消费;有5位填报者认为灵芝槟榔比普通的贵0.15元以内才会长期消费;B、其中55份填报者认为在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有白娘子盗灵芝救活许仙的内容,从而对灵芝的作用认知很深,并知道灵芝在封建社会中是帝王将相用来延年益寿的珍品,肯定灵芝是一种健康无害的食品,槟榔食品中含有灵芝成份对食用者有益无害;其中50位填报者认为灵芝作为一种有几千年应用历史的文化现象,又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其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物质,将其同槟榔制品相结合,确能增强消费者对灵芝槟榔食品的消费信心。
4、在槟榔食品中添加有灵芝、绞股蓝等补中益气的成份,可有效消除槟榔原有的耗气弊端。
5、制取槟榔的有效成份添加于牛皮糖、口香糖等糖果制品中,可有效消除槟榔残渣对食用者口腔的不良刺激。
6、对槟榔进行膨化处理可使槟榔纤维变软变脆。
松荷竹类添加剂的制备参照中国知识产权局于1999年5月2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217156A的发明书。竹类添加剂参照中国专利局于1997年5月7号公开的公开号为CN1148940A发明书。
其它植物性保健添加剂和槟榔有效成份的提取可参照(中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香精香料手册》第36页-104页所提示的方法制备。A、保健添加剂配方示例




可在上述配方中另外添加金银花、淡竹叶、葛类、蜂蜜等药食兼用物质。
保健添加剂的制备示例①灵芝浸提液或浸膏干粉的制备选用干燥、红褐色的、成熟的原木灵芝或相应灵芝多糖含量的菌丝体,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细度在40目左右后浸泡于其10倍重量的净化水中,采用夹层蒸汽加热至80-90摄氏度,浸提1小时后,增加蒸汽压力加热至微沸,浸提温度在95-103摄氏度,1小时后用60目左右的滤布过滤得首次浸提液;向滤渣中再加入8倍重量左右的净化水,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浸提,时间为2小时左右,之后滤去残渣5得第二次浸提液,将两次浸提液合并加入浸提液重量0.2%的β-环状糊精,搅拌混合均匀后直接应用于本发明的干蛋粉的生产工艺中,或送入真空浓缩装置进行真空浓缩,蒸发温度为55摄氏度(真空度为53kPa),浓缩至1/3体积为止,将浸膏干燥成粉未状备用。
②绞股蓝皂甙浸膏干粉制备常压提取工艺,可利用天然香料生产线。提浸工序将绞股蓝全干草粉碎,按料液比1∶8加入含有20%酒精的浸提液,加热控制在78-80摄氏度,第1轮浸出时间为4小时,第2-3轮按料液比1∶4加浸提液,浸出时间为3小时。常压浓缩工序旨在蒸发溶剂,使浸出液初步浓缩,回收酒清。减压浓缩工序经常压浓缩后的料液,已达到一定的粘度,溶剂蒸汽压明显下降,若提高蒸发温度,势必导致有效成分的分解,只好通过减压蒸发,将料液进一步浓缩后得皂甙浸膏。喷雾干燥工序用喷雾干燥器将预热后浸膏的喷雾干燥,获得于粉。每30-60公斤绞股蓝全草风干物可得5-11公斤绞股蓝精。
③芦荟凝胶制品制备选择2-3年以上叶龄、生长状况良好、整齐的芦荟鲜叶,在采摘后8小时内进入清洗工序;将芦荟叶清洗干净后,用适当含有次氯酸水溶液、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成分的水溶液经短时间的浸泡(此举是为防止微生物侵害和避免药剂残留),再经清水漂洗并用无菌水冲净后待修整与去皮。削掉叶根部白色部分和叶尖、叶缘两边的刺,剔除叶片局部的黑痂,然后将叶头尾切除,将尾部立在滤网上30分钟,让黄汁流出,再将叶在清水中泡30-60分钟,让黄汁排尽后进入去皮工序。在去皮时,应在表皮内侧保留一薄层芦荟凝胶,切不可剃刮太深,否则对制品的质量有影响。芦荟叶去皮后,得到几乎透明的薄壁组织芦荟凝胶,将凝胶迅速细碎为小块,并通过均质器均质,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粘液,经过澄清降沾处理,即可进行过滤加工。先对凝胶粘液进行离心过滤或真空过滤或加压过滤等粗滤后进行精滤。精滤后的凝胶液必须进行灭菌处理辐射、冻干、声波消毒、紫外线、巴氏灭菌、高压灭菌、臭氧灭菌等法都可采用,以巴氏灭菌容易实现;果汁生产中广泛采用的高温瞬间灭菌法,对芦荟凝胶灭菌较实用。为了提高产品的微生物稳定性,可以适当添加符合食品卫生的抑菌剂。为了得到色泽很浅的芦荟凝胶制品,可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符合食品卫生的漂白和脱色处理技术。对前述处理后的芦荟凝胶液直接应用于槟榔食品的腌渍等工序中;或者采用真空浓缩法或冷冻浓缩法或膜处理法或反渗透浓缩法浓缩芦荟凝胶液至2∶1-40∶1倍数浓缩液直接应用于槟榔食品中的腌渍等工序中,或再用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干燥至100∶1-200∶1的干燥粉。芦荟全叶类制品制备可参照本方法,不需去掉芦荟叶的皮。
