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86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用于服装,包括全帮如胸罩和女紧身连衫裤、内衣、外衣如运动服,以及外罩如婴儿服和宝宝装。
用于服装的传统阳/阴啮合装置使用阳/阴钩连带,所述服装包括全帮、内衣、外衣和用于婴儿服和宝宝装的外罩,这种阳/阴啮合装置公开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62-79416中。根据在此公开中的一种阳-阴啮合带,如图20所示,一根芯线5′沿着一对织物带3′的每一根带的侧边缘4′暴露在外面,其中带3′沿着其纵向折回。合成树脂模制成的阴啮合装置1′具有一个啮合孔34′,该啮合孔34′设置在阴啮合装置1′的前半部;该阴啮合装置1′的连接部8′设置在其后半部、用于夹住带3′;阴啮合装置1′以预定的间隔安装在带3′的侧边缘上。阳啮合装置2′由合成树脂整体模制而成,其包括一个钩连部和一个连接部8′;所说钩连部钩在前述前半部中的啮合孔上,所说连接部8′以预定的间隔安装在另一个带的侧边缘上,其设置在阳啮合件的后半部、用来夹住带3′。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开No.252530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带的啮合/脱开装置。根据该公开文件,如图21所示,阳啮合/脱开装置102包括一个侧向突出的颈部135和一个垂直于此颈部135的膨胀的头部124;该阳啮合/脱开装置102由合成树脂整体模制在所说对带103之一的一个侧边缘上。一个阴啮合/脱开装置101包括一个啮合槽,该啮合槽与颈部135啮合,其由合成树脂整体模制而成;这样阳和阴啮合/脱开装置的啮合部以及与带3的连接部108形成在同一高度。
当如图20所示的阳/阴钩连带中的阴钩连装置和阳钩连装置彼此钩挂在一起而连接两根带时,由于阴啮合装置和阳啮合装置的啮合点远离带的侧边缘,在两根带的侧边缘之间产生了一个较大的间隙。当使用这种阳/阴钩连带时,其没有良好的外观、并且也不时尚。另外,因为阴钩连装置是一个简单的通孔而阳钩连装置是一个简单的钩子结构,所以存在着当两啮合装置啮合时啮合不稳定的问题。
进一步,在图21所示具有带的啮合/脱开装置中,当阳啮合装置钩在阴啮合装置上以连接两根带时,因为阳啮合装置和阴啮合装置之间的啮合点远离带的侧边缘,在带的侧边缘之间产生了一个较大的通孔。因此,当使用这种具有带的啮合/脱开装置时,没有良好的外观并且也不时尚。另外,如果处于啮合状态的阳啮合/脱开装置和阴啮合/脱开装置之间产生扭转,这种啮合容易脱开。
完成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包括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和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阳/阴啮合装置连接在右、左带的侧边缘上,当它们啮合时右、左带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从而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提供了时尚、漂亮的外观。另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在阳啮合装置和阴啮合装置之间能够获得一种牢固的啮合,并能保持反抗扭转作用的强大保持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能够轻松地进行结合阴啮合装置和阳啮合装置的啮合操作。阴啮合装置具有啮合机构,而阳啮合装置具有钩连机构。阴啮合装置和阳啮合装置的外表漂亮,并且设计很好。
本发明的再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和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形成一刚性的构造,可以轻松地进行结合阴啮合装置与阳啮合装置的啮合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结合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和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的啮合操作,尤其是能非常容易地进行释放结合的阴啮合装置和阳啮合装置之间的啮合的脱开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一个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连接在一对带3的彼此相对的侧边缘4的一条侧边缘上,同时具有一个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侧边缘4的另一条上。这样,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的啮合与脱开相对于带3的一条侧边缘4在带3的一个内侧的位置进行。在所述带3上连接着所述阴啮合装置1或阳啮合装置2。
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覆在带3的侧边缘4上。阳啮合装置2包含一个钩连部7,该钩连部7的外侧具有导引面13,并且还具有一个U形的框架部9。U形框架部9在钩连部7的两端、位于其内侧,并且与带3连接,由此使带3被该框架部夹住。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在侧边缘4上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的一基部8,和与阳啮合装置2的钩连部7啮合的一垂直方向的成对啮合件15,该垂直对啮合件15从基部8的前面突出。
仍然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并且在侧边缘4上具有一个钩连部7,和一个框架部9。该钩连部7在其外侧具有导引面13。U形框架部9在钩连部7的两端位于带3的内侧,并且被夹在带3上而固定。在钩连部7中设置了许多容纳部12,这样在钩连部7之间提供了一些分隔壁17,以便与框架部9连接。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的基部8,和许多垂直方向成对的啮合件15。所说垂直对啮合件15与钩连部7的容纳部12对应、从而与阳啮合装置2的钩连部7啮合。所说许多垂直对啮合件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并向前突出。
