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鞋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49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保鞋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鞋构造有关的创作,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藉由鞋面的下部周缘处环设有数个直径大于缝线直径大数倍的孔,且于帮底的周缘处均环设有数个缝合孔,以藉由缝线将鞋面缝合于帮底上,且使缝合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并使鞋面下部周缘处的孔能于缝合后而位于外围边的下方,以利鞋底在射出成型时能将鞋面的孔包覆之,且能包覆至缝合处的外围边上,以增加其贴合强度,且免用任何胶液黏贴,并能使报废后的鞋面及帮底具有回收再使用的功效的环保鞋构造。
按,目前制鞋领域内,鞋底及鞋面的枢接方式有两种方式,其一为缝制式,此种方式效率低,不便工业化的生产;另一种方式是将鞋底和鞋面用胶粘在一起,黏接时多采用氯丁胶及汽油胶,这些胶虽然黏接效果好,但它们都对人体有害,而长期接触这类胶会使人生病,并使女性丧失生育功能;另外,这类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一些已开发国家已禁止使用这类胶制做的鞋进口;现今,虽然有了一种由本国生产的黏着性更好的胶液(如优水胶,但此种胶的价格相当昂贵,而会增加了制鞋的成本;况且,在用胶黏贴(尤指真皮鞋面而言)时,先需对帮底枢设于鞋模上且于其周缘进行打磨或磨粗的步骤,再将胶液均匀涂抹于打磨面或磨粗面上,待数分钟后再将鞋面紧套置于鞋模后且使其下缘被黏贴于其上,待胶液干固后,再将贴合于鞋面底缘部分重新进行打磨或磨粗的步骤,且将胶液均匀涂抹于打磨面或磨粗面上,待数分钟后,再将鞋底贴合于其上;如此,其不但会使其制程多及麻烦,且所需贴合的时间亦会增长,并使其无法再回收利用,同时,亦会增加其制造成本,并使其生产效率降低,进而降低其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能免用任何胶液贴合的情况下,以确实增加其贴合强度,且能使报废的鞋面及帮底均分别具有回收再使用的功效,进而符合我国环保再回收的要求,此乃消费者所一致企盼的,更是业者所急需迫切研发解决的一大课题。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习用鞋构造的缺失,本创作人以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鞋构造,期能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制造者。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鞋构造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藉由鞋面的下部周缘处环设有数个直径大于缝线直径大数倍的孔,且于帮底的周缘处均环设有数个缝合孔,以藉由缝线将鞋面缝合于帮底上,且使缝合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并使鞋面下部周缘处的孔能于缝合后而位于外围边的下方,以利鞋底在射出成型时能将鞋面的孔包覆之,且能包覆至缝合处的外围边上,以减化制造过程及增加其贴合强度,且免用任何胶液黏贴,并能使报废后的鞋面及帮底具有回收再使用的功效,进而达到符合环保的要求为其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鞋构造,其主要是由鞋面、帮底和鞋底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鞋面的下部周缘处环设有若干个孔,且上述的孔的直径是为缝线直径的数倍;又,于帮底的周缘处均环设有数个缝合孔,以藉由缝线将鞋面缝合于帮底上,且使缝合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并使鞋面下部周缘处的孔能于缝合后而位于外围边的下方,以利鞋底在成型时能将鞋面的孔包覆,且能包覆至缝合处的外围边上;该缝合孔的直径是可略大于、等于或小于缝线的直径;环保鞋构造,其特征在于鞋面周缘的孔内设有连结片,且该连结片的一端与孔的一端成一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化制造过程及增加其贴合强度,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加市场的竞争力;且免用任何胶液黏贴,能使报废后的鞋面及帮底具有回收再使用的功效,进而达到符合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将配合所附的图式作一详细说明如下,以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获致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环保鞋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环保鞋构造的立体外观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环保鞋构造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环保鞋构造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元件符号鞋面1 孔 10帮底2 缝合孔 20外围边 22 底环部 23线体24 鞋底 3缝线4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环保鞋构造,请参阅
图1至图3所示,其主要是由鞋面1、帮底2和鞋底3所构成,其中该鞋面1的下部周缘环设有数个孔10,且该孔10的直径或长度是大于缝线4直径的数倍,以藉由缝线4将鞋面1缝合于帮底2上,且使缝合处能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22,并使鞋面1下部周缘处的孔10能于缝合后而位于外围边22的下方,以利鞋底3在射出成型时能将鞋面1的孔10包覆,且能包覆至缝合处的外围边22上,以达到免用胶液贴合并能确实增加其贴合强度的目的。
该帮底2的周缘处均环设有数个缝合孔20,且该缝合孔20的直径是可略大于、等于或小于缝线4的直径。
当制造生产时,仅需先将鞋面1及帮底2裁断成适当的形状,且在裁断的同时,鞋面1周缘的孔10及帮底2的缝合孔20亦被同步完成,再利用人工(如工资低的区域加工)加以缝合后,而可藉由缝线4将鞋面1缝合于帮底2上,且使缝合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22,此时,由于该鞋面1的孔10的直径或长度是大于缝线4直径的数倍,且帮底2的缝合孔20的直径是可略大于、等于或小于缝线4的直径;因此,会使缝线4在穿入鞋面1的孔10及帮底2的缝合孔20内时,会使缝线4与鞋面1的孔10间形成一空隙,且使鞋面1下部周缘处的孔10能于缝合后而位于缝合处或外围边22的下方,再将缝合完成的鞋面1及帮底2置于底模(图中未示)内,以供熔熔状的塑胶原料灌注或射入于底模内,而能使该塑胶原料的鞋底3能包覆填充于孔10内及包覆至缝合处的外围边22上,以具有免用任何胶液黏贴及省略磨粗的制造步骤就能增加其贴合强度,且能使报废后的鞋面1及帮底2分别具有回收再使用的功效,进而达到符合环保的要求。
再请参看阅图4所示,其乃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该鞋面1周缘的孔10内设有一连结片11,且使该连结片10与鞋面1成一体连结状(即该连结片11的一端是连结于上述的孔10的一端者),即可使缝线4在缝合穿入鞋面1的孔10及帮底2的缝合孔20内,以达到缝合的作用,且会因缝线4的作用而使该连结片11与孔10间形成一缝隙,以利鞋底3在射出时能经由上述的缝隙而分布于帮底2的下方处;如此,其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原理,均已于上述内容中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之。
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鞋构造,其主要是由鞋面、帮底和鞋底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鞋面的下部周缘处环设有若干个孔,且上述的孔的直径是为缝线直径的数倍;又,于帮底的周缘处均环设有数个缝合孔,以藉由缝线将鞋面缝合于帮底上,且使缝合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并使鞋面下部周缘处的孔能于缝合后而位于外围边的下方,以利鞋底在成型时能将鞋面的孔包覆,且能包覆至缝合处的外围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鞋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缝合孔的直径是可略大于、等于或小于缝线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鞋构造,其特征在于鞋面周缘的孔内设有连结片,且该连结片的一端与孔的一端成一体状。
专利摘要一种环保鞋构造,主要由鞋面、帮底和鞋底构成,它是在鞋面的下部周缘处环设有若干个直径为缝线直径的数倍的孔,帮底的周缘处均环设有数个缝合孔,由缝线将鞋面缝合于帮底上,且使缝合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外围边,鞋面下部周缘处的孔能于缝合后而位于外围边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减化制造过程、增加贴合强度,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免用任何胶液黏贴,使报废后的鞋面及帮底具有回收再使用的功效,进而达到符合环保的要求。
文档编号A43B13/00GK2475308SQ0120799
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忠传 申请人:陈忠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