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盒及其外坯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65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香烟盒及其外坯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烟盒及用于形成该香烟盒的外坯料,特别是涉及可保持至 少 一个片状的物品的香烟盒及其外坯料。
背景技术
这种香烟盒中通常广泛使用折页顶盖型香烟盒。这样的香烟盒在其内部 收納有内包,该内包包含香烟束及包裹该香^束的包装材料。上述的香烟盒中,已知有将片状的物品即票(夕一求乂)与内包一起收纳的香烟盒。这样的香烟盒例如在特开8-253279号公报中已公开。在打开该 公报的香烟盒时,票从香烟盒突出。近年来,公共场所大多有指定禁烟区的倾向,因此,不管建筑物的内外, 设有烟灰缸的吸烟区域在大幅度地减少。鉴于这样的吸烟环境,急切地需要 吸烟者各自携带烟灰缸。但是,即使烟灰缸例如为小型的便携型,对于吸烟者来说,在香烟盒的 基础上,再携带烟灰缸是非常麻烦的。因此,也考虑在香烟盒内收纳便携烟 灰缸来代替上述公报中公开的票。但是,便携烟灰缸使香烟盒所要求的尺寸增大。另外,由于使用后的便 携烟灰缸产生异臭,因此,不希望使用后的便携烟灰缸再次放回到香烟盒内。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伴随香烟盒尺寸的增加、能够将票、便携 烟灰缸等片状的物品与香烟盒一起容易地携带的香烟盒及其外坯料。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片状的物品为便携烟灰缸时、尽管将 使用后的便携烟灰缸与香烟盒一起携带而不会带来任何不良情况的香烟盒及 其外坯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香烟盒,其具备具有开口的上端、 背壁及底的盒体;经由折页连接于该盒体的背壁、对盒体的上端进行开闭的盖;收纳于盒体内、具有香烟束及包裹该束的包装材料的内包;由盒体的背 面提供的袋(求亇、7卜);能够抽取地插入到袋内的片状的物品。片状的物品根据需要从香烟盒的袋抽出。片状的物品仅仅使盒体的厚度 稍微增加,本发明的香烟盒与通常的香烟盒相同,可在自动售货机贩卖。具体而言,袋含有附属壁,该附属壁与盒体的背壁重合,在与该背壁之 间容许形成袋空间,袋的出入口形成在位于盖侧的附属壁的缘与背壁之间。优选盒体的背壁可具有将袋空间扩张的凹部。这样的凹部当在袋内收纳 片状的物品时降低附属壁向外侧的膨出。因此,香烟盒实质上具有平坦的背 面,因此,在从自动售货机贩卖出香烟盒时,香烟盒也不会将自动售货机内 堵塞。其结果是,香烟盒从自动售货机稳定地贩卖出。在香烟盒为折页顶盖包装时,所述凹部也可以从袋空间延伸到盖的背面。 该情况下,袋空间内的凹部的深度最好比盖背面的深度大。更优选的是,袋的出入口位于折页上、或比折页更靠近盒体的底侧。在 该情况下,袋的出入口不防碍盖的开闭。另外,袋的出入口优选为在盒体的底侧凹进的海湾形状(入0江形状)。 这样的出入口可对袋内的片状的物品进行存取,容易从袋取出物品。具体而言,优选片状的物品是可作为烟灰缸使用的小包(求一^)。这样 的小包在吸烟之前从袋取出,作为烟灰缸使用。吸烟后,小包内的烟灰及烟 蒂被排出,于是,小包再次放回香烟盒的袋内,吸烟者将其与香烟盒一起携 带。由于袋位于香烟盒的外侧,故即使异臭从使用后的小包产生,只要关闭 香烟盒的盖,异臭就不会对香烟盒内的香烟的风味及味觉带来不好的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形成上述的香烟盒及袋的外坯料及附属坯料。