④其它保健添加剂和槟榔有效成份的提取可参照前述方法制备。
提取槟榔的有效成份时,宜先将槟榔用压榨技术处理后,再用浸提、萃取技术处理。B、保健添加剂的参考用量槟榔食品成品中保健添加剂的参考含量保健添加剂0.5-5%,是指其含水量为5%-12%的原物或相应原物量的提取成份或动物精制品;但含大黄素成份的芦荟干粉或芦荟胶凝制品(干品)的用量不宜超过0.1%-0.15%,少量含有或不含大黄素成份的芦荟干粉或芦荟胶凝制品(干品)的用量不宜超过0.5%。
C、槟榔有效成份在糖果中的含量每1公斤糖果中宜含有0.5-3公斤槟榔干品的提取成份,适宜为每1公斤糖果中含0.8-1.5公斤槟榔干品的提取成份。
D、用法1、可将保健添加剂采用类似于中药泡制槟榔食品的常规技术,如浸渍、涂敷、包裹等方法用于槟榔食制品中。
2、将槟榔食品制成糖果形式时,适宜制成口香糖、牛皮糖。
3、保健添加剂在槟榔食品中应用时,既可以使用其提取物、精制品,也可使用食用菌子实体、参类、当归等非茎叶类干品原物,并宜采用超微粉碎处理后应用。
4、也可将槟榔用超微粉碎处理后用于糖果制品中。
5、为了显出槟榔在糖果中的风味,可以减少或停用原糖果配方中的香精香料量。
6、槟榔糖果的生产可参照(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2月北京第1版《食品加工技术、工艺和配方大全下册》第1-87页完成。
E、实施例1、将灵芝子实体粉末或其提取物,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2、将绞股蓝总皂甙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3、将西洋参等参类的粉末或其皂甙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4、将乌鸡精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5、将甲鱼精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6、将阿胶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7、将狗肉精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
8、或将前述实施例中两例以上综合应用。
9、将灵芝、枸杞、阿胶、乌鸡精、银耳、当归、苦丁茶等组成保健添加剂,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即成为一种适合于女性嚼食的具美容补血兼减肥功效的槟榔食品。
10、将绞股蓝总皂甙、冬虫夏草、刺五加、参类、灵芝、鳖精等组成保健添加剂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即成为一种适合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食用的槟榔食品。
11、将灵芝、葛花等葛产品,和绞股蓝、蜂蜜等组成保健添加剂,浸渍、包裹、吸附于槟榔食品中,即成为一种有助于醒酒的槟榔食品。
12、将灵芝、芦荟、罗汉果、胖大海、黄瓜霜、菊花、银花等组成保健添加剂,即为一适合于歌唱演员、播音员、电视主持人、咽喉疼痛者、声音嘶哑者等人群嚼食的“嗓子宝槟榔”食品。
13、槟榔口香糖,配方①醋酸乙烯酯20%,微晶蜡2%,葡萄糖24%,聚异丁烯3%,碳酸钙2%,丁酞酰丁基醇酯3%,粉糖45%,槟榔提取物及香料适量;②加工树胶基质22%,粉糖40%,饴糖1 5%,碳酸钙2%,葡萄糖24%,槟榔成份及香料适量;③基料(羟基丙基醋酸淀粉)18%,玉米糖浆(波美43度)80.3%,水0.3%,甘油0.3%,槟榔成份及香料适量;④泡泡糖基质28%,山梨醇4%,调湿剂;%,饴糖4%,粉糖35%,槟榔成份及香料适量;⑤醋酸乙烯酯10%,单甘油酯1%,滑石粉4%,酯树胶10%,饴糖20%,,丁酞酰丁基醇酯5%,粉糖49%,槟榔成份及香料适量;制成方法可参照(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2月北京第1版《食品加工技术、工艺和配方大全下册》(刘宝家、李素梅、柳东等编)第26-31页所示完成。
14、槟榔牛皮糖,配方砂糖10公斤,饴糖8公斤,绿豆淀粉3公斤,香油3公斤,芝麻5公斤,水4公斤;或白糖10公斤,饴糖15公斤,红苕27公斤,芝麻2.5公斤,化油2.5公斤,制成参照(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2月北京第1版《食品加工技术、工艺和配方大全下册》(刘宝家、李素梅、柳东等编)第70-71页所示完成。
