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83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
背景技术
一般卖场或百货商场通常会提供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在选购时可方便盛装商品的购物篮,若卖场范围较大,或再进一步考量消费 者在提已盛装商品的购物篮需耗费许多体力,还会提供购物车供消费者盛装商品,让消费者在省力的情况下挑选商品。此外,现代人的生活提倡环保节能,所以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渐渐改变生活以走路代替开车出门购物,故消费者在计划走路出门购物时,除了携带可多次使用的购物袋外,为不费力地一次购足所以需采买的商品,及避免在购物的过程中需提许多大包小包的购物袋的狼狈不堪,也渐发展出自行先在家中备妥置物车再前往购物的习惯。然而,虽然一般置物车已方便消费者使用,并供人们不必再花费多余的力气提着重物走路,但对于年纪较长或行动上稍不变的使用者而言,长距离或长时间的行走及站立也造成体力上的沉重的负担,亟需在走路或是于卖场购物的过程中稍事休息。因此,业者们继续研发在使用上可更方便及更为贴心的置物车,舒缓推着置物车的使用者们站着购物时或行走间的劳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使用者可安全地稍作休息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于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包含一个支架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架、一个与该第一框架相枢接的第二框架,及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底部和该第二框架顶部的拖曳架;一个座椅单元,包括一个可收折地设置于该支架单元上的平板;及二个滚轮单元,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相反两侧,每一滚轮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第一框架的滚轮件,及该第一框架连接并恒推持该滚轮件向该第一框架底部位移的弹性件。较佳地,当施给予该第一框架往该第一框架底部的预定作用力时,该弹性件受力压缩形变而使该滚轮件相对该第一框架向上移动至该第一框架底部与该滚轮件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较佳地,该第一框架具有一个底支架、二个分别自该底支架两端往上延伸的侧支架,及一个连接二侧支架顶部的顶支架,每一侧支架具有二个长条孔,每一滚轮单元的滚轮件具有一根穿设该侧支架的长条孔的轴杆,及一个连接于该轴杆的一个端部的滚轮。较佳地,该第一框架还具有二个与该底支架连接的脚垫,该第二框架具有一个主体,及二个位于该主体底部的脚垫。较佳地,该支架单元还具有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顶部及该第二框架顶部并供该第一框架顶部及该第二框架顶部具有一预定间距的限位架。较佳地,该座椅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支架单元连结并界定出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的置物结构,且该座椅单元的平板可开启地封闭该开口。较佳地,该座椅单元的平板的一侧连接于该第二框架顶部,且当该平板相反于连接在该第二框架顶部的一侧连接在该第一框架顶部时,该平板成一个供使用者乘坐的平展状态。较佳地,该置物结构具有一个袋本体,及二个连接该袋本体顶部及底部,且与该拖曳架同侧的背带。较佳地,该支架单元的拖曳架具有至少一根连结该第一框架底部及该第二框架顶部且为空心的固定杆,及至少一根可拉出地对应穿设于该固定杆中的活动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乘坐时,该第一框架受到往该底部方向所施加的 作用力,利用这些滚轮单元的弹性件而使该第一框架往下移动,该滚轮件相对该第一框架往上移动,进而使购物车整体可暂时固定于同一位置,让使用者可安心地坐在该座椅单元上作适当的休息。

图I是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的立体图;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轮滚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个剖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架不受重力时一个弹性件推持一个滚轮件向该第一框架底部位移;图4是一个剖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受重力时,该滚轮件相对该第一框架往上移动;图5是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的立体图;图6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置物结构为一个束口袋的立体图;及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以下结合附图及三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包含一个支架单元I、一个座椅单元2,及二个滚轮单元3。该支架单元I包括一个成长方框形的第一框架11、一个成长方框形的第二框架12,及一个拖曳架13。