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74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框架结构。目的是提供的行李箱框架应具有结构轻便坚固、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行李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细长的外侧纵向构件;至少一个细长的内侧纵向构件,布置在两个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其上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外纵向构件中的一者或两者;一个细长的横向构件,可支撑地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以及每个纵向构件的下端;至少一个细长的滑动构件,相对可滑动地设置在内侧纵向构件中,并且,有一个手柄构件连接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上端。
【专利说明】行李箱框架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行李箱的轮子使其能够在地面上滑动,伸缩手柄则使其便于拖动。这样的行李箱通常有一对内侧纵向构件,它们位于一对外侧纵向构件之间,伸缩手柄可伸缩折叠到内侧纵向构件中。每个外侧纵向构件的底端通常都有一个轮子,以便行李箱能够在地面上滑动。外侧纵向构件的底端之间以及轮子之间通过轮子定位部件连接。英国专利号码2440206介绍了一种带有伸缩手柄装置的行李箱,其中的手柄可以伸缩折叠到行李箱的后部纵向构件中,而且还可塑造行李箱的部分外形。比起那些伸缩手柄伸缩折叠到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单独的内侧纵向构件中的行李箱,这样的设计可使行李箱重量更轻,这是因为内侧纵向构件会给行李箱增加额外的重量。
[0003]但是,上述英国专利号码2440206中介绍的行李箱有一个缺点:结构框架间的区域覆有软外壳,这意味着如果有重物放置在行李箱中,该重物会撕裂后部纵向构件之间区域中的软外壳并从行李箱中掉出,尚待改进。
[0004]本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行李箱框架的改进,该行李箱框架应具有结构轻便坚固、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0006]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7]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0008]两个细长的外侧纵向构件;
[0009]至少一个细长的内侧纵向构件,布置在两个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其上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外纵向构件中的一者或两者;
[0010]一个细长的横向构件,可支撑地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以及每个纵向构件的下端;
[0011]至少一个细长的滑动构件,相对可滑动地设置在内侧纵向构件中,并且,
[0012]有一个手柄构件连接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上端。
[0013]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40mm。
[0014]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20mm。
[0015]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10mm。
[0016]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1 =10
[0017]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04:1。
[0018]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02:1。
[0019]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两个安装在横向构件上的轮子,横向构件作为轮子的转轴,行李箱框架则借助轮子沿地面滚动。
[0020]所述每个车轮布置在一个相应的外侧纵向构件的下端。
[0021]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两个轮子定位部件,所述横向构件独立于轮子定位部件,但与轮子定位部件支撑性地连接。
[0022]所述横向构件与外侧纵向构件之间一体成型。
[0023]所述横向构件与每个内侧纵向构件一体成型。
[0024]所述的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彼此平行。
[0025]所述每个内侧纵向构件的上端通过一个连接弯头应的外侧纵向构件的上端。
[0026]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一个连接两个外侧纵向构件末端的加强延长横向构件。
[0027]所述行李箱框架还包括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和四个细长的普通构件,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普通构件直接或间接地将每个外侧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到一个相应的附加纵向构件,形成一个存储空间。
[0028]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连接元件与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连接,并且连接元件将普通构件连接到每个附加纵向构件各自的上端和下端。
[0029]所述手柄构件与所述每个滑动构件一体成型。
[00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1 ] 1.由于横向构件支撑性地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和每个外侧纵向构件的下端,在向横向构件施力时,该力会传导到内侧纵向构件和每个外侧纵向构件,反之亦然,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两个外侧纵向构件之间为行李箱中物品提供支撑,从而防止重物穿透(例如,一个覆盖构件之间间隙的软外壳)而从中掉出;通过提供一个支撑性地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下端的横向构件,可使内侧纵向构件保持牢固定位,从而使其能够充当支撑构件,同时,相比现有的外侧纵向构件之间采用增强型板材或结构的行李箱,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重量更轻;
[0032]2.如果有两个内侧纵向构件,则两个内侧纵向构件的上端通过两个滑动构件和手柄构件进行连接,这样就使手柄构件和两个滑动构件能够将行李箱一侧的内侧纵向构件和外侧纵向构件连接到行李箱另一侧的内侧纵向构件和外纵向构件,得益于这种连接设计,无需使用更多的横向构件,从而使行李箱重量更轻;
[0033]3.横向构件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和外侧纵向构件的下端,起到支撑和充当轮轴的双重用途,意味着不需要单独的轮轴,这样就进一步减轻了行李箱的重量;
[0034]4.横向构件可以与内侧纵向构件以及外侧纵向构件分别成型,这样可轻松更换横向构件;横向构件也可以与内侧纵向构件或外侧纵向构件一体成型,这样就使框架的制造更为简单;
[0035]5.手柄构件可与两个滑动构件整体成型,从而使行李箱框架的制造更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3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包括:分别布置在行李箱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细长且大致呈L形的外侧纵向构件2、3 ;至少一个细长且中空的内侧纵向构件
4、5(最好有两个内侧纵向构件),内侧纵向构件布置在两个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在其上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外纵向构件中的其中一个,或者内侧纵向构件同时与两个外侧纵向构件连接;一个细长的横向构件6,可支撑地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以及每个纵向构件的下端;至少一个细长的滑动构件7、8,相对可滑动地设置在内侧纵向构件中,并且有一个手柄构件9连接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上端。
[0039]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横向的最大尺寸)不超过40mm或不超过20mm或不超过IOmm (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最好为5毫米)。横向构件的横截面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如实心矩形、实心圆形、实心方形或实心三角型、管状矩形、管状圆形、管状方形或管状三角形;或者,横向构件可以具有开放截面,例如槽道形、角度形、十字形或I字形。横向构件最好采用金属,如钢制或铝制,也可使用纤维增强塑料、尼龙或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并且最好是实心的,但可以使用空心管。
