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13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纯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天然食品的制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纯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产工艺。
“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的对饮食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生活中人们不仅仅要求吃饱、吃的好,更主要的是要求有独特的风味和合理的营养。目前,我国盛产的玉米,传统的食用方法,单一复杂,不能方便食用,尤其是嫩玉米只能煮着吃或烧烤着吃。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方要便玉米粥,如中国专利CN 86107962,公开了一种速食米粥的生产方法。其主要是以大米,玉米渣或其他谷物为原料,其生产工序为水洗、浸泡、沥干、加强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经蒸汽熟化后压片、干燥、冷却后即得成品。但该发明生产的速食米粥干片经70°以上的开水闷泡5分钟或沸水煮2~4分钟才能食用,并且经多道工序处理不能完全保留原有的玉米风味。美国生产一种膏状甜玉米(Cream Style Corn),它是利用美国盛产的甜玉米制成的。其主要成份有甜玉米、水、糖、食用变性淀粉和盐。然而我国并不盛产甜玉米,而是嫩玉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天然嫩玉米及其生产工艺。它主要采用天然嫩玉米为原料,保持了新鲜玉米的天然香味和营养成份,并且颗粒柔软,粘稠爽口,使得工艺简单,开辟粗粮深加工的新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纯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天然嫩玉米经预煮后,脱粒,并将玉米粒放入4%~8%的NaOH溶液,温度50~80°、时间1~3分钟即可脱皮,用水冲洗后,再浸入0.5~2%的柠檬酸中浸泡35~40分钟进行中和,并进行PH值测试,达到既无碱味也无酸味,将脱皮后的嫩玉米粒以50~100份计量进行斩拌,掌握破碎大小程度,以每粒二至三半为宜,斩拌后放入汽压锅内按比例加入140~250份的水搅拌,加热开水熬40~50分钟,然后分别加入0.1~0.4份的淀粉,1~4份的糖,0.1~0.3份的盐,也可加入适量的山梨酸钾0.01~0.05份、蜂蜜0.5~2份、奶油香精0.01~0.05份、香兰素0.005~0.04份等。搅拌均匀后方可倒出,定量装入罐中真空密封,再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后的罐头冷却到37~40°观测5~10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产工艺,由于主要采用天然嫩玉米为原料,辅以糖、优质精制淀粉、蜂蜜和食盐等,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不破坏玉米的营养成份,颗粒柔软、色泽金黄,保持了新鲜玉米的天然香味和营养成份。做为一种汤料,易于储存、运输、经济,并节省时间和燃料,并且开辟了粗粮深加工的新领域,有利用改善公共营养结构。可广泛用于家庭、宾馆和饭店。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原料挑选天然嫩玉米要经过认真的挑选,去除有虫害的玉米及太老的玉米棒。2.预煮经挑选合格的玉米棒放入不锈钢夹层锅内,开水后煮30分钟,出锅后及时倒入凉水池中冷却。3.脱粒预煮冷却后的玉米棒,要及时脱粒,加工时要去除虫蛀霉变的玉米粒,脱粒后倒入冷水中浸泡。4.脱皮冲洗将玉米粒倒入8%的NaOH溶液中,温度50°,时间1分钟即可脱皮,然后用水冲洗,洗净后的玉米粒再倒入2%的柠檬酸中浸泡,时间35分钟后,进行PH值测试。达到既无碱味,也无酸味为合格。5.斩拌经脱皮漂洗合格的玉米粒计量80kg后进行斩拌,要严格掌握破碎大小程度,以每粒二至三半为宜,允许有少量整粒,也不能斩的太细。6.勾汤配料熬制斩拌后的玉米倒入不锈钢夹层锅中按比例加入160kg的水搅拌,开水后在锅内熬30分钟,然后按照配方分别加入精制优质淀粉180g、白砂糖3000g、盐250g,也可加入蜂蜜500g、山梨酸钾20g、奶油香料10g、香兰素10g等搅拌均匀后方可出锅。在熬制过程中要调整阀门,保证汽压正常,做到安全操作。7.装罐装罐时要搅拌均匀,每罐装560g。9.杀菌杀菌公式(15′-40′-25′)。121℃。10.保温观测杀菌后的罐头冷却到37~40°,要冲洗干净码垛保温7天。11.打检贴标签包装经过7天保温观测,即可进行打检贴标签。
使用方法本产品的一般吃法,以“冰花玉米羹汤”为例。
1.原料取嫩玉米羹罐头1桶(560g),鸡蛋2个(只用蛋清),冰糖40~50克,优质精制淀粉25~30克,味精适量。清水600~800克。
2.制作方法锅放火上,添入清水烧开后,将玉米羹罐头打开放入水中进行搅拌,然后放入冰糖。淀粉打成粉芡搅拌均匀倒入锅内,汤再开后把鸡蛋清打匀边倒边搅拌。放入适量的味精即可出锅盛入汤碗食用。
特点汤如冰花、口感优雅、清香利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纯天然嫩玉米羹,其特征在于嫩玉米∶水∶糖∶淀粉∶盐的配比为60~100∶140~250∶1~4∶0.1~0.4∶0.1~0.3。
2.一种天然嫩玉米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天然嫩玉米经预煮、脱粒、脱皮、斩拌,然后勾汤配料熬制,再装入罐中杀菌,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观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嫩玉米羹,其特征在于还可加入适量的山梨酸钾0.01~0.05份,蜂蜜0.5~2份,奶油香精0.01~0.05份,香兰素0.005~0.04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嫩玉米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脱皮是将预煮、脱粒后的玉米粒放入4%~8%的NaOH溶液中、温度50~80°、时间1~3分钟,用水冲洗后,再浸入0.5~2%的柠檬酸中浸泡35~40分钟进行中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嫩玉米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勾汤配料熬制是将脱皮、斩拌后的玉米粒计量后,按此例加入水搅拌,开水熬40~50分钟,然后分别按配比加入淀粉、糖、盐,也可加入适量的山梨酸钾,蜂蜜、奶油香精、香兰素等,搅拌均匀后倒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嫩玉米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罐装杀菌后,在37~40°下,保温观测5~10天。
全文摘要
一种纯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产工艺,它主要以天然嫩玉米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水、糖、盐和淀粉等,其生产工艺为预煮、脱粒、脱皮、搅拌,然后按比例勾汤配料熬制,再装入罐中杀菌,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观测。本产品保持了新鲜玉米的天然香味和营养成分。做为一种汤料。开辟了粗粮深加工的新领域,本产品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对于因长期食用肉类脂肪、高蛋白及精细粮制品后导致的营养不均衡有显著的调理和改善作用,可广泛用于家庭,宾馆和饭店。
文档编号A23L1/168GK1102302SQ93119750
公开日1995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5日
发明者翟保俊, 李培业, 向录珍, 史文平 申请人:山西省长治肉类联合加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