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香烟盒的前面图;图2是图1的香烟盒的背面图;图3是图1的香烟盒的侧面图;图4是表示图2的香烟盒的除去外壁的背面图;图5是表示用于图1的香烟盒的外坯料的图;图6是表示用于形成内构架的内坯料的图;图7是表示在图5的外坯料的背面上载置内包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围绕内包折叠外坯料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继续折叠外坯料的状态的图; 图IO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顺序折叠辅助部分的外后面板及外侧折翼的状 态的图;图ll是表示从图IO的状态折叠辅助部分的外底面折翼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外坯料中的主要部件的图;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外坯料中的辅助部件的图;图14是使用图12及图13的主要部件及辅助部件完成的香烟盒的前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香烟盒CB称为所谓的折页顶盖型的包装,是具 有纵向轴线的立方体。香烟盒CB收纳有内包(未图示),该内包包含有过滤 嘴香烟或香烟束、和包裹该香烟束的包装材料。另外,香烟盒CB自身由透明薄膜(未图示)包裹,该薄膜具有开封带。香烟盒CB包含具有开口的上端的盒体2和对该盒体2的上端进行开 闭的盒状的盖4,该盖4经由折页、即自动折页连接于盒体2的背面。盖4 围绕自动折页转动,将盒体2的上端即开口进行开闭。如图2及图3所示,盒体2保持至少一个片状物品、例如具有作为烟灰 缸的功能的成为矩形的片状的小包6,该小包6具有可挠性,配置于盒体2 的背面。更详细地说,盒体2含有双重结构的背壁,该背壁具有经由上述的自动 折页7连接于盖4的背壁的内壁8、和覆盖该内壁的外壁10。这些内壁8及 外壁10相互共同起作用而形成袋P,该袋P具有朝向上方(盖4侧)的开口 。 即,外壁10的上缘12形成袋P的开口缘。片状的小包6从袋P的开口可抽取地插入到袋P内,具有自袋P的开口 突出的上部。小包6的上部与盖4的背壁重合。从图2及图3可知,外壁10的上缘12设于自动折页7上或比自动折页7 更靠近下侧(盒体2的底侧)。因此,外壁10不会防碍盖4围绕自动折页7 的转动、即盖4的开闭。另外,如上所述,由于片状的小包6具有可挠性,故在小包6的上部与盖4的背壁重合的状态下,即使盖4进行开闭,小包6对盖4的开闭也不会 构成大的阻力。但是,在期望盖4进行圆滑的开闭时,小包6应具有完全被 收纳于袋P内的尺寸。另夕卜,从图2可知,在外壁10的上缘12形成有存取口 (access cove) 14。 该存取口 14具有除上缘12的两端部以外朝向盒体2的底部构成尖细状的浅 的凹部14a、和自该凹部14a的中央朝向盒体2的底部进一步延伸的深的凹部 14b。这种存取口 14使小包6从袋P露出的露出面积增加,容易从袋P拔出 小包6。片状的小包6其整个内面由耐热层(未图示)覆盖,只在其单面具有缝 隙6s(参照图2)。该缝隙6s位于小包6的上部,沿小包6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大幅度地打开缝隙6s时,缝隙6s形成小包6的开口。因此,在吸过滤嘴香 烟或香烟时,吸烟者通过小包6的开口可使香烟的烟灰及烟蒂落入缝隙6内。图4表示除外壁10之后的盒体2。如图4所示,在盒体2的内壁8形成 矩形形状的浅的凹部16,且该凹部16延伸到盖4的背壁。凹部16具有可收 入片状的小包6的尺寸。关于凹部16的深度,在内壁8的凹部16的深度比 在盖4的背壁的凹部16的深度深,凹部16的底部为台阶。另外,凹部16也 可以只在内壁8形成。根据上述的香烟盒CB,在吸烟之前,自香烟盒CB取出小包6,该小包 6在吸烟时作为烟灰缸使用,因此,吸烟者可以不携带与香烟盒不同的、小包 6以外的烟灰缸。由于小包6薄,故香烟盒CB的尺寸与通常的香烟盒的尺寸实质上是大 致相同的。因此,在使用自动售货机贩卖香烟盒CB时,不会对自动售货机 的贩卖带来任何故障。更详细地说,由于在香烟盒CB的内壁8形成有上述 凹部16,故即使袋P收纳小包6,香烟盒CB的外壁IO也不会从内壁8大幅 度膨出。其结果是,与通常的香烟盒相同,自动售货机能够可靠且稳定地实 施香烟盒CB的贩卖。