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秋季凌云白毫加工多类茶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584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握在6-8r/min,W运动为主,摩擦为次,W促进走水,去除苦涩味;第一次,将茶叶放 入摇青机内摇3-4分钟,再将茶叶置于室内摊惊,摊叶厚2-3cm,室内溫度控制在20-25°C, 时间1-2小时,第二次摇5-6分钟,再将茶叶置于室内摊惊2-3小时,室内溫度20-25°C,第 =次摇7-8分钟,再将茶叶置于室内摊惊3-5小时,室内溫度20-25°C;将摇青后的茶叶在 溫度为250-300°C的杀青机内杀青2-4分钟,杀青结束后静置10-20分钟摊惊至35-40°C回 潮;然后采用速包机、平板机交替包揉和松包8-10次;最后在75-80°C的溫度下毛火烘赔 40-50分钟,随后在80-85°C的溫度下二次干燥提香,至茶叶含水率在6%W下即可得到青 茶。
[0017] 进一步地,所述采摘鲜叶,是在秋季的清晨,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用作加工红 茶、黄茶,采摘一芽一叶、单片叶、修剪叶鲜叶用作加工白茶,采摘一芽二叶、一芽=叶或一 芽四叶用于加工青茶和黑茶。
[0018] 进一步地,在青茶的加工工艺中,所述摊青、摇青、摇青后的茶叶摊放都是在空调 室控溫20-23 °C的环境下进行。
[0019]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工黄茶的工艺中,所述闷堆是在发酵机内闷堆,茶叶堆放厚度 为10畑1-15畑1,溫控在35°C-40°c,闷堆时间为12-16小时。
[002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通过研究凌云白毫在秋季对各茶类的适制性问题,提供利用凌云白毫在秋季加 工多茶类的技术方案,在传统的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的加工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 通过控制各个工序的具体操作要求,使秋季茶叶自身多酪类物质、多糖类物质W及酸类、醇 类等芳香物质充分转化及释放,进而提升香气和滋味,使茶叶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改变秋 季凌云白毫品质较差的现状,制作出多种类型的茶品,且各类茶品的香气、滋味、茶汤等品 质较好,W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0022] 2、通过开发秋季多种茶类,可W增加茶叶的采摘量,延长茶叶采制期,提高茶叶品 质、提高厂房及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0023] 3、长期W来,凌云白毫茶树产区实行单一品类区划,因而一旦出现产大于销后,转 产相当困难,往往产生商品茶积压,甚至亏损,开发多类茶的制作方法可W根据茶叶市场动 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生产各类各档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茶叶,提高开放式 市场的竞争应变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W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25] 实施例1
[0026] 采用秋季凌云白毫加工多类茶的方法,是在秋季的清晨,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 叶用作加工红茶、黄茶,采摘一芽一叶、单片叶、修剪叶鲜叶用作加工白茶,采摘一芽二叶、 一芽S叶或一芽四叶用于加工青茶和黑茶。