更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在侧边缘4上包括一基部8,该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所述阴啮合装置还包括一啮合孔20,该啮合孔20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上,这样使阳啮合装置2的阳部件23能够伸入该啮合孔20中。并且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在侧边缘4上包括一个基部8,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阳部件23在其前端具有一膨胀的头部24,阳部件23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再优选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在侧边缘4上的一基部8,该基部8包覆带3的侧边缘4,还包括设置在两侧的钩状啮合突起28,从而使阳啮合装置2的阳部件23能够被插入啮合突起28之间。该啮合突起28指向内侧,并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上,例如在顶面上、相互面对。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在侧边缘4上的基部8,该基部8包覆带3的侧边缘4。阳部件23膨胀的头部25的端部膨胀,并且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仍然优选地,提供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在侧边缘4上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的一个基部8,还包括啮合突起29。该啮合突起29的顶部具有一啮合头部30,啮合突起29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上或底面上,例如在顶面上。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在侧边缘4上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的一基部8和一阴部件33。啮合突起29可以插入阴部件33前端部的一个啮合孔34中。阴部件33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最后,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在侧边缘4上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的一个基部8、和在顶部具有一啮合头部35的啮合突起29。啮合突起29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上,例如在顶面上。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在侧边缘4上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的一基部8。一阴部件33从基部8的前表面向前突出,该阴部件33具有从前端到内侧的用于导引啮合突起29的一个导引槽37和一个啮合孔38。该啮合孔38包含啮合部39,使啮合部39能够与导引槽37最深处的啮合突起29啮合,从而当阴啮合装置1与阳啮合装置2啮合时使两基部8能够彼此接触。
下面对附图进行简要的描述。


图1是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同一阳/阴啮合装置的仰视图;图3表示具有带的该阳/阴啮合装置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一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4表示图3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沿A-A线剖开时的剖视图5表示在本发明第一个改进的实施例中,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6表示图5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沿B-B线剖开时的剖视图;图7表示具有带的该阳/阴啮合装置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8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图9表示具有带的该阳/阴啮合装置沿C-C线剖开时的剖视图;图10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1表示在改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2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沿D-D线剖开时的剖视图;图13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处于啮合状态时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4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5是具有带的该阳/阴啮合装置沿E-E线剖开时的剖面图;图16表示具有带的该阳/阴啮合装置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7表示在本发明改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8是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沿F-F线剖开时的剖视图;图19表示具有带的该阳/阴啮合装置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主要部分被部分剖开的主视图;图20表示一种已知阳/阴钩连带的侧剖视图;图21是另一种已知的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透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本发明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安装在一对宽度较窄的带3的相对侧边缘4的一条侧边缘上,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以预定的间隔安装在另一根带3的侧边缘4上。另外,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交替地以预定的间隔安装在窄宽度带3的侧边缘4上。通过以一定的间隔设置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防止了当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太紧密地设置在带3的侧边缘4上时使带3的侧边缘4变硬,这样使带3能够轻松地被弯曲或扭转。各阴啮合装置1或阳啮合装置2之间的间隔D最好大于在带3的纵向单个阴啮合装置1或阳啮合装置2的宽度。
