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0101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属于豆制品设备领域,包括豆脑筒、真空发生器、电磁脉冲阀、储气罐、进料管、单向阀、出料管、自动开关阀,碎脑筛和振动电机;所述豆脑筒上方连接有真空发生器和电磁脉冲阀,储气罐与电磁脉冲阀相连,豆脑筒下口连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上设有单向阀,出料管上设有自动开关阀,下方还设有碎脑筛,碎脑筛连接振动电机。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保证了豆腐脑的稳定输出,且不会出现浆水分离,提高了豆制品的质量。
【专利说明】
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豆制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豆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对豆浆进行点浆处理后再进行后期的各种成品加工。目前的点浆工作多采用人工方式,因此往往造成点浆后的豆腐脑老嫩不匀、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豆制品的产量和质量。
[0003]目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多采用螺旋叶片将盛料桶内的豆脑自出脑口搅拌推出,由于豆脑进入搅拌腔室后,是被搅拌轴打碎成颗粒糊状后流送到输送带上,因此在搅拌过程中使得盛料桶内上部的豆脑产生波动造成浆水分离,也影响到豆制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保证了豆腐脑的稳定输出,且不会出现浆水分离,提高了豆制品的质量。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包括豆脑筒、真空发生器、电磁脉冲阀、储气罐、进料管、单向阀、出料管、自动开关阀,碎脑筛和振动电机;所述豆脑筒上方连接有真空发生器和电磁脉冲阀,储气罐与电磁脉冲阀相连,豆脑筒下口连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上设有单向阀,出料管上设有自动开关阀,下方还设有碎脑筛,碎脑筛连接振动电机。
[0006]进一步的,所述豆脑筒的上方内部设有一隔板,隔板上设有透气孔。
[0007]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使豆脑筒内的豆脑成型均匀,出料时通过碎脑筛将豆脑破碎成颗粒糊状后自出口流出。碎脑筛上下往复小幅摆动,因此不会造成盛豆脑桶内上部豆脑的波动,解决了桶内豆脑浆水分离问题,提高了豆制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0]如图所示,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包括豆脑筒1、真空发生器2、电磁脉冲阀3、储气罐4、进料管5、单向阀6、出料管7、自动开关阀8,碎脑筛9和振动电机10;所述豆脑筒I上方连接有真空发生器2和电磁脉冲阀3,储气罐4与电磁脉冲阀3相连,豆脑筒I下口连有进料管5和出料管7,进料管5上设有单向阀6,出料管7上设有自动开关阀8,下方还设有碎脑筛9,碎脑筛9连接振动电机1。
[0011]进一步的,所述豆脑筒I的上方内部设有一隔板20,隔板20上设有透气孔。
[0012]具体的,进料时,自动开关阀8关闭,真空发生器2工作,使豆脑筒I内气压变小,点浆后的豆浆通过进料管5、单向阀6进入豆脑筒I中,豆脑在筒内成型后,真空发生器2关闭,电磁脉冲阀3和自动开关阀8打开,储气罐4内空气进入豆脑筒I内,使豆脑由出料管7均匀流出,由碎脑筛9将豆脑破碎成颗粒糊状后自出口流出。
【主权项】
1.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豆脑筒、真空发生器、电磁脉冲阀、储气罐、进料管、单向阀、出料管、自动开关阀,碎脑筛和振动电机;所述豆脑筒上方连接有真空发生器和电磁脉冲阀,储气罐与电磁脉冲阀相连,豆脑筒下口连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上设有单向阀,出料管上设有自动开关阀,下方还设有碎脑筛,碎脑筛连接振动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腐皮机的下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脑筒的上方内部设有一隔板,隔板上设有透气孔。
【文档编号】A23C20/02GK106070698SQ201610574197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0日
【发明人】张伟, 丁昊然, 丁智峰, 李艺频, 蔡春枝, 江红
【申请人】安徽省味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