该第一框架11、该第二框架12,与该拖曳架13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皆为圆形;也就是说,该第一框架11沿着延伸方向于外观而言是大致成圆柱型。该第一框架11具有一个底支架111、一个自该底支架111两侧端往上延伸的侧支架112、及一个连结二侧支架112顶部的顶支架113,及二个设置于该底支架111底部的脚垫114。该底支架111、侧支架112,及顶支架113为空心状。每一侧支架112具有二个邻近该底支架111的长条孔115,且这些长条孔115沿该侧支架112的长度方向延伸。配合参阅图3,该脚垫114可增加该第一框架11与接触面50间的摩擦力。该第二框架12包括一个成方框形的本体121,及二个设置于该本体121底面而与接触面50接触的脚垫122。该本体121为空心状,且宽度略小于该第一框架11整体的宽度,则该第二框架12倾斜而与该第一框架11间成一角度时,该第二框架12穿过该第一框架11且彼此枢接于高度约为二分之一处。以枢接处为中心转动该第一框架11时或该第二框 架12其中之一时,该第一框架11与该第二框架12间可夹设一个预定角度而成”X”形(似剪刀状),此时该第一框架11的顶部与该第二框架12的顶部间的距离为最大而为一个开启状态;当再以枢接处为中心往反方向转动该第一框架11或该第二框架12其中之一时,该第一框架11的顶部与该第二框架12的顶部间的距离为最小而为一个闭合状态。该拖曳架13具有二根空心且彼此间隔的固定杆131及一根活动杆132。每一固定杆131具有一个与该第一框架11的底支架111连接的底端部,及一个与该第二框架12的顶部连接的顶端部,该活动杆132具有二根分别穿设于该二根固定杆131且外径小于该二根固定杆131的内径的拉杆部135,及一个与该二根拉杆部135的顶端部连结的把手136 ;由于该二根拉杆部135的外径宽小于该二根固定杆131的内径宽,则该活动杆132可相对这些固定杆131在一个收纳位置及一个拉伸位置间移动。当该活动杆132于该收纳位置时,该二根拉杆部135分别位于该二根中空的固定杆131所形成空间中,当该活动杆132于该拉伸位置时,该活动杆132相对该固定杆131往该固定杆131的顶端部移动,而可将该拖曳架13整体的长度延伸至预定长度。该限位架14的两端部分别连接该第一框架11的顶部,及该第二框架12顶部,在该开启状态时,该限位架14利用其长度而使该第一框架11顶部及该第二框架12顶部具有一个预定间距,而可将第一框架11顶部和第二框架12顶部的距离限制在该预定间距;当在闭合状态时,该限位架14可折迭并供该支架单元I顺利地收合。该座椅单元2包括一个设置于第一框架11与该第二框架12的顶部的平板21 ;更详细地说,该平板21的一侧连接于该第二框架12顶部,且当该平板21相反于连接在该第二框架12顶部的另一侧连接在该第一框架11顶部,且该支架单元I成该开启状态,该平板21成一个供使用者乘坐的平展状态;若该座椅单元2以软质材料为主构成,例如布织品或塑胶布材料,则该座椅单元2可配合该支架单元I于闭合状态的态样收折。该二个滚轮单元3分别设置于该二个侧支架112邻近该底支架111的部分,且是枢设于这些侧支架112。配合参阅图3,更详细地说,每一个滚轮单元3包括一个滚轮件31,及一个弹性件32。该滚轮件31具有一根穿设该侧支架112的长条孔115的轴杆311,及一个设置于该轴杆311邻近该侧支架112外侧的一个端部的滚轮312,该轴杆311可沿该长条孔115在该侧支架112的长度方向移动。该弹性件32具有一个端头321、一个自该端头321往下延伸的弹簧322,及一个固定拴323,该端头321具有一个穿孔324,该侧支架112还具有二个分别位于这些长条孔115上方间且与这些长条孔115间隔的穿孔116,并对应该端头321的穿孔324,该端头321位于该侧支架112中,该固定拴323穿过该端头321的穿孔324及该侧支架112的穿孔116而将该弹性件32设置于该侧支架112中空的空间中,并位于该轴杆311上方,而恒推持该滚轮件31往该第一框架11底部(即底支架111)位移。此时,每一滚轮单元3的滚轮312与接触面接触,且该第一框架11的底面与接触面50间成
一预定距离d。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弹簧322是压缩弹簧,但不以压缩弹簧为限。拉动该拖曳架13的活动杆132的把手136,该拖曳架13的 活动杆132相对该固定杆131移动自该收纳位置移动至该拉伸位置,并倾斜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置物车,而使其与该接触面成一倾斜角度,且仅有这些滚轮312接触该接触面,则可利用滚轮312的滚动带动本实用新型置物车整体于该接触面上移动。且该座椅单元2还可包括于该第一框架11与该第二框架12间的空间所放置用于盛装物品的购物袋或环保袋等的盛装物品的容器220。参阅图I和图3,当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直立不倾斜而与该接触面50的夹角是0°时,购物车停止不动,此时该支架单元I为该开启状态,该座椅单元2的平板21平整地往水平面方向延伸。配合参阅图4,当使用者乘坐于该座椅单元2时,该支架单元I整体受来自使用者而往接触面50方向的重力,该弹性件32的弹簧322被压缩,且该第一框架11往接触面50移动直到与该滚轮312的底部齐平,也就是该第一框架11的底面与该滚轮单元3的底面皆位于同一接触面50,而该滚轮单元3的滚轮312通过该弹簧322的压缩,而相对该第一框架11往上移动,则该第一框架11的脚垫此时也固定地于接触面50上,因此,使用者便可安全地暂坐在该座椅单元2上稍事休息,且不需担忧滚轮312随时会滚动造成乘坐时的危险,则通过滚轮单元3配合第一框架11间相对移动,便可进一步将本实用新型增进而具备有可暂时稍做休息的坐椅功能。参阅图I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座椅功能的购物车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似,其不同处在于该座椅单元2还包括一个置物结构22。