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处理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分的方法

文档序号:44980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酶处理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份的方法,特别是采用酶处理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份的方法。
人参是举世公认的名贵药材,其主要有效成份为人参皂甙,已知道的人参皂甙种类有30余种。人们常将人参的有效成份~人参皂甙浸出提取后配制成人参酒、人参精、人参茶(液状、固状),也有与其他药物混合的保健茶、酒类等保健饮料。
现有技术对于人参皂甙的提取,都是采用浸出法,即用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对破碎后的人参进行浸泡,从而浸出、提取人参皂甙成份。如《中国药学杂志》(27(5),291~293,1992)中公开的水、乙醇浸出法,是在人参粉中加入40%乙醇浸出,过滤;渣中再加入沸水浸出、过滤。渣可以重复提取,滤液合并,浓缩,加乙醇再浓缩、乙醚脱脂,正丁醇萃取,减压蒸去正丁醇可得皂甙。又如日本特许公报(91109、1978)公布的Shibata法,也是用醇对人参浸出、提取皂甙,乙醚脱脂、正丁醇萃取,减压蒸去正丁醇可得皂甙。
上述的浸出法存在着一个最大缺点无论采用什么溶剂及什么条件进行浸出,20~60%以上皂甙有效成份将仍残留在被浸出后的人参渣中。换言之,现有技术对皂甙的提取率太低,浪费了人参一类名贵药材的资源。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对以皂甙为主要有效成份的中药材进行酶处理提取其皂甙成份的方法,旨在大幅度提高提取率。
现有技术的浸出法之所以对皂甙提取率低,这是因为人参中含有很大一部分皂甙的糖部位与其它多糖或生物大分子以糖苷健或酯健相结合,皂甙部分牢固地吸附于人参纤维、果胶、淀粉等多糖和其它生物大分子上,因而用纯物理的水、醇或有机溶剂浸泡是提取不出这部分皂甙成份的。党参、桔梗、麦冬、沙参、黄苓等几百种以皂甙为主要有效成份的中药材,都与上述人参情况相似。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针对上述原理,利用不破坏皂甙的内切糖苷酶类及其它不含外切糖苷酶的酶类处理人参等中药材一是切割皂甙糖与其它多糖所结合的化学健,如糖苷健等,使皂甙脱落;二是水解吸附皂甙的生物大分子使之脱落。然后再行浸出、从而大幅度提高皂甙提取率。
本发明实现方案为酶处理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份的方法,其特征是(1)、将被提取物加水浸泡,(2)、取内切糖苷酶类或其它不含外切糖苷酶成份的酶类与被提取物水浸液相混合、反应,(3)、以水、乙醇或甲醇作浸出剂,采用浸出法工艺步骤对经过上述酶处理步骤的被提取物进行浸出、提取皂甙成份。
在以上述方案实施本发明时,可以将被提取物及其浸泡水一同加热后,冷却至将要使用酶种合适的温度,再加入相应酶。所选用的酶种可为下列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1)、淀粉酶类α-淀粉酶、β-淀粉酶、淀粉糖化酶,(2)纤维素内切酶,(3)、果胶酶类,(4)、曲霉属、根霉属、毛霉属、红曲等霉菌属及担子菌类的液体曲或者固体曲浸出液酶,天然曲的浸出液的混合酶,植物种子芽浸出的酶。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时,所选用的酶中若含水解皂甙的外切糖苷酶类成份,用加热或加抑制剂方法除掉其酶活性。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不但适用于人参属(Panax genus)中所有种类人参的全部植物体,也适用于所有以皂甙为主要有效成份的中药材(如党参、桔梗、麦冬、沙参、黄苓、过岗龙、绞股兰)植物(如大豆等)。
2、实施本发明,可使皂甙提取率比现有技术浸出法提高20~150%以上。
3、采用本发明对人参及其它中药材进行酶处理,不仅提高皂甙等有效成份的提取,也同时提高了对其它可溶性物质(如多糖、多肽)的提取率。
4、采用本发明所提取到的皂甙,用硅胶G薄层层析法或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未发现其组成的明显变化(可参看附图),说明酶处理并未破坏其皂甙结构。


图1为现有技术用甲醇浸出法提取皂甙的高压液相色谱图。
图2为现有技术用乙醇浸出法提取皂甙的高压液相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以糖苷酶处理~乙醇浸出法提取皂甙的高压液相色谱图。
图4为本发明以霉菌曲浸出液酶处理~乙醇浸出法提取皂甙的高压液相色谱图。
以上各图仪器,Shimadzu;色谱柱,φ0.9×29cm碳水化合物柱;检测器,RI;流动相,乙氰∶水=80∶20;流速,2ml/分钟;注祥量,20μl。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叙述实施例140目的人参根粉100克中加入200~1000ml水或0.01M,PH5.5的醋酸缓冲液(加水比可以是1.5~200倍),100℃处理20分钟,冷却至60℃,加纤维素内切酶,在40~60℃处理两小时,加入95%乙醇350~850ml,离心过滤得滤液;渣中再加入40%乙醇500ml,在80℃浸出2小时,离心过滤,滤液合并(浸出可以几次重复),浓缩至1/10左右体积,残留液里加入同体积乙醚脱脂(乙醚脱脂重复3~6次)、取水层,50ml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皂甙十次,合并萃取液,减压蒸去正丁醇可得7~11克以上米黄色的人参皂甙。
