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初烤方法、得到的烟叶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7983发布日期:2018-06-22 22:55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烟草调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初烤方法,还涉及该方法制得的烟叶以及所制得的烟叶在烟草制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烘烤烟叶仍普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其一般操作步骤为:

1)变黄阶段:点火后,烘烤温度以1℃/小时的速率升至34℃-36℃,湿球温度保持在比干球温度(烘烤温度)低1℃-1.5℃,直至85%以上的底棚烟叶8成面积变黄;将烘烤温度升高到40℃-42℃,湿球温度保持在36℃-37℃,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

2)定色阶段:烘烤温度以每2-3小时升高1℃的速率升至45℃-47℃,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38℃,烟叶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时,烘烤温度的升温速率可加快到每小时升高1℃,直至54℃-55℃,湿球温度保持在37℃-38℃,继续烘烤22-30小时,至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

3)干筋阶段:烘烤温度以1℃/小时的速率升至67℃-69℃,保持湿球温度为41℃-42℃,烘烤20小时以上,至全炉烟叶含水率基本在12%(w/w)左右,全炉烟叶的支脉含水率接近12%(w/w)、主脉接近全干,停火。

红花大金元属于烤烟的一种。红花大金元具有变黄期失水快、变黄慢,定色期失水慢、难定色、难烘烤,不及时定色又容易变坏,不易烤又不耐烤的特性。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采用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初烤红花大金元烟叶,经常烤出青黑烟、杂色烟、青黄烟等较多副组烟,严重影响了烟叶的内、外在质量和生产效益;而且,烟叶感官评吸的刺激性和青杂气比较突出,高雅香气不易透发,造成红花大金元烟叶的独特清甜香气风味不能充分表达。影响了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工业可用性。

目前,亟需一种能提高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初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初烤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红花大金元烤烟的等级质量,减少了副组烟比例,提高了烤烟的整体均价,改善了烤烟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烟叶、一种烟叶组合物及一种烟草制品。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初烤方法,包括将红花大金元鲜烟叶进行六段式烘烤,所述六段式烘烤包括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定色前期、定色后期和干筋期;

其中,变黄前期,烘烤温度为32℃-33.5℃(例如32.5℃、33℃),烘烤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为0.5℃-1℃(例如0.5℃、1℃)。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六段式烘烤依次包括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定色前期、定色后期和干筋期。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翠碧一号鲜烟叶为选自上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下部烟叶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前期,烘烤温度高于湿球温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前期,烘烤至底棚烟叶至少2厘米长度的叶尖变黄。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前期,烘烤时间为12-16小时,更优选为13-15小时,例如14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中期,以0.1℃/小时-0.8℃/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优选以0.4℃/小时-0.7℃/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例如0.3℃/小时、0.5℃/小时、0.6℃/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中期,烘烤温度为39℃-41℃(例如39.5℃、40℃、40.5℃),湿球温度为37℃-38℃(例如37.5℃)。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中期,烘烤至烟叶的变黄面积达6成。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中期,烘烤时间为16-20小时,优选为17-19小时,例如18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后期,以1℃/小时-1.5℃/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优选以1℃/小时-1.3℃/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例如1.2℃/小时、1.4℃/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后期,烘烤温度为55℃-58℃,优选为55℃-57℃,例如55.5℃、56℃。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干筋期,烘烤温度为60℃-63℃(例如61℃、62℃),湿球温度为38℃-41℃(例如39℃、40℃)。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干筋期,烘烤温度为61℃-63℃,湿球温度为39℃-41℃。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前期,以1℃/小时-1.5℃/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优选以1℃/小时-1.3℃/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例如1.1℃/小时、1.2℃/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后期,以0.1℃/小时-0.9℃/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优选以0.4℃/小时-0.8℃/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例如0.3℃/小时、0.5℃/小时、0.6℃/小时、0.7℃/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后期,烘烤温度为42℃-43℃,例如42.5℃。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后期,湿球温度保持在37℃-38℃,例如37.5℃。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变黄后期,烘烤时间为14-17小时,优选为14-16小时,例如15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前期,以0.1℃/小时-0.9℃/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优选以0.4℃/小时-0.8℃/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例如0.3℃/小时、0.5℃/小时、0.6℃/小时、0.7℃/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前期,烘烤温度为46℃-47℃,例如46.5℃。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前期,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优选为37℃-39℃,例如38℃。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前期,烘烤至全炉烟叶的烟筋变成黄色或浅黄色,并且,炉内一半的中、上层烟叶含水率达到20%(w/w)。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前期,烘烤时间为13-16小时,例如14小时、15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后期,湿球温度保持在39℃-41℃,例如40℃。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后期,烘烤至9成烟叶的含水率达到20%(w/w)。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定色后期,烘烤时间为11-15小时,优选为12-14小时,例如13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干筋期,烘烤时间为18-22小时,例如19小时、20小时、21小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初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变黄前期:将红花大金元鲜烟叶装炉,以1℃/小时-1.5℃/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为32℃-33.5℃,烘烤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为1℃,烘烤至底棚烟叶至少2厘米长度的叶尖变黄;