在吸烟后,使用后的小包6内的烟灰及烟蒂自小包6排出,然后,使用 后的小包6被再次收纳于香烟盒CB的袋P内。即使这样使用后的小包6放 回香烟盒CB内,只要香烟盒CB的盖4关闭,则由使用后的小包6产生的恶 臭也几乎不会侵入到香烟盒CB内。其结果是,小包6的恶臭也不会对内包 内的过滤嘴香烟及香烟的风味及味觉造成恶影响。香烟盒CB的袋6也可以具有可收纳多个小包6的容积,在该情况下,各小包6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图5是从背面观察用于形成上述的盒体2及盖4的外坯料的图。 外坯料包含主部分18及辅助部分20,这些部分18、 20经由虚线的折叠线22相互连接。主部分18具有与用于通常的折页顶盖型包装的外坯料所具有的面板及折 翼要素相同的要素,相互邻接的要素经由虚线的折叠线相互连接。具体而言,主部分18在图5中看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其中 央含有后面板24。在后面板24的下侧,按顺序连接有内底面板26及前面板 28。这些面板24、 26、 28是用于分别形成盒体2的内壁8、内侧底壁及前壁 的部分。在后面板2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内侧折翼30,另外,在前面板28的两侧 分别连接有中间侧折翼32a及外侧折翼32b。进而在各内侧折翼30的下端连 接有内底面折翼34,且这些内底面折翼34位于内底面板26的两侧。这些侧 折翼30、 32a、 32b是分别用于形成盒体2的内侧壁、中间侧壁及外侧壁的部 分,内底面折翼34是用于形成上述内底壁的加强部件的部分。图5中》见察,主部分18在后面板24的上侧包含顶盖部件38,该顶盖部 件38经由用于形成上述自动折页7的折页线7a与顶盖面板24的上缘连接。 顶盖部件38含有背面板40、顶面板42、前面板44、前内折翼46。这些面板 40、 42、 44自后面板24侧顺序配置,是分別形成盖4的背壁、顶壁、前壁的 部分,前内折翼46是用于盖4的前壁的加强部件。另夕卜,在背面板40及后面板4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内侧折翼48及外侧折 翼50。在各内侧折翼48上连接有内顶折翼52,这些内顶折翼52分别位于顶 面板42的两侧。内、外侧折翼48、 50为用于分别形成盖4的内侧壁及外侧壁的部分,内 顶折翼52为盖4的顶壁的加强部件。从图5可知,上述的辅助部分20具有外后面板54,该外后面板54经由 上述的折叠线22与主部分18的外侧折翼32b连接。自图5看,外后面板54 在其下缘具有上述的存取口 14,是用于形成盒体2的外壁IO的部分。在外后面板54的外侧缘及上缘分别连接有外侧面板56及外底面板58, 这些面板56、 58是用于分别形成盒体2的外侧壁及外侧底壁的部分。图6表示用于盒体2的内折翼60。该内折翼60包括中心面板64、经由 折叠线分别连接于该中心面板64的两侧的侧折翼66。自图6看,中心面板 64在其上缘具有存取口 62,该存取口 62为大致U字形形状。上述的内折翼 60是为了形成用于盒体2的内构架而使用的。其次,下面参照图7~图11说明上述的外折翼的折叠顺序、即香烟盒CB 的制造方法。图7表示在外折翼的背面放置具备内构架IF的内包IP的状态。在此,内 构架IF由上述的内折翼60形成,安装于内包IP上。更详细地说,内折翼60 首先与内包IP的前面重合,与内包IP进行粘接。此时,内折翼60的存耳又口 62邻接内包IP的顶面而设置。然后,内折翼60的各侧折翼66朝向内包IP 对应的 一侧的侧面并且沿折叠线折叠,与该侧面重合而相互粘接。另一方面,在外折翼的背面,在要求的多个部位已涂敷有浆糊(未图示), 内包IP的背面与外折翼粘接。具体而言,由图7可知,内包IP载置于背面板 40及后面板24上,内包IP的顶面沿背面板40与顶面板42之间的折叠线而 被定位,而且,内包IP的底面沿后面板24与底面板26之间的折叠线而被定 位。自图7所示的状态,外折翼的主部分18的各面板及折翼如公知那样折叠, 其结果是,主部分18达到图8所示的状态。在图8所示的状态中,前面板28、 44一起经由内构架IF与内包IP的前 面重合,前面板28与内构架IF连接。