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198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拉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尤其是箱包和行李拖车的拉杆。背景技术
箱包大多都有拉杆和脚轮,实现滚动拖行,减轻旅途辛劳。拉杆一般设在箱体的背 面,拉杆可伸缩,一般通过操纵机构给定位机构施加压力使内管可移动,实现伸缩的。长期 用拉杆拖行,或者箱体较重用拉杆拖行时,容易导致拉杆的内管弯曲和外管开口处破裂,导 致拉杆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拉杆容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用的拉杆。一种拉杆,包括外管、内管、定位机构,所述内管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定位机构置 于所述内管内控制所述内管的上下移动,所述拉杆还包括设在所述外管上端开口处的管内 套,所述内管穿过所述管内套,所述管内套上端有避空槽。优选地,所述管内套包括管内套主体和套沿,所述管内套主体收容于所述外管的 外管内腔,所述套沿大于所述外管的外管内腔并位于所述外管上端开口外,所述避空槽设 于所述管内套主体和套沿之间。优选地,所述管内套主体设有竖直开口。优选地,所述管内套主体上设有凸扣,所述外管上设有凸扣孔,所述凸扣卡入所述 凸扣孔中。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收容在所述内管内腔中并与 所述内管的内壁触接,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最长时,支撑元件位于所述外管上端开口处。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滚花轴,所述滚花轴穿过所述支撑元件且两端顶住 所述内管内壁。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顶杆机构、销套和弹性结构,弹性结构收容在销套 内,所述顶杆机构与所述弹性机构抵接并控制弹性机构移动卡入所述外管或脱离所述外管。优选地,所述销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套体和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卡孔,所述支 撑元件包括支撑主体、两夹持臂和设于夹持臂上两相向内侧的凸起,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 卡孔上。优选地,所述底座置有平台,所述弹性结构可在平台上移动。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卡管套,所述销套位于所述卡管套内。采用上述结构,管内套上端设有避空槽,分散了外管上端开口处的受力点,进而分 散所受的应力,因而外管开口不容易破裂,拉杆更加耐用。采用上述结构,支撑元件在内管伸出最长时,顶住内管,使内管不容易弯曲,拉杆 更加耐用。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机构示意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包拉杆剖面图。[0019]附图中各标号[0020]1内管[0021]12内管内腔、14内管固定孔;[0022]2定位机构[0023]21顶杆机构、23弹性结构、25销套、27卡管套、29支撑元件[0024]211顶杆斜面、213顶杆弹簧、214销孔、215顶杆销;[0025]231定位主体、233定位弹簧、柱销235、受力斜面2311 ;[0026]251底座、253套体、2531套体销、255凸台、2550卡孔、2511平台、[0027]2513底座孔、2533套体孔;[0028]291支撑主体、293夹持臂、295凸起、滚花轴孔297 ;[0029]28滚花轴;[0030]3外管[0031]32外管内腔、34凸扣孔[0032]4管内套[0033]41管内套主体、42凸扣、43套沿、44竖直开口、45避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箱包拉杆,包括内管1、定位机构2(图2标示)、外管3、管内套4 和操纵机构(图中未画出),定位机构2置于内管1内控制内管1的上下移动,内管1下端 在外管3内,在外管3的上端开口处还设有管内套4,内管1和外管3都设有多个定位孔。拉杆上有手柄,手柄上设有操纵机构按钮,操纵机构可通过连接件连接定位机构 2,连接件一般为金属连接件。按下操纵机构按钮,操纵机构通过连接件使定位机构2的弹 性结构23的柱销235缩入外管3,此时内管1可相对外管3上下移动,松开操纵机构按钮, 则弹性结构23向外伸,弹性结构23的柱销235卡住外管3。因此,弹性结构23可卡入外管 3或脱离外管3。当内管1缩入外管3时为拉杆的缩入状态;当内管1伸出外管3时为拉杆 的伸出状态。如图2及图1所示,定位机构2固定在内管1之内,包括顶杆机构21、弹性结构23、 销套25和卡管套27。顶杆机构21上端连接操纵机构的连接件,便于移动顶杆机构21。顶杆机构21下 端设有顶杆斜面211,顶杆机构21中部套有顶杆弹簧213,顶杆销215穿过顶杆机构21上 的销孔214,将顶杆弹簧213定位。弹性结构23包括定位主体231、定位弹簧233和柱销235。定位主体231的外形 优选为长方体,定位主体231的上端有受力斜面2311,受力斜面2311和顶杆斜面211配合。 定位弹簧233和柱销235设置在定位主体231的相对两侧。
