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式首饰连接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首饰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首饰连接扣。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链式首饰(手链、项链等)扣位的样式很多,较为常用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最为普遍的扣环式连接结构,第二种是插入式弹片连接结构,第三种是挂钩式连接结构。这三种连接方式虽普遍使用,但各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隐患:扣环式连接结构最为简单使用普遍,但其安全性能较低,一般适用于价位廉价或款式轻巧的首饰饰品;插入式弹片连接结构,使用过多,会降低其弹力效果,影响使用和首饰安全;挂钩式连接结构,此种结构佩戴操作不灵便。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连接扣样式是在侧面加焊“8字扣”,以达到双保险效果,但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影响首饰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首饰连接扣,满足安全性高、使用持久、佩戴方便等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包括连接扣和位于连接扣上的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扣包括主扣件和副扣件,所述主扣件包括上卡扣部和下卡扣部,上、下卡扣部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活动轴在上、下卡扣部之间支撑起空隙,副扣件恰好位于上、下卡扣部之间的空隙处;所述上卡扣部的下方设有一卡扣,所述下卡扣部与卡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卡扣槽,副扣件上设有通槽,卡扣恰好能穿过通槽卡合在卡扣槽中将上、下卡扣部及副扣件连为一体;所述副扣件下方还设有一滑扣,下卡扣部上设有供滑扣滑动的滑槽。优选的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扣包括柱体,柱体下端沿柱体周边延伸成凸缘部,所述滑槽包括与所述凸缘部相匹配的入口和与所述柱体相匹配的滑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扣件的一端设有开口槽,开口槽卡在活动轴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扣件、上卡扣部以及下卡扣部的形状一致,扣合时,上卡扣部和下卡扣部恰好完全重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扣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菱形中的一种。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扣前端的凸缘部可以设置成半球形、圆柱形或长方体中的一种,所述的滑槽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7”字形或“T”字形。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这种新型连接结构将滑扣结构与卡扣结构相结合,达到双保险效果,扣位连接稳固性强,各个角度受力时均有结构承受,由于凸缘部的存在提升了链式首饰的保险效果;2.本实用新型使用持久,整个链扣设计规避了弹力结构,采用卡、扣式结构理念,无需担心使用过久导致弹片弹力受损问题,更加耐用;3.佩戴方便,此种结构构造简单,其操作方式仅包含滑、扣、抠三种动作,单手、单人均可实现佩戴;4.样式多样性,因结构构造简单,其样式可根据需求进行多样演变,整体外观可采用圆柱、椭圆柱、长方体、菱形体等多种样式,其滑扣结构也可根据需求变化为珍珠扣、T形扣等样式,滑道有直滑道、“7”字形滑道、“η”形滑道多种,制作时可根据款式特点进行不同搭配组合;5.工艺简单,外观简洁,保证了首饰设计的美观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拆分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的副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一个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包括连接扣10和位于连接扣10上的一对连接耳20,所述连接扣10包括主扣件和副扣件3,所述主扣件包括上卡扣部I和下卡扣部2,上、下卡扣部之间通过活动轴4活动连接,活动轴4在上、下卡扣部之间支撑起空隙,副扣件3恰好位于上、下卡扣部之间的空隙处;所述上卡扣部I的下方设有一卡扣11,所述下卡扣部2与卡扣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卡扣槽21,副扣件3上设有通槽31,卡扣11恰好能穿过通槽31卡合在卡扣槽21中将上、下卡扣部及副扣件3连为一体;所述副扣件3下方还设有一滑扣32,下卡扣部上设有供滑扣32滑动的滑槽22。优选的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扣包括柱体(图未示),柱体下端沿柱体周边延伸成凸缘部(图未示),所述滑槽22包括与所述凸缘部相匹配的入口和与所述柱体相匹配的滑道。由于凸缘部较柱体的水平截面面积要大,通过滑槽的入口卡进之后,拉动副扣件,柱体会滑进滑道中,从而达到锁住副扣件的目的。为了使副扣件能够与上、下卡扣部之间良好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扣件的一端设有开口槽33,开口槽33卡在活动轴4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扣件、上卡扣部以及下卡扣部的形状一致,扣合时,上卡扣部和下卡扣部恰好完全重叠。这样可以保持外观的一致性,使整个连接扣美观、协调。连接扣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扣10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菱形中的一种。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扣在扣接之后的安全性,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扣32前端的凸缘部可以设置成半球形、圆柱形或长方体中的一种,所述的滑槽2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7”字形(如图5所示)或“T”字形(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扣在佩戴时候的具体操作如下:把上、下卡扣部打开后将副扣件插入到上、下卡扣部之间的空隙中,使滑扣对准滑槽的入口处,将滑扣往下扣并将滑扣的柱体滑动至滑道另一端,然后将将上卡扣部下压关闭,上卡扣部上的卡扣扣入卡扣槽中,完成佩戴操作。打开步骤反序如上操作。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 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包括连接扣和位于连接扣上的一对连接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包括主扣件和副扣件,所述主扣件包括上卡扣部和下卡扣部,上、下卡扣部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活动轴在上、下卡扣部之间支撑起空隙,副扣件恰好位于上、下卡扣部之间的空隙处;所述上卡扣部的下方设有一卡扣,所述下卡扣部与卡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卡扣槽,副扣件上设有通槽,卡扣恰好能穿过通槽卡合在卡扣槽中将上、下卡扣部及副扣件连为一体;所述副扣件下方还设有一滑扣,下卡扣部上设有供滑扣滑动的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包括柱体,柱体下端沿柱体周边延伸成凸缘部,所述滑槽包括与所述凸缘部相匹配的入口和与所述柱体相匹配的滑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扣件的一端设有开口槽,开口槽卡在活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扣件、上卡扣部以及下卡扣部的形状一致,扣合时,上卡扣部和下卡扣部恰好完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菱形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首饰连接扣,其包括连接扣和位于连接扣上的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扣包括主扣件和副扣件,所述主扣件包括上卡扣部和下卡扣部,上、下卡扣部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活动轴在上、下卡扣部之间支撑起空隙,副扣件恰好位于上、下卡扣部之间的空隙处;所述上卡扣部的下方设有一卡扣,所述下卡扣部与卡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卡扣槽,副扣件上设有通槽,卡扣恰好能穿过通槽卡合在卡扣槽中将上、下卡扣部及副扣件连为一体;所述副扣件下方还设有一滑扣,下卡扣部上设有供滑扣滑动的滑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持久、佩戴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44B17/00GK203105858SQ20132014560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张月萍, 黄超 申请人:深圳市迪娜林饰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