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450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6] 3)发酵处理:将经过第二次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锤击机内锤切,再用转子 机将锤切后的鹧鸪茶叶揉切,形成颗粒状的鹧鸪茶叶后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C,发酵时 间为70min。
[0037] 4)干燥处理:将发酵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120°C,干燥时 间为2h,制得鹧鸪茶红茶。
[0038] 实施例4
[0039] 1)第一次萎凋:选择成熟的深绿色鹧鸪茶叶,清洗干净并挑拣杂质,将清洗过的 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2h,萎凋温度为20°C。
[0040] 2)第二次萎凋:将经过第一次萎凋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二次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 2h,萎凋温度为40°C。
[0041] 3)发酵处理:将经过第二次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锤击机内锤切,再用转子 机将锤切后的鹧鸪茶叶揉切,形成颗粒状的鹧鸪茶叶后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C,发酵时 间为70min。
[0042]4)干燥处理:将发酵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120°C,干燥时 间为Ih,制得鹧鸪茶红茶。
[0043] 现有的红茶加工技术中萎凋的温度为"先高后低",并且总体的萎凋温度在35°C~ 40°C,其作用在于有效的减少了茶叶的含水量,但此工艺容易出现枯芽、焦边,并且经过现 有的萎调工艺不利于鹧鸪茶的发酵,现有红茶的技术无法生产优质的鹧鸪茶红茶。本发明 合理优化了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在保证鹧鸪茶有效营养组分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鹧 鸪茶红茶成品品质,解决了现有红茶加工技术在加工鹧鸪茶叶上的缺陷,同时解决了鹧鸪 茶产品单一处理方式的问题。
[0044] 其中本发明选择的萎调温度为"先低后高",可以保持鹧鸪茶叶细胞膜的通透性, 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并且保证酶的活性(例如糖苷酶,有研宄表明,糖苷酶可水解以键 合态糖苷形式作为香气前体存在于茶鲜叶中的菇烯醇类和芳香醇类芳香化合物,使其形成 游离态香气成分,参与形成红茶的特征香气),从而缩短了发酵时间,并减少了茶黄素的消 耗,提高了鹧鸪茶红茶的提高了红茶品质。
[0045] 对比试验设置设置如下对比组
[0046] 对比组
[0047] 参照鹧鸪茶传统制作工艺生产:从山上将鹧鸪茶叶片带枝条一并采回,然后逐片 摘下叶片,并卷成直径约为4cm~5cm的球状"茶叶团",再用椰子树的叶片撕成细长条带扎 紧,然后又将15团~20团这样的鹧鸪茶叶片球状"茶叶团"串成念珠状的一串,晒干后或 风干后即成产品。
[0048]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成分检测
[0049] -、检测方法
[0050] 鹧鸪茶红茶感官评价方法:取实施例1~4制得的鹧鸪茶红茶各3. 0g,150mL沸 水冲泡,静置5min,审评茶样,外形25%,内质75% (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 10% ),用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反映其品质,参考GBT - 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0051] 理化指标测定:鹧鸪茶红茶中水浸出物测定参照GB 8305- 87,鹧鸪茶红茶中粗 蛋白检测采用凯氏定氮法,鹧鸪茶红茶中茶多酚、咖啡碱采用GB 8313- 87测定,可溶性糖 测定采用蒽酮法。杀菌辐照剂量用1,2和4kGy,卫生品质检测有砷、铅、铜、细菌总数、霉菌 和大肠杆菌。
[0052] 二、结果
[0053] 实施例组与对比组的比较
[0054] 表 1
[0055]
【主权项】
1. 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第一次萎凋:将清洗过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Ih~2h,萎凋 温度为l〇°C~20°C; 2) 第二次萎凋:将经过第一次萎凋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二次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Ih~ 2h,萎凋温度为30°C~40°C; 3) 发酵处理:将经过第二次萎凋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破碎后发酵,发酵温度为 20 °C~30 °C,发酵时间为50min~70min; 4) 干燥处理:将发酵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90°C~120°C,干燥 时间为Ih~2h,制得鹧鸪茶红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 经过第二次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锤击机内锤切,再用转子机将锤切后的鹧鸪茶叶揉 切,形成颗粒状的鹧鸪茶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萎凋 时间为Ih~I. 5h,萎凋温度为10°C~15°C。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萎凋 时间为1.5h,萎凋温度为15°C。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萎凋 时间为Ih~I. 5h,萎凋温度为30°C~35°C。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萎凋 时间为I. 5h,萎凋温度为35°C。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发酵 温度为20°C~25°C,发酵时间为50min~60min。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发酵 温度为25°C,发酵时间为60min。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干燥 温度为90~100°C,干燥时间为Ih~I. 5h。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干燥 温度为l〇〇°C,干燥时间为I. 5h。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萎凋、第二次萎凋、发酵处理和干燥处理。所述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于商品化生产,经本方法处理的鹧鸪茶叶的含水率≤6%,茶多酚含量≥21%,水浸出物≥40%,咖啡碱≤1%,茶黄素≥2%,符合内外销茶国家质量标准及GB 9679-88茶叶卫生标准,是一种安全的鹧鸪茶红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A23F3-34
【公开号】CN104770531
【申请号】CN201510206157
【发明人】陈德力, 刘洋洋, 赵祥升, 弓宝, 马国需, 魏建和, 杨美华, 许旭东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