另外,中间侧折翼32a及外侧折翼32a、 32b分别自前面板28的两侧突出,而且,外侧折翼50也分别自前面板44的 两侧突出。此时,上述的辅助部分20与面板28、 44及折翼32a、 32b、 50— 起4皮定4立同一面内。与2a及该中间侧折翼32a相邻的外侧折翼50沿折叠线朝向内包IP对应 的一侧面折叠。此时,主构架18的内侧折翼30、 48已折叠,与内包IP的上 述一侧面重合并相互粘接。因此,上述的中间侧折翼32a及外侧折翼50的折 叠使这些折翼32a、 50与内侧折翼30、 48分别重合并相互粘接。另一方面,在折叠折翼32a、 50的同时,与外侧折翼32b及该折翼32b 邻接的外侧折翼50也沿折叠线向内包IP的另一侧壁折叠。因此,这些侧折 翼32b、 50与在上述另一侧壁侧已处于折叠的状态的内侧折翼30、 48分别重 合并相互粘4妾。该时刻的外坯料的状态如图9所示。然后,如图9所示,在后面板24及背面板40的外表面,在已形成的凹 部16配置至少一个小包6,而且,辅助部分20的外后面板54沿折叠线22 朝向后面板24即小包6折叠,与小包6重合。因此,小包6被夹在外后面板 54与后面板24之间。接着,辅助部分20的外侧折翼56沿折叠线向中间侧折翼32a折叠。因 此,外侧折翼56与中间侧折翼32a重合并且相互粘接。该状态如图10所示。另外,在折叠外侧折翼56的同时或该折叠后,辅助部分20的外底面板 58沿折叠线朝向内底面板26被折叠,其结果,外底面板58与内底面板26 重合并相互粘接(参照图11)。在该时刻,图1 ~图3所示的香烟盒CB完成。 另外,完成后的香烟盒CB进一步由薄膜包装。图12及图13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外折翼。第二实施例的外折翼包含图12的主要部件18'和图13的辅助部件20'。 主要部件18'除在前面板28的两侧分别具备中间侧折翼32a这一点之外,具 有与上述的主构架18相同的面板及折翼。这意味着主要部件18'相当于用于 形成通常的折页顶盖型包装的坯料。另一方面,辅助部件20'只是在外后面板 54的两侧分别具备外侧折翼56这一点上与上述的辅助部分20不同。另外,在图12及图13中,在与图7的面板及折翼分别对应的面板及折 翼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2的主要部件18'围绕具备内构架IF的内包IP如公知技术那样折叠, 形成香烟盒CB'。然后,如图13所示,在香烟盒CB'的背面形成的凹部16内 配置至少一个小包6。然后,将辅助部件20'配置于小包6上,且将小包6夹 在香烟盒CB'的背面与辅助部件20'的外后面板54之间。然后,将辅助部件20'的两外侧折翼56及外底面板58折叠,完成第二实 施例的香烟盒CB。该香烟盒CB如图14所示。从图14可知,第二实施例的 香烟盒CB具有为双重结构的两侧壁。另外,本发明的袋P不限于折页顶盖型,同样可适用于舌顶盖型的香烟 盒。在舌顶盖香烟盒的情况下,内构架是不需要的。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中,作为片状物品的便携烟灰缸、即小包6 被收纳于袋P,但不限于这样的小包,也可以将票及广告等其他形态的片状的 物品收纳于袋P。
权利要求
1、一种香烟盒,其具备具有开口的上端、背壁及底的盒体;经由折页连接于所述盒体的所述背壁、对所述盒体的上端进行开闭的盖;收纳于所述盒体内、具有香烟束及包裹该束的包装材料的内包;由所述盒体的背面提供的袋;能够抽取地插入到所述袋内的片状的物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盒,其中,所述袋含有附属壁,该附属壁与所述盒体的背壁重合,在与该背壁之间 容许形成袋空间,所述袋的出入口形成在位于所述盖侧的所述附属壁的缘与 所述背壁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烟盒,其中,所述盒体的所述背壁具有将所 述袋空间扩张的凹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烟盒,其中,所述盖形成为盒形状,且具有 经由所述折页与所述盒体的所述背壁邻接的背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烟盒,其中,所述凹部自所述袋空间向所述 盖的所述背面延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烟盒,其中,在所述袋空间内的所述凹部的 深度比在所述盖的所述背面的深度大。