准备在上面安装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的带3由针织或机织合成纤维的聚酰胺基底或聚酯基底形成,在带3的侧边缘4上形成了一膨胀的芯部5。芯部5可以通过针织或机织一根芯线或整体地缝纫芯线而形成一整体。
在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阳/阴啮合装置中,在一对带3相对的侧边缘4上、围绕着每个芯部5或者在平坦的带3的侧边缘4上,通过注塑模制或挤压模制热塑性树脂,例如,聚酰胺、聚醛、聚丙烯、聚丁烯、对酞酸盐等整体模制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并使它们具有预定的间隔。
在图1到图4所示具有带的阴/阳啮合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通过模制用来包覆住芯部5的基本圆柱形钩连部7而连接在带3的侧边缘4上,所说芯部5设置在图1和图2所示带3的侧边缘4上。U形框架部9在钩连部7的两侧设置在带3的内侧位置。框架部9由壁10和连接部11形成,其整体模制用来夹住带3。如图4所示,在钩连部7形成一端部基本平坦的端面14,倾斜表面的导引面13从端面14开始向里变深时升高,这样使阴啮合装置1的啮合件15能够轻松地插入。另外,在钩连部7和框架部9之间的间隔中形成一容纳部12,其中框架部9位于钩连部7的内部,从而在所说间隙中、在容纳部12的深度方向上可以稍微移动啮合件15的端部,该啮合件15的一端部可以被容纳在所说容纳部12中。
尽管已经说明了阳啮合装置2的实施例的这样一种情况,其中钩连部7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呈圆柱形,钩连部7的形状不必总是圆柱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多边形,如五边形。只要导引面13设置在钩连部7的侧边上,阴啮合装置1的啮合件15插在该钩连部7上,那么可以使用任何形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中,截面形状的外侧边缘更宽的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上设置的芯部5,并将安装在带3的侧边缘4上,然后一对可弹性变形的啮合件15垂直设置,该啮合件15从基部8的前面的每个上边缘和下边缘的中心敞开。该啮合件15具有一个马蹄状的截面,这样其宽度向着前方变窄。该对啮合件15沿着在阳啮合装置2的钩连部7上形成的导引面13移动,同时逐渐地加宽一间隙。如图3和4所示。当啮合件15超过钩连部7时,啮合件15弹性地返回到其初始形状并进入容纳部12而与该容纳部12啮合,于是啮合件从上方和下方夹住钩连部7。啮合件15的底面16是平坦的,其能够与钩连部7的端面14接触。当然,在啮合件15两侧的基部8与钩连部7的端面14和侧壁10的前端接触。
尽管已经说明了阴啮合装置1的实施例的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基部8的截面形状是梯形的,啮合件15的截面形状是C形的,基部8的截面形状不必总是梯形,而可以是其它如矩形或圆形等其它形状,只要它包覆带3的侧边缘4即可。另外,啮合件15的截面形状不必总是马蹄形状,也可以是水平的V形。如果有一部分与阳啮合装置2的钩连部7的外形相符并且能够弹性变形而钩住,那么这种形状就具有啮合功能。因此,可以使用任何能够弹性变形并且具有钩连部的形状。
因此,当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彼此啮合时,它们在带3的侧边缘4内侧的一个位置啮合,阳啮合装置2和阴啮合装置1就安装在带3上。这样左、右带3的侧边缘4之间的距离能够尽可能的窄,这意味着因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中阳啮合装置2如上构造,所以它不会象传统的产品那样突出于带3的侧边缘4外面,左、右带3之间的间隔能够更窄。进一步,因为当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彼此啮合时,上,下两啮合件15从上方和下方夹住钩连部7,即使在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之间施加扭转动作也是这样,它们保持着强有力的抗扭啮合强度,从而保持住啮合状态。另外,因为框架部9的侧壁10位于啮合件15的两侧,即使在带3的纵向施加拉动作用,由于啮合件15与侧壁30接触,也能防止与各部件的相对运动,从而保持一种牢固的啮合状态。
图5到图7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形式。通过模制一基本圆柱形的钩连部7、并将该钩连部7包覆在带3的侧边缘4上设置的芯部5上而将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安装在带3的侧边缘4上。U形框架部9从钩连部7的两端设置在带3内侧的位置上,其目的是夹住带3。框架部9包括侧壁10和连接部11。如图5所示,一形状与侧壁10相同的分隔壁17设置在连接部11的中间,这样在钩连部7中形成两个小的容纳部12。通过提供几个分隔壁17,可以自由地提供多个容纳部12。
在钩连部7中,端面14的前端基本上是平坦的,如图6所示。从端面14开始随着深度的加深,在上面和下面形成了具有上升的斜度的导引面13。另外,在钩连部7和框架部9之间形成一个具有间隙的容纳部12,以便容纳啮合件15。
