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五对应烟叶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382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五段五对应烟叶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烤烟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五段五对应烟叶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烟草生产正在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密集烤房较好的推动了规模化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密集烤房推广应用,烘烤设备参数已基本定型统一,但目前密集烤房烘烤工艺生产上仍沿用普通烤房的三段式烘烤技术,不能发挥密集烤房的技术优势。烘烤工艺和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生化变化及内在物质的转化积累目标针对性不强,关键阶段稳温时间偏少,烘烤过程中风机操作不当,工艺操作复杂等问题非常突出。造成烘烤过程中烟叶内在物质分解转化不够或分解转化过度,导致烤后烟叶存在着颜色偏淡、油分减少、香气质量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我国烟叶质量特色的彰显和工业可用性的提高。而且在工艺关键阶段由于烟叶内在生理生化变化呈现出的烟叶变化特征描述上仍采用普通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变化状态,不能体现密集烘烤烟叶的变化特点,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通过我们的研究,针对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大,强制热风循环,干湿球温度自控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我国烤烟密集烤房的五段五对应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以推动我国密集烤房的发展和提高密集烘烤烟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44879(申请号02110188. 4)公开了一种三段五步法烟叶烘烤工艺,这种烘烤技术只适合普通烤房,还是不能够适应密集式烤房的烘烤工艺需求。为了适应密集式烤房的烘烤工艺,申请人曾在2011.03. 18申请了一种烤烟密集式烤房精准烘烤工艺(申请号201110065168. 7),该工艺存在的不足是湿球温度在烘烤过程中设置呈“N”型变化,即先省后降,又升高,不是阶梯升高的过程,在烘烤实际过程中操作性不强,且易引起烟叶挂灰,进而影响烟叶品质。另外,通过变频技术调节风机转速给操作带来不便。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416767公开了一种能使烟叶提质增香的烤烟烘烤工艺,它通过制定工艺措施,达到保持烟叶黄色稳定,叶片皱缩度好、油分制定工艺措施,达到保持烟叶黄色稳定,叶片皱缩度好、油分增加、烟叶香气量大幅度提高的提高的优点。这种工艺存在的不足一是烟叶变化目标针对性不强;二是干湿球设置范围宽泛,且在叶片干片阶段(54°C )之前湿球温度设置偏低(小于38°C ),不利于烟叶内含物质转化,烤后烟叶色泽一般较浅;三是在烘烤关键阶段烟叶的变筋阶段和干片阶段升温速度过快(rc/小时),导致烟叶失水速度过快,影响到烟叶的生理生化变化,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降解程度不够; 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易引起酶促棕色化反应,烟叶易烤坏;叶绿素降解速度及降解程度偏低,导致烟叶致香物质转化积累偏少,影响烟叶香气质量等;四是工艺中密集烘烤过程中风机的操作性缺乏依据,因为风速是影响烟叶香气的一个重要烘烤调节因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烟叶烘烤工艺操作性不强,影响烟叶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烤后烟叶容易挂灰、油份不足、色泽较浅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根据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五个关键阶段烟叶生理生化变化和物质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湿度参数和时间范围,与烟叶表观特征变化指标严格对应,并以温湿度控制仪设定的干湿球温度操作调控烧火大小和风机转速,提供一种五段五对应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以提高密集烘烤过程中关键阶段烟叶的内在物质转化目标和烘烤设备的操作的精准配合度,达到变片、凋萎、变筋阶段烟叶在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范围内,促进烟叶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色素、蛋白质等向有利于品质形成方向转化分解,逐步积累较多的香气前提物质,干片阶段烟叶致香物质逐步缩合形成增加,在干筋阶段烤干烟叶的基础上减少香气物质的挥发,提高烤后烟叶的油分、色泽和香吃味。本发明的科学依据是根据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五个关键阶段烟叶生理生化变化和物质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湿度参数和时间范围,与烟叶表观特征变化指标严格对应,并以温湿度控制仪设定的干湿球温度操作调控烧火大小和风机转速。实现烟叶密集烘烤烤香精准。