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易于分解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971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易于分解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可食用的、或可用作饲料的和生物上易于分解的材料制成的容器、无柄杯、托盘、有柄杯或诸如此类物品的制造方法,此类物品尤其是由一种可作为壁的基底材料的面糊或更确切地说烘烤料或华夫面糊制成,模具采用一种可加热的烘烤模具,通过闭合的烘烤模具的模制件,预烘烤原料形成一与最终壁厚相比增大的壁厚,并最终烘制成具有最终壁厚的烘烤产物。
由上述方法制成的产品经常应用于饭菜的包装和运输中,尤其可作为一次性餐具例如作为三明治盘、聚会用盘,或应用于快餐领域。以前,此种产品由塑料制成,现今人们已经提出一种具有环境意识的解决办法,即所有上述容器用一种可食用的、类似于盛冰激淋用的蛋卷的材料制成,或用华夫面糊制成杯子或盘子,以及用带有附加料的作为壁的基底材料的面糊或烘烤料制成的用于盛饭菜的、可闭合的运输盒。由于由华夫面糊制成的容器通常可以食用,因此其更可作为动物饲料或饲料附加料,如果其作为废物存放起来或作为堆肥,也可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即其可实现快速的腐烂而有益于环境。
该容器的生产可在华夫饼干机上借助于带有型芯的、由几部分组成的烘烤模具来实现。文件WO95/00023所公开的方案的目的在于,通过先由预烘烤形成一具有与最终壁厚相比增大的壁厚的中间产品,并接下来进行最后烘烤,并压挤形成具有最终的壁厚的最终产品的方法,来获得一种坚固的烘烤产物。所述的增大的壁厚可通过在模具闭合时,型芯不完全插到模具的底部而实现。尽管在重要的预烘烤阶段,增大的壁厚的安排难于控制,但烘烤产物还是令人满意的。若预先的壁厚太大,则面糊不能填满模具;若预先的壁厚太小,面糊就难以完全分布于模具内,而且面糊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闭合的模具上的蒸汽口溢出。上述两种情况将导致不能获得所希望的、理想情况下的烘烤产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特别对于面、华夫面或一种作为壁材料的混合物的特性具有调整性,并因此而获得对最终产物的特性的特别好的调整性。其实现方法如下,即通过闭合烘烤模具的模制件而完成第一次预烘烤,使烘烤产物形成一增大的壁厚,该壁厚例如约为最终壁厚的两倍,并持续20秒时间;而后进行第二次预烘烤,该烘烤产物壁厚继续增大,该壁厚例如为最终壁厚的三倍,并持续30秒时间,接下来完成最终烘烤以形成最终壁厚,并持续40秒时间。经过第二次预烘烤阶段后,该增大的壁厚会在最终烘烤阶段步进式地减小为最终壁厚。预烘烤过程至少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二烘烤阶段形成与第一烘烤阶段相比更加大的壁厚。在第一烘烤阶段,由于流质的面糊注入到加热的烘烤模具中而使面糊瞬间产生蒸发,因此面糊被沿着蒸汽开口方向的蒸汽流带动而流动,并在烘烤模具内部均匀地分布。由烘烤模制件的相对面限定的壁厚在第一预烘烤阶段还没有增大到后来所达到的最大壁厚,因此其烘烤空间的内部容积并不大,因此不具有促使面糊分布的蒸汽和蒸汽流所必需的尺寸。面糊经过继续的热作用之后,便开始了继续增大壁厚(型芯与模具底部之间的间隙)的第二预烘烤阶段。这时面糊在蒸发作用下继续膨胀并填充剩余的自由的壁厚空间。在第二预烘烤阶段增大的烘烤模具的内部空间,抑制了面糊过度地从蒸汽开口溢出并损失掉。最后,通过最后烘烤使烘烤产生达到相应的结构上的强度,型芯继续向模具内插入直至形成最终壁厚。该烘烤产物在最后烘烤时被冲击式地、步进式地或连续地压缩。尤其在第二烘烤阶段后,在最后烘烤阶段,通过许多的冲程来实现壁厚减小到最终壁厚,这时模制件,即型芯步进式地、并不断深入地伸向模具底部,由此实现了在烘烤产物的壁的表面范围与壁的内部之间的不同的压缩度。高度压缩的表面可使烘烤产物具有耐水性。
通过在两个预烘烤阶段对壁厚的调整和对预烘烤时间的调整,形成了一表面几乎无孔的、对湿度具有较小敏感性的最终产物,例如该最终产物可作为酒杯。该最终产物例如可为带盖的盛热菜的容器,热菜的蒸汽作用于容器的壁上面不会使之变形,由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该容器具有容器所必需的耐湿性。
通过在两个预烘烤阶段对预烘烤时间和壁厚的调整和对压缩方式的调整,可制造出具有内部结构疏松、壁的表面密实的壁的容器。该结构具有保温或隔热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预烘烤阶段,其壁厚为1.5倍的最终壁厚,其烘烤时间约为15秒钟;第二预烘烤阶段,其壁厚为2倍的最终壁厚,其烘烤时间约为25秒钟,并接下来在最后烘烤阶段形成最终壁厚。
本发明方法的工作步骤在附图中示范性地示出。