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烟盒,其中,所述袋的出入口位于所述折页 上、或比所述折页更靠近所述盒体的底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香烟盒,其中,所述袋的出入口为朝向所述盒 体的底壁凹进的海湾形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盒,其中,片状的物品是可作为烟灰缸使 用的小包。
10、 一种用于形成折页顶盖型香烟盒的外坯料,其具备主部分和辅助部 分,该主部分具有纵向轴线,该辅助部分用于在所述盒上提供袋,所述主部分包含第一后面板、第一底面板及第一前面板,其用于分别形成所述盒的背壁、底壁及前壁,这些面板沿所述纵向轴线按所述顺序排列成一列,且相邻的面板由折叠线区分;第一内侧折翼,其经由折叠线与所述第一后面板的两侧缘分别连接; 第一外侧折翼,其经由折叠线与所述第一前面板的两侧缘分别连接,且与所述第一 内侧折翼共同起作用,用于形成所述盒的两侧壁;顶盖部件,其经由作为所述盒的折页的折页线、与所述第一底面板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后面板的缘连接,沿所述纵向轴线延伸且用于形成所述盒的_M_ ,所述顶盖部件具有背面板、顶面板及第二前面板,其用于形成所述盖的背壁、顶壁及前壁, 这些面板沿所述纵向轴线按所述顺序排列成一列,且相邻的面板由折叠线区分;第二内侧折翼,其经由折叠线与所述后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 第二外侧折翼,其经由折叠线与所述第二前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且与 所述第二内折翼共同起作用,形成所述盒的两侧壁, 所述辅助部分包含第二后面板,其经由折叠线与一方的所述第一外侧面板的侧缘连接,且 与所述盒的所述背壁重合;第二外折翼,其经由折叠线与位于所述一方的第一外侧面板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后面板的侧缘连接,且与所述盒的对应的侧壁重合;第二底面板,其经由折叠线与位于所述第一底面板侧的所述第二后面板 的端缘连接,并与所述盒的底壁重合。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外坯料,其中,所述第二后面板具有如下尺寸,在所述第二后面板重合在所述盒的背壁 时,位于所述折页侧的所述第二后面板的端缘位于所述折页上或比所述折页 更靠近盒的底壁侧。
12、 一种用于折页顶盖型香烟盒的附属坯料,其包含 与所述盒的背壁重合的后面板、经由折叠线与所述后面板的两侧缘分别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盒的两侧壁 重合的第二外折翼、经由折叠线与所述后面板的端缘连接且与所述盒的底壁重合的底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烟盒及其外坯料,香烟盒具有盒体(2)、对盒体(2)进行开闭的盖(4)、与盒体(2)的背壁重合并与背壁共同起作用形成袋(P)的外壁(10)、可取出地收纳于袋(P)内的片状的小包(6),该小包(6)作为便携烟灰缸使用。
文档编号A24F19/10GK101272967SQ200680035780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8日
发明者中村哲也, 都坂政彦 申请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