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蛋白水解法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549489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物蛋白水解法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酱油的制取,特别是一种动物蛋白水解法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我国生产酱油的传统方法,多以豆类、玉米及其糟粕以及其它植物蛋白作原料,用食用曲酶接种,发酵酿造。少数也有用角质蛋白酿制的。其生产工艺大体为动物蹄壳、禽类羽毛、脱脂木屑等为原料,经予处理→微生物菌接种→种曲培养→制曲→发酵→滤油除渣→加热灭菌→配制澄清→检验包装(国家专利号89108267。0)。虽然目前也有蛋白酶水解动植物的方法制得的酶水解提出液,调配勾兑而成为酱油(国家专利申请号94109538)。但上述两种酱油的生产方法均存在粮食耗量大,生产周期长(通常达4-6个月,周期短也得10多天),氨基酸态氮含量低的敝病,一般低于0.6%)。晒制酱油生产方法虽能在氨基酸态氮指标上达到或超过0.6%(国家质量要求)但生产过程中易受到污染,使酱油的卫生指标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传统酱油生产方法无法克服在酱油里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B1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勿需发酵工艺,完全用动物蛋白制取酱油的方法和工艺,用以彻底克服用传统酱油制取法生产的酱油,含有黄曲霉毒素B1的缺陷,缩短制取时间,提高酱油营养成份,并充分利用生产胱胺酸而产生的氨基酸溶液。所述用动物蛋白水解法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采用禽类羽毛,牲畜毛等动物蛋白原料,经水解,中和反应,过滤等工序提取胱氨基酸制得氨基酸液。其特征在于将按照前述方法制得的氨基酸液进行浓缩,提纯再加工制得用作所述氨基酸酱油的母液,将该母液与水、酱油素勾兑并加精制盐和蔗糖后而制得复合氨基酸酱油;该全部由动物蛋白原料制得的复合氨基酸母液可替代或完全替代种曲培养和微生物接种制曲生产酱油时所用的植物蛋白原料。用动物蛋白水解法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将禽类羽毛,牲畜毛等含有动物蛋白的原料按1∶2的比例加入含量为31%的盐酸,温度升至110℃,持续8小时制成原浆,然后以含量为12%的液碱与之中和反应10小时提取胱氨酸后制得氨基酸液,然后对该液进行过滤,将滤得液体净置72小时去沉淀物,再将滤液用暴臭法反应3小时,反应压力2兆帕,然后降至0.8兆帕,第三次过滤该液体,将第三次过滤的液体用活性碳去铁,温度保持60℃,同时进行搅拌,保持3小时,最后再过滤二次,对此液再进行一次浓缩,提纯,即可得到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作高品质酱油的母液。对此液以1∶5的比例加入纯净水进行稀释后,再以5∶1比例勾兑酱油素,按1%比例加入蔗糖,最后加入14.8%的精制盐,之后进行灭菌,即可得到高品质的酱油。检验、罐装、密封、包装为成品。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良好效果。1、利用禽类羽毛经水解而获得氨基酸液,为生产酱油提供了新的蛋白源,且动物蛋白资源丰富,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2、利用生产胱氨酸后所产生的氨基酸剩余溶液,可以回收大量的动物蛋白资源,减少或消除因生产氨基酸所排放的液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提高生产胱氨酸的效益。3、氨基酸母液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在酱油中以态氮出现的含量≥0.7%,远高于0.4%的国家质量标准,用这种原料生产的酱油营养丰富。4、实现机械化封闭流水线生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减轻了酱油生产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缩短了酱油和制取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可以实现无菌操作,杜绝了细菌的侵入与污染,使酱油达到饮料级水平。6、完全不存在黄曲霉毒素这种致癌物质,极大地提高了酱油的食用安全性。