如图5所示,在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中,模制了一个具有较宽的外侧边缘的截面形状的梯形基部8,该基部8用来包覆住设置在带3的侧边缘4上的芯部5。并列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两对啮合件15的端部从基部8到前端开口,其具有C形横截面并且可以弹性变形。啮合件15与阳啮合装置2的钩连部7中设置的两个容纳部12以这样一种状态啮合,使啮合件从上侧和下侧钩在钩连部7上,从而获得平衡的啮合。其它结构和构造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图8到图10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8和9所示,在具有啮合功能的阴啮合装置1中,外侧较厚的盒状基部8包覆住设置在带3的侧边缘4上的芯部5,从而安装在带3的侧边缘4上。靠近基部8的前面的下边缘形成一矩形啮合孔20,这样阳啮合装置2的阳部件23能够插入啮合孔20中。盒状基部8的尺寸较大,使其表面延伸到一更深侧。然后,在啮合孔20的前端处,在底面中形成了一个中空容纳部12,从而可以容纳阳部件23前端膨胀的头部24,膨胀的头部24能够在容纳部12的深度方向上稍微移动。
如图8和9所示,为了包覆住在带3的侧边缘4上设置的芯部5,通过模制棱柱形的梯形基部8在带3的侧边缘4上安装了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能够通过阴啮合装置1的啮合孔20的阳部件23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的下边缘附近,并且向前突出。通过提供具有膨胀头部24的阳部件23,并使该膨胀头部24的前端象一个箭头一样膨胀,阳啮合装置2能够通过咬合作用与阴啮合装置1的啮合孔20啮合。当阴啮合装置1与阳啮合装置2啮合时,两基部8的端面彼此接触,以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关键的是膨胀头部24不能过分膨胀。
图11到图13表示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改进形式。如图11和12所示,在具有一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中,一长棱柱形基部8模制在带3的表面上用来包覆设置在带3的侧边缘4上的芯部5,从而将该基部8安装在带3的侧边缘4上。沿带3的纵向在基部8的顶面上、在其两侧设置了一对钩状啮合突起28,该啮合突起28彼此相对,并且其突起侧指向内侧。这样,阳啮合装置2的阳部件23能够插入阴啮合装置中。
如图11和12所示,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带3的侧边缘4上,该阳啮合装置用来包覆设置在带3的侧边缘4上的芯部5,这样棱柱形基部8垂直于带3的表面而突出。阳部件23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上并且基部8的上边缘向前突出。在阳部件23的前端形成一个膨胀的头部25,该头部25沿带3的纵向从两侧突出。当该膨胀头部25插入阴啮合装置1的啮合突起28之间时,它会弹性变形而啮合住。尽管阳部件23可以是一平坦片材,但阳部件23的中间部分可以是中空的,如图所示,这样形成了一框架体。结果,阳部件23的膨胀头部25具有弹性力,这样可以轻松地进行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的啮合/脱开操作。
图14到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阳/阴啮合装置。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带3的侧边缘4上,其目的是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上的芯部5,这样模制了一个具有长矩形截面的棱柱形基部8。如图14和15所示,啮合突起29包括一颈部35和一啮合头部30;颈部35设置在啮合突起29的躯干部上,啮合头部30具有球形头部;该啮合突起29设置在基部8顶面的中央并突出。在啮合头部30的顶部设置了一个槽部31,该槽部31凹陷从而为该啮合头部提供弹性。结果,方便了与阴啮合装置1的阴部件33中形成的一啮合孔34的啮合。
如图14和15所示,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连接在带3的侧边缘4上,其目的是包覆住设置在带3的侧边缘4上的芯部5。这样在带3上模制了一个棱柱形基部8,该基部8垂直地突出。在基部8的前面上设置了一个阴部件33,该阴部件33从基部8的前边缘向前突出。在阴部件33靠近其前端的中央设置了一个圆形啮合孔34,该啮合孔34的直径大于啮合突起29的颈部35的外尺寸,这样阳啮合装置2的啮合头部30能够通过咬合作用与啮合孔24啮合。
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通过从上方和下方加压而彼此啮合在一起。啮合时,啮合孔34压缩啮合头部30;在啮合后,啮合突起29的颈部35能够在啮合孔34内的间隙中稍微移动。结果,两基部38的端面相互接触,从而保持了一种稳定的啮合。
图17到图19表示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形式。如图17和18所示,具有啮合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带3的侧边缘4上,其目的是包覆平坦的带3的侧边缘4,以便模制一棱柱形基部8。在模制基部8时,基部8的上部和下部通过设置在带3一端的孔部40而整体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牢固地固定带3。
一啮合突起29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的中央,并且突出。通过切割啮合突起29的躯干部的下部形成一台阶部36,这样在躯干部形成一颈部35以及一钩状啮合头部30,啮合头部30在啮合突起29的顶部指向带3的内侧。结果,当阴啮合装置1与阳啮合装置2啮合时,阴部件33不能向上脱出。
如图17和18所示,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连接在带3的侧边缘4上,其目的是包覆平坦的带3的侧边缘4。这样模制了一棱柱形的基部8,该基部8相对带3垂直地突出。模制基部8时,基部8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带3一端的孔部40而整体连接,从而获得了牢固的固定。
阴部件33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它从基部8的上边缘向前突出。从该阴部件33的前端向其中间部设置了一个导引槽37,该导引槽37用于导引阳啮合装置2的啮合突起29的插入。在导引槽37的最深部分设置了一个啮合孔38。向着导引槽37突出的啮合部39设置在导引槽37的最深部分的两侧,这样啮合孔38与啮合突起29的颈部35的截面形状一致。于是,当阴啮合装置1与阳啮合装置2啮合时,该啮合部39限制了啮合突起29的脱出。
