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980阅读:1777来源:国知局
多孔陶瓷发热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行业的雾化器普遍采用功能单一的合金丝进行发热,配上玻纤绳进行吸油,达到发热吸油雾化的效果。由于合金丝发热面积小,要达到烟油雾化温度,合金丝表面温度很高,玻纤绳会产生致癌物质;同时烟油碳化,影响合金丝发热,产生异味,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降低雾化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体,集发热和吸油功能为一体,而且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也不会变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全、环保,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可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体,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所述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的中间印刷有发热线路,电极引线与所述发热线路通过焊接连接,并从所述上绝缘层的孔中穿出,所述下绝缘层连接吸液体,所述吸液体上均匀地分布有微孔,所述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的材质为陶瓷体,所述吸液体的材质为微孔陶瓷。

作为优选,所述下绝缘层和吸液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共烧或者胶粘。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体为圆柱状、环状、片状或者网状。

作为优选,所述吸液体为圆柱状、环状、片状或者网状。

作为优选,所述吸液体的成分为碳化硅加低温度玻璃粉;或者不同含量的氧化铝陶瓷粉体加低温度玻璃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发热体和吸液体,吸液体上均匀地分布有微孔,利用发热体进行发热,利用吸液体上的微孔进行吸油,集发热和吸油功能为一体,达到发热吸油雾化的效果,无需再额外配合玻纤绳进行吸油。由于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的材质采用陶瓷,与合金丝相比,使用时陶瓷不会被氧化,发热体的功率不会衰减。由于吸液体的材质采用微孔陶瓷,在高温下使用,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变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全、环保,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可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由于发热体和吸液体均为陶瓷,陶瓷一物两用,可减少客户的物料消耗,节约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方便客户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发热体,101-上绝缘层,102-下绝缘层,103-电极引线,2-吸液体,201-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体,包括发热体1和吸液体2,发热体1包括上绝缘层101和下绝缘层102,上绝缘层101和下绝缘层102的中间印刷有发热线路(图中未示出),电极引线103与发热线路通过焊接连接,并从上绝缘层101的孔中穿出,下绝缘层102连接吸液体2,下绝缘层102和吸液体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共烧或者胶粘(即用陶瓷胶粘在一起),吸液体2上均匀地分布有微孔201,上绝缘层101和下绝缘层102的材质均为陶瓷体,吸液体2的材质为微孔陶瓷。本实用新型利用发热体1进行发热,利用吸液体2上的微孔201进行吸油,集发热和吸油功能为一体,达到发热吸油雾化的效果,无需再额外配合玻纤维进行吸油。上绝缘层101和下绝缘层102的材质采用陶瓷,与合金丝相比,使用时陶瓷不会被氧化,发热体1的功率不会衰减。吸液体2的材质采用微孔陶瓷,在高温下使用,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变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全、环保,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可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由于发热体1和吸液体2均为陶瓷,陶瓷一物两用,可减少客户的物料消耗,节约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方便客户安装。

发热体1可为圆柱状、环状、片状或者网状。当发热体1制成网状时,烟油被吸液体2吸了之后,被发热体1一加热会瞬间雾化,即液体瞬间转换成气体,便于雾化器将电子烟抽走。

吸液体2可为圆柱状、环状、片状或者网状,通过热压铸成型,经排蜡、烧结而成。吸液体2的成分为碳化硅加低温度玻璃粉;或者不同含量的氧化铝陶瓷粉体加低温度玻璃粉;加入粘合剂和增孔剂,在1300℃左右烧结之后,形成微孔陶瓷,用于吸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