[0027] 红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鲜叶;在上午9-10点将鲜叶置于室外无太阳光直射的地 方进行晒青,摊叶厚度为2-3cm,晒青时间为15分钟;将晒青后的鲜叶摊放在溫度为20°C的 环境下,于鼓风式萎调槽内进行鲜叶萎调,风速W风不吹翻鲜叶即可,至鲜叶失水率达20% 时得摊青叶;将摊青叶做两次摇青,第一次置于摇青机内,转速控制在18转/分,摇8分钟, 再将茶叶置于室内摊惊,摊叶厚2cm,室内溫度控制在22°C,时间2小时,第二次摇5分钟, 转速控制在18转/分,摇完再将茶叶置于室内摊惊3小时,室内溫度25°C;然后将茶叶在 揉抢机内揉抢20分钟,至条索紧卷,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将揉抢后的茶叶在溫度为22°C、 相对湿度为95%W上的发酵室内发酵6小时;将发酵后的茶叶在80°C的溫度下干燥,使茶 叶含水率为20% ;随后在室溫为25°C、湿度为80%W上的条件下闷堆化;将闷堆后的茶叶 在l〇°C的条件下烘干提香至含水量低于6%得成品;
[0028] 白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鲜叶;立即摊放在直径为90cm的大竹筛上,每筛摊叶量 0. 5公斤,在下午5点钟后弱阳光下晒青25分钟;将晒青后的茶青带筛静置萎调架上,让其 在室内自然萎调,不要翻动,萎调时间为15小时,萎调至屯成干,叶片不贴筛,芽叶毫色发 白,叶色由浅绿转入深绿或灰绿,芽尖与嫩梗显翅尾,叶缘略带垂卷,叶色有波纹状,嗅之无 青气时,即可进行并筛;两筛并一筛,到八成干时,再二筛并一筛;再用文火分两次烘赔,摊 叶厚度4cm,第一次烘赔溫度为100°C,历时12分钟;第二次烘赔溫度80°C,历时22分钟, 烘至含水量低于6%得成品;
[0029] 黄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鲜叶;将鲜叶在22°C的溫度条件下摊放5小时,摊青后在 250°C下杀青3分钟;将杀青后的杀青叶用理条机进行理条、整型、定型;将经过定型后的芽 叶放在发酵机内闷堆,茶叶堆放厚度为IOcm,溫控在35°C,闷堆时间为16小时,使闷黄叶黄 变程度达95%W上,W草青气消失,发出浓郁清香,叶色转黄绿为适度;闷黄后的芽叶立即 进行毛火烘赔,防止继续黄变,初烘去除芽叶水分的70%时,停止烘赔,进行摊凉降溫;毛 火烘赔后的茶巧摊开降溫的同时进行除杂、提纯;提纯后的产品再进行复烘至足干后,进行 包装储存,一周后再进行足火提香便是定型产品;
[0030] 黑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鲜叶;然后在23°C的溫度条件下摊青4小时;将摊青后 的鲜叶投入连续杀青机内杀青,杀青溫度280°C,杀青时间3分钟;杀青后的茶叶在揉抢机 内揉抢30分钟;将揉抢好的茶叶放在阳光下晒青至含水率小于7%得晒青毛茶;将毛茶筛 选、风选和炼选后进行拼配;拼配后的茶用冷水潮水至含水率为25%,潮水后堆高50cm, 然后盖上湿布,增溫保湿W利发酵的进行;发酵堆成堆第二天进行翻堆,使茶叶无团块,水 分分布均匀,再堆成发酵堆,随后严格控制发酵堆溫在40-65°C之间,堆溫达不到40°C和 堆溫超过65°C均应进行翻堆,经过6-7个翻堆周期后,当茶叶呈现红褐色,茶汤滑口,无强 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发酵翻堆结束,为避免发酵过度,必须进行干燥,采用室内 发酵堆通沟法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20%W上时每天通一次沟,茶叶水分含量 14% -20%时每隔3d通一次沟,且按顺序通沟,顺序通沟结束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通沟,如 此循环往复至含水量至14%W下即可起堆进行分筛;分筛结束后送到指定地点分别堆码 待拼配;拼配成件后在恒溫调控陈化车间陈化,陈化的溫度为25°C、通风量为8mVh,相对湿 度70%,时间为7天,得到黑茶;
[0031] 青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鲜叶,均匀簿摊在竹筛上,放置在室外进行日晒,日晒溫 度为30-32°C,晒青时间为20分钟,W茶芽第二叶或对口叶之第一叶的光泽消失,而叶面 呈波浪状起伏,且有柔软感,并发出一股清香为宜;晒青后将晒青叶移入溫度为20-23°C的 空调室内摊青40分钟,摊青前20分钟开启空调器,对室内的建筑材料预先进行冷却,积蓄 冷量,W便晒青叶进入做青间后能迅速进行热交换,带走青叶内部的田间热和呼吸热,降低 叶溫,减缓青叶的物理化学变化;然后进行=次摇青,摇青W慢转为宜,摇青机转速掌握在 化/min,W运动为主,摩擦为次,W促进走水,去除苦涩味;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 3分钟,再将茶叶置于室内摊惊,摊叶厚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