啮合孔38的内部形状大于啮合突起29的颈部35的外部形状,这样在两者之间有一间隙。由此啮合突起29能够在啮合孔38中稍微移动,从而使两基部8保持着稳定的啮合。同时,通过平滑地操作,可以进行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的啮合和脱开。
本发明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的结构已如上所述,通过该结构实现了下面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连接在一对相对的带3的一个侧边缘4上,而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另一侧边缘4上,这样相对于带3的侧边缘4、在带3的内侧进行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的啮合或者脱开。在带3上连接着阴啮合装置1或阳啮合装置2。结果,左、右带3的侧边缘4之间的间隙能够尽可能小,从而使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具有漂亮和时尚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覆着带3的侧边缘4,并且具有钩连部7和框架部9。该钩连部7在其外侧具有导引面13,框架部9形成U形并且从钩连部7的两端指向带3内侧、夹住带3。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基部8和啮合件33,基部8用于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啮合件33设置在基部的前面并突出、以便与钩连部7啮合。因为阳/阴啮合装置3相对于前、后侧而对称,两表面都可以暴露在外侧。因而方便了操作,并且可以轻松地进行啮合操作。另外,即使在啮合状态下施加一扭转动作或拉动动作,也能保证有力的啮合握持力。因此,具有带的这种阳/阴啮合装置能够保持稳定的啮合力而不会松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覆带3的侧边缘4并且包括一钩连部7、一框架部9和许多容纳部12。该钩连部7在其外侧具有导引面13,U形框架部9从钩连部7的两端指向内侧并夹在带3上。容纳部12设置在钩连部7中,这样分隔壁17连接在框架部9上。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用于包覆带3的侧边缘4的基部8和许多啮合件15。该啮合件15与钩连部7啮合。其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并且突出。因为阳/阴啮合装置相对于其前、后侧对称,所以各表面都可以暴露在外侧。因此,方便了使用并获得了平衡的啮合。因此,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能够保持稳定的啮合状态而不会松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基部8和一啮合孔34;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该啮合孔34设置在基部8的前而,从而使一个阳部件23能够通过。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基部8和若干阳部件23;基部8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阳部件23在其前端具有一膨胀的头部25,并且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结果,能够生产一种具有带的刚性阳/阴啮合装置,能够轻松地进行啮合操作并保持稳定的啮合而不会松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基部8和钩状啮合突起28。基部8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该钩状啮合突起28设置在基部8的两侧。彼此面对,这样阳部件23能够插入该啮合突起之间,使该啮合突起在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上而指向内侧。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个基部8和阳部件23;基部8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阳部件23前端具有端部膨胀的一膨胀头部25,并且该膨胀头部25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能够轻松地进行阳/阴啮合装置的啮合/脱开操作,并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啮合状态而不会松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个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包括一基部8和啮合突起29;基部8用来覆盖带3的侧边缘4,啮合突起29在其顶部具有一个啮合头部30,啮合突起29从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突出。阴啮合装置1具有啮合机构,其包括一基部8和阴部件33;该基部8用来包覆带的侧边缘,阴部件33在其前端部具有一个啮合孔34,啮合突起29插入该啮合孔34中,该阴部件33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结果,具有带的这种刚性阳/阴啮合装置的结构简单。尤其是能够非常容易地进行脱开阳/阴啮合装置的操作,并能保持稳定的啮合状态而不会松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阴啮合装置,其中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基部8和啮合突起29;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啮合突起29在其顶部具有一个啮合头部30,啮合突起29从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突出。