实施例13-14中可加入保健添加剂成份。
F、说明
1、在对槟榔用香料等添加剂进行浸渍、涂敷、包裹等处理前,将槟榔放入密闭并能耐压的容器中,然后对容器进行加热,当容器中达到一定压力时,将容器骤然降压喷出槟榔果实;或采用其它如气流膨化、油炸膨化处理槟榔。膨化的压力及时间可根据对槟榔的酥脆度要求而定。如果槟榔食品添加的添加物的耐热性高于膨化时的温度,可将这些添加物一同膨化。
2、可将枸杞、莲子、花生米、桑椹等果实进行食品工艺处理后,粘附于槟榔食品的成品上或直接置于槟榔食品的包装物中。
3、本发明说明书中没有述及到的内容按照常规技术完成。
4、可用蜂蜜、功能性甜味剂、桂皮等植物香料等食品添加剂掩盖保健添加剂中苦杂异味,或去掉苦杂味成份。
5、在本发明中所叙述的食用菌,指广义的无毒药用菌、食用菌。
6、本发明中所涉及的食用菌,指其子实体、菌丝体,和它们的代谢产物。
7、本发明中所叙述到的灵芝,是泛指灵芝及其亲缘植物、云芝、虎乳灵芝等。
8、本发明所述到的冬虫夏草包括蛹虫草、虫草头孢菌等类菌物。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槟榔食品,含有槟榔、甜味剂、香精香料、保健添加剂等成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添加剂由灵芝、冬虫夏草、香菇、槐栓菌等药食用菌,和/或绞股蓝、芦荟、枸杞、乌鸡精、当归、甲鱼精、龟精、鹿产品、狗肉精、海狗精、人参等参类、刺五加、红景天、黄芪、苦丁茶、阿胶、松荷竹类添加剂、竹类添加剂、葛类产品等物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保健槟榔食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当调整保健添加剂的含量及种类,或再佐加其他能产生协同作用的保健成份,派生出适合于不同人群需求、嗜好的系列保健槟榔食品。
3.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保健槟榔食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制取槟榔的有效成份添加于硬糖、软糖、奶糖、巧克力糖、口香糖、夹心糖、酥糖、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等糖果制品中,或还在其中另加保健添加剂。
4.如权利要求
1或2或3所述保健槟榔食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槟榔果实进行膨化处理。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健槟榔食品,其特征在于保健槟榔食品中含有下述任一种配方的成份
6.如权利要求
1或3所述的保健槟榔食品,含有口香糖材料、槟榔食品材料等成份,其特征在于口香糖中含有槟榔成份,或和保健添加剂成份。
7.如权利要求
1或3所述的保健槟榔食品,含有牛皮糖材料、槟榔食品材料等成份,其特征在于牛皮糖中含有槟榔成份,或和保健添加剂成份。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保健槟榔食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槟榔成份,或和保健添加剂应用于口香糖、牛皮糖等糖果中。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槟榔食品及其生产方法。将灵芝、冬虫夏草、香菇、槐栓菌等药食用菌,和/或绞股蓝、芦荟、枸杞、乌鸡精、当归、甲鱼精、龟精、鹿产品、狗肉精、海狗精、人参等参类、刺五加、红景天、黄芪、苦丁茶、阿胶、松荷竹类添加剂、竹类添加剂、葛类产品等物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或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之一,可将槟榔食品保健添加剂成份采用类似于中药泡制槟榔食品的常规技术,如浸渍、涂敷、包裹等方法应用于槟榔食品中。可制取槟榔的有效成份添加于硬糖、软糖、奶糖、巧克力糖、口香糖、夹心糖、酥糖、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等糖果制品中,或还在其中另加保健添加剂。
文档编号A23G3/00GKCN1435110SQ03103914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9日
发明者吴跃飞 申请人:吴跃飞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