图1为第一预烘烤阶段用于生产盘子的烘烤模具处于闭合状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该烘烤模具在第二预烘烤阶段的示意图。
图3为该烘烤模具在最后烘烤阶段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在模板1上置有一型芯2,该型芯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按不同深度插入可加热模具底部4所形成的空隙3中,由此形成不同的壁厚。为了向空隙3内填料以及将制成的托盘从中取出,可将带有型芯2的模板1升高。模具底部4在图平面处被分成两部分,以使托盘可容易地取出。
图1、2、3中所示的模具均处于闭合状态,一蒸汽开口5作为例子用虚线勾画出来。可以有许多这样的蒸汽开口,将蒸汽开口置于垂直的分型面(图平面)处,这是为了易于清洁的缘故。图1至3所示的盘子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若在图中添画出对称轴,该盘子当然也可为圆形的。
当模具完全打开后,流质的或粘稠的面糊被注入到空隙3中,并且模板1连同型芯2一同降入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与图3所示的型芯2的最终位置相比,壁厚也就是说型芯2外表面与空隙3表面之间的距离约为图3所示最终距离的2倍。该模具闭合后,面糊分布于型芯2与模具底部4之间的空隙一直到盘子的上边缘,从现在开始便开始第一预烘烤阶段。若一种烘烤材料被用作壁的基底材料,那么在第一预烘烤阶段的壁厚约为2倍的最终壁厚,预烘烤时间约为2 0秒钟。蒸汽通过蒸汽开口5排出,面糊膨胀。
在第二预烘烤阶段,型芯2回拉,使壁厚变为最终壁厚的3倍。由于型芯2回拉而使该阶段所获得的自由空间,用于面糊在蒸汽的作用下继续膨胀,该阶段持续的时间约为30秒钟。面糊始终与模具接触,即不脱离型芯2,也不脱离盘子边缘(图2)。经过第一预烘烤阶段后,已经获得了较大的结构强度。蒸汽继续从蒸汽开口5(或多数个蒸汽开口)喷发出。该壁厚的安排使得只有极少量的面糊从蒸汽开口5溢出。
经过第一和第二预烘烤阶段后,接下来为形成最终壁厚的最后烘烤阶段。型芯2或模板1从图2所示的位置推进到图3所示的位置,该推进为步进式的,因此如图2所示的已经疏松了的预烘烤的壁被突然地压缩,该步进式推进可为多个冲程,每一次冲程,型芯2进入到模具底部4更深一些。该形成最终壁厚的最后烘烤阶段持续时间约为40秒钟,剩余的蒸汽从蒸汽开口5溢出。
所述的烘烤时间、各预烘烤阶段的壁厚、烘烤温度和面糊的烘烤混合物,为影响最终产物特性的几个因素。预烘烤阶段的划分和在形成最终壁厚的最后烘烤阶段前的约2倍或3倍壁厚,为本发明方法的实质性特点。有一点是清楚的,此处给出的时间和其比例关系,对于与上述托盘不同的其它模制体来说,是不同的。在预烘烤过程中进一步增大的壁厚,接下来的最终压实和最后烘烤为本发明方法的实质性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易于分解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的制造方法,此类物品尤其是由一种可作为壁的基底材料的面糊或更确切地说烘烤料或华夫面糊制成,模具采用一种可加热的烘烤模具,通过闭合的烘烤模具的模制件,预烘烤原料形成一具有与最终壁厚相比增大的壁厚的中间烘烤产物,并最终烘制成具有最终壁厚的烘烤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阶段第一预烘烤阶段,在该阶段通过闭合的烘烤模具的模制件预烘烤形成一增大的壁厚,例如该壁厚约为最终壁厚的2倍,该阶段持续时间约20秒钟;至少一个第二预烘烤阶段,使壁厚进一步增大至最终壁厚的3倍,该阶段持续时间约为30秒钟;和为形成最终壁厚的最终烘烤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40秒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两个预烘烤阶段,壁厚减向由最终烘烤形成的最终壁厚是通过多次冲程来实现的,这些冲程通过所述模制件,即型芯,步进式地、并不断深入地插入到模具底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由可食用的、或可用作饲料的生物上易于分解的材料,例如一种作为壁的基底材料的面糊或更确切地说烘烤料或华夫面糊制成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包含至少两个预烘烤阶段和一个最终烘烤阶段。在第一预烘烤阶段,通过闭合的烘烤模具形成与在最终烘烤阶段所形成的最终壁厚相比增大的,或者说2倍的壁厚,在接下来的第二预烘烤阶段,壁厚继续增大(例如为最终壁厚的3倍),接下来该预烘烤产物在最终烘烤阶段被压缩形成具有最终壁厚。
文档编号A21D8/00GK1148021SQ9610694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7日
发明者弗兰茨·哈斯 申请人:金属与塑料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