(2)变黄中期:继续烘烤步骤(1)得到的烟叶,以0.1℃/小时-0.8℃/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为39℃-41℃,湿球温度保持在37℃-38℃,烘烤至烟叶的变黄面积达6成;

(3)变黄后期:继续烘烤步骤(2)得到的烟叶,以0.1℃/小时-0.9℃/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为42℃-43℃,湿球温度保持在37℃-38℃,烘烤至烟叶全部变黄;

(4)定色前期:继续烘烤步骤(3)得到的烟叶,以0.1℃/小时-0.9℃/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为46℃-47℃,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烘烤至全炉烟叶的烟筋变黄或变成浅黄色,并且,炉内一半的中、上层烟叶含水率达到18%(w/w)-22%(w/w)。

(5)定色后期:继续烘烤步骤(4)得到的烟叶,以1℃/小时-1.5℃/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为55℃-58℃,湿球温度保持在39℃-41℃,烘烤至9成烟叶的含水率达到18%(w/w)-22%(w/w);

(6)干筋期:继续烘烤步骤(5)得到的烟叶,以1℃/小时-1.5℃/小时的速率升温至烘烤温度为60℃-63℃,湿球温度保持在38℃-41℃,烘烤至全炉烟叶及烟筋的含水率达到7%(w/w)-10%(w/w)。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1)至22)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1)步骤(1)中,以1℃/小时-1.3℃/小时的速率升温,例如1.1℃/小时、1.2℃/小时;

2)步骤(1)中,烘烤温度为32.5℃-33.5℃,例如32.5℃、33℃;

3)步骤(1)中,烘烤时间为12-16小时,更优选为13-15小时,例如14小时;

4)步骤(2)中,以0.4℃/小时-0.7℃/小时的速率升温,例如0.3℃/小时、0.5℃/小时、0.6℃/小时;

5)步骤(2)中,烘烤时间为16-20小时,优选为17-19小时,例如18小时;

6)步骤(3)中,以0.4℃/小时-0.8℃/小时的速率升温,例如0.3℃/小时、0.5℃/小时、0.6℃/小时、0.7℃/小时;

7)步骤(3)中,烘烤时间为14-17小时,优选为14-16小时,例如15小时;

8)步骤(4)中,以0.4℃/小时-0.8℃/小时的速率升温,例如0.3℃/小时、0.5℃/小时、0.6℃/小时、0.7℃/小时;

9)步骤(4)中,湿球温度保持在37℃-39℃,例如38℃;

10)步骤(4)中,烘烤至全炉烟叶的烟筋变成浅黄色,并且,炉内一半的中、上层烟叶含水率达到20%(w/w);

11)步骤(4)中,烘烤时间为13-16小时,例如14小时、15小时;

12)步骤(5)中,以1℃/小时-1.3℃/小时的速率升温,例如1.1℃/小时、1.2℃/小时;

13)步骤(5)中,烘烤温度为55℃-57℃,例如56℃;

14)步骤(5)中,烘烤至9成烟叶的含水率达到20%(w/w);

15)步骤(5)中,烘烤时间为11-15小时,优选为12-14小时,例如13小时;

16)步骤(6)中,以1℃/小时-1.3℃/小时的速率升温,例如1.1℃/小时、1.2℃/小时;

17)步骤(6)中,烘烤温度为61℃-63℃,例如62℃;

18)步骤(6)中,湿球温度保持在39℃-41℃,例如40℃;

19)步骤(6)中,烘烤至全炉烟叶及烟筋的含水率达到9%(w/w);

20)步骤(6)中,烘烤时间为18-22小时,例如19小时、20小时、21小时;

21)步骤(1)中,在升温之前,关闭炉子的进风口和排气口;