[0040]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1:1或不超过0.0004:1或不超过0.0002:1,推荐比例为0.0001:1。考虑到无论行李箱尺寸大小如何,其宽度一般在35厘米到52厘米之间(例如,横向构件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5毫米,长度为35厘米,宽长比大约为0.0001:1 ;或者横向构件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6毫米,长度为52厘米,宽长比大约为0.0001:1),因此,横向尺寸、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之比或横截面积与纵向尺寸之比小的横向构件重量更轻,从而使此类行李箱比这些参数(横向尺寸、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之比或横截面积与纵向尺寸之比)较大的行李箱更轻。
[0041]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两个安装在横向构件上的轮子12、13,横向构件作为轮子的转轴,行李箱框架则借助轮子沿地面滚动。所述每个车轮布置在一个相应的外侧纵向构件的下端。每个轮子配置有轮子定位部件? 14、15 (可定位和保护轮子,最好为模压塑料外壳,同时其形状与轮子相适应),所述横向构件独立于轮子定位部件(即与轮子定位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但与轮子定位部件支撑性地连接。
[0042]内侧纵向构件的下端安装有轴承,横向构件安装在轴承中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自由转动;轴承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例如滑动轴承。还可以在内侧纵向构件的下端设置连接构件16、17 (通过螺丝18固定),在连接构件上开设通孔,让横向构件穿过每个通孔。
[0043]同时,轮子定位部件上安装有轴承,横向构件可支撑性地安装在此轴承中,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转动;此轴承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例如滑动轴承;又或者是在每个轮子定位部件上开设通孔,让横向构件穿过每个通孔,也可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还可转动。
[0044]或者,所述横向构件的两端还可以固定在了两个轮子定位部件上,此时轮子与横向构件之间设有轴承。
[0045]所述横向构件与外侧纵向构件之间一体成型或者与所述横向构件与每个内侧纵向构件一体成型,所述的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彼此大致平行。
[0046]所述每个内侧纵向构件的上端通过一个连接弯头10、11连接到相应的外侧纵向构件的上端(连接处采用螺丝18固定到位)。连接弯头近似L形,可以在连接弯头的顶部可以开口,开口处可以设置一圈密封环(密封环的厚度2-3_),滑动构件从密封环内进入内侧纵向构件中。
[0047]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一个连接两个外侧纵向构件末端的加强延长横向构件,对外侧纵向构件进行加固。
[004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框架是行李箱的一个组件,这样的行李箱可以是旅行袋或旅行包。
[0049]在前述框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述行李箱框架还可以包括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19、20,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21、22和四个细长的普通构件23、24、25、26,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普通构件直接或间接地将每个外侧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到一个相应的附加纵向构件,形成一个存储空间(大致呈立方体或平行六面体结构)。
[0050]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连接元件27与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连接,并且连接元件将普通构件连接到每个附加纵向构件各自的上端和下端。图中,所述连接元件为两两垂直的三向弯头。附加纵向构件和附加横向构件以及普通构件之间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例如一体成型、焊接、锡焊连接、螺丝连接或钎焊连接等。
[0051]所述手柄构件与两个滑动构件一体成型,形成一个倒置的U形结构,从而使框架制造更为间单。
[005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0053]在此专利申请中,描述其中所述技术特点的数字表明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特点的最小数量。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外侧纵向构件,这在专利申请所提供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两个细长的外侧纵向构件(2、3); 至少一个细长的内侧纵向构件(4、5 ),布置在两个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其上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外纵向构件中的一者或两者; 一个细长的横向构件(6 ),可支撑地安装在内侧纵向构件以及每个纵向构件的下端; 至少一个细长的滑动构件(7、8),相对可滑动地设置在内侧纵向构件中,并且, 有一个手柄构件(9)连接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40mm 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不超过10mn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1:1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0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的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不超过0.000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两个安装在横向构件上的轮子(12、13),横向构件作为轮子的转轴,行李箱框架则借助轮子沿地面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车轮布置在一个相应的外侧纵向构件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两个轮子定位部件(14、15 ),所述横向构件独立于轮子定位部件,但与轮子定位部件支撑性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与外侧纵向构件之间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构件与每个内侧纵向构件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纵向构件之间彼此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内侧纵向构件的上端通过一个连接弯头(10、11)连接到相应的外侧纵向构件的上端。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框架包括一个连接两个外侧纵向构件末端的加强延长横向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框架还包括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19、20 ),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21、22 )和四个细长的普通构件(23、24、25、26),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普通构件直接或间接地将每个外侧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到一个相应的附加纵向构件,形成一个存储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细长的附加纵向构件在各自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连接元件(27)与两个细长的附加横向构件连接,并且连接元件将普通构件连接到每个附加纵向构件各自的上端和下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构件与所述每个滑动构件一体成型 。
【文档编号】A45C13/04GK203467874SQ201320365553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4日
【发明者】伊利·比纯 申请人:伊利·比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