4[0039]销套25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251、套体253和凸台255。底座251上有平台2511 可供定位主体231在上面滑动,套体253分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固定在底座251上或与底座 252 —体成型,另一部分通过插入底座251上的底座孔2513固定在底座251上。套体253 上端可通过套体销2531扣合起来。套体253有孔(图未示)可供柱销235伸出,上端还设 有套体孔2533。套体253靠近顶杆机构21的一端设有凸台255。凸台255有卡孔2550。定位机构2还包括支撑元件29,支撑元件29收容在内管内腔12中并与内管1的 内壁触接。支撑元件29包括支撑主体291、两夹持臂293和设于夹持臂293上两相向内侧 的凸起295。凸起295扣合在卡孔2550上。支撑元件29的支撑主体291配合内管1内壁 的形状,支撑主体291有滚花轴孔297供滚花轴28穿过,滚花轴28的长度能顶到内管1内 壁。弹性结构23和顶杆机构21的一部分位于套体253内,套体253收容在横截面呈 C形的卡管套27内。顶杆弹簧213位于套体253和顶杆销215之间。支撑元件29通过凸 起295扣合卡孔2550固定在套体253上,组成了图2的结构。顶杆机构21下移时,顶杆弹簧213被压缩,顶杆斜面211对受力斜面2311施力, 推动定位主体231压缩定位弹簧233,柱销235内缩;松开顶杆机构21后,顶杆弹簧213复 位使得顶杆机构21上移,而柱销235受定位弹簧233作用向套体253外伸。定位机构2是 固定在内管内腔12的,其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两柱销从两边穿过套体孔2533和内管固定 孔14。工作时,按下操纵机构按钮,操纵机构通过连接件给顶杆机构21向下的压力,顶 杆机构21使得弹性结构23向内移动,弹性结构23的柱销235缩进外管3,此时内管1可相 对外管3上下移动,当内管1移动到外管3上端,卡管套27可卡住管内套4,避免内管1脱 出外管3。定位机构2的位置应使得内管1伸出最长时,支撑元件29的支撑主体291刚好 处于外管3上端的开口处(如图3所示)。支撑元件29和内管1紧密接触,可以撑住内管1的内壁,增加了内管1的强度,拉 杆的内管1 一般较薄,箱体较重时,内管1容易在外管3上端的开口处弯曲甚至折断,此时 支撑元件29的作用尤为明显,传统的箱包拉杆为增强内管1的强度,采用加粗加厚内管1 的方法,这样会导致内管1较重,由于支撑元件29的作用,拉杆可做得更薄更轻。内管1下端置于外管3之内,外管3置于箱体背面。在外管3上端开口处放置一管 内套4,内管1穿过管内套4,管内套4的下端大小配合外管3的内径,固定在外管3上。管 内套主体41下端有竖直开口 44,便于装入外管3,管内套4的管内套主体41上有凸扣42, 凸扣42可卡入外管3的凸扣孔34,从而将管内套4固定在外管3上。管内套4上端有套沿 43,管内套主体41收容于外管3的外管内腔32,套沿43大于外管3的外管内腔32并位于 外管3上端开口外。在管内套4上端设有避空槽45,避空槽45设于所述管内套主体41和 套沿43之间。当箱体内物品较重时,用拉杆拖箱体,容易在外管3上端开口处破裂,增加管 内套4,且在管内套4设避空槽45,可分散外管3上端开口处的受力点,进而分散所受的应 力,增加外管3上端开口处的受力强度。外管3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弹性结构23的柱销235 穿过定位孔时,拉杆的位置固定;按下操作机构按钮使定位机构的弹性结构23缩入外管3 内时,内管1可上下移动,行至定位孔时停止,使得拉杆伸缩。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箱包拉杆的剖面图,采用上述结构,用支撑元件29顶住内管,增强了内管1的强度,增强了拉杆的可靠性,在外管3上端开口处设有避空槽45的管内套 4,分散了外管3的上端开口处的受力强度,使外管3不易破裂,使管子更加耐用。上述结构 不仅适用于两节拉杆还适用于三节以上的拉杆,本实用新型的拉杆不仅适用于箱包拉杆, 还适用于行旅拖车的拉杆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拉杆,包括外管、内管、定位机构,所述内管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定位机构置于所述内管内控制所述内管的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还包括设在所述外管上端开口处的管内套,所述内管穿过所述管内套,所述管内套上端有避空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套包括管内套主体和套沿,所述管 内套主体收容于所述外管的外管内腔,所述套沿大于所述外管的外管内腔并位于所述外管 上端开口外,所述避空槽设于所述管内套主体和套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套主体设有竖直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套主体上设有凸扣,所述外管上设 有凸扣孔,所述凸扣卡入所述凸扣孔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元 件,所述支撑元件收容在所述内管内腔中并与所述内管的内壁触接,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 管最长时,支撑元件位于所述外管上端开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滚花轴,所述滚花轴穿 过所述支撑元件且两端顶住所述内管内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顶杆机构、销套和弹性 结构,弹性结构收容在销套内,所述顶杆机构与所述弹性机构抵接并控制弹性机构移动卡 入所述外管或脱离所述外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套体和凸 台,所述凸台设有卡孔,所述支撑元件包括支撑主体、两夹持臂和设于夹持臂上两相向内侧 的凸起,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卡孔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置有平台,所述弹性结构可在平台 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卡管套,所述销套位 于所述卡管套内。
专利摘要一种拉杆,包括外管、内管、定位机构,内管下端置于外管内,定位机构置于内管内控制内管的上下移动,还包括设在外管上端开口处的管内套,内管穿过管内套,管内套上设有避空槽。采用上述结构,管内套设有避空槽,分散了外管上端开口处的受力点,进而分散所受的应力,因而外管开口不容易破裂,拉杆更加耐用。支撑元件在内管伸出最长时,顶住内管,使内管不容易弯曲,增强了拉杆的可靠性,因而内管可以做得更薄更轻。
文档编号A45C13/26GK201709651SQ2010201173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江汉辉 申请人:东莞市江顺箱包袋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