22)步骤(6)结束后停火。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烘烤时间是指各阶段中升温完成之后进行烘烤的时间。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烘烤温度即为干球温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各阶段中,烘烤温度不低于湿球温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烟叶,其由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初烤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烟叶组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烟叶。

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一种烟草制品,其包含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烟叶和/或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烟叶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烟草制品为卷烟。

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本发明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烟叶和/或本发明第三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烟叶组合物在烟草制品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烟草制品为卷烟。

本发明中,如无特别说明,

术语“红花大金元”原名路美邑烟,从大金元变异株中选出,因花色深红而得名,是云南烟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红花大金元株是筒形或塔形,株高100-140cm,节距4-4.7cm,茎围9.5-11cm。腰叶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较平,叶缘波浪状,叶色绿色,叶耳大,主脉较粗,叶肉组织细致,茎叶角度小,叶片较厚。

术语“初烤”是指将田间生长成熟含水率80%-90%的鲜烟叶,采收后置于特定设备中,通过人为的调整温湿度和通风等条件,经烘烤调制成含水率16%-18%的原烟。

术语“三段式烘烤”是指鲜烟叶经田间采摘后进入烤房进行初烤的一种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和干筋阶段。

术语“湿球温度”是指用湿纱布包扎普通温度计的感温部分,纱布下端浸在水中,以维持感温部位空气湿度达到饱和,在纱布周围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使周围空气接近达到等焓。示数达到稳定后,此时温度计显示的读数近似认为湿球温度。

术语“干球温度”是指从暴露于空气中而又不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干球温度表上所读取的数值,是接触球体表面空气的实际温度,也称烘烤温度。

术语“底棚烟叶”一般指装烟室内下层挂烟杆上的烟叶。

术语“烤烟”是指烟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

术语“叶尖”是叶基的对应词,也就是叶片的尖端部分。

术语“烟筋”是指烟叶的叶片的主脉和支脉。

术语“主脉”是指植物叶片中央自叶柄至叶端的一条茎脉。

术语“支脉”是指从主脉分出的叶脉。

术语“烟草制品”是指全部或部分由烟叶为原材料生产的、供抽吸、吸吮、咀嚼或鼻吸的制品。所述烟草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和嚼烟。

术语“上部烟叶、中部烟叶、下部烟叶”,根据国家标准分级因素(GB2635-92,烤烟[S])进行判断,主要有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等指标。其中,所述身份为指烟叶身份,是指烟叶厚度、细胞密度或单位面积的重量,也是综合状态的概念。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初烤方法,提高了红花大金元烤烟的等级质量,减少了副组烟比例,提高了烤烟的整体均价,改善了烤烟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组成和感官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原料:产自福建南平烟区的红花大金元鲜烟叶,采摘成熟度适熟,采摘部位为中部。

2.初烤方法:

(1)变黄前期:将采摘的红花大金元鲜烟叶装炉,及时关闭进风洞和排气窗,然后点火。烘烤温度以1.2℃/小时的速率升至33℃,湿球温度保持在32℃,烘烤14小时,此时底棚烟叶2厘米以上长度的尖部已变黄。

(2)变黄中期:继续烘烤步骤(1)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0.6℃/小时的速率升至40℃,湿球温度保持在37℃,烘烤18小时,此时烟叶的变黄面积达6成。

(3)变黄后期:继续烘烤步骤(2)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0.6℃/小时的速率升至42.5℃,湿球温度保持在37.5℃,烘烤15小时,此时烟叶已基本全黄。

(4)定色前期:继续烘烤步骤(3)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0.6℃/小时的速率升至46.5℃,湿球温度保持在38℃,烘烤约14小时,此时全炉烟叶的烟筋已变成浅黄色,并且,炉内的中层和上层挂烟杆上一半烟叶的含水率为20%(w/w)。

(5)定色后期:继续烘烤步骤(4)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1.2℃/小时的速率升至56℃,湿球温度保持在40℃,烘烤13小时,此时9成烟叶的含水率为20%(w/w),致香物质已大量形成。

(6)干筋期:继续烘烤步骤(5)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1.2℃/小时的速率升至62℃,湿球温度保持在40℃,烘烤20小时,此时全炉烟叶及烟筋的含水率在9%(w/w),停火。

对比例1传统三段式初烤工艺

1.原料:与实施例相同。

2.初烤方法:

1)变黄阶段:将红花大金元鲜烟叶装炉,及时关闭进风洞和排气窗,然后点火,烘烤温度以1℃/小时的速率升至36℃,湿球温度保持比烘烤温度低1.5℃,烘烤至85%底棚烟叶的8成面积明显变黄;然后将烘烤温度升高到41℃,湿球温度保持在37℃,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并且,在这一阶段,当烘烤温度达到41℃时,逐渐开启进风洞和排气扇。

2)定色阶段:继续烘烤步骤1)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每2.5小时升高1℃的速率升温至46℃,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5℃,烟叶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时,烘烤温度的升温速率加快到每1小时升温1℃,直至达到54℃,湿球温度继续保持在37.5℃,继续烘烤22小时,至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

3)干筋阶段:继续烘烤步骤2)得到的烟叶,烘烤温度以1℃/小时的速率升至68℃,保持湿球温度为41℃,烘烤23小时,全炉烟叶含水率已达到8%(w/w),停火。当烘烤温度达到60℃以上,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对比例2变黄前期烘烤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影响

原料同实施例。参考实施例的初烤方法,其中,变黄前期,烘烤温度为34℃-35℃,湿球温度比烘烤温度低2℃,其余与实施例相同。

与实施例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对比例2初烤得到的烟叶较粗糙、不细腻,较僵硬、不柔软,光泽较暗。

对比例3变黄前期烘烤时间的影响

原料同实施例。参考实施例的初烤方法,其中,缩短变黄前期的烘烤时间,当烘烤至底棚烟叶发热、叶尖开始变黄即结束该阶段,其余与实施例相同。

与实施例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对比例3初烤得到的烟叶颜色较不均匀,光泽较暗。

对比例4变黄中期升温速率的影响

原料同实施例。参考实施例的初烤方法,其中,变黄中期,烘烤温度以1℃/小时的速率升至40℃,其余与实施例相同。

与实施例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对比例4初烤得到的烟叶颜色分布较不均匀,烟叶组织较粗糙、不细腻,烟叶较僵硬、不柔软。

对比例5变黄中期烘烤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影响

原料同实施例。参考实施例的初烤方法,其中,变黄中期,烘烤温度升至37℃-38℃,湿球温度保持在35℃-36℃,其余与实施例相同。

与实施例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对比例5初烤得到的烟叶颜色较浅,烟叶组织较粗糙、不细腻。

对比例6变黄中期烘烤时间的影响

原料同实施例。参考实施例的初烤方法,其中,变黄中期,烘烤至烟叶的变黄面积达7-8成,其余与实施例相同。

与实施例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对比例6初烤得到的烟叶颜色较浅且颜色较不均匀。

测试例1外观质量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GB 2635-92“烤烟”评价实施例和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的外观质量,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结果

由表1可知,与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本发明初烤得到的烟叶的外观质量最好,评分最高。本发明初烤得到烟叶的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各项外观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

测试例2等级质量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GB 2635-92“烤烟”对实施例和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分等级,结果见表2。

表2烟叶等级质量评价结果

由表2可知,与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本发明初烤得到的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更高,下等烟比例更低,橘黄烟比例更高,杂色烟比例更低,均价更高。

测试例3化学成分分析

将实施例、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3。

其中,各成分的分析方法按照如下标准(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进行:

YC/T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水溶性糖的测定包括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YC/T162-2011“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217-2007“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表3烟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1代表水溶性总糖与水溶性还原糖的差值;2代表水溶性总糖与总植物碱的重量比;3代表水溶性还原糖与总植物碱的重量比;4代表钾与氯的重量比。

通常本领域认为,水溶性总糖和水溶性还原糖含量高比较好;总植物碱含量的适宜标准是:中部叶2.0%-2.8%。

比较实施例和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现:实施例比对比例1-6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更低,实施例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更适宜;实施例比对比例1-6烟叶的水溶性总糖和水溶性还原糖含量更高;实施例比对比例1-6烟叶的钾含量更高。并且,实施例比对比例1-6烟叶的总糖碱比、还原糖碱比和钾氯比更高,两糖差更大。这说明,与对比例1-6相比,本发明方法初烤得到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更适宜,转化更充分,谐调性更好,烟叶内在品质更高。

测试例4感官质量评吸分析

根据烟草行业标准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利用整体循环评吸方法对实施例、对比例1-6中初烤得到的烟叶进行感官质量评吸分析,结果见表4。

表4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结果

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与对比例1-6初烤得到的烟叶相比,本发明初烤得到的烟叶香气质更高雅,香气更丰富,刺激性更低,余味更舒适,整体感官质量更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