要点是中温中湿变片凋萎变筋备香、中温高湿干片显香、中温高湿烤干保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外观特征变化和内在物质转化特点,结合密集烤房自控设备操作,把密集烘烤划分五个阶段,即烟叶变片阶段、烟叶凋萎阶段、烟叶变筋阶段、烟叶干片阶段、烟叶干筋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一个升温和稳温过程,形成干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对应的五个阶梯,五段干湿球温度参数与烟叶变化指标对应要严, 稳温时间以达到烟叶变化指标灵活调整,以温湿度控制仪设定的干湿球温度操作调控烧火大小和风机转速,实现烤烟密集烤房烤黄烤香;主要工艺参数指标为,[I]烟叶变片阶段装烟后,关闭装烟室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 ;点火后,由室温以1°C /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38°C,同时控制湿球36°C,风机中低速运转,要求升温时 960转/分钟,稳温时720转/分钟,稳温24-36小时,至二层烟叶80%以上达到7-8成黄且叶片变软;[2]烟叶凋萎阶段以1°C /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42°C,同时控制湿球38°C, 风机高中速运转,要求升温时1440转/分钟,稳温时960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至二层烟叶80%以上达到9-10成黄且主脉发软;[3]烟叶变筋阶段以l°C/2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47°C,同时控制湿球38°C, 风机高中速运转,要求升温时1440转/分钟,稳温时960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干片1/3 ;[4]烟叶干片阶段以l°C/2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54°C,同时控制湿球40°C, 风机中低速运转,要求升温时960转/分钟,稳温时720转/分钟,稳温8-12小时至叶片全干,主脉干1/3;[5]烟叶干筋阶段由于不同部位烟叶变筋温度要求不同,中下部烟叶较上部烟叶偏薄,变筋温度低一点可以使香气物质挥发少一点,根据这一机理,以rc /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中下部烟叶干球65°C、上部烟叶干球68°C,同时控制湿球42 °C,稳温18-24小时至全房烟叶主脉全干,为了防止香气物质挥发散失过多,升温和稳温时风机均低速运转,转速 720转/分钟。上述工艺中,烟叶达到各种状态的判定依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的湿球温度在烘烤过程中,按照烟叶变片阶段湿球36°C、烟叶凋萎阶段和烟叶变筋阶段湿球38°C、烟叶干片阶段湿球40°C、烟叶干筋阶段湿球42°C阶梯升高的过程设置,在烘烤实际过程中操作性强,烟叶不易挂灰,烟叶品质优。2、 直接确定了干湿球温度,且在叶片干片阶段将湿球温度设置到40°C,有利于烟叶内含物质转化,烤后烟叶色泽好。3、在烘烤关键阶段烟叶的变筋阶段和干片阶段升温速度缓慢 (I0C /2小时),使烟叶缓慢失水,不影响到烟叶的生理生化变化,提高了烟叶的香气质量。
4、分别确定了密集烘烤过程中风机在不同情况下的转速,把烘烤过程中烟叶物质转化和烟叶通风失水干燥的适宜风速结合,更利于烟叶烤香,使操作性更强。总之,采用本发明的五段五对应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把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叶的外观变化特征和烟叶内在转化程度和烘烤操作技术结合,使密集烘烤过程操作精准量化,操作简便,安全保险,减少了烘烤过程中关键阶段技术操作失误,减少烟叶青筋、青片、 浮青等烤坏烟现象发生,明显提高了密集烘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油分和香气质量。经多年多点实践证明能适合不同生态区烤烟的密集烘烤。


图I是本发明烘烤工艺中干湿球温度与烟叶状态对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本发明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I烤前烟叶准备挑选成熟度均匀一致的烤烟叶片,用I. 50m的烟杆进行编烟,可采用人工编烟和机械编烟两种方式,每杆编烟100 120片,折合每杆鲜烟重9 11kg,杆距ll-12cm。烟夹夹烟以烟夹规格而定,确保每房装鲜烟4000kg左右。温度计传感器位置 感温头挂置距隔墙200cm,侧墙100cm,气流下降密集烤房装烟室顶棚距叶柄端下进入烟层 IOcm左右,气流上升密集烤房装烟室底棚距叶尖进入烟层IOcm左右。2工艺操作步骤[I]烟叶变片阶段装烟后,关闭装烟室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点火后,由室温以l°c /小时的升温速度内升至干球38°C,一般需要6-8小时,同时控制湿球36°C,风机中低速运转,即升温时960转/分钟,稳温时720转/分钟,稳温24-36小时,至二层烟叶80% 以上达到7-8成黄且叶片变软。[2]烟叶凋萎阶段以1°C /小时的升温速度4小时内升至干球42°C,同时控制湿球38°C,风机高中速运转,即升温时1440转/分钟,稳温960时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 至二层烟叶80%以上达到9-10成黄且主脉发软。[3]烟叶变筋阶段以1°C /2小时的升温速度10小时内升至干球47°C,同时控制湿球38°C,风机高中速运转,即升温时1440转/分钟,稳温时960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干片1/3。[4]烟叶干片阶段以1°C /2小时的升温速度14小时内升至干球54°C,同时控制湿球40°C,风机中低速运转,即升温时960转/分钟,稳温时720转/分钟,稳温8_12小时至叶片全干,主脉干1/3。[5]烟叶干筋阶段以1°C/小时的升温速度11小时内升至中下部烟叶干球65°C、14小时内升至上部烟叶干球68°C,同时控制湿球42°C,升温和稳温时风机均低速运转,即转速720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至全房烟叶主脉全干。为验证本发明工艺效果,采用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对照,用采收成熟度一致的中部烟叶、同样规格的密集烤房进行烘烤,并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分别如下表I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处理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色度整体评价发明工艺桔黄成熟对照結黄- 成熟疏松疏松_中等中等多有_强+ 强好较好