从未经酶处理的100克相同人参粉中,用上述的相同方法只可得4~6克相同纯度的皂甙。其人参渣经酶处理可得1~3克皂甙。
从上述方法得到人参皂甙,以Re为标准、香草醛显色比色法(邹春杰、徐景达中草药,13(8),19~23,1982)测定其含量,误差不超过1%;再用硅胶G薄层层析法82)测定其含量,误差不超过1%;再用硅胶G薄层层析法(邹春杰、徐景达中草药,13(8),19~23,1982)或者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Nagasawa T.et alChem.Pharm.Bull.,28,2059-2064,1980.)测定其各皂甙,参看图3与图1、2相比较,未发现其组成的明显变化,说明未破坏其皂甙结构,方法是很成功的。
实施例240目的100克人参粉中加入200~2000ml水,100℃处理20分钟,冷却至50℃,再加入5~30万单位淀粉酶或者1~10万单位淀粉糖化酶,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95%乙醇至40%(V/V),80℃保温2小时,离心收集浸出液,其渣再用40%乙醇浸出几次,合并浸出液浓缩至1/10体积,每次用80ml乙醚脱脂5~7次,收集水相用100ml水饱和正丁醇萃取7次,收集正丁醇相减压蒸干,残渣再溶于80ml甲醇、过滤,将甲醇液滴到1000ml丙酮中,收集沉淀、烘干即得米黄色的6~9克人参皂甙粉。
未经酶处理、按上述方法只能得3~4克人参皂甙粉。其人参渣再经按上述方法酶处理,提取皂甙可得1~3克左右。
实施例3
100克40目的人参粉加水400~2000ml,100℃处理20分钟,冷却至45~55℃,再加入符合食品标准的霉菌(如米曲霉、根霉、…)培养液或者霉菌固体培养浸出液酶(不含β-葡萄糖苷酶、α-木糖苷酶、α-阿拉伯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和人参皂甙源的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处理1.5~6小时,再用上述的乙醇或甲醇法提取皂甙。比未经酶液处理的皂甙提取率提高了30~150%。
从上述方法得到人参皂甙,以Re为标准、香草醛显色比色法(邹春杰、徐景达中草药,13(8),19~23,1982)测定其含量,误差不超过1%,再用硅胶G薄层层板法(邹春杰、徐景达中草药,13(8),19~23,1982)或者高压液相色谱法(Nagasawa T.et alChem.Pharm.Bull.,28,2059-2064,1980)测定其皂甙,参看图4与图1、2比较,未发现其组成的明显变化,说明未破坏其皂甙结构,方法是很成功的。
实施例4100克人参粉按上述方法处理人参或其他中药,不仅大大提高皂甙的提取率,使整个人参的40~60%以上可变成可溶性物质,比未酶处理提高100~250%。
实施例5以桔梗代替人参,按实施例1的方法提取皂甙,酶处理的桔梗皂甙提取量是相当于未用酶处理桔梗皂甙提取量的120~200%;以未用酶处理桔梗提取过皂甙的渣为原料,再经酶处理、提取皂甙,再提取量可达原提取量的20~100%。以党参、麦冬、沙参、黄苓、过岗龙、绞股蓝、大豆等按上述方法提取皂甙,经酶处理的比未处理的皂甙提取率提高了30~100%。
权利要求
1.酶处理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份的方法,其特征是(1)、将被提取物加水浸泡,(2)、取内切糖苷酶类或其它不含外切糖苷酶成份的酶类与被提取物水浸液相混合、反应,(3)、以水、乙醇或甲醇作浸出剂,采用浸出法工艺步骤对经过上述酶处理步骤的被提取物进行浸出、提取皂甙成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皂甙方法,其特征是将被提取物及其浸泡水一同加热后,冷却至将要使用酶种合适的温度,再加入相应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皂甙方法,其特征是所选用的酶种可为下列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1)、淀粉酶类α-淀粉酶、β-淀粉酶、淀粉糖化酶,(2)纤维素内切酶,(3)、果胶酶类,(4)、曲霉属、根霉属、毛霉属、红曲等霉菌属及担子菌类的液体曲或者固体曲浸出液酶,天然曲的浸出液的混合酶,植物种子芽浸出的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所选用的酶中若含水解皂甙的外切糖苷酶类成份,用加热或加抑制剂方法除掉其酶活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酶处理提取中药材中皂甙成分的方法,其特征是(1)将被提取物加水浸泡,(2)取内切糖苷酶类或其它不含外切糖苷酶成分的酶类与被提取物水浸液相混合、反应,(3)以水、乙醇或甲醇作浸出剂,采用浸出法工艺步骤对经过上述酶处理步骤的被提取物进行浸出、提取皂甙成分。其优点是可将皂甙提取率提高20~150%以上、而且皂甙结构不被破坏,同时还提高了其它可溶性物质的提取率。
文档编号C12P19/44GK1144847SQ9611515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2日
发明者金凤燮, 权春善, 鱼红闪, 张春枝 申请人:金凤燮, 权春善, 鱼红闪, 张春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