7、经卫生毒理学试验证明,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生产的酱油食用是安全的。以下详述制取全套工艺一、将禽类羽毛、牲畜毛按1∶2比例加入含量为31%的盐酸,温度控制在110℃,时间8小时制成原浆,再以含量为12%的液碱进行中和反应,时间10个小时,获得动物蛋白制取的氨基酸溶液。二、用板框式压滤机对氨基酸液进行过滤,滤去粗渣,将滤得液体净置72小时沉淀,再将精滤液用暴臭法反应3小时,反应压力2兆帕,然后降至0.8个兆帕。第三次过滤液体。三、将第三次过滤后的液体用活性碳脱色去铁。使用活性碳吸附时保持60℃温度,同时进行搅拌,使液体中的铁等杂质被充分吸附掉,这一过程持续三个小时。四、再进行第四次和第五次过滤,获得纯净的复合氨基酸液,以1∶5的比例加水稀释后再以5∶1的比例勾兑酱油素。再按1%的比例加入14.8%的精制盐,升温致80℃,搅拌1小时,再降温至30℃即得芳香醇厚的复合氨基酸酱油。每次过滤不能使用同一个滤网,否则难以获得纯净的复合氨基酸液。上述方法中应注意1、对禽类羽毛、牲畜毛进行粗选清除杂物,可提高氨基酸收得率;2、用于水解的盐酸必须是含量31%的一级工业盐。3、使用反应的设备应用塘瓷反应釜,管道系统采用不锈钢管道,这样可以保证生产过程中使复合氨基酸液不致受到污染。4、使用板框过滤机过滤,共进行五次过滤,滤网目数由50目至100目分成五级,这是为了保证获得所需要的优级复合氨基酸液。表1是本发明氨基酸含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及其它相关参数的检验报告。</tables>另外,本发明进行了“卫生毒理学评价”,“急性毒性测定”,“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检测实验,报告此处不一一列举,可参见申请文件附件。权利要求1.一种用动物蛋白水解法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采用禽类羽毛、牲畜毛等动物蛋白原料,经水解、中和反应、过滤等工序提取胱氨酸后制得氨基酸液,其特征在于将按照前述方法制得的氨基酸液进行浓缩,提纯再加工而制得用作所述复合氨基酸酱油的母液,将该母液与水、酱油素勾兑并加精制盐和蔗糖后而制得复合氨基酸酱油;该全部由动物蛋白原料制得的复合氨基酸母液可替代或完全替代种曲培养和微生物接种制曲生产酱时所用的植物蛋白原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复合氨基酸酱油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复合氨基酸酱油的母液按如下方法和工艺制取将禽类羽毛,牲畜毛等含有动物蛋白的原料按1∶2的比例加入含31%的盐酸,温度升至110℃,持续8小时制成原浆,然后以含量为12%的液碱与之中和反应10小时提取胱氨酸后,制得氨基酸液,然后对该液进行过滤,将滤得液体净置72小时去沉淀物,再将滤液用暴臭法反应3小时,反应压力2兆帕,然后降至0.8兆帕,第三次过滤该液体,将第三次过滤后的液体用活性碳去铁,温度保持60℃度,同时进行搅拌,持续3小时,最后再过滤二次,对此液再进行一次浓缩,提纯,即得到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且适合作高品质酱油的母液。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生产复合氨基酸的酱油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前述方法制取的复合氨基酸酱油母液以1∶5的比例加入纯净水进行稀释后,再以5∶1的比例勾兑酱油素,按1%比例加入蔗糖,最后加入14.8%的精制盐,而制得复合氨基酸酱油。全文摘要本发明采用禽类羽毛、牲畜毛等动物蛋白原料,经水解、中和反应、过滤、浓缩、暴臭等工序,先提取胱氨酸,然后对所剩溶液进行后序加工和提纯,获得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且适合作食用酱油的母液,然后勾兑酱油素、蔗糖、精制盐、纯净水和食用香料,其优点是:可以取代传统的粮食等植物蛋白作原料,缩短了制取时间,可充分利用动物蛋白资源,无发酵工序,此产品无毒、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味道香醇,达到国家特级油的标准。文档编号A23J1/00GK1180494SQ9710932公开日1998年5月6日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8日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8日发明者姜涛,何成炎,吕植林申请人:姜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