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中底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86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中底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鞋中底之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中底结构,其配置在大底与鞋垫 之间。上述的大底与地面接触,而鞋垫与脚掌接触。
背景技术
一般鞋底结构包含一大底、一中底及一鞋垫。其中该大底具有较大的耐磨性,所以 用来接触地面;中底通常由较软的材质构成,所以可提供较舒适的踩踏效果;至于鞋垫则 可取出与置放在鞋内,其着重于透气性。上述的中底与大底一般为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其 中,中底的侧边表面可裸露在外。由于中底侧边裸露在外,所以会在其侧边表面贴覆一层皮革或布料,藉此不但可 提高美观性且能保护侧边表面不轻易受到磨损。然而中底本身柔软性较高,所以每次行走的动作会对中底造成踩踏或弯曲的受力 状态;此时中底侧边表面容易产生压陷或变形状态,经过一段时日,中底侧边的皮革或布料 便会产生皱折,严重者还会有脱开的情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配置在大底与鞋垫之 间,上述的大底与地面接触,而鞋垫与脚掌接触。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组设在一大底上方,该中底包含一第一部件及一第 二部件,其中该第一部件形成脚掌形状,该第二部件结合在该第一部件的侧向周边,且该第 二部件的硬度大于该第一部件,又该第二部件的表面为无图样之素色或具有图样。如此该 中底受踩踏作用时,其侧边不容易产生压陷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使中底的侧边不易产生压陷变形的效果,第二部件表面可形成不 同形式图样,据此提高美观性与显示材料特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部件制作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结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件的另一制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外观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中底(12)第一部件(14)第二部件(15)边缘(18)图样(20)模具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要揭露的中底(10)包含一第一部件(12)及一第 二部件(14),且第一部件(12)与第二部件(14)结合在一起。其中第一部件(12)的硬度小 于第二部件(14)。另外该第一部件(12)的表面可以形成复数孔穴。请参阅图2,第二部件(14)是由一连续性材料体成型为条状,且该第二部件(14) 的表面为无图样之素色或具有图样(18),例如凹凸构造,或是平面图样。请参阅图3,第二部件(14)被置放在一适当的模具(20)内,然后再注入材料于模 具(20)内形成第一部件(12)与第二部件(14)结合。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部件(12)与第 二部件(14)间可藉黏着材料结合。另外,请参阅图4,第二部件(14)可以藉由适当的模具(21)与成形方法而制成。 此方式可以让第二部件(14)的结构或形式具有更多样的变化。而将图4所揭露的第二部件(14)配合图3所揭露的成形方式,可以使第一部件 (12)与第二部件(14)结合。上述的第一部件(12)与第二部件(14)可以是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值的注 意的是,由于第二部件(14)被制作成硬度大于第一部件(12)。所以使用者踩踏的作过程 中,第一部件(12)可提供柔软舒适的踩踏效果,而第二部件(14)则藉较硬的结构强度而不 易产生压陷变形的情形。请参阅图5,第二部件(14)其侧边表面可以形成平面状的图样(18),例如具有软 木塞图式与颜色。如此第二部件(14)表面的图样(18)可以用以显示其特性与呈现美观的 视觉性。请参阅图6,第一部件(12)与第二部件(14)结合后,第二部件(14)的边缘(15) 高于第一部件(12)的表面。藉此形成包覆状,而且延伸第二部件(14)的边缘(15)形成墙 状构造可适用于不同形式的鞋体。由以上说明,中底结构藉由硬度较低的第一部件提供舒适的踩踏效果,而硬度较 大的第二部件则因不易受压陷变形,所以可使得表面不易产生皱折。另外第二部件表面可 形成不同形式图样,据此提高美观性与显示材料特性。
权利要求一种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组设在一大底上方,其特征在于该中底包含一第一部件及一第二部件,其中该第一部件形成脚掌形状,该第二部件结合在该第一部件的侧向周边,且该第二部件的硬度大于该第一部件,又该第二部件的表面为无图样之素色或具有图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二部件的表面具有图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二部件表面的图样为凹凸 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二部件表面的图样为平面 图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二部件的边缘高于该第一 部件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中底之改良结构,其包含一第一部件及一第二部件,其中该第一部件形成脚掌形状,该第二部件结合在该第一部件的侧向周边,且该第二部件的硬度大于该第一部件,又该第二部件的表面为无图样之素色或具有图样。如此该中底受踩踏作用时,其侧边不易产生压陷状态。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1602218SQ20092023853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林光获 申请人:林光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