表2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处理上等烟(%)中等烟 (%)橘黄烟(%)柠色烟(%)微带青(%)青黄烟(%)杂色烟 (%)均价 (元/kg)发明工艺对照47. 15 34. 9536. 36 45. 359.丄 30. 423. 35 36. I8. 05 17. 997. 6丄 11. 761. 89 3. 7518. 29 16. 96
表3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处理总糖 (%)还原糖 (%)总氮烟碱 (%) (%)蛋白质 (%)淀粉 (%)^ 两糖比糖碱比氮碱比K/C1发明工艺31. 0024. 802. 23 2. 764. 853. 54I. 83 O.17 0.808. 99 O.81 10. 76对照34. 1025. 602. 15 2. 835. 194. 63I. 79 O.19 O. 759. 05 O.76 9.42
表4烤后烟叶感官质量处理劲头浓度香气质 (15)香气暈 (20)佘味 (25)杂气 (18)刺激性 (12)燃烧灰色性(5) (5)得分 (100)发明工艺适中中等+11. 316. I19. 213. 393 2. 574.4对照适中中等+10. 815. 518. 212. 58. 73 2. 571. 2表5烤后烟叶不同种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ug/g)
权利要求
1. 一种五段五对应烟叶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外观特征变化和内在物质转化特点,结合密集烤房自控设备操作,把密集烘烤划分五个阶段,即烟叶变片阶段、烟叶凋萎阶段、烟叶变筋阶段、烟叶干片阶段、烟叶干筋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一个升温和稳温过程,形成干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对应的五个阶梯,五段干湿球温度参数与烟叶变化指标对应要严,稳温时间以达到烟叶变化指标灵活调整,以温湿度控制仪设定的干湿球温度操作调控烧火大小和风机转速,实现烤烟密集烤房烤黄烤香;具体工艺参数指标如下烟叶变片阶段装烟后,关闭装烟室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 ;点火后,由室温以rc / 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38°C,同时控制湿球36°C,风机中低速运转,要求升温时960转/ 分钟,稳温时720转/分钟,稳温24-36小时,至二层烟叶80%以上达到7-8成黄且叶片变软;烟叶凋萎阶段以1°C /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42°C,同时控制湿球38°C,风机高中速运转,要求升温时1440转/分钟,稳温时960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至二层烟叶80% 以上达到9-10成黄且主脉发软;烟叶变筋阶段以1°C /2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47°C,同时控制湿球38°C,风机高中速运转,要求升温时1440转/分钟,稳温时960转/分钟,稳温18-24小时,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干片1/3 ;烟叶干片阶段以TC /2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干球54°C,同时控制湿球40°C,风机中低速运转,要求升温时960转/分钟,稳温时720转/分钟,稳温8-12小时至叶片全干,主脉干1/3 ;烟叶干筋阶段以1°C /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中下部烟叶干球65°C、上部烟叶干球 68°C,同时控制湿球42°C,稳温18-24小时至全房烟叶主脉全干,升温和稳温时风机均低速运转,转速720转/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段五对应烟叶烤香密集烘烤精准工艺,它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外观特征变化和内在物质转化特点,结合密集烤房自控设备操作,把密集烘烤划分烟叶变片阶段、烟叶凋萎阶段、烟叶变筋阶段、烟叶干片阶段和烟叶干筋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一个升温和稳温过程,形成干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对应的五个阶梯,五段干湿球温度参数与烟叶变化指标对应要严,稳温时间以达到烟叶变化指标灵活调整,以温湿度控制仪设定的干湿球温度操作调控烧火大小和风机转速。本发明把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叶的外观变化特征和烟叶内在转化程度和烘烤操作技术结合,使密集烘烤过程操作精准量化,明显提高了密集烘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油分和香气质量。
文档编号A24B3/10GK102599624SQ2012100728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任杰, 刘伟, 孙福山, 徐秀红, 王传义, 王松峰, 王爱华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