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564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菜食品的加工生产线,具体是指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每10g干紫菜含蛋白质24?28g、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1?50g、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丙氨酸3.4g、谷氨酸
3.2g、甘氨酸2.4g、白氨酸2.6g、异白氨酸1.4g,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不断的在提高。紫菜也不再是单纯的被用作煮汤而已,其通过烘干、压片、调味等工艺被制备成不同口味和不同状态的即食食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式各样的紫菜加工品层出不穷,果酱紫菜片便是其中一种。现有的果酱紫菜片生产线的加工过程一般是:紫菜下料、烘干使其蓬松、加果酱、二次烘干,最终再通过其他切割设备进行切块得到果酱紫菜块产品。由于二次烘干后的果酱紫菜片含水量极低,此时切割容易产生大量的紫菜碎末,同时也会导致次品率提高。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紫菜料斗、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切块装置,所述紫菜料斗下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装置有与所述下料口相配合的下料辊,所述下料辊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深度为4-9mm的下料槽;所述紫菜料斗与所述第一烘干室之间设有一压料辊,所述压料辊与所述传送带表面的距离比所述下料槽深度少至少1_ ;所述第一烘干室与第二烘干室之间设有果酱料斗,所述果酱料斗的下端设有长方形出料口,所述长方形出料口的长度等于所述下料槽的长度;所述切块装置包含横向切割机构和纵向切割机构,所述横向切割机构包含设于机架上的刀座,所述刀座下方设有面向所述传送带的横向切刀,所述刀座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横向切刀的驱动气缸,所述纵向切割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侧的两个定位板,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转动安转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圆形切刀片,所述转轴连接到相应的驱动电机;所述切块装置的后侧设有第三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分别通过相应的热气管连接到外界热气源。
[0006]所述果酱料斗的上方设有果酱进料口,所述果酱进料口连接有果酱进料管,所述果酱进料管设有一单向阀门,果酱进料管通过相应的果酱输送栗连接到外界果酱桶。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紫菜料斗与下料辊配合进行下料,然后通过压料辊将物料下压,将形成长方形状的紫菜饼输入第一烘干室进行首次烘干,通过第一次烘干紫菜饼使其减少水分并成一定的蓬松状态,然后果酱输送栗动作,将果酱料斗内的果酱通过长方形出料口挤出,覆盖于成一定的蓬松状态的紫菜饼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果酱渗透进入成一定的蓬松状态的紫菜饼的缝隙中,使得果酱与紫菜饼融合,再通过第二烘干室进行二次烘干(轻微),以降低果酱、紫菜的含水量,使果酱定型附着于紫菜饼内部即可,便于切块。最终再通过增设的第三烘干室,对完成切块的果酱紫菜块进行最终烘干,形成相应的即食紫菜产品。有效解决切割容易产生大量的紫菜碎末和次品率提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参考图1,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包括机架I和设置于所述机架I上的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紫菜料斗3、第一烘干室4、第二烘干室5和切块装置6,所述紫菜料斗3下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装置有与所述下料口相配合的下料辊7,所述下料辊7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深度为5mm的下料槽7_1 ;所述紫菜料斗3与所述第一烘干室4之间设有一压料辊8,所述压料辊8与所述传送带2表面的距离比所述下料槽7-1深度少1_ ;所述第一烘干室4与第二烘干室5之间设有果酱料斗9,所述果酱料斗9的下端设有长方形出料口,所述长方形出料口的长度等于所述下料槽7-1的长度;所述切块装置6包含横向切割机构6-1和纵向切割机构6-2,所述横向切割机构6-1包含设于机架I上的刀座6-11,所述刀座6-11下方设有面向所述传送带2的横向切刀6-12,所述刀座6_11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横向切刀6-12的驱动气缸6-13,所述纵向切割机构6-2包含设置于所述机架I两侧的两个定位板6-21,所述两个定位板6-21之间转动安转有一转轴6-22,所述转轴6-22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圆形切刀片6-23,所述转轴6-22连接到相应的驱动电机6-24 ;所述切块装置6的后侧设有第三烘干室10,所述第一烘干室4、第二烘干室5和第三烘干室10分别通过相应的热气管连接到外界热气源(未标识)。
[0012]所述果酱料斗9的上方设有果酱进料口,所述果酱进料口连接有果酱进料管11,所述果酱进料管11设有一单向阀门12,果酱进料管11通过相应的果酱输送栗13连接到外界果普桶14。
[0013]工作时,通过紫菜料斗3与下料辊7配合进行下料,然后通过压料辊8将物料下压,将形成长方形状的紫菜饼输入第一烘干室4进行首次烘干,通过第一次烘干紫菜饼使其减少水分并成一定的蓬松状态,然后果酱输送栗13动作,将果酱料斗9内的果酱通过长方形出料口挤出,覆盖于成一定的蓬松状态的紫菜饼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果酱渗透进入成一定的蓬松状态的紫菜饼的缝隙中,使得果酱与紫菜饼融合。再通过第二烘干室5进行二次烘干(轻微),以降低果酱、紫菜的含水量,使果酱定型附着于紫菜饼内部即可,便于切块。最终再通过增设的第三烘干室10,对完成切块的果酱紫菜块进行最终烘干,形成相应的即食紫菜产品。有效解决切割容易产生大量的紫菜碎末和次品率提高的问题。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紫菜料斗、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菜料斗下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装置有与所述下料口相配合的下料辊,所述下料辊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深度为4-9_的下料槽;所述紫菜料斗与所述第一烘干室之间设有一压料辊,所述压料辊与所述传送带表面的距离比所述下料槽深度少至少1_ ;所述第一烘干室与第二烘干室之间设有果酱料斗,所述果酱料斗的下端设有长方形出料口,所述长方形出料口的长度等于所述下料槽的长度;所述切块装置包含横向切割机构和纵向切割机构,所述横向切割机构包含设于机架上的刀座,所述刀座下方设有面向所述传送带的横向切刀,所述刀座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横向切刀的驱动气缸,所述纵向切割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侧的两个定位板,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转动安转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圆形切刀片,所述转轴连接到相应的驱动电机;所述切块装置的后侧设有第三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分别通过相应的热气管连接到外界热气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果酱料斗的上方设有果酱进料口,所述果酱进料口连接有果酱进料管,所述果酱进料管设有一单向阀门,果酱进料管通过相应的果酱输送栗连接到外界果酱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酱紫菜块生产线,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紫菜料斗、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切块装置,所述紫菜料斗下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装置有与所述下料口相配合的下料辊,所述紫菜料斗与所述第一烘干室之间设有一压料辊,所述第一烘干室与第二烘干室之间设有果酱料斗,所述果酱料斗的下端设有长方形出料口,所述切块装置包含横向切割机构和纵向切割机构,所述切块装置的后侧设有第三烘干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果酱紫菜块切割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紫菜碎末和次品率大的问题。
【IPC分类】A23L21/10, A23L17/60
【公开号】CN205106299
【申请号】CN201520786113
【发明人】刘建钦
【申请人】漳州金浦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