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胶囊酿造装置及食品胶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5167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酿造装置的导管的第一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三实施例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酿造装置的导管的第一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四实施例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3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酿造装置的导管的第二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一实施例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31]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酿造装置的导管的第二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的第二实施例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酿造装置的导管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5]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10的实施例,主要包括胶囊本体11以及盖体12。胶囊本体11的形成有一个在上部开口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盛放食品配料以及提供冲泡该食品配料的环境。盖体12设置于胶囊本体11的上方,用于盖住容纳空间的开口,防止容纳空间内的食品配料从该开口散落出来。另外,在盖体12上设置有加速孔13,加速孔13连通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加速孔13用于将流经该加速孔13的流体进行加速,使得流体以较高的流速与食品配料发生混合以完成冲泡过程。
[0036]可选地,加速孔13的轴线与胶囊本体11的轴线相平行或者重合。
[0037]可选地,加速孔13的数量是一个或者多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0038]当外部注液管通过一个加速孔13向胶囊本体11内部注入液体(比如水)时,加速孔13的孔径小于注液管的内径。当外部注液管通过多个加速孔13向胶囊本体11内部注入液体(比如水)时,这些加速孔13的孔径之和小于注液管的内径。
[0039]食品胶囊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盖体12的内侧或者外侧(这里,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定义为内侧,朝向外部环境的一侧定义为外侧)的第一密封体15,第一密封体15完全覆盖加速孔13。
[0040]加速孔13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覆盖有第一密封体15。第一密封体15完全覆盖加速孔13,将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隔离开。这样,当对该食品胶囊10进行冲泡时,流体在压力作用下会穿破该第一密封体15并通过加速孔13的加速进入到容纳空间与食品配料发生混合。其中,此处流体通过加速孔13加速进入到容纳空间,指的是流体通过加速孔13时的流速大于流体从注液管中流出的速度。
[0041]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第一密封体15 —方面可以防止食品配料进入到加速孔13中,堵塞加速孔13或者通过加速孔13散落到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食品配料因从加速孔13中进入的水分而发潮进而影响食品配料的冲泡效果或口感,同时第一密封件15还可以有效避免食品配料因受潮发生变质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004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密封体15设置在加速孔13朝向外部环境的一侧,如此设置的第一密封体15也可以将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第一密封体15可以贴住加速孔13,也可以与加速孔13之间相隔一段距离,这样,当第一密封体15受到流体冲击力作用时就比较容易发生破裂,以使得流体可以通过破裂的第一密封体15以及加速孔13进入胶囊本体11的容纳空间。这样,加速孔13的朝向外部环境的开口处不容易与外界的其它物品发生接触,可以防止加速孔13的朝向外部环境的开口处受到污染,保证了酿造胶囊过程的食品安全。
[0043]可选地,如图1所示,当第一密封体15设置在盖体12的外侧时,食品胶囊10还包括用于刺破第一密封体15的刺破结构16。刺破结构16设置在加速孔13和第一密封体15之间。当外部流体作用于第一密封体15上的力足够使第一密封体15发生变形而与刺破结构16接触时,第一密封体15就可以在刺破结构16的刺破应力作用下在刺破结构16的位置处发生破坏,从而外部流体可以通过被破坏的第一密封体15和加速孔13进入到食品胶囊10的内部。
[0044]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10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0045]如图2所示,盖体12上设置有朝向容纳空间凹陷的凹陷部14,加速孔13设置在凹陷部14的底部,第一密封体15设置在凹陷部14的内侧并完全覆盖加速孔13。凹陷部14的内侧是指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外侧是指朝向外部环境的一侧。
[0046]加速孔13可以位于凹陷部14底部的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偏离该中心位置的底部的其它位置上。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加速孔13也可设置在凹陷部14上与底部相连接的侧部上,这样,加速孔13的轴线与胶囊本体11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另外,加速孔13的数量可以根据冲泡的食品配料或者胶囊的体积大小来确定。
[0047]可选地,当第一密封体15位于凹陷部14的外侧时,食品胶囊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密封体15与加速孔13之间的刺破结构16。这样当对该食品胶囊10进行冲泡时,第一密封体15会受到流入凹陷部14的流体的冲击或者压力而发生变形。当第一密封体15在流体的冲击作用下就会向下凹陷时,第一密封体15发生凹陷后会与该刺破结构16的尖端发生接触,刺破结构16的尖端就会将第一密封体15刺破,使得流体可以通过第一密封体15,然后再通过加速孔13的加速后进入容纳空间内与食品配料发生混合。较优地,刺破结构16朝向第一密封体15的一端可以被设置为如图3所示的尖端。
[0048]设置刺破结构16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第一密封体15被破坏的难度。同时,刺破结构16可以定位第一密封体15的破坏位置,防止第一密封体15被破坏时的破坏位置的随机性。
[0049]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食品胶囊10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
[0050]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食品胶囊10中的凹陷部14形成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朝向外部环境延伸的上孔141以及朝向容纳空间延伸的下孔142,上孔141的直径大于下孔142的直径;下孔142的底部设置有加速孔13,加速孔13连通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由于下孔142的直径小于上孔141的直径并且加速孔13设置在下孔142的底部,这就使得加速孔13得到更好地保护,避免受到污染或者堵塞。
[0051]如图3所示,上孔141与下孔142之间形成的阶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体15,第一密封体15密封住下孔142,加速孔13设置在凹陷部14上并与下孔142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0052]上孔1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体15,第一密封体15密封住下孔142,第一密封体15将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第一密封体15可以是等厚的密封片。第一密封体15将整个下孔142朝向外部环境的开口完全遮盖住,这样,在储存或运输该食品胶囊10的过程中,第一密封体15也可以防止食品配料发潮而影响食品配料的冲泡效果或口感,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食品配料因受潮发生变质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0053]如图3所示,下孔142的底部设置有沿所述下孔142轴向并朝向所述上孔141的底部延伸的刺破结构16,所述刺破结构16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下孔142的轴向延伸长度。这样当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