该置物结构22是自该座椅单元2的平板21邻近该拖曳架13的一侧往该支架单元I的底部方向一体延伸,并套设于该第一框架11与该第二框架12,且具有一个容纳物品的容置空间,则该置物结构22具有一个朝上并供该平板21可脱离地封闭的开口,当收折该平板21,如上掀该平板21或将该平板21收纳于该置物结构22的容置空间时,可于该置物结构22的容置空间盛装物品。配合参阅图6,若该平板21为以例如帆布等较柔软的材质构成的盖布,则当以该盖布封闭该置物结构22的开口时,可利用设置于该盖布与该置物结构22顶部的钩与环可分离式粘扣带23或扣环(图未示)固定该座椅单元2,并借助该盖布材质本身的张力形成一平坦的平面。此外,该座椅单元2的置物结构22还可为一个束口袋,或具有拉链的袋体(图未示出),以控制容置空间的开口大小,则即便在崎岖的路面行进,置物结构22中的物品也不易因摇晃而自开口处掉落。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相似,其不同处在于该置物结构22具有一个袋本体221,及二个连接该袋本体221的顶部及底部,并位于与该拖曳架13同侧的背带222,则可在地面不平整,或行经楼梯等阻碍多而无法使用滚轮312的行动空间时,利用背带222将该第三较佳实施例肩背于后,而不会受接触面是否适于滚轮312滚动,而影响使用者行进中时的顺畅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利用滚轮312拖拉以达省力的目的,于停止不动时,还可利用施加于该第一框架11的作用力压缩该弹性件32,滚轮件31相对该第一框架11向上移动,则该第一框架11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使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整体不再任意移动,进而在当作椅子暂时休息时不需担心因滚轮312滚动而造成置物车移动所产生的危险,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车包含 一个支架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架、一个与该第一框架相枢接的第二框架,及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底部和该第二框架顶部的拖曳架; 一个座椅单元,包括一个可收折地设置于该支架单元上的平板;及 二个滚轮单元,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相反两侧,每一滚轮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第一框架的滚轮件,及该第一框架连接并恒推持该滚轮件向该第一框架底部位移的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当施给予该第一框架往该第一框架底部的预定作用力时,该弹性件受力压缩形变而使该滚轮件相对该第一框架向上移动至该第一框架底部与该滚轮件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具有一个底支架、二个分别自该底支架两端往上延伸的侧支架,及一个连接二侧支架顶部的顶支架,每一侧支架具有二个长条孔,每一滚轮单元的滚轮件具有一根穿设该侧支架的长条孔的轴杆,及一个连接于该轴杆的一个端部的滚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还具有二个与该底支架连接的脚垫,该第二框架具有一个主体,及二个位于该主体底部的脚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单元还具有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顶部及该第二框架顶部并供该第一框架顶部及该第二框架顶部具有一个预定间距的限位架。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支架单元连结并界定出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的置物结构,且该座椅单元的平板可开启地封闭该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单元的平板的一侧连接于该第二框架顶部,且当该平板相反于连接在该第二框架顶部的一侧连接在该第一框架顶部时,该平板成一个供使用者乘坐的平展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结构具有一个袋本体,及二个连接该袋本体顶部及底部,且与该拖曳架同侧的背带。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单元的拖曳架具有至少一根连结该第一框架底部及该第二框架顶部且为空心的固定杆,及至少一根可拉出地对应穿设于该固定杆中的活动杆。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置物车,包含支架单元、设置于支架单元上的座椅单元及二个滚轮单元,支架单元包括第一框架、与第一框架相枢接的第二框架,及连接第一框架底部和第二框架顶部的拖曳架,座椅单元包括一个可收折地设置于支架单元的平板,二个滚轮单元分别设置于第一框架相反两侧,每一滚轮单元包括滚轮件,及与第一框架连接并恒推滚轮件往第一框架底部位移的弹性件,使本实用新型置物车可利用滚轮拖拉以达省力的目的,并在当作椅子暂时休息时利用所施予第一框架的作用力压缩弹性件而使滚轮件相对第一框架向上移动,而不虞因滚轮滚动而产生危险,达到安全平稳的目的。
文档编号A45C13/04GK202653388SQ2012201488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熊亮如, 郑喜明 申请人:熊亮如, 郑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