阴啮合装置1具有啮合机构,其包括一基部8和一个阴部件33;基部8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阴部件33具有一导引槽37和一个啮合孔34,导引槽37从阴部件33的前端延伸,该啮合孔34在导引槽的最深部分具有啮合部39。阴部件33从基部8的前表面向前延伸。结果,生产出了一种简单结构的刚性阳/阴啮合装置。特别是能够轻松地通过将阴啮合装置和阳啮合装置结合在一起而进行啮合操作,并能获得稳定的啮合而不会松动。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连接在一对带(3)相对的侧边缘(4)的一条侧边缘上,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另一条侧边缘(4)上,这样阴啮合装置(1)和阳啮合装置(2)之间的啮合或脱开、相对于带(3)的侧边缘(4)在带(3)的内侧进行,阴啮合装置(1)或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带(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覆带(3)的侧边缘(4),该阳啮合装置(2)具有一个钩连部(7)和一个框架部(9),所说钩连部(7)在其外侧具有导引面(13),所说框架部(9)呈U形,并从钩连部(7)的两端指向内、夹在带(3)上,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基部(8)和一垂直对啮合件(15),所说基部8用来包覆住带(3)的侧边缘(4),所说啮合件(15)用来与钩连部(7)啮合,其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并且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覆带(3)的侧边缘(4),其具有一个钩连部(7),一个框架部(9)和许多容纳部(12),钩连部(7)在其外侧具有导引面(13),框架部(9)呈U形,它从钩连部(7)的两端指向内侧并且夹在带(3)上,容纳部(12)设置在钩连部(7)中,使分隔壁(17)连接在框架部(9)上,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基部(8)和许多垂直对的啮合件(15),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啮合件(15)与钩连部(7)啮合并且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上而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基部(8)和一个啮合孔(20),所说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所说啮合孔(20)设置在基部(8)的前面上使阳部件(23)能够通过,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个基部(8)和阳部件(23),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阳部件(23)在其前端具有一个膨胀的头部(24),并且所说阳部件(23)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基部(8)和一对钩状的啮合突起(28),所说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所说钩状啮合突起(28)设置在两侧并且指向内侧,从而使所说阳部件(23)能够插入突起之间,啮合突起(28)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上,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个基部(8)和阳部件(23),所说基部(8)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阳部件(23)在基部(8)的前面,其膨胀头部(25)的端部膨胀,所说阳部件(23)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个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的基部(8)和若干啮合突起(29),所说啮合突起(29)在其顶部具有一个啮合头部(30),所说啮合突起(29)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上并且突出,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的基部(8)和一个阴部件(33),所说阴部件在前端部具有一个啮合孔(34),其中所说啮合突起(29)可以插入所说啮合孔(34)中,所说阴部件(33)从所说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阴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钩连机构的阳啮合装置(2)包括一个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的基部(8)和啮合突起(29),所说啮合突起(29)在其顶部具有一个啮合头部(30),所说啮合突起(29)设置在基部(8)的顶面或底面上并且突出,具有啮合机构的阴啮合装置(1)包括一个用来包覆带(3)的侧边缘(4)的基部(8)和一个阴部件(33),所说阴部件(33)具有一个从其前端延伸的导引槽(37)和一个啮合孔(38),所说啮合孔(38)在导引槽(37)的最深部分有啮合部(39),所说阴部件(33)从基部(8)的前面向前突出。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带的阳/阴啮合装置,合成树脂制成的阴啮合装置(1)以预定的间隔连接在一对带(3)的相对侧边缘(4)之一上,阳啮合装置(2)连接在带(3)的另一侧边缘上。两啮合装置(1、2)相对于带(3)的侧边缘(4)进行啮合或脱开操作。阴啮合装置(1)包括用于包覆侧边缘(4)从基部(8)突出的一垂直对的啮合件(15)。阳啮合装置(2)包括用于包覆侧边缘(4)的圆柱形钩连部(7),使啮合件(15)能啮合于钩连部(7)。
文档编号A44B17/00GK1273061SQ0010819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1日
发明者渡边宏一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